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勸學》教案(蘇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設計)

《勸學》教案(蘇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的:

《勸學》教案(蘇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設計)

1.理解幾個文言虛詞和通假字的用法。

2.瞭解本文的條理性及運用大量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説得具體、明白、生動的寫法。

3.瞭解荀況對於學習的意義、作用、態度等的論述,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和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第一、三兩自然段的教學。

2.難點:以生動、通俗的比喻為論據。

三、教學時數:

三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字詞正音:

輮róu(使……彎)                   足支qì(抬起腳跟站着)

礪lì(磨刀石)                      跬guǐ(半步)

鏤lòu(雕刻)                       螯áo(蟹鉗)

作者簡介:

荀況(約前313年─前238年),戰國後期趙國人,名況字卿。曾遊學於齊,在稷下(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講學,韓非和李斯都出自他的門下。人們尊稱他為荀卿,通稱荀子。他曾去過燕國,併到秦國作過考察。晚年到楚國,為蘭陵令,後失官居家著書,死後葬於蘭陵。

荀子是孔孟之後最著名的儒家學者,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學識淵博,重實踐,具有一定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荀子的著述很豐富,今存《荀子》一書,共32篇,大多數是他自己寫的,一部分是他門人的著作。這部書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思想和他的文章風格。

他認為天是無知無覺的,自然界的運行、變化,有它自己的規律,與人的禍福無關。人對自然界出現的某些現象,不應敬畏順從,而應“制天命而用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使自然界為人所控制、所利用;人應該主宰自然,而不是自然主宰人。

在政治上,他主張“法后王”,“以近知遠”;反對“法先王”。提倡重法、隆禮、尚賢使能。這些主張是可取的。

荀子認為人性本來是惡的;善,是人為的。他從人性惡的觀點出發,説明人的知識、道德不是先天賦予的,而是後天經過學習、教育,逐步培養的。只有懂得了禮義,人性才能改變。因此,他特別強調後天的學習,把學習作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寫《勸學》就是為了勉勵人們學習“積善成德”,成為君子。

荀子文章的特點:長於説理,論證嚴密,比喻妥貼,分析透闢,多用排比,氣氛雄渾,語言質樸、凝鍊。

解題:

《勸學》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內容分前後兩部分。前部分着重闡明學習的重要性,後部分着重闡明學習方法課文節選自前部分。作者從不同方面論述了學習的重要和必要,從而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品德。因此,“勸”在本文是“勸勉、鼓勵”的意思。所以題意是“勸勉、鼓勵人們勤奮學習”。

第二課時

君子⑴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⑵,而青於

學問有修養的人學習停止靛青蓼藍但(顏色)比蓼藍於:表比較,比

藍⑶;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⑷,柔⑸以(之)為輪,其曲

(更)深凝成木材筆直合乎拉直的墨線把(它)做成車輪彎

中:去聲,動詞柔同柔:用火烤木材,使它彎曲

中規⑹。雖有槁暴⑺,不復挺⑻者,柔使之然也。

曲(程度)圓規(的要求)即使又曬乾了不再挺直(這)是由於這樣的

雖:讓步連詞有同又槁:枯暴:曬者:因果複句裏,表提頓

故木受繩⑼則直,金⑽就礪⑾則利,君子

經墨線量過(斧鋸加工)就能取直鋒利的刀劍拿到磨刀石上去磨鋒利(不

就:靠近

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⑿,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但)廣泛地而且每天對自己檢查反省就能智慧明達行為過錯

而且,表遞進日:名作狀知同智而:表並列

第一段:論述學習的意義。

首句是本文的中心論點。“青出於藍”、“冰寒於水”兩個比喻説明客觀事物有一定的變化過程,可以有所發展。(論據──生活現象──比喻論證)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設喻,步步深入,逐漸改變,説明“木”在改造過程中變成有用的車輪,以比喻進一步闡明經過後天的學習,才能把人改造成為有用的人。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比喻人就是要學習。根據同樣的道理,人只有經過“博學”才能增長知識,培養品德,鍛鍊才幹,成為一個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學習對改造人的品性起決定作用。

這幾個比喻都是圍繞“博學”可以改變人的品性這點來進行論證的。荀子認為人的知識、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後天不斷學習改造才獲得的。“木”要改造為“中規”的輪,要用“輮”,金要“利”,就要“就礪”,人要改造成為“知明而行無過”的君子,就要“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有力地論證了學習的重要性。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⒀之所學也;吾嘗支⒁而望矣,不如整天地思索片刻的學習的收穫踮起腳跟望遠

而:表修飾所學:所字結構,學習的收穫

登高之博見⒂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⒃;順風

登上高處看得廣闊招手手臂沒有增長但是看的人能看得清楚

而:表順承

而呼,聲非加疾也⒄,而聞者彰。假⒅輿⒆馬者,非利足⒇也,而致

呼喊強聽的人能聽得清楚藉助車馬的人腳走得快能達

彰:明顯,顯著利:形作使動,使……快致:達到

(21)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⑴也,而絕⑵江河。君子生非

到(之外)船隻游泳橫渡本性(同一般人)沒有(什楫:船漿,代船隻;水:名作動,游泳;生:同性,資質,稟賦。

異⑶也,善假於物⑷也。

麼)差別是(因為他們)善於藉助外物

第二段:闡明學習的作用。

1.首先指出“思不如學”;2.接着提出“登高”才能“博見”;3.用日常生活常見的一些情況組成四組比喻: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又一次證明了“學不可以已”。這種良好效果的取得,主要是“善假於物”,就是憑藉外界條件的幫助。因理推論:君子之所以成為君子,是善於利用學習的幫助來改造自己的緣故。這種“學而後知”的觀點,是樸素唯物主義的認識論,這一見解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具有進步作用和積極意義的。

憙拑

第三課時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⑸;積水成淵⑹,蛟⑺龍生焉;積善成德,

積累成為高山從這裏興起深潭生長善行養成高尚品焉:兼詞,於此

而⑻神明自得,聖心備焉⑼。故不積跬⑽步,

德於是精神和智慧就得到發展聖人的思想就具備了積累(許多)半步

而:表因果關係,於是焉:語氣助詞,了

無以⑾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⑿一躍,不能

就無法達到(之遠)(許多)細流匯成駿馬跳躍一次(超過)無以(之):沒有用來……的(辦法),譯為無法

十步;駑馬十駕⒀,功在不捨⒁。鍥⒂

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在於走個不停(如果)雕刻(幾下)

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

就停下來(那麼)腐朽的木頭也不會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堅硬的)

而:表順承

可鏤⒃。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也)能夠雕刻鋒利強健向上(可以)吃到泥土地下的泉水

定語後置,“之”標誌上:名作狀,向上

用心一也⒄。蟹六跪⒅而二螯⒆,非蛇鱔之穴無可寄

這是專一(的緣故)有六條腿和鉗夾(但)和洞穴就沒有可以安

一:數作形,專一而:表並列,和

託者,用心躁⒇也。

身的地方浮躁

第三段:説明學習應取的態度。

用事例從正反兩個方面提出:(分三層)

1.知識必須積累──積土、積水,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四個比喻。

2.學習貴在有恆──騏驥、駑馬、朽木、金石四個比喻。

3.學習必須用心專一──蚓和蟹兩個比喻。

以上三層意思互相貫通:積累必須有恆,有恆必須專一,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是應有的學習態度。

小結:

一、寫作特點:

運用比喻闡明道理:

1.這些比喻是生活中常見的。

2.把抽象的道理説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易於接受。

3.比喻形式多種多樣:

⑴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的角度反覆説明問題,強調作者的觀點。

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積土成山、積水成淵。

⑵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讓讀者從中明白道理。

如:騏驥和駑馬、朽木和金石、蚓和蟹

⑶設喻的方式有時先反後正,有時先正後反,靈活而有變化。

二、本文的結構:

┌從學習的意義上論證: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論點:學不可以已┼從學習的作用上論證: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從學習的態度上論證:鍥而不捨,用心一也

三、本文的侷限性:

荀子認為學習可以改變先天所具有的“人性惡”的本質,從而具備聖心,成為君子,這是按封建上層階級的道德標準來要求的。

作業:

[思考和練習]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第五

 

陳國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lgyo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