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小石潭記 >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範文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石潭記》教學設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範文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小石潭記》是北師大版八年級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一篇寫景遊記,這一單元的主題是“臨水騁懷”,從這個單元所選的課文課文以及文章自身特點來看,教材的編寫意圖意在繼續讓學生積累文言知識,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學會多種描寫技巧,領會寓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2、教材內容

《小石潭記》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遊記《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文章通過描寫小石潭優美寂靜的景物,渲染小石潭寂寞淒寒的氣氛,表達了作者柳宗元孤悽悲苦的情感。全文僅193字,卻清晰地記敍了作者出行、遊覽、返回的全過程,描寫生動、細緻,充滿詩情畫意。

二、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正確誦讀課文,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理解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

學習抓住特點寫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情感目標:

通過對課文的品讀,學會與作者心靈溝通,感受祖國大好山河的美,提高對美的鑑賞能力。

2、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積累文中文言實詞、虛詞。

(2)學習對景物入微地觀察並抓住特點寫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3、教學難點:

(1)疏通文意、積累文言實詞、虛詞。

(2)體會作者寄情於景的寫法和作者由“樂”而“悽”的感情變化。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

四、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小學就學過柳宗元的一首詩《江雪》,請大家回憶一下,那首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詩中那個漁翁的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呢?。今天,我們就一同欣賞他的八記之一—《小石潭記》。(出示幻燈片,師生共同分析)

二、簡介作者,背景,解題。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唐代中期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任禮部員外郎。失敗後,被貶為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鬱,所以就以遊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光來排遣內心的愁悶。他在永粥發現了許多風景佳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為我國古典文學散文史上頗有名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姆潭記》《鈷姆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於景,抒發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鬱憂傷之情。他所寫的遊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託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託物言志。

三、整體感讀。

1、試讀。

A、、生初讀課文,圈出生字、生詞。

B、師範讀課文,生輕聲跟讀,並補充。

2、悟情。

探究:通過試讀,你感悟到字裏行間融入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他是想寄情山水,優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魚兒,的確讓他忘記了憂愁,但畢竟是短暫的,空寂的環境、冰涼的石頭,讓他再一次湧起了失意之感。(明確後繼續試讀,儘可能把感情韻味讀出來。)

3、範讀。放錄音

4、仿讀。

探究:如果給朗誦配上音樂,你認為選擇怎樣的音樂?——配古箏音樂,很緩很低的古箏樂曲

——比較古典,有歡樂,但並不歡快。淡淡的喜,濃濃的愁,緩緩地流淌出抑鬱哀怨。一代失意的文人,其心態透過文字顯現出來了。音樂幫助我們解讀了文學作品的情感基調。

四、整體感知

①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青葱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蓋纏繞,搖動低垂,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②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樣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樣彎曲,或隱或現,都看得清楚。

③悽神寒骨,悄愴幽邃。靜悄悄的沒有人跡,使人感到心境淒涼,寒氣徹骨,真是太寂靜幽深了。

判斷。“若”“似”“如”都可以用來打比喻,但有時不一定是打比喻。試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聞水聲,如鳴佩環。()

②皆若空遊無所依。()

③似與遊者相樂。()

④天涯若比鄰。()

五、小結六、作業

1、讀,背課文。

2、翻譯課文。

小組交流(四人),依託文本註解、工具書落實字音、詞義;教師巡視,師生共同疏通文意。

(1)古今異義。

去:

(古)離開

(今)前往,到某處

怡然:

(古)靜止不動的樣子

(今)痴呆或深思的樣子

小生:

(古)年輕人

(今)戲曲藝術中的一種角色

(2)一詞多義

以:

①全石以為底(介詞,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譯)

③以其境過清(介詞,表原因)

為:

①全石以為底(動詞,當“作為”講)

②為坻,為嶼,為堪,為巖。(動詞,“成為”)

清:

①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詞,清澈)

②以其境過清(形容詞,冷清)

②不可知其源(助動詞,能夠)

差:

①參差披拂(形容詞,長短不一)

②其岸勢犬牙差互(動詞,交錯)

《小石潭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流暢地誦讀課文

2、能分類整理積累文言詞句

3、能用四字短語概括分析課文

4、能遷移閲讀課外文言語段

教學重點:

目標1、2

教學難點:

目標3、4

教學方法: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教學過程:

一、誦讀課文

二、歸類整理

1、學生自主勾畫重要字詞

2、運用歸類法積累文言詞句A含義接近B相同用法C一詞多義D四字短語

3、練習《面對面》知識梳理

三、複習課文

1、用四字短語來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發現小潭

第二段:潭水清澈

第三段:小潭源流

第四段:小潭氣氛

第五段:同遊之人,跟隨小生。

2、課文按照什麼順序寫?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點?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麼?

3、1、2段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水尤清冽的特點?

4、第四段寫出了小石潭怎樣的氛圍?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5、作者遊小石潭的心情由樂而悲,如何理解?

四、拓展練習

《面對面》練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tanji/o42x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