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認識比例尺》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認識比例尺》數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認識比例尺》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認識比例尺》數學教案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認識比例尺》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比例尺。

2、使學生經歷比例尺產生過程和探究比例尺應用的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結合情境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出比例尺。

難點:

從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內容:

一、情景導入,明確比例尺用途。

師:同學們,我國國土面積有多大?(960萬平方公里)

大家知道嗎?我國的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這麼大的面積,我可以現在就展示出來,大家相信嗎?(大屏)我是怎樣做到的呢?(縮小)在現實生活中有時根據需要把圖形放大或縮小若干倍再畫到圖紙上。那麼大家猜猜:這張圖把中國領土縮小了多少倍?(100000000)

二、歸納概念。

師:1:100000000中的1表示什麼?(圖上距離) 那麼,100000000呢?(實際距離) 這兩個距離是以什麼形式出現的呢?(比) 我們賦予這個比一個新的名稱------比例尺。(板書課題) 那麼,比例尺怎麼求呢??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板書) 我們還可以把它寫成比的形式。(板書)

理解1:100000000的意義。(圖上距離1釐米,表示實際距離100000000釐米。) 同桌互説。出示習題。

師:比例尺是一個大家族,他們是一對孿生兄弟。左面的這個比例尺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由於他們是數字組成的,我們稱他們為數值比例尺。右面的這個比例尺所表示的意思是圖上距離1釐米,實際距離50千米。也可以用它(大屏)表示。他們是由線段組成的,我們稱為線段比例尺。在畫線段比例尺的時候要注意線段的長度要是1釐米。在最後面的數字末尾加一個單位名稱。

師:在生產中,有時由於機器零件比較小,需要把實際尺寸擴大一定的倍數以後再畫到圖紙上。

師問:你知道2:1是什麼意思嗎?(圖上距離2釐米,表示實際距離1釐米) 你發現了什麼?前項大於後項。 這個圖形比實際的要大。(比例尺前項比後項大時,就表示放大。)

師:請看大屏,仔細觀察這2個比例尺,你發現了什麼??(總有一個數字是1) (小結: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後項是1的比。)

三、講解例題。

1、出示例題,指名讀題。

2、結合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列式

3、強調:比例尺在計算的時候要統一單位。比例尺沒有單位名稱。

四、習題練習。

1、做一做 一棟樓房東西方向長40m,在圖紙上的長度是50cm。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2、填空

(1)( )和( )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後項為( )的比。

(3)比例尺分( )比例尺和( )比例尺兩種。

(4)比例尺 表示圖上1cm的距離代表實際距離( )km,轉化成數值比例尺是( )。

3、判斷

(1)所有的比例尺的前項都是1。( )

(2)一幅圖的比例尺應根據圖紙的大小來確定。( )

(3)一幅圖的比例尺是8:1,這幅圖所表示的實際距離大於圖上距離。( )

(4)地圖上量得5cm的距離表示實際400m的距離,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80。( )

(5)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500000釐米。( )

(6)比例尺就是一把尺子。( )

4、請你根據地圖中的數值比例尺標出線段比例尺。

5、團結路的實際距離是1800m。

(1)量一量團結路上在圖上的距離,求出這幅圖的比例尺。

(2)將這幅圖的比例尺用線段比例尺表示出來。

6、七星瓢蟲的實際長度是5mm。量出下圖七星瓢蟲的長度,求這幅圖的比例尺。

7、附加題

用1:1000 000,1:6000 000,1:250 000,1:100這四種比例尺畫同一種物體,哪一種比例尺繪製的圖比較大? 總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數學是需要大家探索的學科,希望大家多多發現問題,多多解決問題。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認識比例尺》數學教案2

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比例尺;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2.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重、難點

1.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2.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小黑板、中國地圖一張。

學具準備:學生各自準備一張地圖。

教法學法

教法:對於意義理解部分主要採用嘗試法。對於運用比例尺進行相關計算時,主要用引導發現法。

學法: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動手操作,大膽設想、自主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必要時進行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如果要給我們的教室畫一張平面圖,它應該是什麼形狀的?

生:長方形。

師:課前我們量過教室的長、寬各是多少?

(生:長大約9米,寬大約6米。 )

師: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出我們教室的平面圖。(生畫師巡視)

(以談話的形式,從學生熟悉的教室入手,讓學生先估計教室的長和寬,再嘗試畫出教室的平面圖,這樣既複習了上節課圖形的放縮知識,又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師:大家畫的圖是長9米,寬6米嗎?(不是)誰來説説是怎麼畫的?

(學生的答案可能有:長方形長9釐米,寬6釐米。或者是長3釐米,寬2釐米。)

師:同樣畫的都是我們的教室,卻不一樣大,大家贊成誰的畫法(故意)?為什麼?

(觀點一:都可以,因為這兩個圖的比都是3:2。觀點二:這兩種畫法一樣,但畫的大小不一樣,一個面積是54平方釐米,一個是6平方釐米。)

師:是啊,這兩個平面圖,別人一看會知道我們教室的大概形狀,但我們的教室不可能是長9釐米、寬6釐米,也不可能是長3釐米、寬2釐米,你能想個辦法,讓別人也知道我們教室有多大嗎?

(生動腦想、動手寫)

引導學生彙報:

(1)直接寫上"教室面積大約50平方米。"

(2)在圖上標出"長9米、寬6米。"

(3)標上"1釐米=1米"。

(4)1釐米怎麼能等於1米呢?我認為可以寫"1釐米相當於1米。"

(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去動腦、動手、動口,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讓學生體會了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

師:看來同學們很愛動腦筋,遇到問題會想辦法。現在請拿出課前準備的地圖,找一找看看上面有無類似的標註?通過彙報,讓學生髮現地圖上有不同的標註。教師板書不同的標註。

(引導學生利用手中的素材,讓學生自己尋找、發現和觀察比例尺,從而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二、意義建構(認識比例尺)

1.介紹各種比例尺的名稱。

師:在地圖上這些都叫做比例尺。根據板書教師介紹數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線段比例尺。

2.認識比例尺。

如:師問比例尺1:600000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圖上1釐米的長度代表現實中的600000釐米。

師:比例尺1:230000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地圖上1釐米的距離相當於現實中的230000釐米的距離。

師:同學們講得都對,那到底什麼是比例尺?

引導得出:

1.比例尺就是一種可以把實際距離放大或縮小的計量單位。

2.我認為比例尺就是圖上長度比上現實中長度。

3.圖上畫的長度與現實距離的比。

4.圖上長度與實際距離的比。

師:(規範學生語言)對,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板書: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由上列公式並推導出:圖上距離=比例尺x實際距離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讓學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充分描述什麼是比例尺,教師再規範語言,這樣,一促進了學生思考,二促進了思維外顯,三促進了交流。)

三、實際應用(比例尺的應用)

1.出示小黑板(笑笑家平面圖)

師:這是笑笑家的平面圖。要求笑笑的卧室的實際面積是多少,需要知道哪些條件?(卧室實際的長和寬)怎麼解決?

2.學習課本第30頁內容。

(1)學生自己閲讀。

(2)學生動手測量笑笑家的平面圖的圖上距離,計算出笑笑卧室的實際面積。先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後全班交流。

(3)獨立算出笑笑家總面積,再全班交流。

(4)先讓學生理解題意,再獨立思考、解決,全班交流。

(5)先嚐試解決,再全班交流。

3.誰幫老師算算小黑板上的圖是按比例尺多少來畫的?求出比例尺並標註。

4.師:剛才我們畫的教室平面圖,你現在有辦法讓別人知道我們教室有多大了嗎?

指導學生在畫的長是9釐米、寬是6釐米的圖上加上了"比例尺1:100"。

在畫的長是3釐米、寬是2釐米的圖上加上"比例尺1:300"。

5.完成第31頁"試一試"第1題、"練一練"第一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問題嗎?

認識比例尺

1、創設情境,讓學生明確比例尺的用途。

由於學生在生活中對比例尺認識較少並且感受枯燥,所以我在課前拍攝學生照片,利用信息技術做成縮小或擴大的效果,課上展示讓學生觀察自己照片的變化。接着又介紹現實生活當中,根據需要有時要把實際距離縮小或擴大若干倍以後再畫到圖紙上的例子。如縮小實例有:中國地圖、某個學校平面圖。擴大實力有:手錶圖。通過這些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明確比例尺的用途。

2、通過觀察、測量、設計平面圖的體驗過程,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在學生髮現生活中縮小與擴大例子的基礎上,我組織學生當設計師進行測量教室周圍物品、設計平面圖,在體驗中發現實際距離長和寬同時縮小相同的倍數就得到了圖上距離,進一步引導學生又發現自己畫的平面圖的圖上距離長和寬與實際距離長和寬的比也是相同的,通過説一説對課桌面1比10的理解,抓住了比例尺的意義進行教學。然後又強調了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一般用釐米做長度單位及統一單位的問題。最後,學生計算自己設計平面圖的比例尺並説明其意義,更深的理解了比例尺的意義。

3、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作用於生活。課堂教學應該體現小課堂,大社會的理念,為此,在學生充分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後,我創設了春遊情境給學生看圖片和地圖,求比例尺和實際距離。在佈置課外作業時,我又力求體現了開放性強,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的特點,讓他們調查數據求圖上距離並畫出來。這些設計培養了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體會到了數學的內在價值。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認識比例尺》數學教案3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比的基礎上的,教材首先説明為什麼要確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明確它的意義,並給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結合兩幅地圖比例尺,介紹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又通過一個機器的放大圖紙,讓學生認識把實際距離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後説明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後項為1的比。例1教學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為後面比例尺的計算作鋪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的含義,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並能用以解決簡單的求比例尺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研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培養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能熟練解答比例尺的有關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直尺、地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激發興趣

師: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同學們,2008年北京奧運會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眾多的名勝古蹟,感受一下我們祖國的美麗!

師:今天老師把我們的祖國和首都北京搬進了課堂。(課件出示:數值比例尺為1:100000000的中國地圖和線段比例尺為 的北京地圖)你們知道我們的大中國和北京是如何畫在這麼小的地圖上嗎?

生:把它縮小。

師:老師可以利用地圖和手中的一把直尺很快地告訴大家任意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你想知道哪兩地之間的距離呢?請出題考考老師。

生1:我想知道北京到上海之間的實際距離

生2:我想知道我們合肥到北京的實際距離

(師用地圖量出地圖中北京到上海、合肥到北京的圖上距離,很快回答學生的問題)

師:同學們可能有這樣的疑問,老師憑藉這把直尺是如何知道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的呢?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奧祕嗎?

(設計意圖:數學應該來源於生活,我在創設情景時把中國和北京搬進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又調動了學生探究新知的積極性)

二、揭示課題,提出疑問

師:其實老師僅靠手中的直尺是量不出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的.,還需要用地圖上的比例尺來幫忙。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比例尺。(板書:認識比例尺)

師:關於比例尺,你想了解什麼呢?

生1:什麼叫比例尺?

生2:怎樣求比例尺?

生3:比例尺是尺嗎?

生4:比例尺有幾種形式?

(設計意圖:揭示本節課題,讓處於對新知好奇的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帶着問題有目的性地學習)

三、實驗對比,得出概念

師:為了解決同學們提出的疑問,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師:我這有一條3米長的線段,你能把它畫到自己的練習本上嗎?你準備用圖上幾釐米來表示實際3米?請畫在紙上。

展示學生的畫圖結果。

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自己是怎麼畫的。

生1:我用1釐米表示實際3米。

生2:我用3釐米表示實際3米。

師:圖上畫的1釐米,3釐米叫“圖上距離”,3米叫“實際距離”。

(設計意圖:把3米長的線段畫在本子上,讓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初步感受到比例尺的意義,為後面理解與把握“比例尺”的意義奠定基礎)

師:為了看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關係,我們可以用比的形式來表示。(由於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要把不同單位化成相同單位)下面請各小組求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展示學生求的比。

師:這些比的前項代表什麼?後項又代表什麼呢?

生:前項代表圖上距離,後項代表實際距離。

師:誰能説説1:300和1:100表示什麼意思?

生答

師:像這樣的比叫做比例尺,課件出示比例尺的定義。

師:根據比例尺的定義,你能得出求比例尺的方法嗎?(討論)

生: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師:各小組設計的比例尺不一樣,為什麼?按哪一個比例尺畫出的線段長,哪個比例尺畫出的線段短?為什麼?

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

用1:300或1/300和1:100或1/100等比的形式表示的比例尺叫數值比例尺。它們也可以表示成 和課件出示:中國地圖上“比例尺1:100000000”表示的意義是什麼?

師:你們發現1:100 1:300 1:100000000這些比例尺都是把實際距離怎麼樣?

生:縮小

師:老師這兒有一個機器上的小零件,你們覺得它怎麼樣?

生:很小

師:這麼小的零件如何把它畫在圖紙上。

生:把它放大

師:很好!課件出示機器零件的放大圖紙。

師:你知道圖中2:1表示什麼嗎?

生:圖中2釐米表示實際的1釐米。

師:你們發現這些數值比例尺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

相同點:

生1:前項表示圖上距離,後項表示實際距離。

生2:比的前項或後項為1

不同點:

生:1:100 1:300 1:100000000是把實際距離縮小,2:1是把實際距離放大

師: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後項為1的比。

出示課本第49頁的“做一做”,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討論與交流得出比例尺的意義,並學會了怎樣求比例尺,從中體會探索的樂趣)

四、探討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互化

呈現北京市地圖讓生找出“比例尺 ”

師:這種表示方法叫線段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1釐米相當於地面上50千米的實際距離。

師:如何把這幅地圖的線段比例尺改成數值比例尺?

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嘗試改寫。師板書例1.

師:誰能説説改寫時要注意什麼?

師生共同小結。課件出示:(1)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要把不同單位化成相同單位,50千米改寫成用釐米作單位的量時,50後面應補5個0(2)比例尺是一個比,不帶單位名稱(3)比的前項為1

師:怎樣把數值比例尺改寫成線段比例尺呢?

呈現課本第53頁的第1題。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師強調實際距離的單位要改寫成所要求的單位。

(設計意圖:將數值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的互化安排在一起教學,便於學生比較,讓學生在嘗試性地改寫、練習中理解並掌握。)

五、鞏固練習,深化概念

1、我會判斷

(1)比例尺是一種測量長度的尺子( )

(2)一副圖的比例尺是80:1,表示把實際距離擴大80倍( )

(3)比例尺的後項一定比前項大( )

(4)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是1:8000000 ( )

2、教師黑板的長為3米,在圖紙上的長為3釐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

3、精密儀表上的一個零件4毫米,量得在設計圖紙上的長度是8釐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

(設計意圖:這些練習,既鞏固新知,又讓學生體驗思維的樂趣,既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又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認為自己的表現如何?給自己打打分。

七、佈置學生填質疑卡

八、作業 課本練習八的第2、3題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認識比例尺》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師生、生生的交流活動中,體會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實際,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數學的思維方式,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樂趣,感受到比例尺的實用性和科學的探索方法,培養學生讀圖、用圖以及小組合作的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合作學習的情感。

教學重點:能按給定的比例尺求相應的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比例尺在生活實際中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 、複習比例尺的意義:

剛才老師瞭解到同學們的五一安排非常豐富,其實在我們學校周圍也有許多美麗的景點。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幅地圖,你能看到什麼?還能看到什麼?(觀察的非常細緻)比例尺1:10000你是怎麼理解的?你還了解比例尺的哪些知識?

預設生1:圖上一釐米表示實際中的一萬釐米,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萬倍。

2: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板書)

3:同樣的知道(比例尺)、(圖上距離))我們就可以求(實際距離)

那麼知道 比例尺)、(實際距離)我們就可以求(圖上距離)

也就是説知道其中的兩個量,我們就可以求出第三個量.()

2、揭示課題。

大家對比例尺有了深刻的瞭解,其實比例尺在我們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比例尺的應用。(貼出課題)

二.教學求實際距離.

1、求東門小學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下面,我們就帶上比例尺,進行一次地圖上的旅行吧。現在我們從東門小學出發到鐵塔寺。

(1)出示課件:仔細觀察所以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預設一:生提:圖上距離是多少? (測量)

預設二:從東門小學到鐵塔寺實際距離大約多少米?(評:真了不起,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我們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仔細觀察所有信息與問題,要求從東門小學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我們就必須先知道什麼?老師給同學們也提供了同樣的地圖,請你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求出從我們東門小學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

生做,師巡視

彙報交流:

師:誰願意來説説你的想法?

方法一:方程。

説説你為什麼這樣列式?

使用這種方法還有什麼要提醒大家的嗎?

剛才我們根據比例尺的數量關係,利用比例尺的意義直接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他同學還有不同方法嗎?

方法二:生:“4÷1/10000”求出的是實際距離。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因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在這裏圖上距離是比的前項,相當於除法中的被除數;實際距離是比的後項,相當於除法中的除數;比例尺相當於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商。而“除數=被除數÷商”,所以可以推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我們組就是根據這種關係求實際距離的。

這種方法也不錯。

方法三:我們組是這樣想的:根據比例尺“1∶10000”推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00倍,所以從學校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可用“4×10000”求出,求出結果之後,因為單位不統一,所以還要把實際距離的單位轉化為“米”,隨即問:怎麼列式?(教師板書)

2、比較幾種算法。

同學們,很會觀察,很會思考。從不同角度,想出多種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

這些方法中,你更欣賞哪一種?為什麼?

教師小結:我們的數學就是那麼奇妙,在變與不變之間存在着一定得規律。雖然方法看似不同,但都是利用比例尺的意義來靈活解答的。

3、練習:先量出鐵塔寺到濟寧人民公園的圖上距離,再算出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米?

遊覽了古老的鐵塔寺,讓我們再一起去從新修建的濟寧人民公園逛逛!仔細觀察所有信息,想一想,要求從鐵塔寺到濟寧人民公園的時間?我們必須先求什麼?運用我們剛才研究的知識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做在練習本上。

學生獨立做,師巡視

生1:(方程)師:怎麼想的?

生2:計算

師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了地圖旅行中的問題。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比例尺的應用還有很多,看一下這兩道題,先仔細讀題,想一想,做在練習本上。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出示:按1:1000的比例尺做出的郵電大樓模型,高為16.8釐米,郵電大樓的實際高度是多少米?師讀題

獨立完成。

按10:1的比例尺放大的手錶截面圖,圖中的錶盤的直徑是20釐米,這個錶盤的實際直徑是多少釐米?

學生獨立解答;彙報交流。

2、提高練習:

課前的談話中,老師瞭解到同學們有的想到濟寧周邊遊玩。

出示:課件 你能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嗎?

想一想,再做出來。

生讀

彙報:兩種方法

觀察這兩種方法,你想説些什麼?

3、老師還了解到,有的同學想到省內給地走走,看這是我們山東省的一幅地圖。自己設計出你的出遊路線,算一算行程。

四、回顧小結:

在我們課本八十七頁,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知識就能幫助你更加科學合理的安排你的旅程。祝願大家能夠渡過一個愉快的五一假期。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認識比例尺》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比例尺、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比例尺產生過程和探究比例尺應用的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比例尺、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教學難點:

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展示目標,引入本課。

二、探究新知,意義建構

1、看一看

下面幾幅地圖的比例尺分別是多少。①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6000000)②安慶市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2500000)③笑笑家的平面圖按照一定的比例畫在紙上,這幅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1:100)

2、説一説

(1)比例尺1:100表示什麼意思呢?

生:圖上1釐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100釐米。

(2)在比例尺1:20xx的地圖上,圖上距離1釐米,表示實際距離(20xx)釐米。

(3)在比例尺1:40000的地圖上,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40000)倍。

3、議一議

(1)什麼是比例尺呢?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2)比例尺怎樣表示呢?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或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板書: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3)比例尺有什麼特徵呢?

①比例尺與一般的尺子不同,它是一個比,不帶計量單位;②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是統一的;③比例尺的前項,一般應化簡成“1”,如果寫成分數的形式,分子也是“1”。

【意圖】數學概念不是老師灌輸給學生的,而是在學生有了感性認識之後,自己總結和概括出來的,自己發現特徵的,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學生只有經歷知識和概念的形成過程,才能真正理解。

三、拓展延伸,鞏固新知

1、有時,比例尺的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大。一個精密零件的長度只有3.5毫米,畫在一張圖紙上是70毫米,這幅設計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70:3.5=700:35=20:1

答:這幅設計圖紙的比例尺是20:1。

2、有的地圖上的比例尺用線段來表示。小明家在學校的正西方,到學校的實際距離是900米。你有辦法找到小明家在圖上的位置嗎?1釐米相當於實際距離300米。(在學校正西方向900米。)

3、這位老師從廣州坐飛機到北京開會,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呢?

32×6000000=192000000(釐米)192000000釐米=1920(千米)

答:廣州到北京實際距離是1920千米。

五、總結新課,整理知識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

板書設計: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實際距離=圖上距離×1釐米表示的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釐米表示的實際距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lx4y3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