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雨説》教學設計

《雨説》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雨説》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雨説》教學設計

《雨説》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瞭解詩歌語言的凝鍊性。

(2)體會詩歌思想的豐富性。

2、能力目標:

(1)根據詩歌凝練的語言,能夠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像,進入詩歌的意境。

(2)能夠品味詩歌,感悟詩歌豐富的內涵。

3、情感目標:

塑造博大、寬廣的胸懷,以造福於人為自己最大的幸福。

教學建議

1、思想主旨:

雨在本文是温柔親切的愛的使者,她漸漸瀝瀝、綿綿密密,殷勤探訪大地每一個角落,既滋潤萬物,又滋潤孩子們的心地,讓孩子們讀出了勇敢,讀出了希望,讀出了快樂。

2、結構特點:

作品以雨説,我來了作為每一個部分的開頭,雨來的時間,雨來的目的,雨來的去向,雨來的效應一一寫得眉目分明,結構整齊而富有韻律美。

3、對本詩副標題的理解:

這首詩有一個副標題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透過這個副標題,我們就可看出詩歌所要揭示的主旨,即主要為了表達兒童在春雨到來之際的歡悦、欣喜之情。副標題起了一個揭示主旨的作用,給了讀者一把解讀這首詩歌深刻含義的鑰匙,使人在欣賞這首詩時有一定的方向性,從而更好地把握詩歌的深刻內涵。

4、擬人化的手法:

擬人是把物當作人來寫,把事物人化。本文把雨寫成了有情有義的,生動形象而又表意豐富的愛的使者。全詩洋溢着一種生動活潑的靈氣,瀰漫着輕快、喜悦、清新的氣息。

5、朗讀教學建議:

學好詩歌,首要條件是要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深入體味詩歌所創設的優美的意境,把握其深刻的思想內涵。要做到正確的朗讀,應當掌握好詩歌的.停頓,把握詩歌的節奏,還要注意詩歌的重音及押韻的特點。《雨説》這首詩,一韻到底,節奏明快,語調輕鬆,清新自然,朗讀時應注意體會。

教學設計

一、明確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並熟讀成誦,體會擬人手法運用的好處,加深對詩歌內涵的理解。

二、整體感知

《雨説》這首詩以擬人的手法,運用生動的筆觸,讓我們感受到久違的春雨所帶來的歡樂幸福與甘甜。全詩語言生動、活潑,有如一陣清新的春風拂面而來,讓人神清氣爽。

三、教學過程

1、由簡介台灣詩人鄭愁予導入課文

2、配樂範讀全詩,要求:

(1)聽準音。

(2)聽朗讀節奏與朗讀時的感情基調。

3、指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4、指導分析體會詩歌的感情基調。

明確:感情基調是喜悦的。朗讀語調是輕快的。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6、指導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並熟讀成誦。

7、指導分析詩歌中的形象:

(1)整體感知詩歌中塑造的雨的形象特點。

明確:文中的雨是温柔親切的愛的使者,而淅淅瀝瀝的雨點是她探訪大地的殷勤的腳步。

(2)課文中突出運用什麼手法來塑造雨的形象,這種手法運用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詩歌中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通過這種手法拓深了雨這個形象的深層含義,而且全文洋溢着生動活潑的情趣。

(3)理解詩歌開頭括號中的話的含義。

雨説: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明確:四月點明時間是春天,等待久了表明了對春雨的渴盼。

四、總結、擴展

本節課我們主要從指導朗讀,體會詩歌的感情,領悟詩中傳遞的思想與情感來學習了《雨説》這首詩。

春雨已經對我們説了這麼多的話,現在,我們不妨也對春雨説幾句話,説幾句你心裏最想説的話或寫幾行詩都行。

《雨説》教學設計2

課文分析

《雨説》是一曲動人心絃的愛之歌。其突出的藝術特徵是擬人手法和象徵手法。這首詩既是詩人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的祝福,也是他對中國美好未來的祝願。詩的風格是清新、歡愉,思想感情藴藉而深厚。

教學思路

1、適當介紹這首詩寫於20世紀70年代末的特殊的寫作背景,以幫助理解詩意。

2、引導學生加強朗讀體會,理解詩意,感受春雨的美好。

教學設計

一、導語設計

請學生背誦出描寫春雨的詩詞佳句,並説一説“春雨”這一意象在中國傳統詩文中有怎樣的內涵。

二、整體感知

1、聽配樂詩朗讀,營造詩歌氛圍,先感受後讀詩。

2、將自己聽詩、讀詩的感受説出來交流。

三、生成探究

將整體感知的內容整理歸類,教師分別就主題思想、藝術風格等方面引導學生生成問題,探究問題。

學生生成問題預計:

1、詩歌的題目是《雨説》,那麼詩人筆下的雨都説了什麼?這些話集中表達了一個什麼意思?

2、作者怎樣描寫春雨特點的?找出幾個詞、句説説你的體會。

3、這首詩的語言有什麼特色?

4、“我要教你們勇敢的笑”這句話中的“笑”的內涵是什麼?

笑代表一種快樂幸福、樂觀向上的態度,是詩人鼓勵孩子們要樂觀向上的生活及美好的祝福。

四、評價分析

教師對學生的探究、分析、鑑賞有重點地評價,鼓勵不同的見解。

五、課堂小結

從學生的研習中總結出鑑賞詩歌的方法:閲讀──找出意象──感悟內容──發掘主題。

六、拓展創新

根據自已的能力和興趣選做:

1、請學生以“雨”的身份對詩歌內容進行復述並評議。

2、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改寫全詩,並把自己改寫的散文與原詩對比閲讀,説説詩歌在表現手法上有怎樣的特點。

3、體會如何用擬人化的語言去學寫一些簡短的小詩,從中感受寫詩的樂趣。

《雨説》教學設計3

一、導入新課

今天上課前老師先讓同學們猜一個謎語:“我是大海的歎息,我是天空的淚水,我是田野的微笑。我不但澆灌禾苗,還能盪滌灰塵。”,這是什麼東西呢?學生還沒等老師説完就紛紛説出:雨。對,是雨。古往今來,人們都愛詠雨,尤其是春雨,寫出了大量詠春雨的詩,誰能給大家展示一下你積累的雨的詩句?學生爭先恐後背出:“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等等。是啊,春雨有其獨特的魅力:來時不張揚,既沒有電閃雷鳴,也沒有風狂雨橫,來時總腳步輕輕、細語微聲。因此,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都特別鍾愛春雨,而春雨也是那樣的喜愛人類,你聽,它正低語着它對人類的愛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春雨的述説吧。

二、朗讀課文

1、學生用心傾聽課文錄音,注意字音和朗讀者的語氣、語調:

師:聽了剛才的錄音,大家覺得這篇文章需要用什麼樣的語調來讀呢?

生:喜悦的、高興的、輕快的語調。還有的説:蓬勃向上、充滿活力的語調。教師給以肯定,而後讓學生讀中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2、生自由朗讀。剛才已經達到共識,學生都在儘量讓自己的語調充滿喜悦之情、輕快。

3、人小組朗讀品評,看誰讀得最流暢、最有感情。

4、學生舉手朗讀,可以讀全文,也可以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最有把握讀好的地方。其他同學可以對朗讀進行點評。

由於條件比較寬,所以學生朗讀的興致都很高,就是朗讀不好的學生都想讀那麼幾句、幾段,課堂氣氛很熱烈,點評的學生也很認真。最後基本把握住了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部分學生朗讀的聲情並茂,得到了熱烈的掌聲。

三、整體感悟

師:剛才大家反覆朗讀了課文,那麼春雨都“説”了什麼話?聽完春雨的話後你覺得“雨”是個什麼樣的形象呢?

學生紛紛發言:“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我來了,我來探訪四月的大地”“我來的地方很遙遠”“我來了就不再回去”……

師:那麼同學們感覺“雨”在詩中是個什麼樣的形象?大家用“的春雨”來概括一下。

學生馬上説出:親切的春雨,温柔的春雨、無私奉獻的春雨、樂觀的春雨、愛笑的春雨、充滿愛心的春雨、像媽媽一樣的春雨……

師:由此可見,雨是春天的使者,是愛的化身。她來是要給孩子們一些東西的,那她給孩子們帶來了什麼禮物?誰能用文中的原話回答?

學生尋找、勾畫、回答。

師:那麼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説春雨的禮物是什麼呢?

生1:對少年兒童的熱愛,期望他們能快樂自由地生活。

生2:希望孩子們能永遠笑對人生

生3:希望孩子們能以蓬勃的生命力去面對人生的挑戰。

師:雨會説話嗎?生有的説會,有的説不會。教師引導學生這首詩用了擬人的修辭,賦予了雨人的靈性,使雨的形象更加生動、活潑,使雨能直接和孩子對話交流,更親切,充滿清新的人情味。從而引導學生寫作文時恰當運用這種寫法。

四、品味語言

師:文中詩人賦予“雨”人的思維和行為,她時而温聲細語,時而歡呼雀躍。這渾身散發的靈氣和展現的真情體現在詩的字裏行間,下面我們就來品味這首詩的語言,體會優美語言的魅力。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最喜歡、最欣賞的詩句品味,然後談談你喜歡的原因。

這個環節讓學生自由暢談,教師適當點撥即可,目的是調動學生都動腦、動口,學會品味語言,能發現語言的魅力。

師:用詩的語言描述春天,用詩的語言描述生活是多麼令人快樂,它使萬物充滿了生機和靈氣,我們也要學習用優美的語言來描述萬事萬物,來表達我們的情感。雨,給我們帶來了温馨,帶來了快樂,帶來了甜蜜,她教我們樂觀的生活,她為我們奉獻了一切。此時此刻,我們在感動之餘,對雨能説點什麼呢?幾句話、幾行詩都可以。

學生思考後踴躍回答:“雨,你是春的使者,你是愛的化身,你犧牲自己,奉獻給我們甘露。”“雨,您就像媽媽一樣給我們關愛,謝謝您!”

在學生抒發對春雨的感情中這節課結束了。

教學反思

這節課結束了,但學生的激情還在,所以我就讓同學們把還想説的話寫到本子上。看着學生興奮的樣子,我感覺把課堂交給學生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宰,因此學的就開心、學的效果就好,尤其語文課堂一定要讓學生暢所欲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標籤: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xe9e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