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範文(通用3篇)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範文(通用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範文(通用3篇)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1

一、教學目的

1.認識閲讀古代小説的意義,掌握閲讀方法;初步瞭解《紅樓夢》和曹雪芹。

2.瞭解課文中怎樣描寫賈府這一典型環境,理解環境描寫的特點。

3.從分析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的不同性格,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二、教學設想

1.本課,首先介紹《紅樓夢》及其作者,使學生對這部古曲名著及曹雪芹這位文學巨匠有初步瞭解,引發他們讀全書願望。其次根據課文特點,重點學習環境描寫和人物刻畫,難點則在於準確地把握黛玉和寶玉的性格特點。

2.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的性格特點以及小説刻畫這些人物所運用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等主要方法。

3.本文圍繞中心事件運用多種方法介紹人物的寫法。

4.古典小説中常用的古今義不同的一些詞語的含義。

5.安排四課時。

三、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單元閲讀導言。2、介紹《紅樓夢》和曹雪芹。

(一)導言。

介紹《紅樓夢》和曹雪芹。

指定一名同學讀課文[預習提示]第一段,要求全班同學標出:《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我國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趨勢。”然後補充介紹如下: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是我國古代小説中最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品。它產生於清代所謂:“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當時隨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資本主義的因素也有了增長。這股新的力量與嚴重束縛它的封建主義體系不可避免地產生衝突。這種衝突反映在上層建築領域便是處於萌芽狀態卻蓬勃而有朝氣的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與腐朽的趨向最後崩潰的但又居於統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傳統制度之間的矛盾鬥爭。在這樣的時代,《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我國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約1715—1763)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漢人,但很早就入了滿洲旗籍。從他曾祖曹璽開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顒、父親曹頫三代世襲江寧織造的官職。他的曾祖母做過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過康熙皇帝的待讀,兩個女兒入選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寧織造署為行宮。由此可見曹家的顯赫以及與皇室的密切關係。

曹家還是一個具有文學教養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學能文,寫過不少詩詞戲曲,也是有名有藏書家。著名的《全唐詩》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這種家庭環境無疑地對曹雪芹的文學素養有直接的影響。

曹雪芹在少年時代經歷過一段“棉衣紈褲”“飫甘饜肥”的貴族生活,雍正即位後,展開了一場殘酷的清除政敵的鬥爭。在皇室內部爭奪權力鬥爭的牽連下,他的父親曹頫因事獲罪免職並被抄家,後又遣回北京,家道從此衰落,到他著書時已過着“蓬牖茅椽,繩牀瓦灶”(見《紅樓夢》第一回),“舉家食粥酒常賒”(敦誠:《贈曹芹圃》)的貧困生活。他寫《紅樓夢》,“於悼紅軒中,披閲十載,增刪五次”(見《紅樓夢》第一回),因貧病交困,加之愛子夭折悲傷過度,全書未盡即悽慘地與世長辭。

曹雪芹一生經歷了曹家由盛而衰的過程,他也由貴公子跌落為“寒士”。這種天壤之別的生活變化不能不引起他對過去經歷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憶,從而產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時代貴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對本階級懷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帶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會的腐敗,統治階級的醜惡,使他對本階級的面目有了認識,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徵。這些都為他寫出《紅樓夢》這部偉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紅樓夢》的後四十回為清人高鶚所續。研究者一般認為高鶚在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上以悲劇結束,還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寫賈府的結局為“蘭桂齊芳”,家道復初,卻違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如導言所述,我們閲讀小説首先應瞭解背景和作者有關情況。這可以自己動手查閲資料。上述材料就是根據《中國文學史》及《紅樓夢》第一回有關文字整理的。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2

教學目標:

1.瞭解文中主要人物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的性格特點以及小説刻畫這些人物所運用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等主要方法。

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事件運用多種方法介紹人物的寫法。

3.瞭解古典小説中常用的、古今義不同的一些詞語的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識《紅樓夢》的反封建意義和作者曹雪芹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批判態度。

教學過程與方法: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是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並指導學生學習小説所運用的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

2.思想教育的重點是讓學生正確認識《紅樓夢》這部古典名著的反封建的重要意義。這種思想教育滲透在教學過程中,則主要是通過對人物形象,特別是對賈寶玉的分析完成的。

3.《紅樓夢》的開頭四回是全書的序幕,為後面展開情節、刻畫人物作了鋪墊。教師簡要介紹開頭四回的主要內容,以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內容。

4.以教師分析講解為主。

教學時數:1教時。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教師簡要介紹作者、作品、《紅樓夢》開頭四回的主要內容;認字解詞;分析課文的情節結構。

教學內容與步驟

1.教師介紹曹雪芹和《紅樓夢》

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生於1715年,卒於1763年。康熙皇帝時,曹雪芹家是非常顯赫的貴族世家。皇帝即位之後,曹雪芹的父親因與皇家派別鬥爭有牽連,被罷官抄家,曹家從此敗落了。曹雪芹的一生經歷了曹家由興盛到衰敗的過程,早年過着豪華的公子生活,晚年卻窮愁潦倒,賣畫度日,生活於貧困之中。這種天壤之別的生活變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經歷,對社會上種種黑暗產生了不滿,這就為創作《紅樓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在我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全書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中心,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和腐朽本質,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發展趨勢。

2.簡要介紹《紅樓夢》開頭四回的內容。介紹時,無需細述情節,只講梗概,重要的是講清楚與課文有關的地方,使講解確實起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作用。

(1)第一回,是全書的楔子,寫了女媧補天、頑古轉世、木石前盟的故事,既暗示了人物性格,又為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故事增添了浪漫色彩。

女媧補天,剩下一塊“無材”的頑石,有一僧人施展幻術,把這塊巨大的頑石變成了一塊扇墜大小的晶瑩的美玉,這塊美玉就是和賈寶玉一起降生、又被賈寶玉隨時佩戴的“命根子”“通靈寶玉”。作者用這塊石頭“無材補天”的特性來暗示賈寶玉是不符合統治階級要求的、“於國於家無望”的廢物;用這塊石頭從天而降的頑劣性來暗示賈寶玉的與封建傳統相對立的思想和叛逆性格。

“木石前盟”的故事,主要介紹了頑石和絳珠仙草的關係。頑石在降世之前曾變為神瑛侍者,用甘露澆灌了一棵絳珠仙草,使仙草能夠久延歲月,脱離草木之態,變成了一個女子。後來,頑石要下世投胎時,絳珠也要同去走一遭,為的酬報頑石的灌溉之恩,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都還給他。這絳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為有過這段關係,本篇課文在寫到賈寶玉和林黛玉二人初次見面時,都覺得對方眼熟、面善,好像曾經見過。“還淚”之説,也和課文中“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的話相照應。

(2)第二回,通過冷子興的“演説榮國府”,簡要地介紹了賈府中的人物關係,為讀者開列了人物表。

(3)第三回,通過林黛玉進賈府的耳聞目睹,第一次描寫賈府環境,第一次描寫賈府的一些主要人物,照應了前兩回的內容。《林黛玉進賈府》這篇課文就選自第三回。

(4)第四回,通過賈雨村斷案,展現小説廣闊的社會背景,介紹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關係,並由薛蟠的案件引出了薛寶釵進賈府的情節。開頭的四回,交代了主要人物、社會背景、典型環境,為小説情節的展開作了充分準備。

3.認字解詞。

(1)給字正音

(2)解釋詞語

小廝:未成年的男僕人。廝,古代剝削階級對服雜役的人輕蔑的稱呼。

廝認:互相認識。廝,互相。

納罕:感到奇怪。

斂聲屏氣:恭敬嚴肅得不敢説話、屏住呼吸。斂,liǎn,收攏;屏,bǐng,抑制呼吸。

茗碗:茶碗。茗,míng,泛指各種茶。

憨頑:天真頑皮,憨,hān,樸實天真。

懵懂:糊塗,不明事理。懵,měng。

草莽:指野草、雜草。“腹內原來草莽”,意思是説賈寶玉腹中只有雜草,沒有當時一般人所説的才學。

潦倒:對自己的舉止行為不加約束檢點。

紈褲:wán kù,原指富貴人家子弟的華美衣着,引申指富貴人家的子弟。

膏粱:指富貴子弟。

勞什子:北方方言,如同説“東西”。

(3)課後練習題

偏僻:偏激、不端正。

便宜:方便。

態度:神態。

像這樣的詞語,課文中還有,例如:

不經之談:不合常理。

體格風騷:姿容俏麗。

可憐辜負好韶光:可惜。(《紅樓夢》的“可憐”有時作“可愛”講。)

憊懶人物:涎皮賴臉。

4.分析情節結構。

教師提問:這篇課文以什麼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按情節發展,課文可分為幾部分,每部分寫些什麼內容?

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課文以林黛玉進賈府的行蹤為線索展開情節,大體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開端,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這部分着重描寫環境。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節的發展,通過林黛玉初進賈府的所見所聞,介紹賈府的環境和府中的眾多人物。其中:

2—4段是第1層,寫林黛玉拜見賈母與王夫人、邢夫人等。

5—6段寫林黛玉見王熙鳳,是第2層。

7—11段寫林黛玉見賈赦、賈政,王夫人介紹賈寶玉。這是第3層。

12—14段寫林黛玉初次見到賈寶玉,是第4層。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結尾,為林黛玉安排住處。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課文以一定的事件為中心,沿着一條線索,一步步開展故事情節,條理層次十分清楚。

佈置作業

1.按課後練習題一、二的要求閲讀課文,體會課文是怎樣用不同的方法介紹眾多人物的。

2.分析賈寶玉的性格特徵。

《林黛玉進賈府》教案3

教學目標】:基礎知識的普及,梳理並熟悉故事情節

教學重點】:以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為依據,對課文進行梳理

【教學難點】:理清人物關係

【教學過程】:

導語:在昨天預習課文的過程中,相信大家遇到了不少不理解的字詞,下面為了給大家掃清閲讀障礙,我們先學習基礎知識。

一、課前基礎知識介紹(5分鐘)

1、給字正音:書上基礎字音外加如下所注

2、詞義辨析

過渡語:下面,老師開始檢查大家的預習成果啦!

二、《紅樓夢》基礎知識介紹(9分鐘)

1、作者介紹:此部分為學生回答(以下為教師備答)

《紅樓夢》是我國18世紀中期出現的一部古典小説。它高度的藝術性,在我國及世界文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字夢阮,號雪芹。大約生於1715年,卒於1763年。他祖先原是漢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內務府的“包衣”(滿語奴隸之意),入了滿籍。從他曾祖曹璽開始,三代世龔江寧織造的官職。祖父曹寅做過康熙的“侍讀”,兩個女兒都被入選為王妃。在康熙時,曹家是非常顯赫的貴族世家。雍王即位後,曹雪芹的父親曹

因與皇家派別鬥爭有牽連,以及在江寧織造任期內財款虧空等原因,被罷官,抄家,家道從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經歷了曹家由盛而衰的過程,由“錦衣紈褲”的貴公子,降為落魄的“寒士”。當他著書時,已過着“蓬牖茅椽,繩牀瓦灶”和“舉家食粥酒常賒”的貧困生活。這種天壤之別的生活變化,促使他對過去的經歷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憶。這就為他能對社會上種種黑暗抱有不滿和批判的態度,寫出反映封建統治階級、封建制度沒落衰敗的《紅樓夢》,準備了良好基礎。

曹雪芹寫作《紅樓夢》的具體年月已無從知曉,我們只能根據第一回中知道他“於悼紅軒中披閲十載,增刪五次”。據專家考證,《紅樓夢》共110回,前80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經傳抄問世,後30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於某種原因未能傳抄於世,後來終於失落,這是不可挽回的損失。到了18世紀末,高鶚續寫了後40回,補成了現行的120回本。

2、歷史地位:此部分為學生回答(以下為教師備答)

有關中國的四大著名古典長篇幅小説:即《紅樓夢》曹雪芹,《西遊記》吳承恩,《三國演義》羅貫中,《水滸傳》施耐庵。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是我國18世紀中期出現的一部最優秀的古典小説,它所反映的生活內容極為豐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和高度的藝術成就,在我國及世界文學發展史上佔有顯著的地位。它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着重描寫賈家榮、寧二府由盛到衰的過程,揭露地主階級貴族集團的腐敗、互相傾軋,暴露出他們殘酷剝削壓迫勞動人民的罪惡,揭露了封建統治的罪惡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以展趨勢,歌頌地主階級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僕的反抗行為,廣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和階級鬥爭,對封建禮教等地主階級傳統思想進行了批判。但也反映了作者為封建制度“補天”的幻想和某些虛無主義思想。作品在寫作藝術上,語言洗練、自然、優美生動,描寫人物血肉飽滿,個個鮮明,塑造了許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藝術形象。寫作規模宏大,結構謹嚴。該書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藝術成就,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説中現實主義的高峯。

3、主題思想:此部分為學生回答(以下為教師備答)

(1)封建社會的不平等,賈府大富大路貴,窮奢極侈,令人驚訝眩目。他們自己不會創造財富,由大批奴僕和丫環為之服務;(2)在這個封建家庭中,實行的是封建專制,家長統治,由賈母一人説了算數,由賈母一人支配一切;(3)在這個封建家庭中,封建的秩序扼殺個性,繁縟的禮儀使用權人活潑不得,空氣十分壓抑;(4)但是我們也從中看到了這樣一點:這個封建社會已經在開始動搖了,寶玉的對封建社會的全部意識不迷信,並對這些封建秩序有所違拗,是反叛傾向的表現。過渡語:看來大家已經對《紅樓夢》有了大體的瞭解,下面,老師將就《紅樓夢》的序幕部分,進行一個簡單介紹。

三、《紅樓夢》中前五回簡介。(6分鐘)

第一回是開篇。先用“女媧補天”“木石前盟”兩個神話故事作楔子,為塑造賈寶玉的性格和描寫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戀愛故事,染上一層浪漫主義色彩。

第二回是交代賈府人物。通過“冷子興演説榮國府”,簡要地介紹了賈府中的人物關係,為讀者閲讀全書開列了一個簡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紹小説的典型環境——通過林黛玉的耳聞目睹對賈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寫。林黛玉進賈府的行蹤是這一回中介紹賈府人物、描寫賈府環境的線索。

第四回是展現小説更廣闊的社會背景。通過《葫蘆僧判斷葫蘆案》介紹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關係,把賈府置於一個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之中來描寫,使之更具有典型意義。同時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帶出寶釵進賈府的情節。

第五回是全書的總綱。通過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利用畫冊、判詞及歌曲的形式,隱喻含蓄地將《紅樓夢》眾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發展和結局交代出來。《紅樓夢》只流傳下80回,遺失了結尾,因此,對於《紅樓夢》中人物的命運,基本上是依據這些隱喻揣摩出來的。

至此,全書的主要人物、背景、發展脈絡、人物命運基本上交代出來,小説的情節發展便在此基礎上展開了。

過渡語:下面請同學們再次速讀課文,隨後,我們一起隨着林黛玉走近賈府,這個充滿神奇魅力的世界!

四、課文梳理(20分鐘)

1、學生再次閲讀課文,找出林黛玉進賈府一天的行蹤(PPT動畫演示)

步步留心——進賈府大門——賈母的正房大院——見賈母——三個姐妹——不足之症——王熙鳳來了——已經放了月錢、找緞子——去大舅父、大舅母處——去榮禧堂二舅父、二舅母處——王夫人説賈寶玉——路過王熙鳳的住處——在賈母的後院正房用飯——林黛玉和賈寶玉相會——暫置碧紗櫥。(如圖一)

2、賈府的軟硬件條件:

①賈府的“硬件”

首先,宏偉的外觀。處於繁華街市、阜盛人煙之中的賈府建築,在黛玉的眼中,僅就外觀,就突出地感覺到它“大”:門前蹲着兩個大獅子;門是三間獸頭大門;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書寫着五個大字。三個“大”字不但表現了賈府建築的宏偉外觀,而且也暗示了賈府顯豁高貴的社會地位。

其次,講究的佈局。比如賈母的正房大院,就設置了一個垂花門、兩邊抄手遊廊和一個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莊嚴肅穆,又表現出豪門貴族氣派。就賈赦住處,雖不似賈母的正房那樣,卻也有儀門和廂廡遊廊。至於“榮禧堂”的五間大正房,被儀門、耳房、穿堂、甬道簇擁着,更是軒昂壯麗。

再次,華貴的陳設。就“榮禧堂”而言,先以特寫鏡頭詳細介紹了堂屋中的匾額,無論是匾的質地花紋,匾上大字的規格,還是匾上的題字與印璽,都顯示着主人的社會地位;室內陳設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綠古銅鼎、待漏隨朝墨龍大畫、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説明了主人的富貴豪華。就是耳房內的陳設和器物也頗為華貴:靠背、引枕、條褥,都飾以龍蟒;小几、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②賈府的“軟件”

賈府庭院的的氣勢之宏、佈局之妙、陳設之精,充分顯示了高門大第的威嚴、顯豁,社會地位的尊崇、高貴。但,這只是“硬件”。林黛玉進賈府,她所感的,還有賈府裏處處透露着的一種逼人的神魄,可謂“軟件”。請説説賈府“軟件”的特點。

首先,非凡的服飾。如王熙鳳的衣飾打扮“彩繡輝煌”,賈寶玉、王夫人等乃至僕婦下人,“包裝”都是很“精良”。

其次,驕矜的氣質。賈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紈、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種驕矜之氣。

再次,最重要的是賈府有着一套繁文縟節。如用飯時,“李氏捧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十分講位次;丫鬟旁邊執着拂塵,李紈、熙鳳二人立於案旁“佈讓”,“寂然”吃飯,吃過了漱口洗手,之後吃茶。一套儀節,均不得亂來。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賈府的富貴尊榮,不僅是物質的,還有禮教的;不僅寫出了富貴尊榮,也寫出了封建社會的等級森嚴。

③小結:《林黛玉進賈府》向我們第一次展現了賈府。賈府的環境,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透過院落建築的“硬件”和服飾儀節的“軟件”,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賈府的特點。像賈母在賈府至高無上一樣,賈府透示給黛玉的是骨子裏的至尊至貴。它是封建大家庭的一個樣板,是封建上層統治者的生活寫照。最後,我們要感謝“導遊小姐”林黛玉,她讓我們得以領略這種無從親臨參觀的“歷史風景”。當然,最終功勞還是曹雪琴的,是他一手“策劃”了我們這次穿越“時間隧道”的“故國神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3209e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