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李白 >

李白的詩《冤情》譯文註釋

李白的詩《冤情》譯文註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白的詩《冤情》譯文註釋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白的詩《冤情》譯文註釋

【原文】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譯文和註釋一】

【註釋】

1、深坐句:寫失望時的表情。顰蛾眉:皺眉。

【譯文】

美人兒捲起珠簾等待等待,

一直坐着把雙眉緊緊鎖閉。

只看見她淚痕濕滿了兩腮,

不知道她是恨人還是恨己。

【怨情譯文及註釋二】

【譯文】

美人捲起珠簾,深閨獨坐還皺着蛾眉。

只見玉顏上淚痕斑斑,不知她心裏究竟恨的是誰。

【註釋】

⑴卷珠簾:意指其捲簾相望。珠簾:珠串的帷簾。

⑵深坐:長久的坐。顰(pín):皺眉。蛾眉:蠶蛾觸鬚彎而細長,故以稱女子之眉。《詩·碩人》:“螓首蛾眉。”

【賞析】這是寫棄婦怨情的詩。若説它有所寄託,亦無不可。詩以簡潔的語言,刻畫了閨人幽怨的情態。着重於“怨”字落筆。“怨”而坐待,“怨”而皺眉,“怨”而落淚,“怨”而生恨,層層深化主題。至於怨誰?恨誰?作者鋪下了無限的空地,解詩人可以自解。

【鑑賞】

五言絕句:語言平淺簡易,情態纏綿淒涼,含蓄藴藉,言短意長。“含蓄有古意”、“直接國風之遺”,在理解李白詩歌的時候應該注意這些。古代的“美人”就不是一個普通的詞,與現代口頭時髦的“美女”很不一樣。《離騷》裏的“香草美人”指賢臣明君;《詩經》中的美人指容德俱美的年輕女子,“有美一人,清揚婉兮”。“美人卷珠簾”是指品性容貌都美好的閨中女子,李白詩歌的“含蓄藴藉”是指詩歌中主人公情韻的婉轉,而非指寄託興寓,所以説它“直接國風之遺”。

“深坐顰蛾眉”,“深”的意思是有多層的。“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幕簾無重數。”(歐陽修《蝶戀花》)女子所住的閨房在“幕簾無重數”的深院裏,十分幽深,十分寂寞,這是第一層;“深”還有深情的意思,所謂“美人卷珠簾”,古人思念親人,總要登高望遠,那是男子的做法,女子“養在深閨人未識”,不能拋頭露面,於是只好“卷珠簾”望着離人去的方向以寄託思念之情,期待離人回來,這是第二層;“深”的第三層意思便是“久”,指坐的時間很長了。顰是皺的意思,吳宮裏的西施“顰”起來的樣子比平日更加美麗,更加楚楚可憐,才有了東施的效顰。“顰蛾眉”更顯出了“美人”之美。

“但見淚痕濕”,因為思念太深了,情太深了,所以不知不覺就流下相思淚。“濕”字説明是暗暗地流淚,情不自禁地流淚。聯繫到第二句的“顰蛾眉”,比“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的怨情更重。

“不知心恨誰”,明明是思念,是愛一個人,卻偏偏用“恨”。女主人公的心底是有點抱怨,離人去外地太久了,害她一個人在這深院裏忍受着孤單寂寞,離人卻還不回來。但這種恨,其實就是一種愛。愛一個人,總是恨對方不能陪伴在身邊。詩的前三句用賦,末尾用問句歸結“怨情”。這裏的賦是個動態的過程,首先是“卷珠簾”,然後“深坐”,再“顰蛾眉”,最後“淚痕濕”,行動可見,情態逼人。李白的這首詩寫的就是一個意境,一個孤獨的女子的思念之情。這樣一個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幾個點,由這幾個點勾出一幅簡單的畫面,同時又留下無限的遐想。隨意的一個小細節,就可以泄露整個主題,可見詩人的洞察力。全詩哀婉淒涼,纏綿悱惻。

拓展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舊唐書》記載李白為山東人;《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捲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libai/lgppr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