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集錦4篇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集錦4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寫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集錦4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略讀的方法,能夠通過比較快的閲讀,瞭解文章大意,把握文中描寫的主 要景物,交流景物有何特點。

2、摘抄、默誦文章的優美句段,積累課文語言。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為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體會並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2、培養熱愛祖國邊疆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用情景法教學導語引入新課

同學們,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實奇妙無比,引人入勝,每當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嶽,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寫天山綿亙數千裏,地域廣袤,景物豐美。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裏去旅遊一下!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教師演示課件,小結:

(課件演示)天山:亞洲中部的大山系,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峯托木爾峯海拔為7435.3米,峯頂白雪皚皚。天山博格達峯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峯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峯,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相傳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來到這裏,王母娘娘就在這裏設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稱“瑤池”。現在這裏已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2、解題,瞭解作者,明確學習任務: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閲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

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學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積累語言)。

三、根據“閲讀提示”快速瀏覽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敍的遊覽順序,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閲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觀察點的移動,由山外到山裏。)讓學生找出課文的脈絡句,即地點變換的句子。(“進入天山”“再往裏走”“走進天山深處”)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峯、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峯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説白雲在雪峯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明確:用“蜿蜒無盡”,寫森林之廣大。以馬蹄濺水,幾聲鳥鳴襯托它的幽靜。以林間“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來襯它的稠密。以林外陽光燦爛和林中閃着煙頭的紅光來襯它的幽深。最後,以“這天山上有的是成羣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駱駝”來突出森林之富饒。)

(4)朗讀四自然段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學生邊交流,教師演示。

(“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顏色;

“賽八寸的瑪瑙盤”——面積大;

“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花多;

“用不着離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誇其高;)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裏,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背誦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五、拓展訓練

 1、歸納寫作特點、然後進行小練筆:

(1)十分講究寫景的順序,全文從總體上説,以遊蹤為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或由遠及近,或自上而下,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2)抓住景物的特徵,展開細膩的描寫。作者抓住特徵,用簡練而又形象的筆觸加以描繪,使之活靈活現,躍然紙上,構成一幅幅生動、奇美的畫面。

(3)絢麗多彩的語言,飽含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邊疆風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運用了比喻、映襯、誇張、對偶、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2、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安排明確的線索,採用合理的順序和即景抒情。

六、總結

天山美麗如卷,大家從文字上就可以欣賞到天山的美,猶如漫步天山,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七、作業

1.朗讀課文

2.積累優美詞句

教學反思

1、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受天山之美,通過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遊覽順序的詞語“進入天山----再往裏走----走進天山深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2、這節課也存在一些問題:對略讀課教學的把握還有些欠缺。略讀課教學宜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自主學習,在師生或生生的交流中深化理解,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我認為這堂課的教學重點應是讓學生積累語言,將大量的時間放在朗讀和背誦積累上,和文章的寫作方法上。而對於天山景物有什麼特點,可以簡單處理,而不必在景物特點上花費太多時間。這樣做學生和老師都將注意力集中在了一些字上。比如雪峯的'特點是高、大、白,溪流的特點是快、清、活,森林則是綠、密、幽,野花是高、多、鮮,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天山美。從而,激發學生對做過邊疆的熱愛和名族自豪感。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懂得遇事動腦筋想辦法。

2、學習“取、撥、鈎、浮”等詞,理解組詞:又深又窄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第一冊28---29頁。如有教學掛圖4幅效果更好。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並回答以下問題:草地上,兩個小朋友在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會想到什麼辦法取皮球?

2、觀看掛圖,展開以下話題的討論:大家看到皮球掉進了洞裏,心裏會怎麼想?又會怎樣做的?引導幼兒講出關心同伴幫助同伴的想法及做法;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的火鉗、鈎子、竹竿等物品。

討論:使用這些工具怎樣取皮球?會出現什麼事情?引導幼兒理解學習詞:取、撥、鈎。組詞:又深又窄。

3、繼續觀察掛圖,引導幼兒繼續思考“取皮球”的辦法,鼓勵幼兒遇到困難要動腦筋、想辦法,問題總會解決的。出示手持各種工具的小朋友。①幫助幼兒觀察圖上小朋友手上的各種工具。②請小朋友説説圖上的小朋友用了什麼辦法,怎樣把球從洞裏取出來的。啟發幼兒講出皮球浮出洞時圖片上的人物表情,體驗幫助他人時的快樂心情。

4、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整講述掛圖內容。講的時候要注意:

①小朋友在取球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

②什麼人用什麼辦法把球從洞裏取出來?

③結果怎樣?要求較為完整、連貫地講述。在講述過程中,教師繼續幫助幼兒正確使用動詞,操作活動教具。

④教師:剛才你們幫助圖上小朋友想出了各種取皮球的好辦法,真能幹。但是,如果洞很深,鉗子不夠長,如果用鈎子,鈎子會鈎破皮球,皮球是圓的,不容易取出來。請你們説説哪種方法最好,既簡單又能很快取出皮球?請一名幼兒完整地講述提水取皮球的經過。

5、評價幼兒的表現,鼓勵幼兒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多幫同伴做事情。

取皮球課後反思:

在此次活動中,要培養幼兒質疑精神,提出問題進行實驗驗證.並鼓勵幼兒敢於説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看法.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教師,首先應該掌握科學正確的原理,其次教師要擯棄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創設寬鬆情境,這是讓孩子在活動中敢於提出問題,敢於發表意見的前提.同時,教師在活動中還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觀察/有意識的提出一些能讓幼兒有不同想法的問題,多提一些類似:誰有不同的想法?誰還來發表自己的意見?鼓勵並引導幼兒積極的思維,這是培養孩子質疑能力的關鍵.

一節語言活動巧妙的與科學實驗相結合.唯一不足的是應多準備一些教具,把幼兒分組作實驗.參與的機會多,他們的印象會更深.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先、鹿”等14個生字,掌握“加一加”的識字方法;會寫“幹、趕、起”3個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小路從“美麗”到“髒亂”再到“乾淨”的變化過程;

2、通過分角色朗讀練習,能夠讀好每個角色的語氣。

3、有愛護環境衞生的願望和行動。

一、導入新課:

師:(邊出示圖片邊説)

老師曾經見過高高山頂上的羊腸小路;見過路邊長滿青草和野花的田間小路;見過綠蔭密佈、清爽宜人的林蔭小路。今天老師帶着大家一起去看看“美麗的小路”

師板書課題,生書空

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

1、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通句子、讀準字音,並把不認識的字詞,藉助拼音多讀幾遍。(佈置完要求後,在要求打開書、捧書、開始讀)

2、(生讀完後書扣)學習生字詞

(1)出示帶拼音生詞

生自己讀字讀詞、指生讀(正音)、生領讀、齊讀

(2)出示去拼音生詞

生自己讀詞、指生讀、生領讀、小組賽讀(每組讀兩到三個)、同桌查讀(查讀後反饋,誰的同桌不會,教會沒,讓不會的同學讀一讀;還有不會的同桌下課做好小老師教一教)(會的讀完後起立)

(3)出示去拼音生字

生自讀、指生讀、生領讀、點讀(每個人讀兩到三個)、查讀(會讀的起立)

師:(指不會的同學的同桌)你的同桌不會哪些字,你教會沒?你是怎麼教會的?(可以是藉助拼音或是多讀幾遍或好的識字方法等)

師:有好的識字方法,教一教大家

生自説方法(藉助拼音、組詞等等)

師出示課件,引導學生觀察説出加一加的識字方法。

(4)打亂順序讀

師:我們來做一個摘星星的遊戲吧,看誰摘的星星又多又亮!

點讀(每人兩到三個)

(5)重新組詞

生自讀、指生領讀(或開火車讀,接不上的請小朋友們幫一幫)

(6)帶回課文

師:下面老師找幾個同學來讀一讀課文,老師有要求呢!請讀的同學1、不多字,不丟字。

2、讀準字音。3、注意停頓。請聽的同學:1、認真傾聽。2、讀錯的地方用筆圈一圈。3、你來評一評。

指生讀,每人一個自然段

師:剛剛這幾位小朋友讀的怎麼樣呀?

生評論

三、整體感知

師:小朋友們再讀課文,想一想:鴨先生的小路剛開始是什麼樣的,一段時間後變成什麼樣”畫出來。

生自讀

指生説答案、課件出示正確答案,(師板書:美麗--髒亂--乾淨)讓生自己改一改。

四、細讀感悟

1、師:開始呀,鴨先生有一天長長的、美麗的小路(出示課文插圖),小朋友們,這幅圖上都有什麼呀?美不美呀?你從哪看出這條小路美呀?

生回答(花花綠綠的鵝卵石、五顏六色的鮮花)

師:多美的小路呀,你能不能美美的讀一讀

指一生讀

那小朋友們你覺得他讀的美不美?哪裏讀的美呀?你能不能比他讀的還美。

指兩到三生讀(讀不出時師要適時範讀一下、再讓生讀)

師:全班美美的讀一讀

師:這麼美的小路,兔姑娘和鹿先生看到説什麼了呢?

課件出示對話

指生讀(讀出感歎的語氣、師可適時範讀)點一行學生讀

師:讓我們一起讚美一下這條美麗的小路吧!生齊讀

2、這麼美的小路呀,小朋友們都想來這裏玩,散散步。時間一長,小路變了模樣,小路變什麼模樣了呢?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指生讀

師:小路變的怎麼樣了呢?

生:又髒又亂了!

師:看到髒亂的小路,你心裏是什麼感覺呀?帶着這種心情,來讀一讀

指生讀,全班齊讀

師:你們這麼想,兔姑娘和鹿先生看到了是怎麼想的呢?(大屏出示對話)

指生做一做兔姑娘和鹿先生讀一讀

師示範讀(讀出疑問和遺憾的語氣)

指生讀(兩到三人)

全班一起讀

師:美麗的小路到底哪去了?最後美麗的小路找回來了嗎?我們下節課再來揭曉謎底。

五、學習生字

師:小朋友們學習生字和讀課文都這麼棒,那寫字肯定也能棒棒的!下面我們要學寫本課的生字啦!我們來進行一個比賽吧,看看誰是我們班的寫字小明星。你們準備好了嗎? 課件出示幹、趕、起

師:小朋友們觀察一下,這幾個字有什麼共同點呢?

生:趕和起都是走字底等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眼睛真亮

課件出示趕

師:“趕”共有幾畫呢?讓我們一起寫一寫吧(書空,説筆畫名稱)

師:“趕”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

生説一説

師範寫、邊寫邊説注意事項、生書空

生評價師的字;生描一個寫一個;評論一生的字;生再寫一個,要一個比一個好看 生自學自寫其他兩字

六:總結

小朋友們,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麼呢?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能讀準多音字扎、落;理解12個新詞語的意思;能寫出埋伏、順從的近義詞;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能用思念、津津有味各寫一個句子。

2、初步會用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閲讀課文;能複述課文。

3、感受邊防戰士精心餵養、護理受傷小猴子的感情,認識人類應該和野生動物和諧相處。

重點:學會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複述課文。

難點:感受邊防戰士精心餵養、護理小猴子的思想感情。

學法指導讀課題,推想課文內容,圍繞提出的問題讀課文。最後想想,用這個題目好在哪裏。

 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投影。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4個,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2、初步會用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的方法閲讀課文。

3、能根據提示給課文分段,理解課文第一段,理解深山密林、不翼而飛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和新詞。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初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教學重點:學會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推想課文內容。

1、出示課題:17密林怪客

什麼是密林?什麼是怪客?

2、讀題。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從學生的回答中,歸納出以下幾個問題:

①密林怪客是指誰?

②怪客是怎樣被發現的?

③怪客幹了什麼怪事?這件事情的結果怎樣?

2、學生聽課文錄音朗讀,思想以上問題。

二、學生自學課文。

自學要求:

1、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2、想想新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3、在不懂的地方寫上問號。

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認讀,糾正字音。重點指導:潛、偵、縮、蹲、梭記字形,重點指導:縮、津、竄、逮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糾正字音,指導讀好長句。

3、比一比,組詞。

炊()蹤()帽()駐()

吹()竄()冒()住()

4、完成作業 本第1題。

三、給課文分段。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主要講了一

件什麼事?按出現怪客――發現怪客――餵養怪客――怪客致謝的過程給課文分段。

2、討論,較對。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6自然段

第三段:第7-8自然段

第四段:第9自然段

四、作業 。

1、抄寫生字和新詞。

2、完成作業 本第2 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理解課文內容,聯繫上下文理解左顧右盼、一躍而起、津津有味等詞語的意思。

2、感受邊防戰士愛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內容:

深入閲讀全文。完成有關作業 。

教學難點 :

感受邊防戰士愛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

1、默讀第一段,思考:怪事發生在哪裏?怪事怪在哪裏?

2、討論交流。

怪事發生在密林深處的邊防軍駐地。

板書:接連幾天都奇怪不翼而飛

3、讀句子,説説不翼而飛是什麼意思?

4、指導朗讀。讀出奇怪的語氣。

二、學習第二段。

默讀課文第2段,按照潛伏偵察、發現怪客、圍捕怪客找到相應的自然段。

1、學習潛伏偵察部分。(第2、3自然段)

①輕聲讀這一部分內容,邊讀邊劃出表現們潛伏偵察工作非常艱苦的詞語或句子。

②討論。板書:戴防蚊帽、耐心、潛伏

③從這些詞句中,你能體會到什麼嗎?(戰士偵查怪客工作非常艱苦。)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2、學習發現怪客部分內容。

①讀第5自然段,圈出描寫猴子動作的詞語。

②討論,板書:睜、左顧右盼、跳、一擁而上、掀開、抓着、搶着

③讀讀句子,説説一擁而上、左顧右盼的意思。

④用自己的話説説竹架上的飯不見的原因。

3、學習圍捕怪客部分內容。

①指名讀第6自然段。劃出描寫戰士們動作的詞語。

②説説一躍而起表現了戰士們的什麼特點?

③指導朗讀。

三、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討論,劃出表現戰士們精心餵養小猴子的詞語和句子。

3、指名回答,讀讀這些詞語和句子,體會戰士們對小猴子愛護之情。

4、除了餵養、護理小猴子,戰士們對小猴子的愛護還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把小猴子送回了竹林。)

5、讀讀本段。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默讀第四段,思考:當被送回竹林的猴子們又來了,戰士們的心情怎麼樣?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

2、出示句子:看到這情景,戰士們樂得臉上像盛開的山茶花。

這情景是指什麼?

你覺得這句話寫得好嗎?好在哪裏?(用了比喻,把戰士們臉比作了山茶花,使句子更生動,表現了戰士的高興、激動的心情。)

五、複述課文。

1、理清複述要點:

出現怪事地點怪事

發現怪客偵察怪客出現

餵養怪客餵養護理

引來怪客感謝

2、學生自由準備,要求:條理清楚、語句通順。

3、指名複述,師生共同評議。

4、同桌互相説。

六、完成作業本作業 。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pwlo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