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行道樹教學設計案例

行道樹教學設計案例

【教材把握】

行道樹教學設計案例

《行道樹》(人教版課標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七課)是台灣著名散文家張曉風關注自然、禮讚生命系列散文中的代表性作品。作者將目光投注到平凡而普通的物象──行道樹的身上,賦予它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用平實而富有感情的語言,道盡了作為奉獻者的行道樹真實而坦誠的心路歷程。全文僅466個字,卻藴涵了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思索與感悟,引發了讀者對人生對生命的新鮮感受和深刻體驗。

行道樹的家在不見天日的原始森林,那裏綠意葱蘢,空氣清怡,每天可以和同伴吸晨露,玩涼雲,儘可以享受生活的温馨與悠閒,可他們卻站在充滿車輛與煙塵的城市雙線道的兩邊,選擇了做一列同伴看來掛滿煙塵、形象大跌的行道樹。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整個城市都是繁弦管急,都是紅燈酒綠,而行道樹卻在黑夜的孤獨與寂寞裏,他們苦熬着,牙齦咬得痠痛,為的是給人們迎接冉冉升起的朝陽,給城市減少污濁,製造清新,獻出綠陰。他們無須別人同情,更沒有絲毫悲慼和鄙夷,因為他們對事業有着虔誠地熱愛,對生命有着大徹大悟,他們關注的是事業,是生命本身,因而才有豁達樂觀的心胸,才有對環境的寬容,儘管有些人早已習慣於污濁,這讓他們升起責任感的憂慮,但他們還是固執地製造不被珍惜的清新,仍舊那樣執着地用自己的生命改變着這個世界,看啊,畢竟有一個孩子呼吸到新鮮空氣了,這便是他們的自豪。他們清楚地知道:獻出綠陰、製造清新、迎接光明是神聖的事業,惟有神聖,才伴隨痛苦,惟有深沉的,才是崇高的。沉甸甸的人生才是快意的人生。他們確是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

行道樹的形象就是無私奉獻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樹的自白,抒寫奉獻者的襟懷,讚美奉獻者的崇高精神。本文對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有着重要的意義,還可以形象地深入引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這也是這個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

教學設計依據】

新課標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因此,應該讓學生充分的與文本對話,培養自主質疑和探究的能力;讓學生與學生對話,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培養合作研討的習慣。

新課標還對課外閲讀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學會制訂自己的閲讀計劃,廣泛閲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閲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這就意味着閲讀教學應該有新的理念、新的做法。課文無非是一些例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閲讀教學時應該通過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總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閲讀方法,讓他們在課外更有效地閲讀。《行道樹》是七年級中第一篇散文例子,本課的學習自然就應該總結出散文的閲讀方法。

朗讀依然是這個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品味語言、培養語感更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新課標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有些詩文還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本文的語言富有哲理,七年級的學生並不容易理解,所以要在朗讀中品味語言、理解內容。

【教學目標】

1、理解主題,思考人生哲理

2、掌握閲讀散文的方法,培養獨立質疑和探究的能力,培養合作研討的習慣。

3、朗讀課文,品味語言,理解內容。

【教學重點】

掌握閲讀散文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語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想

多媒體展示兩組圖片:

一組是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森林,一組是立在城市的飛塵裏的行道樹。

師問:如果你是一顆樹,你願意生活在哪種環境中?如果你生活在第二組圖片所展示的環境中,你會有什麼感受?

其實,書中有對這兩組畫面的描述,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台灣女作家張曉風的《行道樹》。 學生口頭描述兩組畫面。

學生自由回答。

訓練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為理解行道樹的感受作準備。

朗讀

課文

整體

感知 讀一讀:(多媒體顯示)

大聲地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流暢,概括主要內容。

正音,多媒體展示。

師問:用怎樣的語速、語氣來朗讀課文比較合適?(明確:語速適中、語氣深沉而堅定)

配樂。注意指導讀出感情,引導其他學生評論。

師問: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明確:行道樹生活在城市裏,既憂愁又快樂。)

師問:散文大多有中心句,大家找找,本文得中心句是那一句?(方法:先將文中你認為關鍵的句子畫出來,對比各句,看看哪個更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學生大聲地自由朗讀課文。

學生回答。

學生配樂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並説明為什麼。

學生回答。

學生尋找文章的中心句。

加強朗讀訓練和指導。

通過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進一步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教給學生找中心句的方法。

合作

探究

品味

語言 議一議:(多媒體顯示)

怎樣理解中心句中的神聖、痛苦、深沉?

教師引導。

師問:行道樹的這種犧牲是什麼精神的體現?行道樹象徵了什麼樣的人?

師問:你能舉些例子嗎?

明確:閲讀散文時要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

説一説:(多媒體顯示)

1、説自己喜歡的句子及原因。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讓其他同學解答。

引導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多做鼓勵性評價。

(強調品味語言的重要性,提示方法:聯繫上下文,抓關鍵詞。) 學生四人小組,分組討論。

小組代表交流。

學生回答。

學生舉例。(如:抗戰非典的白衣天使、戰士、科學家、教師等)

學生説自己喜歡的句子及原因,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其他同學解答。

學生自由交流。 通過討論交流,初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調動學生生活體驗。

教會學生品味語言。

培養學生質疑、答疑的能力。

體驗

反思 想一想:(多媒體顯示)

1、請用一句話寫下你想對行道樹説的話。

2、學了《行道樹》後,你有什麼新的感悟嗎?

多做鼓勵性評價。

強調:要讀出自己。 學生思考後自由交流。

(第2題如:行道樹是一個理想的追求者/行道樹是一個生命意義和價值的追求者/生命的價值在於勇於接受命運的挑戰/生命的價值在承受痛苦與磨難中體現/生命的價值在於執著追求和無私奉獻) 進一步調動個人的學習體驗,讓學生讀出自己,讀出個性。

小結 閲讀散文的方法:(多媒體顯示)

1、抓中心句,讀出主題;

2、聯繫體驗,讀出自己;

3、品味語言,讀出感情。

(多媒體顯示)在寫法上,你還有那些收穫? 學生歸納從本課中學到的閲讀散文的方法。

學生回答。(如:擬人、第一人稱、對比、以小見大等)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讓學生學會自己小結。

作業

佈置 做一做:(多媒體顯示)

必做:

1、摘錄本文中優美的或具有哲理性的語句,並反覆品讀。

2、以如果我是 ,我願 的句式造三個句子。

選做:

3、閲讀張曉風的其他作品。 加強積累。

作業分必做和選做,體現分層教學。

板書設計

行道樹

閲讀散文的方法:神聖、痛苦、深沉

1、抓中心句,讀出主題。

2、聯繫體驗,讀出自己;(對比)無私奉獻。

3、品味語言,讀出感情。

教後反思

標籤: 案例 教學 行道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e27o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