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有關因式分解教案三篇

有關因式分解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因式分解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因式分解教案三篇

因式分解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理解運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方法。

2、 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綜合運用。

3、 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學難點:

高次指數的轉化,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的靈活運用。

學案例:

我們數學組的觀課議課主題:

1、關注學生的合作交流

2、如何使學困生能積極參與課堂交流。

在精心備課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的自學提示:

1、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是___,如何用語言描述?把上述公式反過來就得到_____,如何用語言描述?

2、下列多項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嗎?若能,請寫出分解過程,若不能,説出為什麼?

①-x2+y2 ②-x2-y2 ③4-9x2

④ (x+y)2-(x-y)2 ⑤ a4-b4

3、試總結運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條件是什麼?

4、仿照例4的分析及旁白你能把x3y-xy因式分解嗎?

5、試總結因式分解的步驟是什麼?

師巡迴指導,生自主探究後交流合作。

生交流熱情很高,但把全部問題分析完已用了30分鐘。

生展示自學成果。

生1: -x2+y2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可分解為(y+x)(y-x)

生2: -x2+y2=-(x2-y2)=-(x+y)(x-y)

師:這兩種方法都可以,但第二種方法提出負號後,一定要注意括號裏的各項要變號。

生3:4-9x2 也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可分解為(2+9x)(2-9x)

生4:不對,應分解為(2+3x)(2-3x),要運用平方差公式必須化為兩個數或整式的平方差的形式。

生5: a4-b4可分解為(a2+b2)(a2-b2)

生6:不對,a2-b2 還能繼續分解為a+b)(a-b)

師:大家爭論的很好,運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必須化為兩個數或兩個整式的平方的差的形式,另因式分解必須分解到不能再分解為止。……

反思:這節課我備課比較認真,自學提示的設計也動了一番腦筋,為讓學生順利得出運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條件,我設計了問題2,為讓學生能更容易總結因式分解的步驟,我又設計了問題4,自認為,本節課一定會上的非常成功,學生的交流、合作,自學展示一定會很精彩,結果卻出乎我的意料,本節課沒有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練習很少,作業有很大一部分同學不能獨立完成,反思這節課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1) 我在備課時,過高估計了學生的能力,問題2中的③、④、⑤ 多數學生剛預習後不能熟練解答,導致在小組交流時,多數學生都在交流這幾題該怎樣分解,耽誤了寶貴的時間,也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導致難點、重點不突出,若能把問題2改為:

下列多項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嗎?為什麼?可能效果會更好。

(2) 教師備課時,要考慮學生的知識層次,能力水平,真正把學生放在第一位,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安排習題要循序漸進,切莫過於心急,過分追求課堂容量、習題類型全等等,例如在問題2的設計時可寫一些簡單的,像④、⑤ 可到練習時再出現,發現問題後再強調、歸納,效果也可能會更好。

我及時調整了自學提示的內容,在另一個班也上了這節課。果然,學生的討論有了重點,很快(大約10分鐘)便合作得出了結論,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練習量大,準確率高,但隨之我又發現我在處理課後練習時有點不能應對自如。例如:師:下面我們把課後練習做一下,話音剛落,大家紛紛拿着本到我面前批改。師:都完了?生:全完了。我很興奮。來:“我們再做幾題試試。”生又開始緊張地練習……下課後,無意間發現竟還有好幾個同學課後題沒做。原因是預習時不會,上課又沒時間,還有幾位同學練習題竟然有誤,也沒改正,原因是上課慌着展示自己,沒顧上改……。看來,以後上課不能單聽學生的齊答,要發揮組長的職責,注重過關落實。給學生一點機動時間,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有機會釋疑,練習不在於多,要注意融會貫通,會舉一反三。

確實,“學海無涯,教海無邊”。我們備課再認真,預設再周全,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情,仍然會產生新的問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會一直探索、努力,不斷完善教學設計,更新教育觀念,直到永遠……

因式分解教案 篇2

 (一)學習目標

1、會用因式分解進行簡單的多項式除法

2、會用因式分解解簡單的方程

(二)學習重難點重點:因式分解在多項式除法和解方程中兩方面的應用。

難點:應用因式分解解方程涉及到的較多的推理過程是本節課的難點。

 (三)教學過程設計

看一看

1.應用因式分解進行多項式除法.多項式除以多項式的一般步驟: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應用因式分解解簡單的一元二次方程.

依據__________,一般步驟:__________

做一做

1.計算:

(1)(-a2b2+16)÷(4-ab);

(2)(18x2-12xy+2y2)÷(3x-y).

2.解下列方程:

(1)3x2+5x=0;

(2)9x2=(x-2)2;

(3)x2-x+=0.

3.完成課後練習題

想一想

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請寫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預習檢測

1.計算:

2.先請同學們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如果A×5=0,那麼A的值

(2)如果A×0=0,那麼A的值

(3)如果AB=0,下列結論中哪個正確( )

①A、B同時都為零,即A=0,

且B=0;

②A、B中至少有一個為零,即A=0,或B=0;

(五)應用探究

1.解下列方程

2.化簡求值:已知x-y=-3,-x+3y=2,求代數式x2-4xy+3y2的.值

(六)拓展提高:

解方程:

1、(x2+4)2-16x2=0

2、已知a、b、c為三角形的三邊,試判斷a2-2ab+b2-c2大於零?小於零?等於零?

(七)堂堂清練習

1.計算

2.解下列方程

①7x2+2x=0

②x2+2x+1=0

③x2=(2x-5)2

④x2+3x=4x

因式分解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因式分解是代數式的一種重要恆等變形。《數學課程標準》雖然降低了因式分解的特殊技巧的要求,也對因式分解常用的四種方法減少為兩種,且公式法的應用中,也減少為兩個公式,但絲毫沒有否定因式分解的教育價值及其在代數運算中的重要作用。本章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整式運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事實上,它是整式乘法的逆向運用,與整式乘法運算有密切的聯繫。分解因式的變形不僅體現了一種“化歸”的思想,而且也是解決後續—分式的化簡、解方程等—恆等變形的基礎,為數學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分解因式這一章在整個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章的教育價值還體現在使學生接受對立統一的觀點,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善於分析、正確預見、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通過探究平方差公式和運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活動中,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從交流中獲益,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學目標

1、在分解因式的過程中體會整式乘法與因式分解之間的聯繫。

2、通過公式a -b =(a+b)(a-b)的逆向變形,進一步發展觀察、歸納、類比、等能力,發展有條理地思考及語言表達能力。

3、能運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進行綜合運用。

4、通過活動4,能將高偶指數冪轉化為2次指數冪,培養學生的化歸思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靈活運用平方差公式進行分解因式。

 難點:平方差公式的推導及其運用,兩種因式分解方法(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的綜合運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np8yr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