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蘇州園林》優秀教案(精選5篇)

《蘇州園林》優秀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州園林》優秀教案(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州園林》優秀教案(精選5篇)

《蘇州園林》優秀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特點

2、分析寫景詩的意境

3、欣賞和熱愛大自然,培養生活的情趣

重點難點:

如何欣賞寫景的詩歌的意境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再向大家介紹一篇浪漫主義詩人——濟慈(板書)創作的十四行詩《蛔蟈與蛐蛐》(板書)。

二、教讀新課。

1.指名朗讀這首詩。正音。

2.簡介作者和時代背景。引導學生閲讀註釋①,教師補充。

濟慈(1795—1821),英國詩人。1795年10月29日生於倫敦。9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濟慈和兩個弟弟由外祖母收養。15歲時母親又病故,外祖母委託兩名保護人經營他們兄弟的財產。起初濟慈是學醫的,他喜好文學,但對醫學並不厭棄,通過考試獲得內科醫生執照,還繼續學習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間,濟慈才決心放棄醫學,從事文學創作。他的詩詩中有畫,色彩感和立體感都很強。他認為,一個大詩人對美的感受能壓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慮,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説,他可以深入到一隻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樣可以“在瓦礫中啄食”。濟慈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中最有才氣的詩人之一,他的詩對後世的影響很大,維多利亞時代詩人、唯美派詩人、“意象派”詩人都受到他的影響。可惜正當他初展宏才的時候,就不幸與世長辭,時年才25歲。

3.學生朗讀,整體把握詩歌的基調,注意處理朗讀語調,注意音步和輕重音的正確掌握。

4、這首詩在構思上有什麼特點?

(提示:開頭一句與“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相對應分為兩部分;動靜相襯,意境優美。)

盛夏——蟈蟈的樂音

大地的詩歌充滿生機

嚴冬——蛐蛐的歌兒

5.理解蟲鳴的象徵意義。

詩人創造蟈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濟慈的創作思想,即詩應該給人以安慰,並提高人們的思想。蟈蟈和蛐蛐充滿活力,它們的鳴聲周而復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鼓舞人們樂觀地對待生活。

6、尾聲:“從蛐蛐的歌中彷彿聽到了蟈蟈的嗚叫”。理解盛夏的蛔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樣聯繫起來的。

這是詩人的聯想,將冬天的蛐蛐的歌兒呼應盛夏的蟈蟈的樂音。點出起伏不停,點明中心:從來不會死亡,從來沒有停息的大地的詩歌。

三、佈置作業。

1.熟讀成誦。

在理解詩的思路結構的基礎上背誦這首詩。

課後練習:

詩人這樣寫,藉以歌頌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和勃勃生機,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讚美之情。

《蘇州園林》優秀教案篇2

內容和步驟:

一、複習檢查,引入新課。

1、提問: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2、提問:第二段可以分幾層?與第一段有什麼關係?

——兩層:

(1)(3—6)從小大方面具體説明蘇州園林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2)(7—9)從不可忽視的三小處,進一步説明蘇州園林“處處入畫”。第一段與第二段是總分關係。

二、講析第一段(3—6)

1、指名朗讀第一層:

2、指導分析第三段:

(1)指名概括段意。明確説明蘇州園林的佈局特點,即“不講究對稱”,有“自然之趣”。

(2)提問:這一自然段寫法上有什麼特色?

——作者運用比較和比喻的説明方法,使讀者對蘇州園林的佈局特點有發明確的認識。

3、指導分析四段。

(1)指明概括段意。

(2)引導分析説明層次。

4、指導學習五段。

(1)指名概括段意

——説明蘇州園林花草樹木的映襯富有畫意。

(2)逐句分析。

(3)提問:這段文字表達上有什麼特點?舉例説明。

——這段文字以説明為主,也適當插了描寫和議論。

説明文的描寫,着眼於説明特徵,並且比重不大,只是稍加點染起輔助説明作用;説明文中的議論,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5.學習6段

1)指名概括段意。

2)分析:第一段主要用解説方法,突出了巧妙的設計和安排,能給遊人以畫意實感。文中的兩個“更”字與“多了”與“深了”緊密呼應。

三、指導分析第二層(7—9)

1.齊讀第三層;

2.提問:這一層説明了哪些細部內容?與文章的説明中心是否吻合?

3.討論第7段首句的作用;

——這一句既是本自然段的中心句,又是本層次的總説句在結構上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4.小結:

——這一段緊緊圍繞第一段提出的説明中心,進行了具體説明,是全文主體和重點。

四、講析第三段(10)

1.提問:這段文字是否多餘?

——這段文字交代説明,是不可忽視的結語。它.總結了全文給人以餘味,再次激起了讀者急於一遊蘇州園林的強烈願望,也使行文縝密。

五、.總結課文

1.歸納中心:

——文章介紹了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再現了它的畫意美顯示了設計者和工匠們的智慧和我國園林藝術的高超。

2.歸納説明文的一般特點,.總結本文的.寫作特色。

——抓住説明對象的特徵,切當安排説明順序,靈活運用多種説明方法,語言準確明晰。表達充分嚴密。這是一篇典範性説明文,構思縝密脈絡清楚,説明準確,敍述生動是本文的顯著特點。

六、作業

1.參觀本地塔樓亭廟等古建築或具有古典風格的現代建築,仿照範文,寫一則“觀察日記”;

2.試就議論、描寫、記敍三方面的語言各抄幾句。

《蘇州園林》優秀教案篇3

課文內容分析:

作者葉聖陶先生以其精練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抓住蘇州園林的藝術特點,條分縷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紹。文章高度概括了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建築中的地位,然後採用總分式的結構展開説明。首先總寫其“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然後從亭台軒榭的佈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等四個主要方面,再從每一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建築的色彩美等三個微觀方面來具體説明這個特點。

學情分析:

在統編教材中,七年級學生沒有接觸過説明性文章,本單元是學生第一次學習該文體。雖然如此,但是因為本篇文章為本單元第二篇課文,在此之前有《中國石拱橋》這篇非常規範的.説明文,讓學生了解説明文的的基本特點。且八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較好的整體感知的能力,所以本課作為説明文的教學應該不是難題。相對來説,學生對園林文化的瞭解和思考較為薄弱,應該作為本課的難點。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事物特點,從整體到局部的多方面説明事物特點的方法,把握蘇州園林“圖畫美”的總體特點。

2.引導學生把握本文段首中心句的作用,學習作者文心周密,層次清晰的説明結構。

3.領會園林設計者和建造的獨特的審美意趣,理解作者對他們的讚歎之情,激發學生對園林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徵,並條理清晰地突出特徵的寫作思路。

2.領會園林設計者和建造的獨特的審美意趣,激發學生對園林文化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鑑賞力。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蘇州園林文化尋訪微課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説園林:由學生假期文化尋訪説起,播放吳昱林微課。學生説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從學生視角去看蘇州園林,迅速拉近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的興趣。)

葉聖陶先生也有一篇文章來寫他眼中的蘇州園林。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位大家的眼中,蘇州園林是怎樣的。

二、自主學習讀園林(一讀明特徵,二讀知結構)

1.默讀課文,整體感知。明確:

蘇州園林具有怎樣重要的地位?(明確:1.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

作者看來,蘇州園林有什麼特點?(明確: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作者認為,蘇州園林是如何達到這個目標的?(四個“講究”)

2.跳讀課文,抓住關鍵信息縮寫課文。

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她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在整體上講究亭台軒榭的自然之趣,講究假山池沼的自然之美,講究花草樹木映襯的圖畫美,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美。他們還在細節上注重每個角落的圖畫美,注重門窗的圖案美,顏色搭配上的閒適美。

方法總結:抓住第二段中的四個講究和3-9段中每段中的總起句,基本上就可以抓住全文的主要脈絡。

明確《蘇州園林》在結構上的特點:總分結構。先總寫蘇州園林“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的特點,然後從四個主要方面和三個細節上説明特點。

三、合作學習品園林之美

問題一:作者説,蘇州園林的特點是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畫。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以下問題:

你們可以從蘇州園林中找到幾幅畫?

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幅圖或者哪幾幅圖?

這些圖畫的美有不同之處?用一個詞語準確概括出來(可以是文中的詞語,也可自己概括)。

示例:亭台軒榭圖——自然之美

假山池沼圖——靈動之美(變化之美)

花草樹木圖——活力之美

花牆廊子圖——層次之美

階旁牆上圖——圖畫之美

門窗——圖案之美(簡樸精細之美)

色彩——安閒之美

共同之處:以江南的自然為模範。體現了自然靈動之美,小巧精緻之美,樸素安適之美。

問題二:小學裏大家學過《故宮博物院》,很多同學也遊覽過北京的頤和園。你覺得它們給你留下的印象和蘇州園林有什麼不同呢?為什麼會有這種不同呢?

故宮博物院:規模宏大,對稱結構,紅牆金瓦,色彩濃豔。皇家威嚴。

頤和園:規模宏大,建築、山、湖都是鉅製

四、探究發現悟園林

1.贊園?贊人?

作者從一個鑑賞者的角度向我們展示了蘇州園林的獨特魅力。他僅僅是為了表達對蘇州園林的喜愛之情嗎?

——對園林設計者和匠師的讚歎。

從哪裏看出來的?

“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個不同。”

“……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直追求的是……”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他們唯願遊覽者……”

“……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月裏,胸中有丘壑……”

2.何人?何緣?

蘇州園林的設計者和建造者究竟是什麼人,你們好奇嗎?我們一起來看兩則材料。

材料一:

滄浪亭,初建於北宋中期傑出的愛國者和文學家蘇舜欽之手。蘇舜欽狀貌魁偉,慷慨有大志,歐陽修認為他有宰輔之才。政治上支持范仲淹等人的慶曆新政,因此深為朝內保守派所忌,後遭彈劾,削職為民,閒居蘇州。於是買水石作亭,取“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命名為“滄浪亭”,為讀書會友之所,時發憤懣於歌詩,其體豪放,往往驚人,一時豪俊,多從之遊,詩文名滿天下,被譽為開有宋一代詩風者。

材料二:

拙政園是嘉靖時的御史王獻臣和摯友文徵明共同設計營構的。借《閒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取名為“拙政園”。

王獻臣,字敬止,號槐雨,為人疏朗峻潔,博學能詩文。為官古直,不阿法,敢於抗中貴,時有“奇士”之稱。因受東廠特務的誣陷連遭貶謫,憤而棄官迴歸故鄉蘇州。

文徵明是詩文、書、畫“三絕”的巨匠。自明中葉到清代,文徵明成為文人畫家普遍敬仰的宗師。他的書法清勁秀美,灑脱而有韻度,工行草書,尤精小楷。詩歌風格清新妍雅,有《甫田集》,收其700餘首古、今體詩。文徵明不僅才藝冠代,而且人品峻潔。他和王獻臣志趣相投,繪製了拙政園31景圖,每個景點都配有詩一首,並親撰了《王氏拙政園記》一文。

小結:中國古代沒有專職的造園師,蘇州園林是園主、詩畫家和匠師合作的結晶。這些園林的主人們都是“學富五車”之輩,造園就是為了既在城市裏享受豐富的物質供應和服務,但卻又嚮往自然山林的閒情逸致,於是鑿池堆山,營建亭榭,蒔花植木,以自然山水為楷模,用種種造景手法構成引人入勝的景象,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

五、拓展反思説園林

提示:可以從文章嚴整的結構對自己寫作的啟示方面説,也可以從蘇州園林獨特的文化內涵説。

《蘇州園林》優秀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蘇州園林的特點,理清説明順序。

2、學習本文運用多種説明方法説明事物,體會説明語言的多樣性。

3、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古老園林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和本文的説明順序。

2、揣摩語句,理解句子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1、理解繪畫與園林建築的聯繫。

2、搞清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並理解其作用。

教學方法:

1、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依據課文行文思路以及內容要點,設置耐人尋味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思考,然後師生達成共識。

2、研討式,對於説明方法的選擇運用,由學生互動研討解決。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中國石拱橋》讓我們領略了我國橋樑事業的偉大成就,《橋之美》讓我們從美學的角度感受了橋的魅力,今天,讓我們蘇州園林遊覽一番,看看那兒的園林建築。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此話一點不假,凡到過蘇州園林的人沒有不被蘇州園林典雅別緻的景色所陶醉。在2001年8月3日,老師就到過蘇州,遊覽了蘇州園林中的留園和獅子林兩座園林,至今難以忘懷。

二、請學生欣賞蘇州園林景色的圖片

提出問題:欣賞完圖片後,如果讓你用一個比喻句形容蘇州園林:“我覺得,蘇州園林就像……”

由學生寫後到展示台展示並讀出來

三、作者簡介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代表作是長篇小説《倪煥之》。他原籍是江蘇蘇州,所以對蘇州園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四、蘇州園林簡介(蘇州主要有哪些園林)

五、播放課文朗讀mp3

六、整體感知

讀了課文後,蘇州園林給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請試用文中的一句話概括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徵。

七、合作學習(打印印發給學生)

1、蘇州園林為了達到圖畫美這個目的,具體設計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2、作者採用了什麼説明方法來對蘇州園林進行介紹?你能從文中找出相關內容作簡要分析嗎?

3、蘇州園林追求完美的圖畫,除了上面討論的四個“講究”外,還注意了哪些細節?

(講究每個角落的圖畫美、講究門窗的圖案美、講究色彩的搭配,即色彩美)

4、你認為本文的説明順序是什麼?

(從全文看,是按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從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邏輯順序。)

八、討論探究

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上面的問題吧!

九、全文總結

蘇州園林的詩情畫意之美,充分顯示出設計者和匠師們非凡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蘇州園林,源遠流長,聞名全國,譽滿世界,是我國園林藝術中一枝獨秀的奇葩,是我國燦爛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十、探究拓展

十一、佈置作業

1、課後練習二。

2、寫一寫自己學校的小花園,要有條理地説明事物,200字左右。

《蘇州園林》優秀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紹園林的條理和順序,培養學生按事物本身規律組織材料,有條理地説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培養説明文的閲讀能力,初步學寫説明文。

3、引導學生體會本文説明中糅合記敍、議論,表達方式靈活多變、語言簡潔生動的特點。

教材分析重點

1、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和本文的説明順序。

2、揣摩語句,理解句子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難點1、理解繪畫與園林建築的聯繫。

2、搞清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並理解其作用。

教學過程

一次備課二次備課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程度上由於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蘇州園林》。有人説:“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名聞全國,譽滿世界。距今約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館娃宮,便是蘇州第一座園林。現存的園林近則四五百年,遠則上千年,可謂源遠流長。蘇州園林究竟有幾處,尚無確切的統計,現存園林尚近二百處,無怪乎人們稱蘇州為“園林城市”。讓我們隨着葉聖陶老先生去觀賞那富有詩情畫意的園林吧。

二、作者及相關資料介紹

1、葉聖陶

葉聖陶(1894~1988),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紹鈞,字秉臣,辛亥革命後改字聖陶。

2、蘇州園林

拙政園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名園。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滄浪亭

滄浪亭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並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是現存蘇州園林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園林。全國景色簡潔古樸,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勝,而以自然為美。

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譽盛名,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留園

留園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園中分四個風景區,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

網師園

網師園佔地不及拙政園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見大,佈局嚴謹,主次分明又富於變化,園內有園,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築雖多,卻不見擁塞,山池雖小,卻不覺侷促,因此被認為是蘇州古典園林中以少勝多的典範。

怡園

怡園是蘇州園林中建築最晚的園林,因而得以博採眾長,形成其集錦式的特點。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多媒體同時顯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蘇州園林圖片,如亭台軒榭、假山池沼、花草樹木、花牆廊子等。

2、教師檢查預習,強調重點積累的詞語。

學生明確:文章是從欣賞者的角度,抓住蘇州園林總的特點條分縷析地介紹的。

四、劃分結構層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説明要點及説明順序

1、劃分結構層次,理清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1~2)概括説明蘇州園林地位及特點。

第二部分(3~9)分類具體説明蘇州園林的藝術美。

第三部分(10)總結全文

2、把握作者的説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介紹作者的説明順序。

明確:文章採用先總後分式的結構展開。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説明。園林建築特點的概括介紹和分類説明互相照應,前後提挈。“圖畫美”這一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作為線索貫穿全篇。

七、佈置作業

1、課後瞭解有關説明方法的知識,簡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説明方法?

第二課時

常見的説明方法有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引用、下定義、分類別、作解釋、列圖表等。

2、要求學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説明方法,結合實例體會其作用。

①分類別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②作比較

“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③引用

“……遊覽者來到園裏,沒有一個不心裏想着口頭説着‘如在畫圖中’的”。

④舉例子

“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

⑤列數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讚歎這是高度的圖畫美。”

板書

設計

作業佈置六、佈置作業

1、請用一段文字介紹你所在的班級室內佈置情況,要求説明順序條理,至少運用兩種説明方法。

後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82j7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