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弟子規 >

弟子規讀後感(精選3篇)

弟子規讀後感(精選3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弟子規讀後感(精選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弟子規讀後感(精選3篇)

弟子規讀後感1

弟我讀過“弟子規”這本書,它共分五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是我們的行為指南,都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當我讀到“弟子規”中的“有餘力,則學文”,對其意義有了較深入的理解,使我知道品行要好才能學知識,古人非常重視品德,品德不好就不能上學,因為,如果你把聰明拿來做壞事,那麼就會毀了你的前途。我要學古人的精神,在學校我要多多體諒同學,理解同學,同學間要和諧;自己做錯了事,要認真反省,並加以改正;當自己學習不如別人時,自己要加緊努力,迎頭趕上。

當讀到“弟子規”中“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我理解其含義,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這就是,父母叫你,應趕快答應,父母讓你做事,不拖拉,不懶散,我想起媽媽讓我吃飯時,我是吃了,但慢吞吞,雖説吃飯慢嚼細嚥有利於健康,但也不能太慢呀,我下決心要改掉吃飯慢的習慣。學習、做事都要有時間觀念,要和時間賽跑。

總之,讀“弟子規”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弟子規”內涵豐富,含義深遠,我要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用好這些道理,使自己成為優秀的人。

弟子規讀後感2

兄弟姐妹,我懂了“恭”“睦”,我要與你們和睦相處。

朋友們,我懂了“謹”“信”,今後讓我們以一顆真誠的心交流吧。

同學們,我懂了“愛眾”“親仁”,在將來的日子裏,讓我們以理服人,為集體共同做貢獻吧!

“對父母孝順,講誠信......”這可以説是一個很古老的話題,是掛在中學生嘴巴上的,可是,又有幾個人將這掛在嘴上的事真正做到了呢?

入則孝是弟子規的第一課,“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曾經,你們叫我吃飯,我不以為然,稀稀拉拉的應了一句。

以前,你們讓我幫你們遞一杯水,可是我卻拖了很久還不想起身。

過去,你們苦口婆心的勸我學習做家務,但我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當時,你們對我進行一些善意的提醒,可我當面和你們頂撞。

現在想想,當時的我實在不懂事,竟然不懂孝的含義,或許將來成就一番大的事業成是孝。可是父母需要的卻是一聲問候、一句關心、一次應答、一個微笑。現在,我們沒有能力給父母一份多大的回報,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凡事不要只考慮自己,多為父母想一想,不要動不動就讓父母生氣。時光會讓我們成長,可是它會讓我們的父母蒼老,歲月會讓我們的肩膀越來越結實,可是它會讓父母的臂膀失去了當初的活力。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幫家裏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呢?對於我們來説,只是浪費了一個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可對父母來説,他們卻好好休息了一次,得到了一份欣慰。讀了《弟子規》,我知道我們應當把父母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可憐天下父母心,天下的哪對父母是不心疼自己的兒女的呢?作為兒女的我們就更應該好好孝順父母了。

接下來講的是“謹”、“信”。

或許,我為了自己的利益耍過小心眼。

或許,我滿口答應別人的事卻沒有做到。

或許,我對待一些事物輕率潦草。

可是讀過《弟子規》,我明白了講“謹”、“信”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品德,一個心中有“謹”、“信”的人一定會受到人們的尊敬。我應該要改掉以前的壞毛病,向“謹”、“信”看齊。

要是沒有閲讀《弟子規》,我可能還是那個傻傻的孩子,讀過《弟子規》我懂了更多的為人處事的準則。它在我以後的生活裏會用來時刻提醒自己,這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

弟子規讀後感3

近來劇院組織學習《弟子規》,讓我受益匪淺。突然醒悟,原來做人的很多規則被我們忽視,做一個受人尊重的人,就需要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現在談一談我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則孝”,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不論他們的做法、行為是不是正確的。我們做子女的'吧應該和他們計較,更不應該去批評,指責、傷害他們。做子女的應該做好自己的本分規則,不要讓父母感到恥辱。“子不教,父子過”,我們的行為偏離了道德規範的標準,做父母的能不感到痛苦嗎。時代變了,年輕的我們與年長的父母之間難免會有隔閡,但我們應該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對他們養育之恩的感激,同時做一個安分守紀的人,不要讓他們有“兒行千里,母擔憂”的顧慮。

其次是“出則弟”,教我們和他人和諧相處。“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父母有時對子女的關懷是不夠公平、公正的,但我們不應該在意,兄弟姐妹自己還是要和睦,少讓父母擔憂,這其實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孝道。對待朋友要真誠,“君子之交淡如水”,各自都要堅持自己各自的原則,不去做那些“拉幫結派”,為了“哥們兒”義氣而去“打抱不平”的事情。這樣就不會讓自己受到牽連,甚至違法,讓父母受到侮辱,同時因為彼此之間還存在距離別人不好意思拉攏你一起去做“壞事”從而保持住自己的“純潔”的“品行”,使自己不被“壞的”行為所污染。古人喜歡用“香草”、“美人”來形容自己高貴的“聖潔”的聲望,所以我們應該與那些為人正直、有學識、有品行的人交往,從而也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抵抗各種誘惑。

再次,“無規矩,不成方圓”教育我們要遵從各種規範,時刻保持謹慎,否則容易讓別人説“閒話”。生活中要與人為善、仁慈,寬容他人的過失、厚道,不要和“小人”計較,而且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告訴我們不要把精力放在“愛情”和一些小的“得失”上,不去和那些行為、舉止不端、不講誠信、心胸狹窄的人來往,更不要有“經濟”上的往來。否則浪費了很多寶貴的青春年華,或者讓行為受到不良影響,經濟受到損失讓親人蒙羞。

最後我特別提出“忠”字。我認為一個人的所有品行中這個“忠”字是最讓人受到傷害的。一旦“背叛”,從前的所有付出都付諸東流,更不用談什麼“感恩戴德”之事了,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心理”傷害。所以與人打交道之前一定要好好地觀察別人的言行舉止,從多方面去考察,不然遇到了“白眼狼”到時候就悔之晚矣。那種“自己當初瞎了眼”的話就不要去説了,那樣只會讓別人笑話,讓自己身邊的親人受辱。

總之,《弟子規》是一本很了不起的作品,認真學習那些最實用的知識不可不謂是巨大的精神財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dizigui/4ww9x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