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觀潮 >

《觀潮》初中語文 教案

《觀潮》初中語文 教案

導語: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觀潮課文全文描寫了農曆八月十八觀潮日錢塘江觀潮的壯觀場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觀潮》教案,希望對老師的授課有幫助。

《觀潮》初中語文 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詞,如“方、倏爾、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詞語。

2.瞭解我國南宋時期錢塘江潮的盛景和觀潮的盛況。

能力目標

1.反覆誦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獨立翻譯課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

2.提供同題材的不同體裁的作品,引導學生比較閲讀,培養學生比較閲讀的能力。

3.教給學生改寫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多種形式的改寫。

德育目標

本文描寫了錢塘江潮的奇偉壯麗,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過描寫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兒的不凡風采。學習它,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讚美自然的豪情,爭做時代弄潮兒。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精彩的場面描寫,精巧的結構安排。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南宋時的觀潮活動。

教學工具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看過漲潮的壯觀景象嗎?下面請同學們觀看被前人稱為“壯觀天下無”的世界第一大涌潮——錢江湧潮。

多媒體顯示:錢江湧潮

教師講解:錢江湧潮從海寧角度看最為壯觀。每年的中秋節前後,海寧潮潮頭壁立,波濤洶湧,勢如萬馬奔騰;雲移至岸,浪卷轟雷,捲起“千堆雪”。雙龍相撲“碰頭潮”、白練橫江“一線潮”、蛟龍脱鎖“回頭潮”和月影銀濤“夜半潮”吸引着無數來自海內外的觀光遊客。為此,海寧市在每年中秋節前後,都要舉辦規模盛大的“觀潮節”,現在已成為聞名於世的一大勝景。

二、背景簡介

錢塘江大潮,古人稱之為“壯觀天下無”。它的形成與其獨具的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寬處過百里,窄處僅十里,巨潮被狹窄的江道約束,當然會形成波瀾壯闊的湧潮。其二,河口有巨大攔門沙坎,潮水湧進遇到如此巨阻,當然會掀揭天下;前浪遭阻,後浪又上,波趕波,浪疊浪,潮水就會奔騰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嘯而來。

南宋的國都是臨安,即現在的杭州,觀潮地當時在臨安城南(今由於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寧),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的表演。當日上到宮庭下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熱鬧。

三、朗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掌握正確的讀音,聽清節奏。

2.學生大聲讀課文,對照註釋,疏通文意。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幫助學生理解難句,積累詞語。

(1)讀準字音:

雷霆(tínɡ)  楊誠齋(zhāi) 艨艟(ménɡchōnɡ)如履平地(lǚ)

倏爾(shū) 一舸無跡(ɡě)  善泅(qiú)     僦賃(jiù lìn)

羅綺(qǐ)    鯨波(jīnɡ)

(2)辨明詞義:

既望(望,農曆十五;既望,農曆十六)

方其遠出海門(當……時)

則玉城雪嶺(城牆)

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點點)

皆披髮文身(畫着文彩)

江干上下十餘里間(江岸)

珠翠羅綺溢目(滿眼)

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逆流迎着潮水;忽隱忽現)

3.以小組為單位,質疑解難,教師可酌情給予指導。

4.選四位同學翻譯課文,其餘同學補充訂正,熟悉文意。

5.多媒體顯示第三段譯文,學生共同評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guanchao/2xe4m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