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研究論文

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研究論文

一、導學式教學法的含義及必要性

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研究論文

(一)導學式教學法的含義

導學式教學法,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學案通過預習、課堂討論、教師指導等師生間的互動來共同實現學習目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教、導、學是教學過程當中密不可分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導學式教學法當中,教師的教是其前提與基礎,將教、學相聯繫的引導是其樞紐與核心,實現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學習是其最終目標。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導學式教學法的必要性

1.是新課標的要求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規定,指出當代的數學教學要在傳遞數學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等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發展,而導學式教學法正是要求教師在掌握課程內容的前提下綜合考慮到學生本身已經具備的經驗、知識以及思維方式等,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靈活的引導,從而實現學生能力的多元化發展。

2.符合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

小學的數學課程在宏觀上可分為數和代數、空間和圖形、統計和概率、實踐和綜合這四個結構。在數與代數方面,強調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學會用自己的語言對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結果進行描述;在圖形與幾何方面,需要學生在認識簡單的圖形的基礎上了解其基本特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統計與概率方面,着重在教授學生理解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綜合和實踐方面,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導學式教學方法的應用適應了小學學科特點的要求。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式教學法的運用

(一)情景的導入

一般來説,小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如果數學教師能夠合理地對其好奇心進行引導,可以保證教學效果的事半功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等工具來將小學生吸引到特定的情景中,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講解《千克與克的初步認識》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向小學生展示各式各樣的稱,提出“這些工具是什麼?”的問題並鼓勵學生積極地思考回答,這時小學生們便會對自己所認識的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等進行介紹,而後引導學生思考這些不同的稱的共同作用,小學生們在引導下回答出“都可以稱重量”,此時教師便可以抓住時機,進入到課文當中對於表示重量的千克、克的知識的講解。

(二)場景的設計

場景的設計對學生髮掘數學元素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設計場景時,小學數學教師要在學科知識的基礎上來進行知識結構的組建,發掘出重點與難點,合理掌控教學的進度,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場景來向小學生展現出更多容易接受的知識,提高教學的效率。例如,在講到《周長與面積》這一課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解一段阿凡提的故事,在故事中由於羊圈太小了阿凡提無法將新買的羊羣全部趕到羊圈中去,在創設這一情境後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學生們紛紛提出“可以把羊圈從長方形改成正方形”“把羊圈改成圓形的話面積可能會增大”等一系列方案,這時教師便能適時地引出周長不變的情況下怎樣讓面積變大的教學內容。實現了教學內容的簡單化與具體化,從而使小學生對於周長和麪積的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在學生掌握了數學課堂上的知識後,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鼓勵小學生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在實踐的過程當中,小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創新能力都獲得了提升,在強化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的同時也促進了小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向學生講解比例的知識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以“杆高和影長”為主題來進行小組合作實驗,讓小學生把竹竿垂直豎立在地面上並測量出竹竿的實際長度、竿影的長度,同時做好數據的記錄。在小學生完成實驗後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數據進行觀察,通過觀察小學生們發現,在同一時間和地點下竹竿的高度和影子的長度成正比例關係,使得學生對比例知識有了更形象的瞭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學生充分掌握了比例知識後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計算國旗杆有多高等,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的運用是新課程改革與小學數學學科特點的必然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當下的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促進導學式教學法的應用。在運用導學式教學法時,教師要時刻遵循知識教學與智能發展相結合、教導學三要素相結合、重視知識的結構性與思維的層次性、認同比較、民主和諧課堂等多個原則,通過情景導入、場景設計、結合實踐等途徑來保證保證導學式教學法的順利、有效進行,從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qwkpl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