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百分數應用題》教學反思

《百分數應用題》教學反思

《百分數應用題》教學反思1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過了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問題基礎上教學的。這種問題實際上還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只是有一個條件題目中沒有直接給出,需要根據題裏的條件先算出來。解答求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問題,可以加深學生對百分數的認識,提高百分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百分數應用題》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重視解題策略的培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係,教材中畫出線段圖直觀表示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同時呈現了兩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是先求出實際比原計劃增加的公頃數,即14-12=2(公頃);再求出增加的公頃數是原計劃的百分之幾,即2÷12≈16.7%。二是先求出實際造林的公頃數是原計劃的百分之幾,再把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看作單位“1”或100%。用實際造林的公頃數是原計劃的百分之幾減去100%,就是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了百分之幾。通過兩種方法的教學對比,使學生明確解答求比一個數多(少)百分之幾的問題的不同解題思路,同時應用線段圖加強學生圖形結合進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重視題目的變式,訓練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例2的問題後進行變式訓練,再讓學生解答“原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為防止負遷移,可以提出問題:能不能説原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的含義是什麼?在這裏是誰和誰比?使學生明確這道題實際求的是原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的公頃數佔實際的百分之幾,列式為(14-12)÷14≈14.3%。或者先求出原計劃造林是實際的百分之幾:12÷14≈85.7%,再把實際造林的公頃數看作“1”,求出原計劃造林比實際少百分之幾:100%-85.7%=14.3%。通過變式練習,即開拓了學生的解題思路,又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不足之處:

學生對於(14-12)÷14≈14.3%這個算式習慣上用等於號,而不是用約等號。

《百分數應用題》教學反思2

大部分學生會解這樣的題目了。這節課還能上成新授課嗎?批改預習作業後,發現新授的內容還是有的。譬如“如何正確設未知數X的問題以及如何正確設另一個未知數的問題”,譬如,如何利用結果和條件中的數量關係來檢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當然,還有一個重點是如何尋找“可以依據它列方程的等量關係式”。我就是圍繞這三點展開教學的。

結果發現部分學生不會書面檢驗“練一練”第2題,有的只寫了一個檢驗式,有的不動腦筋地寫“8463=147(棵)”——事實上題目中根本沒有“種蓖麻和向日葵一共147棵”這樣的條件,學生根本沒有弄懂檢驗的實質。種種現象表明:學生沒有養成檢驗的習慣以及掌握合適的檢驗方法。養成檢驗的習慣不是靠一堂課就能輕而易舉地解決的。

關於練習四的第4題,由於我沒有作出統一的作業要求,所以有學生用算式方法解來解決。我要求他們再用方程來解。這道比較題還沒來得及比較——依據的數量關係式相同,但設未知數的方法不同——就已經下課了。

課前,還想到讓學生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再一題多解,這個念頭被自己否決了。如果那樣做,就沖淡列方程的主體了。

教學效果:一般。

遺憾之處:對個別學困生的當堂輔導只有三四個,面不廣。

《百分數應用題》教學反思3

在總複習中,把分數除法應用題、分數乘法應用題和百分數應用題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練習。我針對這個題目的教學複習,先讓學生自己先在家裏獨立完成,並寫一寫每個小題的等量關係。並且,讓學生思考一下,解決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然後,在課上統一講評。我對於第1個小題,我先示範讀題,讀出題目的重點條件,注重語氣和語調。然後讓孩子回答自己找到的等量關係,如果孩子找到的等量關係不對,或者不是順向思維的.等量關係,就再次引導一下孩子,看能不能説出另外的等量關係,實在説不出就讓其他孩子來補充,並説一説自己是根據那句話找到的等量關係。

第1個小題:一件商品原價125元,降價20%,現在的售價是多少元?

降價20%是降了誰的20%,也就是這個題目的單位“1”是誰?讓學生先試着複習找單位“1”的方法。然後接着問,這個題目的等量關係是?

學生很積極地舉手回答,有的説:原價—原價×20%=現價。有的説:原價×(1—20%)=現價。老師接着板書等量關係,並寫出對應的算式。

第2個小題:一件商品降價20%後,現在的價格是100元,這件商品原價是多少元?

降價20%是降了誰的20%,也就是這個題目的單位“1”是誰?然後接着問,這個題目的等量關係是?讓學生説出等量關係後,那怎麼列算式呢?學生會説:單位“1”未知用除法,也可以列方程。老師也對應着在黑板上寫出算式。

總之,由於數學課比較緊張,沒有時間再一個單元一個單元的進行系統的複習,只能對比着進行重點講解和複習了。

《百分數應用題》教學反思4

這節課教學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方面:

1、解題方法“多樣化”:

(學生思維活躍) 《數學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應鼓勵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積極尋求多種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書上的或教師事先欲設的答案作為評價的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中,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探索與創新精神,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列為發展性領域目標。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除了依靠學生自身的生理條件和原有的認知水平以外,還需要相應的外部環境。這節課上學生一共提出了4種解題方法,其中有2種是我們平時不常用的,第4種是我也沒有想到的。我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及時調整了教案,讓每一個想發言的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儘管他們有些數學語言的運用還不太準確,但我還是給與了肯定與鼓勵。在這種寬鬆的氛圍下,學生有了運用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成功體驗,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併產生進一步學好數學的願望。雖然後面還有兩個練習沒有來得及做,但我認為對一個問題的深入研究比盲目地做十道題地收穫更大,這種收穫不單單體現在知識上,更體現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2.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

數學教學改革,決不僅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時也包括師生關係的變革。在課堂教學當中,要努力實現師生關係的民主與平等,改變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注入式”教學模式,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縱觀整個教學過程,我所説的話並不多,除了“你是怎麼想的?”“還有其他的方法嗎?”“説説看”等激勵和引導以外,我沒有任何過多的講解,有學生講不清楚,我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説:“誰願意幫他講清楚?”當一次講不明白,需要再講一遍時,我也只是用肢體語言(用手勢指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在自己觀察與思考的基礎上明白了算理。學生能思考的,教師決不暗示;學生能説出的,教師決不講解;學生能解決的,教師決不插手。由於我在課堂上適時的“隱”與“引”,為學生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台,使他們真正成為科學知識的探索者與發現者,而不是簡單的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

3、值得商榷的方面:

優生“吃好”了,能否讓差生也“吃飽” 。在本節課上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讓學生説自己不同的方法,對於那些中等或學習有困難的同學來説是不是有必要,因為他們只能聽懂其中的某一些解法,其餘的聽了也不懂。在課堂上他們在一定的時間段裏成為了觀眾和聽眾。在面向全體學生這個層面上,本節課還有較大的欠缺。

只要我們的教師不僅在理念上認識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且在實際行動上想千方設百計,在教學中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把學生推向前台,教師退居慕後,只充當教學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寬鬆。

《百分數應用題》教學反思5

1、讓數學在生活中綻放

讓學生根據兩條信息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説出解題思路和解答方法後,我緊接着追問:“請大家比較一下,在解答這些具體問題時你是怎樣想的?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後,得出解題方法;知識讓學生自己疏理;規律讓學生自己尋找;錯誤讓學生自己判斷。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樣,突出瞭解題思路的開放性,訓練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2、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宰者。

數學教學改革,決不僅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時也包括師生關係的變革。在課堂教學當中,要努力實現師生關係的民主與平等,改變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注入式”教學模式,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縱觀整個教學過程,我所説的話並不多,除了“你是怎麼想的?”“還有其他的方法嗎?”“説説看”等激勵和引導以外,我沒有任何過多的講解,有學生講不清楚時,我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説:“誰願意幫他講清楚?”當一次講不明白,需要再講一遍時,我也只是用肢體語言引導學生在自己觀察與思考的基礎上明白了算理。學生能思考的,我決不暗示;學生能説出的,我決不講解;學生能解決的,我決不插手。為學生搭建了施展才華的舞台,使他們真正成為科學知識的探索者與發現者,而不是簡單的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

《百分數應用題》教學反思6

教學反思_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今天,進行《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複習,在複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對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掌握得比較好,但還有個別同學把知識遺忘得差不多了,必須加強輔導。

在進行復習鞏固的時候,有兩件事使我覺得深感意外。

我出示一道練習題:一堆煤原計劃每天燒30千克,能燒50天,如果每天節約1/6,可以燒多少天?

我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巡視的時候,我發現有些同學沒處理好"每天節約1/6",列錯了,我請個別學生回答時,特意請了這些同學回答,然後又請了班上最差的一個回答,這時有些同學在小聲説"她肯定錯。"其實我也有這樣的想法,但出乎意料,她居然答對了,話音剛落,其他同學少有地給予熱烈的掌聲,這時我也從愕然中醒悟過來,馬上表揚了這個女同學和全班同學的友善精神和團結向上的精神。

最後,我出示了一道題目:修路工人計劃修一條長760千米的水渠,前6天修了全程的30%,照這樣的速度,修完這條水渠還要多少天?

這道題目,學生獨立完成後都紛紛發表想法,不少同學採取了這樣的列法:(760-760×30%)÷(760×30%÷6),但還有不少同學選用這樣的列法:760÷(760×30%÷6)-6,我説:"剛才,大家的這兩種列法都很好,還有別的列法嗎?"這時全班都安靜下來了,只有一個平時很少説話比較內向的同學高舉着手,説出了他的想法:6÷30%-6,這種想法我確實也沒有想到,前兩種都是很循規蹈矩的列法,而後一種列法又簡單又明瞭,見解很獨到,因此我馬上給予這個同學高度的評價:"好極了,你真聰明!"鼓勵他再接再厲,看到他極少有的美滋滋的笑容,我心裏也感到由衷的高興。

《百分數應用題》教學反思7

較複雜的百分數應用題是在簡單的百分數應用題的基礎上出現的,旨在使學生掌握稍複雜百分數應用題的簡單百分數應用題聯繫和區別,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怎樣教好這類應用題呢?通過教學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充分運用新舊知識間的聯繫,加強學生數學技能的訓練,因為簡單的百分數應用題和複雜的百分數應用題的基本數量關係相同,所以掌握好簡單的百分數應用題的解答關鍵和方法是學好新課的必要途徑。

二、通過觀察、比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新知識的探索過程。

出示例題,鋼鐵廠去年產鋼44萬噸,今年產鋼50萬噸,(1)今年比去年多百分之幾?(2)去年比今年少百分之幾?學生讀題後,引導學生把例6與複習比較,集體討論,找出兩題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指名回答。

相同點:數量關係相同,結構特徵一樣。

不同點:一個是有比多比少。另一題是被比量和標準量是已知的。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教師提出如下的問題:從線段圖能否看出是哪個量同哪個量比?哪個量是標準量?哪個量是比較量?這樣一步一步啟發學生思考,加強學生思維的訓練,使學生掌握解答這類應用量的基本思路。

三、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重視歸類整理,使理解程序化。根據以上的教學,學生對百分數的複合應用題有了較深的理解。為了更好地使學生學習百分數複合應用題的結構特徵、數量關係及解答方法,我出示了一個圖表,讓學生討論後填出解答方法。

看結構特徵 得出解答方法:

相差量/單位“1”量

四、注意學法指導,增強練習的針對性。我國老教育家葉聖陶説過: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着講,教都是為了用不着教。教學過程是學生邏輯思維和獨立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因此我教學新課後,注意了學生的學法指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d9dkg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