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蝶戀花 >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熱】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熱】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千古漣漪清絕地。

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

水浸碧天天似水。

廣寒宮闕人間世。

靄靄春和生海市。

鰲戴三山,頃刻隨輪至。

寶月圓時多異氣。

夜光一顆千金貴。

譯文

千萬年的漣漪仍盪漾在這片清淨隔絕的地方,海岱樓很高,往下俯瞰秦淮河的尾端。水天一色,彷彿水浸泡着天,天與水合為一體,像是從月亮上的廣寒宮來看下面的人間一樣。

霧色藹藹中出現一個海市蜃樓,巨鰲託舉着三座大山浮出水面,立刻隨着月亮一同出來。月亮圓的像寶珠一樣的時候有很多異樣的氣息,現在的月亮就彷彿一顆夜明珠價值千金。

註釋

漣漪:實指漣水全境,漣水為水鄉,境內有中漣、西漣、東漣諸水。

海岱(dài)樓:在江蘇漣水。詞人於哲宗紹聖四年(1097)知漣水軍二年。

下瞰(kàn):從高處往下看,俯視。秦淮:河名。流經南京﹐是南京市名勝之一。相傳秦始皇南巡至龍藏浦﹐發現有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壟為瀆入於江﹐以泄王氣﹐故名秦淮。

廣寒宮:月中仙宮。中國古代傳説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靄靄(ǎi):雲霧密集的樣子。海市:即海市蜃樓。

鰲戴三山:巨鰲在水底頂着三座山。系我國古代神話。“三山”,指海中的仙山方壺、瀛洲、蓬萊,巨鰲或大龜藏於山下“舉首而戴(頂)之”,漂浮的“三山”因而不再移動(詳見《列子·湯問》)。

輪:指代月。

異氣:指天空出現的特異氣象:祥瑞之象,或大氣中的蜃景影像。

夜光:月光。

賞析:

詞的上片,首先從海岱樓所處的地理位置入手。“千古”一句,總寫漣水全境形勝之處。漣水為水鄉,當時境內有中漣、西漣、東漣諸水,黃河奪淮入海亦經此地,且東瀕大海,北臨運河,水鄉清絕,故以“漣漪”稱之。然後特出一筆,寫海岱樓高,拔地而起,“下瞰秦淮尾”,以誇張之筆,極寫此樓之高。

“水浸”二句承“下瞰”而來,轉寫水中浸沉着的碧天;然後又由如水的碧天聯想到“廣寒宮闕”,接觸到“月”,從而為下片寫月出作好鋪墊。“廣寒宮”,非實寫,是由水中碧天聯想而來。上片用筆,皆“人間世”三字上凝結,“廣寒宮”也是為修飾“人間世”而出現的。

詞的下片寫“玩月”。但首句卻不去寫月,而是寫“海市”。但這首詞中的“海市”乃是虛寫,實際上只是寫海,從而為月出再次作輔墊。如此再三鋪墊之後,終至,“鰲戴三山,頃刻隨輪至。”

而最後兩句:”寶月圓時多異氣,夜光一顆千金貴。“則是真正寫”玩月“”夜光“,指月亮。夜光又為珠名,故以”一顆千金貴“稱述之,這是巧借同名之珠以讚美圓月之可貴。這兩句,前句重其”異“,後句重其”貴“。因其”異“,始見其”貴“。古人把月視為羣陰之宗,崇拜備至。這兩句包含着作者對於月的種種幻想與評價。

這首詞氣魄宏大,選材造語奔逸絕塵,給人以玲瓏聖潔之惑。如“鰲戴”兩句尤為沉着飛翥,有超逸之妙。此詞風格堪稱豪放,深得蘇軾、王安石等大家的賞識。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蝶戀花·九十韶光如夢裏

清代:文廷式

九十韶光如夢裏,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落日野田黃蝶起,古槐叢荻搖深翠。

惆悵玉簫催別意,蕙些蘭騷,未是傷心事。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譯文:

九十韶光如夢裏,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落日野田黃蝶起,古槐叢荻搖深翠。

九十天的春光匆匆而過如在夢裏,一寸寸的山河,每一寸土地都讓人極度哀痛。落日之下野田裏黃蝶飛舞,古槐樹和叢荻搖曳着枝條顯出一片濃碧。

惆悵玉簫催別意,蕙些蘭騷,未是傷心事。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玉簫吹奏起惆悵失意的音調催人別離,個人的挫折和失意,並不是令我傷心的事。熱淚縱橫悲憤難已,封好了信封,人生中只有真摯的感情才永不會死。

註釋:

九十韶(sháo)光如夢裏,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落日野田黃蝶起,古槐叢荻(dí)搖深翠。

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又名“鵲踏枝”“鳳棲梧”。《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九十韶光:整個春天共九十日,故云。寸寸關河:《金史·左企弓傳》:“太祖既定燕,企弓獻詩,略曰:‘君王莫聽捐燕議,一過河山一寸金。”關河,猶言山河。銷魂:此指極度悲傷。

惆悵玉簫催別意,蕙(huì)些(suò)蘭騷,未是傷心事。重疊淚痕緘(jiān)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玉簫:用江淹《別賦》“琴羽張兮簫鼓陳”句,指臨別時令人“惆悵”的管絃之音;也可能用範攄《云溪友議?玉簫記》所述韋皋遊江夏,鍾情於一名玉簫的侍女,臨別時贈以玉指環一枚、詩一首,並約期再見事,及姜夔《長亭怨慢》詞“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一作簫)分付,第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算空有並刀,難剪離愁萬縷”諸句意。如果是後者,當有本事在,惜已難考實。蕙些蘭騷:楚辭中又多以“蕙”“蘭”之屬的香草象喻品性志行的美善高潔。些,系古時楚人的習用語氣詞。騷,指屈原代表作《離騷》。此處以“蕙些蘭騷”作為楚辭的代稱。未是傷心事:意謂蕙蘭受害,並非消極傷心之事,乃是要同邪惡勢力作鬥爭的事。錦字:用錦織成的字,代指書信。

賞析:

詞的上片寫景,描述出詞人對充滿了苦難的祖國河山的摯愛深情,細緻地映襯出一顆愛國志士的憂國之心。正因為詞人熱愛祖國,深深地為國事擔憂,才在下片的抒情中進一步表達了自己的報國情懷。下片意承景來,接以政治失意的對比,愈顯其情真意切。結拍“人生只有情難死”句,這“情”,既有思君報國之喻,又有壯志慷慨之義,形象地表現出詞人的拳拳愛國心。詞中用典巧妙,屈原的美人香草之思被作者化用於詞句中,委宛曲折,如泣如訴,擴充了詞的傷感意藴。比興手法的運用,更加深了全詞的感人情境。

此詞創作時已入初夏,三春已逝,作者回顧在京遊蹤,恍如一夢,故詞以“九十韶光如夢裏”一句起調。緊承此句的“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中的“銷魂”兩字,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意,以表達其離京時對這片土地的依戀、惜別之情。後兩句則為出東便門後所見田野間之景。此兩句寓情於景,聯繫其“如夢裏”的感受,上句所寫“落日野田黃蝶起”之景,可與陳維崧《尉遲杯》詞“聞説近日台城,剩黃蝶濛濛,和夢飛舞”三句合參,似化用《莊子·齊物論》中夢蝶的寓言,以表達其迷惘如夢的心情。

下句所寫“古槐叢荻搖深翠”之景,則可參讀作者後來在《南軺日記》光緒十九年七月二十二日所寫“連日所行之境,綠楊萬樹,紅蓼叢生,愈繁密處,愈覺蕭疏”,“微吟二句雲‘每當荻葦蕭森處,便有江湖浩蕩心’,蓋深知世變之巨,將來非一手一足之力所能挽”,此時作者從槐荻搖翠中所產生的當也是“蕭森”之感、“江湖”之心。

過片“惆悵玉簫催別意”一句,明白揭出“別”字,進一步表達此次離京的“惆悵”之情。繼此句後,以“蕙些蘭騷,未是傷心事”兩句極言其離京時的傷心懷抱。在作者看來,楚辭中所抒寫的幽憂還未足以道出他此時的“傷心事”。

結拍“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兩句,則用詩歌的傳統手法,託男女相思以表達其眷戀京國的纏綿幽約之情,而如果過片“惆悵”句是用韋皋與侍女玉簫典,則此兩句中固有男女間生死相思的戀情在。人間的真情、至情是執着的、永恆的。“情難死”句是對此情的讚頌,與李商隱《無題》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詞“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諸句,可稱異曲同工。

葉恭綽在《廣篋中詞》中以“沉痛”兩字評此詞。其詞情之如此沉痛,當因寫此詞時,其別情離緒是與其落第後的失落之感及其關念時事的憂國之情交織為一的。此時,政局日非,內憂外患迭起,是國危如縷的多事之秋。作者此次在京時曾於致友人函中對喪權辱國的中法條約的簽訂極表憤慨,又曾與人謀議劾李蓮英事。此詞起調“九十韶光如夢裏”句,似也寓有對清皇朝的盛世已如夢如煙、一去不返的感慨。“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兩句,更似寓有對鴉片戰爭以來一再喪師失地,使河山蒙羞的悲憤,而“落日”之景本就可以喻示國運之衰微沒落。下片詞所説的“傷心事”,應不僅僅指離別之事。其就楚《騷》翻進一層而言者,蓋自傷生逢末世,身歷千古未有之變局,目睹接踵而來之國恥,其煩憂苦恨固有與屈原相通之處,但其時、其事則大異於屈原之時、之事,其傷心懷抱更有甚於楚《騷》所表述者。至於詞的結拍兩句所云淚痕之“重疊”、深情之“難死”,也應在離愁別恨外,還有更沉痛的世事之憂、國亡之懼,以及空懷革新政治的抱負而屢試不第、志業難展之恨。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3

蝶戀花·幾度鳳樓同飲宴

幾度鳳樓同飲宴,此夕相逢,卻勝當時見。低語前歡頻轉面,雙眉斂恨春山遠。

蠟燭淚流羌笛怨,偷整羅衣,欲唱情猶懶。醉裏不辭金爵滿,陽關一曲腸千斷。

翻譯

從前幾度在鳳樓上,共同歡歌飲宴。今夕相逢,卻勝過初識乍見。低聲私語以前的歡娛,她頻頻轉面,雙眉緊鎖凝聚着的離恨,好似春天朦朧的遠山。

眼見蠟燭流淚,耳聽羌笛發出哀怨。她偷偷地整理羅衣,欲唱卻又心灰意懶。此時只圖一醉了事,不辭痛飲杯杯酒滿,聽唱那送別的《陽關曲》調,令人千秋腸斷!

註釋

蝶戀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鵲踏枝》。晏殊詞改今名。調名取梁簡文帝蕭綱詩句“翻階蛺蝶戀花情”中的三字。雙調,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春山:指美人眉色。

燭淚:燭油下流如淚也。

羌笛怨:羌人吹笛往往引起戍邊者思歸之情,故日“羌笛怨”。

金爵:飲器也。爵,雀也,刻其形於器上,故名飲器為爵。

陽關:王維所作《送元二使安西》詩,名《渭城曲》,又名《陽關曲》,陽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古董灘附近。

賞析

上片寫情侶相逢和追憶,用了幾個大起大落的頓挫轉折,將當前和往昔的時間線糾結成一團亂麻。“幾度鳳樓同飲宴”,是追憶往昔的歡樂;“此夕相逢”突然拉回到今晚;“卻勝當時見”,又立即將今天比回到過去;“低語前歡”,又拉回現在的情景,而“低語”的,雖是“前歡”,但看到的卻是昔日愛侶由於情感複雜而“頻轉面”,由於喜中含悲而“雙眉斂恨春山遠”。難忘的舊情,離別的痛苦、長久的思念,意外的重逢,這些複雜的經歷和情感在某個時間地點如果突然交織在一起,自然會觸發情感的猛烈撞擊和引起思維的紛繁擾亂,詞中出現的忽今忽昔,忽喜忽悲的跌宕起伏,正是體現了這種極度的複雜和矛盾情感。

下片寫短暫相逢後的再別之痛。在蠟淚頻流的燭光下,在羌笛聲聲的怨曲中,她情知將別,“偷整羅衣”,是為了掩飾她內心的慌亂,想説出自己的心思,又因為大庭廣眾之中,難於啟齒,索性裝出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以掩蓋內心的矛盾;而他什麼話也無法説,只是“醉裏不辭金爵滿”,毫不推辭地一杯接着一杯。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這時,酒宴上奏起了離歌《陽關三疊》:“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是令他肝腸寸斷。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蝶戀花·春暮

遙夜亭皋閒信步。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數點雨聲風約住。

朦朧淡月雲來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誰在鞦韆,笑裏輕輕語。

一寸相思千萬緒。

人間沒個安排處。

譯文:

夜間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為何清明剛過,便已經感覺到了春天逝去的氣息。夜裏飄來零零落落的幾點雨滴,月亮在雲朵的環繞下,散發着朦朧的光澤。

桃花、杏花在暗夜的空氣中散發着幽香,不知道在園內蕩着鞦韆,輕聲説笑的女子是誰?對她千萬般思念,在遼闊的天地裏,竟無一處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緒。

註釋:

①蝶戀花,詞牌名,分上下兩闋,共六十個字,一般用來填寫多愁善感和纏綿悱惻的內容。此詞於《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類編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詩餘醉》等本中均有題作“春暮”。

②遙夜:長夜。亭皋:水邊的平地。《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亭皋千里,靡不被築。”閒:吳本《二主詞》誤作“閉”。信:吳訥本、呂遠本、侯文燦本《南唐二主詞》作“倒”。王仲聞《南唐二主詞校訂》雲:“倒步不可解,必信步之誤。”劉繼增《南唐二主詞箋》雲:“舊鈔本作信。”

③風約住:下了幾點雨又停住,就象雨被風管束住似的。

④杏:《尊前集》、《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類編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詞統》作“杏”。《歐陽文忠近體樂府》注:“一作杏。”依依:《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篇》、《樂府雅詞》、《花菴詞選》、《類編草堂詩餘》、《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毛訂《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詞統》均作“依稀”。《歐陽文忠近體樂府》羅泌校語云:“一作無言。”暗度:不知不覺中過去。春暗度:《尊前集》作“風暗度”。《歐陽文忠近體樂府》、《花菴詞選》、《醉翁琴趣外篇》、《樂府雅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類編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詞統》、《古今詩餘醉》、《歷代詩餘》、《全唐詩》作“香暗度”。

⑤誰:《樂府雅詞》作“誰”。《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羅泌校語云:“誰,一作人。”在:《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篇》、《樂府雅詞》作“上”。《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注:“一作在。”

⑥一寸:指心,喻其小。緒:連綿不斷的情絲。“千萬緒”有千絲萬縷的意思。

⑦安排:安置,安放。

賞析:

這是一首抒情詞,寫的是作者在夜間出外散步時的所見所聞和引起的一系列感慨。

詞的開頭就點明瞭散步的時間和地點:水邊平地,剛過清明的暮春之際。作者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為春光將逝而感傷,因而在夜間不願就寢,索性出門跑到水邊空曠之地獨自徘徊。“數點”兩句是他的耳聞目見:剛剛聽到幾點雨聲,卻被吹來的春風攔住而聽不見了。“約”字煉得極為出色。天上的月亮因積有云層而艨朧不明,一個“淡”字用得形象而生動。“雲來去”三字不但形象鮮明,而且把約住雨聲的風的作用也表露出來了。這兩句,上句是耳聞,下句則是目見,行筆錯落有致。

下片起句卻是從嗅覺得來。剛過清明,正是桃花杏花盛開之際,值此月夜,輕風送來花香,沁人心脾。由於是朦朧月色,紅的桃花白的杏花自然看不分明,只是“依稀”可見,而花香也只能感覺是暗中送到。作者在這裏用的是白描手法,卻極真實。下面“鞦韆”兩句,曾影響了以後的蘇東坡。蘇軾也用《蝶戀花》調,其下片就從李詞脱胎而來。蘇詞雲:“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唐宋年間流行鞦韆遊戲,富貴人家多設置鞦韆取樂。此時作者閒步水邊,風聲、月色、花香觸動情懷、引起遐想之際,忽然聽到近處有婦女在打鞦韆,傳來一陣陣輕聲笑語。作鞦韆戲者説些什麼話雖聽不真切,但不斷飄來的鶯鳴燕囀,對他來説卻是一番刺激。從結尾兩句,可知作者因意中人不在身邊,以致經常使他魂牽夢縈。今夜出來漫步,也可能出於排遣對意中人的相思之苦。“一寸”指心之所在。,一顆心總是思念對方,牽動情懷千頭萬緒,因而感到人間雖然廣闊無邊能容納萬物,可是竟沒有一個可以安排自己的愁緒的地方。一副彷徨無告之態可掬。作者其所以因春暮而感傷,月夜出來在水邊躑躅,從詞的終拍兩句可以找到答案。

這首詞是典型的婉約詞,是當時詞風影響下的產物。雖無積極意義,但寫景鮮明。寫情真切,以景人情,情景交融,極其自然。而詞中不用典故,語言淺近,讀起來委婉動人。所以,此詞在藝術表現上有它的特色。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5

蝶戀花·幾股湘江龍骨瘦原文

幾股湘江龍骨瘦,巧樣翻騰,疊作湘波皺。金縷小鈿花草鬥,翠條更結同心扣。

金殿珠簾閒永晝,一握清風,暫喜懷中透。忽聽傳宣頒急奏,輕輕褪入香羅袖。

翻譯

獨取湘妃竹製作扇子骨架,樣式新巧,張開疊攏時有如水波起伏。金縷扇面上所繡的花草爭妍鬥豔,扇骨聚頭處如同心扣結在一起。

坐於金殿珠簾中,把扇清玩,扇子微搖清風入懷,真是喜不自勝。忽然聽到有緊急文書需要批奏,只得輕輕將小扇收入袖中。

註釋

聚骨扇:摺疊扇。

湘江龍骨:湘妃竹,這裏指扇子骨架。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詞。所詠之物“聚骨扇”,也叫摺疊扇。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載:“宋熙寧丙辰冬,高麗遣使來至中國,用摺疊扇為私覿物,其扇用鴉青紙為之,是摺疊扇,宋時即有之。”據金劉祁《歸潛志》載,這是金章宗的一首題扇詞。這小小聚骨扇,在作者筆下,是那樣高雅而嫵媚,彷彿是一位華貴脱俗而又玲瓏小巧的美人,脈脈含情,凌波起舞。

詞的上片,生動傳神地描繪了聚骨扇的形象。首句寫制扇材料。獨取湖南湘江湘妃竹造扇,湘妃故事已為扇平添風韻,又用“龍骨”形容湘竹的樣子,足以想見這聚骨扇的精美華貴。一個“瘦”字不禁讓人頓生愛悦,接着寫扇子的式樣,張開疊攏時有如水波起伏。“金縷”句形容金縷扇面上所繡的花草爭妍鬥豔,一個“鬥”字把名花異草的情態寫得活靈活現更見扇的精美。“翠條”句寫扇骨聚頭處如同心扣結在一起。讀至此,彷彿看見一裝飾華美的湘妃,飾同心扣臨風而立……

下片由扇及人,因物抒情,作者於金殿珠簾中閒情偶坐,把扇清玩。於“金殿珠簾”中,是多麼的顯赫:“閒永晝”又表明此時作者的心境是多麼的怡然自樂。扇子微搖,僅僅“一搖”的清風正入懷中,能不喜不自勝?正物我兩忘間,遞進的緊急文書(“急奏”)使得暫時“褪入香羅袖”。是小扇暫時收起,還是這種逍遙閒適的心情暫時收起,就不得而知了。“輕輕”二字把真情盡觀。

這首小詞。玲瓏剔透。詞體號小而藴涵豐富,讓人回味無窮。只可惜,這般大手筆之詞所存甚少,另有《生查子·軟金盃》一首,均見《歸潛志》。讓人為之一歎。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6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裏消魂無説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絃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譯文

夢中進入了煙雨迷離的江南,走遍江南大地,也未能與離別的人兒相遇。夢境裏離情消魂無處訴説,夢醒來更覺惆悵,消魂離情將人誤。

想要寫一封書信向你訴説相思之情,可是大雁飛在上空,而魚沉在水底,就算寫成也無法寄去。緩緩彈箏抒發心中的離情別緒,移遍了箏柱也難把怨情抒。

註釋

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棲梧”。唐教坊曲。《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消魂:魂魄消滅。多以名悲傷愁苦之狀。

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哀傷。消魂:一作“佳期”。

尺素:書寫用之尺長素絹,借指簡短書信。素:白絹。古人為書,多寫於白絹上。

浮雁沉魚:古代詩文中常以鴻雁和魚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

終了:縱了,即使寫成。無憑據:不可靠,靠不住。

移破:猶雲移盡或移遍也。破:唐宋大麴術語。大麴十餘遍,分散序、中序、破三大段。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破,猶盡也,遍也,煞也。

賞析

這首詞抒寫主人公對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離愁別緒。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這首詞開頭三句是説,夢中走向了煙水迷濛的江南路,走遍了江南大地,也未能與離別的心上人相遇。

這是説夢遊江南,夢中始終找不到離別的“心上人”。“行盡”二字,狀夢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於夢中的潛意識活動,深更可知。“煙水路”三字寫出江南景物的特徵,使夢境顯得更優美。上下句“江南”疊用,加深感情力量。

“睡裏消魂無説處,覺來惆悵消魂誤。”上片後兩句是説,夢境裏黯然銷魂何處訴説,醒後惆悵不已全因夢中消魂誤。

這兩句寫得最精彩,它表示夢中找不到“心上人”的“消魂”情緒無處可説,已經夠難受;醒來尋思,加倍“惆悵”,更覺得這“消魂”的誤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後重疊;但在重疊中又用反跌機勢,遞進一層,比“江南”一層的重疊,更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綿邈。這種以反跌為遞進的句法,詞中也不多見。晏幾道詞喜用這種句法。

上片寫夢中無法找到離人,下片改變念頭,想到寫信。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下片前三句是説,想訴説我的相思提筆給你寫信,但是雁去魚沉,到頭來這封信也沒寄出。

説的是寫了信要寄無從寄出,寄了也得不到迴音。相思之情,真到了無可彌補、無可表達的地步了,那隻好借音樂來排遣。

“卻倚緩絃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末兩句是説,無可奈何緩緩彈箏抒發離情別緒,移破了箏柱也難把怨情抒。

用的樂器是秦箏。古箏弦、柱十三,每根弦由柱支撐,“柱”左右移動以調節音高,弦急則高,弦緩則低。他借低音緩弦抒發傷別的情懷,移遍箏柱不免是“斷腸”之聲。只用“緩弦”、“移柱”來表達難寫的幽懷,行動的描寫比言辭的表白更為鮮明有力。

這首詞語言清疏明暢,寫情從做夢到寄信,到彈箏,節節遞進,節節頓挫,又顯得沉摯有力,更有一股鬱積、盤旋的力量。

晏幾道

晏幾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似父而造詣過之。工於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盛名。表達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7

獨向滄浪亭外路,六曲闌干,曲曲垂楊樹。展盡鵝黃千萬縷,月中並作濛濛霧。

一片流雲無覓處,雲裏疏星,不共雲流去。閉置小窗真自誤,人間夜色還如許。

翻譯

獨自遊覽滄浪亭外的景色,彎曲的欄杆旁,種滿了垂楊樹。它們展開萬縷枝條,鵝黃的顏色在月色下像是濛濛的霧氣。

天上的雲彩找不到了,雲彩裏的疏星,卻沒有和雲彩一起移動。我平時閉門苦讀,真是辜負了這裏的夜色啊。

註釋

蝶戀花: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滄浪亭:蘇州城南之名勝。北宋慶曆五年(1045年),詩人蘇舜欽流寓吳中,購得園址,傍水構亭名“滄浪”,作《滄浪亭記》,自號“滄浪翁”。

六曲闌干:指彎曲迂迴的欄杆。闌干,即欄杆。

鵝黃:此處以顏色代指初春的楊柳。

不共:不和、不與。

閉置小窗:即指代閉門讀書。閉置,有禁閉的意思,這裏是指自我禁閉。

自誤:指自己耽於閉門讀書,辜負了窗外美好的夜色。

如許:像這樣,指如此美好。

創作背景

《蝶戀花·獨向滄浪亭外路》載於《苕華詞》,是王國維的早期作品,當作於清德宗三十一年(1905年)春王國維任蘇州師範學堂教習之時。當時作者自海寧返回蘇州,在滄浪亭外獨步時即興寫下此詞。

賞析

此詞上片寫作者在滄浪亭外散步時所見夜景。蘇州師範學堂與滄浪亭一路相隔。滄浪亭秀美的景色是作者早已熟知的,在月色中詩人禁不住又漫步來到這園林勝地。“獨向滄浪亭外路”——沒有結伴出遊的喧譁,沒有行色匆匆的煩惱,所謂“無我之境人唯於靜中得之”,要的就是那份能夠“以物觀物”的從容與安靜。這時詞人的心態是安詳平和的,這種心態最適宜發現美。“獨”字寫出了作者對滄浪亭由衷的喜愛和自己與眾不同的月夜賞景的審美。王國維在蘇州師範教習期間,講授哲學、心理學、邏輯學等課程,並不為時人所重。這個“獨”字就是詩人當時心境的寫照。“滄浪亭”取“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之意,而這高雅的情趣正是和詩人的內心世界是相通的。“六曲闌干,曲曲垂楊樹”的柔美就不同於《青玉案》中“西風林下,夕陽水際”的悽美;“鵝黃”的嬌豔也不同於夕陽的慘淡。當然“六曲闌干,曲曲垂楊樹”和“展盡鵝黃千萬縷”是從馮延巳《蝶戀花》的“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化來,但接下來的一句“月中並作濛濛霧”就有了一個從薄暮到月出的時間推移。作者是傍晚來此散步的,所以看到“展盡鵝黃千萬縷”的柳絲;然後在不知不覺中夜色已至,月明星出,那千萬縷的柳絲就漸漸變成一片濛濛之霧了。這景色就與馮延巳那首詞的景色不同,而相似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醇美與朦朧。

詞的下片是寫詞人在滄浪亭外獨步時所見到的天上夜景。月光下,滄浪亭曲折的迴廊石欄包裹在層層楊柳之中。那千萬枝條正展現出鵝黃嫩綠來,在微微月光的籠罩下,形成一片朦朧的霧氣。“一片流雲無覓處,雲裏疏星,不共雲流去。”夜色深沉,天上曾有的一片流雲已飄逝不見,只有掩映在薄雲中的稀稀疏疏的星點,不曾隨流雲的飄逝而離去,反而顯得更加明亮了。夜空寧靜而澄澈。這裏邊也有一個時間的推移:剛才有一片浮雲遮住了幾顆星星,現在再一抬頭,忽然發現那片浮雲已消散得無影無蹤,而剛才不見了的那幾顆星星又在原來的位置閃耀。這景色引人品味,但它與詩的“比興”是不同的。詩的比興用意一般比較明顯,意思雖各有不同,但表達得都很明確。詞的“境界”則不像詩的“比興”那麼明確,它僅僅停留在給讀者一種觸發而不能落實的狀態。而其美感也正存在於這種引發讀者豐富聯想的言外意藴之中。王國維這幾句詞就是如此:讀者可以從“流雲”領略到某種無常的變幻,也可以從“疏星”聯想到某種高遠的、不變的東西,還可以從美學想到哲學甚至想到道德倫理。這是一幅十分美麗的月下柔柳圖,作者此刻的心情也如夜空般“表裏俱澄澈”。作者在感歎“人間夜色還如許”的同時,也不由得要責怪自己“閉置小窗”耽擱了多時的良辰美景了。“閉置小窗”可以有兩層含義:一層是自己過去關起門來讀書,沒有發現外邊有這麼好的景物可以欣賞;另一層是自己過去鑽進人生問題的牛角尖裏自尋苦惱,沒有發現這種可以陶醉於其中的自然之美的解脱。就像眼前這樣的景色,當人擺脱了世俗的煩惱和人生問題的考慮,全身心地投入審美的愉悦,就會發現原來這個世界的夜色也是如此美麗的。

全詞上下兩片聯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寫出了夜色的可愛與美麗,其中也藴涵了作者的人生感悟。詞中集中選擇了兩個鏡頭,一是月下柳林,一是天上雲星,景物不多,卻立體地寫出了春夜的美妙可人,藝術上十分成功。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8

蝶戀花·旅月懷人

月去疏簾才數尺,烏鵲驚飛,一片傷心白。萬里故人關塞隔,南樓誰弄梅花笛?

蟋蟀燈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牆角芭蕉風瑟瑟,生憎遮掩窗兒黑。

註釋

傷心白:形容月色慘淡,一種感受語。

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

生憎:生,語助辭。憎恨,憎惡,此處可作厭惡解。

註釋

蝶戀花: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調名取義簡文帝 “翻階蛺蝶戀花情” 句。又名《鵲踏枝》、《鳳棲梧》等。重頭六十字,仄韻。

“烏鵲”句: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詩意。

傷心白:形容月色慘淡,一種感受語。

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李白詩:“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一名《梅花引》。

生憎:生,語助辭。憎恨,憎惡,此處可作厭惡解。

鑑賞

詞的第一句“月去疏簾才數尺”句面上講的是月離“疏簾”的距離近,實則是暗示當時的月光異常的明亮皎潔,能見度高。作者起筆含蓄,濃重細密的心思積而不發,這也多與作者在長年艱辛苦難的生活中所養成的隱忍低斂的性格相關。另一方面,第一句也是在為第三句做鋪墊:當時的月亮離稀疏搖曳的窗簾近在咫尺,一陣烏鵲驚飛而起,當空略過,憑空留下了那赤裸裸,觸目驚心的白,月光就這樣明晃晃地白,得勾起多少傷心舊事啊,以致於作者都不忍久視。作者這樣的寫作手法是在古時又稱之為“揭簾法”寫的是簾,目的卻是簾後的人,揭開簾子才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第二句“烏鵲驚飛”源自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南飛的烏鵲它不是本地的烏鵲,繞樹三匝,為何遲遲不肯落羽?真的是沒有樹枝可以留駐嗎?其實不然,既然有樹,枝椏總是有的,只是境遷物非,草木殊類,異地險境讓烏鵲感到猶豫,不安和驚慮,沒有了歸屬感。這與作者後半生漂泊東南,流徙吳越的心境是何其地相似。作者月夜吟詩,唸到傷心處,情難以堪,一片傷心白既照應了第一句,也奠定了整闋詞的基調。 第三句“萬里故人關塞隔”很多磚家認為這裏的故人是指遠謫邊境的孫啟或丁澎等摯友,我不能苟同這種説法。孫啟和丁澎等人同樣也遭流放,作者如果客寓他鄉,在寂寞的深夜裏,最能勾起作者懷念的是什麼?首先應該是作者自己的家,故鄉,和故鄉的故人,這是常情。所以這裏的故人不會是同病相憐的那些好友。這位故鄉的故人一定吹得一手好笛,讓作者事隔多年依然能依稀記得箇中韻律,以致於在異鄉的深夜,幽聞南樓梅花笛,立刻就能想起:家鄉的他在萬里之外,這又是誰在吹弄如此熟悉的笛聲...説到底其實也不是作者在想念那笛聲,作者是太想家了。 後半闋第一句把作者和讀者神遊在外的思緒拉近到“燈前”,也就是作者這位“病客”的跟前。作者行家裏手,行文思路相當清晰,文章結構也井井有條。前半闋寄情於景,後半闋移情於人。劉熙載的《藝概。詞曲概》有言:“詞之妙莫妙於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簡單而言就是寫詞不能就事論事,就事論事的詞寫的再華麗也是下品,寫的差的那就是惡俗了。現在有很多寫“新詞”的作者,自詡文采高古,填出來的詞就跟敍事散文一樣,還網上報上到處貼,就跟電線杆上的'“狗皮膏”一樣了,都懶的撕你。 第二句“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孤單的影子,在房間裏來回踱兩步,想睡那由得自己啊。詞面上作者自己的意思是蟋蟀的吟叫攪擾地自己無法入睡,其實還是因感慨為自己的傷心的舊事和淒涼的當下而無法入眠。 末句這位辛苦的詩人終於在“牆角芭蕉”的僻護下獲得了暫時的寧靜,芭蕉葉這一巴掌的黑遮住了窗口,遮擋住了在多數人眼裏是美好圓滿象徵的那輪明月,把作者傷痕累累,不忍卒視的內心靜靜地掩藏起來。同時芭蕉伊遮掩窗兒黑也與前文的傷心白形成了呼應。《二鄉亭詞》評論道:“感得芭蕉遮掩,為‘一片傷心白’也,細不可言。”至此完美收筆,妙不可言。

創作背景

萊陽宋氏在明末與入擾山東的清軍作戰中,曾有大傷亡,宋琬父兄輩中殉難多人。公元1645年乙酉之初,琬南奔流亡在吳中一帶,後雖出仕新朝,一生處於坎坷逆境。此詞寫旅途月夜懷人,從“萬里故人關塞隔”句看,似懷遣戍塞外之故友。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9

原文:

蝶戀花

簾幕風輕雙語燕。

午後醒來,柳絮飛撩亂。

心事一春猶未見。

紅英落盡青苔院。

百尺朱樓閒倚遍。

薄雨濃雲,抵死遮人面。

羌管不須吹別怨。

無腸更為新聲斷。

譯文:

簾幕在微風的吹拂下,款款擺動,燕子輕語呢喃,像是交流着情話。酒醉醒來,柳絮隨風紛飛凌亂。整整一個春天,心裏所想的情人至今仍未見。長滿青苔的庭院,連晚開的花兒都凋落殆盡了。

在百尺高樓之上,將所有的欄杆倚遍,但那細雨和濃雲,總是將視線遮攔。還不知道情人早晚歸來的確切消息,只能望着斜陽映照水流,流向遠方。

註釋:

①撩亂:紛亂,同“繚亂”。皎然《古別離》:“使我歸夢兮撩亂。”

②心事:心中所思慮或期待的事。謝眺《新亭清別範零陵雲詩》:“心事俱已矣,江上徒離憂。”

③猶:還,仍。

④百尺朱樓:朱樓即紅樓,富家女子所居,“百尺”形如其高。

⑤倚(yǐ):靠。

⑥抵死:總是,老是。

⑦平波:平緩而廣漠的水流。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懷遠之作。

上片主要是寫主人公傷春懷人的悲愁和由此引發的紛亂心緒。開篇三句寫閨婦觸目所見之景,以景起情:晚春的和風輕輕地吹動着簾幕,燕子雙雙在檐廊的巢上啾啾話語。如此的良辰美景,愈加勾起了對遠方戀人的深切懷念,以至主人公借酒澆愁。然而,愁而飲,飲而醉,碎而睡,一覺醒來,只見庭院的柳絮隨風舞。“雙語燕”在手法上用的是反襯,即以樂景寫哀情,以成對燕兒的親切話語,對照閨婦塊然獨處的孤獨和淒冷。一個“醉”字,展示了主人公憂愁之深。兩句合起來,寫出了主人公所處的季節(晚春)、時間(午後)、地點(閨房)和眼前的景物(燕、柳),描繪出一幅暮春時節的風物圖畫,明裏寫景,暗裏抒情,寫物亦人。“心事”一句,明點出閨婦的心態。整整一個春天,在孤單、愁寂中度過,心裏想的是什麼,自己也説不清。“猶未見”與柳絮的“飛撩亂”相呼應,用的是陪襯,即以哀景寫哀情,沸沸揚揚的柳絮在風中飄飛與閨婦思念情人的紛亂心緒是極相吻合的。“餘花”句,進一步點染了暮春時節的濃重氛圍。長滿青苔的庭院,連晚開的花兒都凋落殆盡了。然而,花落人不在,燕語人不歸,春老紅殘,香消色減,青春飛逝,襯托出主人公的悲傷。整個上片,以景語為主,景語與情語互見,物象與心緒交融,反襯與陪襯雜用。特別是最後一句,寫得情味雋永,深曲委婉,具有豐富的情感內涵。

下片通過對景的拓展來達到對情的深化,進一步從視野的被阻隔來表現相思之無極。“過片”三句,寫閨婦為相思所折磨,禁不住登樓望遠,以從“天際識歸舟”中求得一絲半縷精神上的安慰。可是,展現在她面前的是如煙的春雨和佈滿濃雲的灰黯的天空,眼前的一切都被嚴嚴實實地遮蓋了,什麼也看不見。“百尺”句,勾勒出閨婦倚樓悵望的痴情形象,朱樓而“百尺”,狀樓之高,望之遠。“閒倚遍”,言登樓之頻繁,盼歸之殷切,懷人之情深,惆悵之濃重。“薄雨”句,再次點明季節的特徵。“抵死”句,説視線被阻,世事多艱,難如人意。主人公不能“望盡天涯路”,而是“抵死遮人面”,望而不能,盼而難求,足見“天地終無情”,其愁苦之深可想而知。由於主人公盼歸不能,音信又斷,所以就只能是“消息未知歸早晚”,遊人什麼時候回來,無處得知。末句“斜陽只送平波遠”,寫得極為疏淡、含蓄,具有豐富的表現層次:一説閨婦登樓倚望從薄雨之日到斜陽之時,景觀的變換暗示盼歸持久;二説遊子取水路而歸;三説閨婦等待心愛之人而每每落空,終究失望;四説閨婦盼歸的離情愁緒如悠悠江水,“無窮無盡”、“欲斷更流”。

本詞全篇寫得語淺情深,詞約意濃,反映了封建社會痴情男女悲歡聚散的人生苦難。全詞通過暮春景象的描寫,表現了閨婦對遊子的殷殷思念之情和盼歸不能的惆悵、幽怨的心緒。通篇寫得淡雅、含蓄、和婉,體現了晏詞的一貫風格。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0

春事闌珊芳草歇。客裏風光,又過清明節。小院黃昏人憶別。落紅處處聞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斷魂銷,應是音塵絕。夢破五更心欲折。角聲吹落梅花月。

翻譯

本來春天是百花盛開、野草芳菲的季節,處處都有令人賞心悦目、歡情無限的景象。但好景不長,這種美好的景色早就過去了。久處異鄉,又是一年清明節。黃昏坐在小院思念親人。可是,在遍地落花時偏偏遇到伯勞鳥。

親人所處之地與這裏僅隔咫尺江山,卻也分楚越界域,不能自由往來而只能懸目相望,魚雁互通。望穿秋水卻音信全無。及至五更,不僅美夢不成,而且讓人夢中驚醒的又是刺耳的角聲。這怎麼不令作客之人為之心碎呢?

註釋

闌珊:衰敗、將盡之意。

芳草歇:香草將凋萎,不再芬芳。

客裏:離鄉在外期間。

清明節:中國傳統節日,民間有上墳掃墓、插柳、踏青、春遊等習俗或活動。

落紅:落花。

啼鴂:又名伯勞鳥,類似杜鵑的一種鳥,鳴聲悲悽,古人認為是不祥之鳥。

咫尺:形容距離近。

楚越:春秋戰國時兩個諸侯國名。

目斷:猶望斷。一直望到看不見。

魂銷:謂靈魂離體而消失。形容極度悲傷或極度歡樂激動。

音塵絕:音訊斷絕。音塵,音信,消息。

夢破:夢醒。

心欲折:形容傷心欲絕。

梅花:指《梅花落》,笛曲名。

賞析

這是蘇東坡寫的近十首《蝶戀花》的一首。從詞面上看,顯然是一首於暮春時緬懷親友之作。詞中沒有説明所懷念之人是誰。從所表達的情感來看,他所懷念的不是一般的親友,而是關係比較密切而又常常為他所想念的人。

詞的上片抒寫在春意闌珊的清明時節作者與親人的互相思念之情。本來春天百花盛開的美景蘇東坡舉目所見,確實“春事闌珊芳草歇”。這是他對暮春景的概括。他在外作客,已非一年。“又”過清明。按習俗,清明節是祭掃先人塋墓的節日,但是他鄉作客,先塋不在此地,無從祭掃。落紅處處,入耳之聲,偏偏是鴂鳥啼鳴。這是他對暮春景色的具體描述,又是“春事闌珊”的形色補充。

詞的下片,作者繼續表述他對親友的思念之情。親人所處之地可以説是“咫尺江山”而已,但地分“楚”“越”,界域森嚴,不能自由往來。天不作美,不如人願。“角聲吹落梅花月”,慘白如梅花的月亮,聞此正待出發的徵人所吹奏的進軍號角,也唯恐躲避不及似的落到山後去了。這裏的“梅花”語意雙關,既代指角聲,也指曉月殘白如梅之色。

東坡此詞,如單純把它看作懷人之作,調子似乎低沉一些。但情感真摯,婉轉曲折,感人至深,但為了進一步領會它所含的真情實意,應從東坡的政治生涯與詩詞創作的發展過程加以探索。

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於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當年暮春,蘇軾在鎮江一帶辦理賑饑事,已將近半年未能回家,因作此詞以表達對杭州家人的思念。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1

蝶戀花·滿地霜華濃似雪

清代 王國維

滿地霜華濃似雪。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一曲陽關渾未徹。車聲漸共歌聲咽。

換盡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舊年時轍。自是浮生無可説。人間第一耽離別。

譯文

滿地凝結着寒霜,濃得像覆上一層白雪。人們立在西風中話別,瘦馬也向着殘月不斷悲鳴。送別時,《陽關》一曲猶未奏完,離人就已出發了。咿軋的車聲彷彿應和着歌聲,在痛苦地嗚咽。

天涯芳草青青的顏色已換作枯黃,可是,陌頭上深深的車轍依舊是我來時的模樣。三句為前人未道之語。靜安於是年春跟隨羅振玉入京,數月後即奔喪回裏。來去匆匆,情事已更,故深感人生之無常。這虛浮無定的人生,還有什麼可説呢?在人間最令傷心的事莫過於離別了。

註釋

霜華:此指嚴霜。因其每呈結晶狀,故云。張祜《旅次上饒溪》詩:“秋竹靜霜華。”

陽關:指《陽關三疊》曲。為古代送別的曲調。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來譜入樂府,即以詩中“渭城”或“陽關”名曲。

浮生:《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老莊學説認為人生世事虛幻無定,故云。

耽(dān):指沉溺、迷戀;也有停留、拖延、延誤的含義。

簡析

詞的第一句作者上來就點明瞭時間,大雪飄零,萬物冰凍,首先在時間上為作者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調。瘦馬,殘月,都是一組淒涼的意象,作者在這裏用他們渲染氣氛。陽關自古就是人們分別的地方,作者在這裏使用主要是表明自己的離別之情,用了暗喻的手法。作者接下來説分別的時候,車輪嗚咽的也哭泣了,暗含對分別的傷痛。

下句作者重點以情馭景,他開始感歎時間還在,但是物是人非,昔人不再。他開始回憶起自己以前與人相處的美好時光,想到這裏,作者想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但是他突然發現自己什麼也説不出,只能感慨的説一句:離別。

創作背景

光緒三十二年(1906)秋,靜安曾奔父喪南歸故里。這期間所寫的詩詞充滿着悲涼的情調。本詞寫離別時的情景,殘月出門,西風瘦馬,詞人不幸的遭遇加上他憂鬱的天性,使他更感到人生的虛幻了。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2

蝶戀花·春暮

遙夜亭皋閒信步。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誰在鞦韆,笑裏輕輕語。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翻譯

夜間在亭台上閒適的踱着步子,清明剛過,便已經感覺到了春天漸漸逝去的氣息。夜裏飄落了幾點雨滴後又停住,積雲遮擋的月亮朦朧不明,雲層也隨着風移動。

桃花、杏花在暗夜中散發着幽幽香氣,不知道在園內蕩着鞦韆,輕聲説笑的女子是誰?小小的心田裏積聚着千絲萬縷的相思意,遼闊的天地間竟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安排這些愁緒。

註釋

遙夜:長夜。

亭皋:水邊的平地。

閒:吳本《二主詞》誤作“閉”。

信:吳訥本、呂遠本、侯文燦本《南唐二主詞》作“倒”。

杏:《尊前集》、《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類編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詞統》作“杏”。

一寸:指心,喻其小。

緒:連綿不斷的情絲。“千萬緒”有千絲萬縷的意思。

安排:安置,安放。

賞析

“遙夜”交待時間,夜色未深,但也入夜有一段時間了。詞人“信步”上着一個“閒”字,點染出一副隨意舉步、漫不經心的樣子。“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是無理之語。按説“清明才過”,春光正好,詞人卻已經“傷春暮”了,看來“閒信步”當含有排遣內心某種積鬱的用意。

上片最後兩句是詞人耳目所見,剛剛聽到幾點雨聲,卻被春風擋住而聽不到了。天上的月亮因積有云層而朦朧不明。這兩句寫景,清新淡雅而又流轉自然。

過片謂這時雖説已過了桃杏盛開的花期,但餘香依稀可聞。人為淡月、微雲、陣陣清風、數點微雨和依稀可聞到的桃杏花香的美景所感染,那“傷春暮”的情懷暫時退卻了。此處白描手法運用得當。

下片二、三句詞意陡轉。詞人遐想聯翩之際,聽到近處有婦女盪鞦韆的輕聲笑語,她們説些什麼聽不清楚,但不斷傳來的鶯語,對他來説是一番誘惑。

結尾兩句,寫詞人因意中人不身邊,以致常常魂牽夢縈。今夜出來漫步,便有可能出於排遣對意中人的相思之苦。舉天地之大,竟無一處可以安排作者的愁緒,由此可見其徬徨、感傷與苦悶的程度之深。

簡評

時節已過清明,桃杏芳香依然。小雨之後,淡月朦朧。信步亭皋,忽聞鞦韆架上,笑語輕盈,勾起了心中的萬縷相思。詩人把惜春、傷春與懷人的思緒,融為一體。全詞寫得輕柔纖巧,婉麗多姿。

此詞通過作者暮春夜晚漫步時所見的景色,表達了詞人起伏揚抑的傷春、相思情懷。全詞以清景無限來烘托、暗示人物情感的變化,營造出一種深婉優美的意境。寫景鮮明,抒情真摯,語言淺近,讀來委婉動人,藝術上確有不凡之處。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原文:

蝶戀花·昨夜秋風來萬里

宋代:蘇軾

昨夜秋風來萬里。月上屏幃,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

羈舍留連歸計未。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

譯文:

昨夜秋風來萬里。月上屏幃,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

昨夜的秋風好似從千里之外吹來。皎潔的月光爬上了寢息之所的帷帳,寒意透入人的衣袖。我抱着被子心中愁苦難以入睡。哪裏還能忍受玉漏慢慢滴漏。

羈舍留連歸計未。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

我這個旅居外地的遊子,還沒有回朝廷的打算。夢裏醒來悽絕傷神,枕上都是相思的淚水。衣帶漸漸寬鬆,不為別的什麼。只為新到的書信,又平添了許多憔悴。

註釋:

昨夜秋風來萬里。月上屏幃(wéi),冷透人衣袂(mèi)。有客抱衾(qīn)愁不寐(mèi)。那堪玉漏長如歲。

蝶戀花:詞牌名。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屏:屏風。幃:牀帳。衣袂:衣袖。衾:被子。玉漏:古代計時器。長如歲:度夜如年。

羈(jī)舍留連歸計未。夢斷魂銷,一枕相思淚。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

羈舍:寄居之處。歸計:指回朝廷當官,一説指回歸故里。衣帶漸寬:指人因憂愁而消瘦。新書:新寫的信。

賞析:

這是一首專寫詞人人生與思想發生變化時的心態詞,上片寫秋夜秋風的冷勢與詞人不眠的心態,下片從相思的角度來烘托詞人不熱衷於回朝效命的心態。全詞通過描寫秋夜秋風秋月秋冷秋思來渲染詞人的秋“愁”,這是繼柳永之後,作心態婉約詞的成功嘗試。

上片,寫秋夜秋風的冷勢與詞人不眠的心態。開頭一句,氣勢磅礴。“昨夜”點時間,“秋風”點時令,“萬里”點風勢。第二、三句寫深秋夜風冷煞人:白色的月光進到室內,冷光加冷色,“冷透人衣袂”。“冷透”二字,極其傳神地將人的冷感帶上了穿透力。由於秋夜秋風秋月秋冷,引發最後兩句描寫其後果:詞人就是被大被裹住,還是“愁不寐”。那“愁”不是因為太冷,而是有難言之隱;詞人“那堪玉漏長如歲”。“那堪”不是因為“玉漏”滴得太慢,而是有心理上的障礙。這種“愁不寐”、“玉漏長如歲”,道出了詞人難盼天明的煎熬心態,可謂人木三分。這一過渡句沒有立刻給予回答,只好留待下片分解。

下片,從相思的角度來烘托詞人不熱衷於回朝效命的心態。第一句就開門見山地道出:我這個旅居外地的遊子,還沒有回朝廷的打算。“功名真已矣,歸計亦悠哉。”(蘇軾《過淮三首贈景山兼寄子由》)第二、三句從相思的角度來回答為何“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夢停止了,人清醒過來了,痛苦啊,“魂銷”魄散,肝腸寸裂,似有“夫人,魂以守形,魂散則形毖。今別而散,明恨深也”(江淹《別賦》)的愁恨。再看看“枕”上,滿是“相思淚”:問我能有幾多愁,恰似一眶淚水向枕流。

最後兩句,寫“愁”上加“愁”,秋夜秋風秋月秋思愁煞人。“衣帶漸寬無別意,新書報我添憔悴。”此句尤為抒寫了羈旅思妻的感傷情懷,為相思而憔悴消瘦。“新書報我添憔悴”,妻子近日來信,説她因思“我”而一天比一天憔悴!説月能“冷透人衣袂”,説“玉漏長如歲”,是無理的,但卻合情。另有龍注引簡文帝詩,僅出“衣帶寬”意,沒有聯繫兩句詞的上下文意箋釋。按此處詞意當從柳永詞“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鳳棲梧》)中脱化而出,況且,“衣帶漸寬”、“憔悴”等字面也有關連。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4

蝶戀花·百種相思千種恨

百種相思千種恨,早是傷春,那更春醪困。薄倖辜人終不憤,何時枕畔分明問。

懊惱風流心一寸,強醉偷眠,也即依前悶。此意為君君不信,淚珠滴盡愁難盡。

翻譯

我有百種相思千種怨恨的情緒,早有那傷春情緒,無奈那春醪更使我苦悶。負心的人讓我不滿,什麼時候才能在枕畔問個明白?

悔恨情愛使我身心俱疲,灌醉自己強行入睡,也還是像之前那樣苦悶。這番心意是為你,你卻不信。淚流盡了,心裏的愁情卻難盡。

註釋

傷春:因春天到來而引起憂傷、苦悶。

那:無奈,奈何。

春醪:春酒。冬釀春熟之酒,亦稱春釀秋冬始熟之酒。

薄倖:薄情,負心。

不憤:不服氣,妒忌。

懊惱:悔恨。

心一寸:指心。舊時認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間,故名。

依前:照舊,仍舊。

賞析

上片寫傷春怨恨。首句抒情,百種相思與千種怨恨交織在一起。“早是傷春,那更春醪困。”早就有傷春之心,再加上被春酒所困而病酒懨懨。“薄倖辜人終不忿。何時枕畔分明問。”薄倖郎辜負了別人的行為,實在令人不滿,要在枕邊問明白。“枕畔”,“不忿”中盼着重逢相。

下片訴愁。過片“懊惱風流心一寸”,後悔為了情愛而勞役自己的身心。“強醉偷眠,也即依前悶。”強行將自己灌醉酒,以求得好入睡,也仍然像以前那樣煩悶。“此意為君君不信。淚珠滴盡愁難盡。”這兩句是説:這種愛恨交織的相思,全是因為你造成的,可是你卻不相信。淚珠滴盡了,而愁怨卻難以消盡。

這首詞寫一個多情女子對薄倖情郎的怨而不怒的複雜的情感。她不憤怒,但她懊惱、煩悶、愁苦、哭泣。儘管如此,她仍然抱有天真的希望:“何時枕畔分明問”。然而,“此意為君君不信”,她等待的恐怕還是失望。一首小詞,感情容量卻如此複雜。

蝶戀花原文翻譯及賞析15

蝶戀花·窗外寒雞天欲曙

窗外寒雞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渾無緒。庭際高梧凝宿霧,捲簾雙鵲驚飛去。

屏上羅衣閒繡縷,一餉關情,憶遍江南路。夜夜夢魂休謾語,已知前事無尋處。

翻譯

窗外,天還沒亮,夜半寒雞叫,天也將亮,香印燒了整晚,已成灰燼。起身坐起卻沒有任何心情,庭外的梧桐樹凝結了整晚的霧氣,捲起簾子的時候卻驚飛了一對喜鵲。

羅衣搭在屏風上,懶得去拈針線,片刻的功夫卻已動了情,從畫屏上憶遍了江南的路。每晚做夢説夢話可休要亂説,因為早已經知道以前的事根本沒有了蹤影。

註釋

寒雞:因天寒而提早司晨的雞。鮑照《舞鶴賦》:“感寒雞之早晨。“雞覺得寒冷,不到天明就叫,所謂”夜半寒雞“。”早晨“,先於晨,亦此意。

香印:把香研成細末,印成回紋的圖案,然後點火,亦叫“香篆“。唐宋時用以記時辰。“香印成灰”表明香已燃盡,天將破曉。

渾無緒:全然沒有好情緒。

庭際高梧:房屋旁高大的梧桐樹。

宿霧:夜間下的霧。

“屏上”句:謂心情不好,懶動針錢,羅衣尚未繡完,即搭在屏風上。繡縷,刺繡用的綵線,此用作動詞,即拈針刺繡。

一響:片刻、一會兒,通作晌。“一餉“,片刻,亦言”半晌“。

關情:感情有所牽繫。或從畫屏風景聯想。如後來晏幾道《蝶戀花》“小屏風上西江路“。

謾語:胡亂的話。謾,欺騙。夢魂謾語,即夢話,卻比囈語稍輕。“休“,休要,否定語。

賞析

馮延巳描寫男女情事的詞約佔集中半數,此類詞往往不注重人、事描述的具體、真切,而長於表達主人公的愁悶與思緒,這首[鵲踏枝]即是這樣。詞中側重寫閨中少婦思念的痛苦。她因相思情深,徹夜未眠,起牀後亦慵懶無力,無心一切,未繡完的羅衣被擱置一邊,朦朧的思緒飛到江南,昔日的歡聚如今已化為烏有,忽然醒悟,夢中的盟誓是那樣的虛假而不足憑信。詞中通過場景的變換,將恩婦無由排遣的悵惘與煩悶次第展現,情深筆婉,曲折含蓄,頗富情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dielianhua/2mpvq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