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一年級《影子》第二課時教案

一年級《影子》第二課時教案

【課前準備】

一年級《影子》第二課時教案

1.彩色生字片卡。

2.遊戲課件:送禮物。

3.有綠樹、小草、小路、小朋友、影子、太陽的動畫課件並配樂。

4.小物品、手電筒若干只。

【教學過程】

一、複習字詞

(一)看拼音讀字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影子》這課的字詞,現在來複習一下。

(出現的生字有:影前後常跟着黑狗它朋友。)

1.齊讀卡片。

2.去拼音讀生字。

3.開火車讀。

4.男女學生比賽讀。

(二)讀詞

同學們讀得真好。下面我們就和這些字寶寶做做遊戲吧! (遊戲:送禮物。)

出現的詞語有:

影子 常常 小黑狗 朋友 跟着前後 它

(動畫課件:出示森林中的許多小動物,請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的禮物。教師點擊此小動物,就會出現一個詞語,全體認讀。)

過渡:這節課,我們就來朗讀課文,認識裏面更多的字寶寶。

二、學習朗讀課文

(一)學生自由讀文

要求: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多拼讀幾遍,想想你覺得哪一行最難讀。

(二)反饋

哪一行你認為最難讀?

1.學生回答。

2.個別學生幫助讀。

3.個別學生讀(教師注意聽學生髮音,適時指點)。

4.齊讀本行。

5.師生齊讀。

(三)再讀課文

1.你覺得影子有趣嗎?有趣在哪兒?找找你認為影子有趣的句子,讀一讀。

2.朗讀訓練:

(1)個別學生讀。

(2)學生評議。

(3)男女學生比賽讀(比比誰讀得有趣)。

(4)齊讀。

3.你能説説影子有趣在哪兒嗎?

(1)同桌互相説。

(2)指名説。

學生可能覺得有趣的是:

影子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後、在左、在右。

影子像一條小黑狗。

影子是我的好朋友。

(四)質疑解惑

對這些有趣的現象,你有什麼不明白地方嗎?

學生可能會問:

影子為什麼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後?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影子為什麼像小黑狗?

過渡:同學們真會動腦筋,有這麼多問題。今天我帶來了動畫片,我們去仔細看看太陽、影子和小朋友,看誰最聰明能發現他們的祕密。

(介紹動畫:有綠樹、小草、小路、小朋友、影子、太陽的動畫並配樂。一位小朋友在小路上走着,他的影子跟着太陽而變化。)

1.課件展示。

(1)反饋:你發現了什麼?

①同桌學生交流。

②個別學生説。

③學生補充。

(2)教師在學生交流中可結合課文點撥:你還發現了什麼。

學生可能會説:

影子是黑的

影子緊緊跟着人

影子的方向會變化

過渡: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再看一遍動畫,弄明白影子是怎麼變化的。

(3)再看動畫,教師邊放動畫邊旁白:

太陽在左,影子在右;太陽在前,影子在後。

影子就像可愛的小黑狗,跟着主人。主人到哪兒它就到哪兒。

影子緊緊跟着人,不分離,就像好朋友一樣,常常陪着我。

過渡:看完了動畫,我們來做個影子游戲好嗎?

2.同桌遊戲。

(1)遊戲要求:

同桌拿出剛才老師發給你的電筒和小物品:一人拿電筒,一人拿小瓶子。我們把電筒當作太陽,把小瓶當作自己。做做遊戲,你又發現了什麼?比一比,誰能發現更多、更有趣的現象。

(2)同桌實驗、研究、發現。

一人拿電筒,一人拿小瓶子,一起做影子實驗。

(3)教師一個組一個組地巡視,微笑啟發他們好奇心和求知慾。

(4)指名回答,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可能會説:

隨着太陽方向的改變,影子的方向也會變化。

影子的長短、大小會變化。

影子是追不上的。

我們可以做手影遊戲

(5)教師小結:我們通過看動畫片、做遊戲,都知道了影子是黑的,緊緊跟着人,就像好朋友一樣,讓我們用喜歡的心情再讀讀課文吧!

①齊讀。

②大組與大組比賽讀。

③配樂讀:大家讀得真好啊,那麼還想再讀的小朋友可以站起來,配上音樂,讓我們美美地讀讀!

四、課外延伸

你們真了不起!通過朗讀自己發現、瞭解了這麼多知識,下面我們再來做遊戲進一步感受影子的變化吧! (下列兩項可根據執教當天天氣情況,進行選擇。)

A.看今天陽光很強,過一會兒到操場上看看自己和別人的影子有什麼變化,再做做踩影子的遊戲,好嗎?

B.今天沒太陽,那我們回到家,在燈下照照自己的影子,看看有什麼變化?

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

學生是認知的主體,但作為一年級學生,其主體意識、主體能力還不是很強,必須創設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情境,引導學生用“心”去思考語言文字,體味課文語境,在交流中增進理解,豐富體會。

一、引發興趣,感受樂趣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閲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閲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閲讀興趣開始。《影子》通過演示多媒體動畫課件,把學生帶入嚮往的情境,再談談影子有趣在哪裏。引發學生主動參與到課文中來,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影子的初步感受。本節課中,我還運用多種遊戲的方式來營造本課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我利用動畫課件,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讀、想、説的過程中,產生閲讀的興趣,主動參與閲讀,並在閲讀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悦。

師:今天我帶來了動畫片,我們去仔細看看太陽、影子和小朋友,看誰最聰明能發現他們的祕密。

教師播放動畫:在明快優美的音樂聲中,一位小朋友迎着可愛的太陽娃娃快樂地走着。太陽在左,影子在右;太陽在前,影子在後……影子就像可愛的小黑狗,跟着主人;也像好朋友一樣,常常伴在人的左右。

對於天性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的低年級學生來説,藉助電教媒體,感受課文意境,其實打開的是學生心靈的小窗,睜大的是學生智慧的眼睛,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二、加深體驗,強化朗讀

作為起始階段的閲讀教學,培養語感尤為重要,朗讀則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途徑,也是進一步感受文章所藴涵的情感的常用方法。本課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影子”和“人”總是“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讀起來親切上口,活潑俏皮,非常符合兒童年齡特點。課中我創設了多種讀的途徑,進行朗讀訓練。如從對影子的有趣感受出發,個別讀,評議讀,男女生比讀,範讀,討論讀,大組比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多種形式貫穿始終,讀中悟,悟中讀,使學生參與到讀中來,收到以讀帶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

三、引導體驗,主動探究

“主動探究型”閲讀教學,就是從尊重學生的精神需要出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啟發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學習。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主動探索知識,發展自我認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實現個性的自主發展。

1.質疑問難,轉變學生。

學生讀書必然有疑問,“疑問”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真正的運轉。例如,在《影子》一課中我先請學生説説影子有趣在哪裏,然後引導他們思考:對這些有趣的現象,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使得學生從“依賴他人的學習”“被動學習”轉變為“自我學習”“自己主動地去學”。於是,很多學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影子為什麼一會兒在前?在後、在左、在右?

影子為什麼像小黑狗?

影子為什麼常常跟着我?

……

如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2.合作互助,理解感悟。

“主動探究”型閲讀教學注重學生之間的交流,每個學生既是老師,又是學生,既是提問者,又是答疑者,他們不斷地轉換角色,相互啟發,在無拘無束的活動中流露情感,發展語言,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如在教學本課難點時,我請學生先看完動畫片,再進行小組交流。在交流中創新思維、求異思維得到了培養,他們自主發現、自主實踐,激發了探求知識的熱情。學生回答除了課文中的內容外,還説道“太陽升高時,影子變小;太陽下山時,影子變大”“太陽落山時,影子就沒有了”“影子會跟着太陽發生變化”“月亮也有影子”……並且在接下來的學生用手電筒、小物件小組合作的“影子游戲”中,進一步擴展體驗,理解影子現象,為學生的思維、語言表達發揮了重要作用,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中的主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nozj7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