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通用6篇)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通用6篇)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一、課堂教學的功能

1、 引起學習動機

提問不僅是課堂的一種智力調動行為,而且是啟動非智力因素的一個重要手段。

(1)集中注意力;

(2)引導學習心智;

(3)激發探討興趣;

(4)促進引發多數學生積極的活動願望。

2、 幫助學生學習

提問不應是使學生懼怕的考問,而應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一種支持行為。

(1) 提示重點;

(2)組織教科書內容;

(3)提問還有促進的功能;

(4)提問還能探索教科書以外的知識,擴展學習範圍;

(5)通過提問診斷學生學習的特殊困難。

3、 提供參與機會

提問是課堂上的一種召喚、動員行為,是集體學習中引起互動的聚合力量。

(1)提問可以使學生得以表現觀點、流露情感、鍛鍊表述。

(2)促進人際活動,加強學生與班級其他成員的溝通與反應。

4、 評價功能

(1)瞭解學生學習成就,分析其弱點;

(2)蒐集評價材料,檢查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序。

5、 引起反饋作用

學生通過反應與回答,可以獲得教師的反饋,幫助學生檢查教學成效,建立積極的自我觀念,以供改進時參考。

6、 啟發學生思考

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方法,深受教師發問的內容及方式的影響。

(1)教師提問等於給學生製造問題,教師提問一次,就給學生提供一次思考的機會。

(2)提問可以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擴大思考角度,提高思考的層次。

7、 提問的管理功能

教師還常運用提問維持教室秩序,使教學順利進行。

二、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通用6篇)

在數學教學中,消除兩極分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是教研中的重要課題之一,而如何提高差生學習成績則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通用6篇),歡迎查看!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1

一、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於學生數學成績和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這樣才能夠激發起學習興趣,進而增強學習自信心,提升學習效率。

這就要求老師要從小事入手,如要嚴格要求學生在上課之前準備好本節課需要用到的數學用具,這樣就能夠節省課堂翻找的時間,既不會影響到其他同學,也會提升教學的效率。

同時,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緊密性,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要在自己的頭腦中形成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這樣更便於新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起預習的好習慣,能夠節省課上預習的時間,這樣老師就能夠有足夠的時間講解新知識,並且有與學生互動的時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掌握學生的弱點,幫助其解決問題,既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也能夠提升教學質量。

二、做好教學準備工作,擺正學生和老師的位置

要想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老師也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工作,這就要求老師對每個學生有一定的瞭解,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現有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並瞭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通過這些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同時要認真的鑽研教材,領會教材中的意圖,通過靈活巧妙的教學方式,讓這些知識點被學生更好的理解。為了適應新課標要求,老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實現創新,並且要注重教學反思,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繼而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綜合水平。

重點需要注意的是,老師一定要擺正自己和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位置。教學中,要一些活動以學生為主體,老師要起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和練習題,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給與每個學生課堂發言的機會,讓他們都能夠收穫到成功的喜悦,這樣對於數學學習就會更有興趣。

例如在講解圓的周長這節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事先準備一條細繩,將圓形圍住,通過測量細繩的'長度得知圓的周長,之後再讓學生尋找圓的周長和圓中其他因素的關係,最後讓同學們自己得出圓周長的表達式,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不僅不會浪費課堂時間,還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創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

要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需要以新課標要求為基礎,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能力,這就要求老師要具有與時俱進的眼光。

老師要優化教學手段。當前教學中存在着一些問題,如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老師使用多媒體,這樣給學生會帶來無謂的刺激感,學生也會容易產生視覺疲勞,不僅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還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一些老師為了追求活動的效果,課堂中設計過多的活動,但是由於時間的限制每個活動都不能夠完全的開展,這樣不僅達不到活動的實際效果,也會影響到教學效率。因此説,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老師要從實際出發,優化教學手段,根據每節內容的不同,合理設置教學環節,使用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長方體與正方體表面積這節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學到的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去計算長方體的面積,當學生將長方體每個面的面積求出之後,引導學生觀察所列的式子,並結合長方體的特徵找規律,看看還能不能列出其他的算式,並引導學會運用運算定律找到其中的規律。在這個過程當中,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讓他們自主討論,可以將長方體的紙盒拆開觀察,通過小組之間創造性的合作之後,老師最終引導學生説出長方體表面積計算的公式,並最後進行總結。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比單純的利用多媒體進行講解效果好很多,學會對於公式的記憶也會更加深刻,老師既培養了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有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一舉兩得。

四、利用報數遊戲進行課堂導入

再如講解最小公倍數這節內容時,老師就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老師可以利用報數遊戲進行課堂導入。讓所報數是2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再讓所報數是3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之後引導學生觀察,為什麼有的同學會站起來兩次,通過老師的引導鼓勵學生説出其中的奧祕,老師再進行講解,得出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相關知識。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老師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並在教學中將各種教法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夠做到靈活多變且富有情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教學的效率。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2

對學生延遲評價,發展思維能力

教學不僅應使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知識,更主要的是讓他們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時應運用延遲評價的原則,豐富想象力,騰出自由的場地。在學生一頭提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更好地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比如在較複雜的反比例應用題的練習中,有一題“一堆煤實際每天只燒2.4噸,比計劃每天節約0.6噸,這堆煤計劃可以燒96天,實際可以燒多少天?”學生誤列為:(2.4-0.6)X=0.4×96,這時,教師就可利用延遲的原則通過設問,引導學生自糾。你是根據什麼列等式的?式中(2.4-0.6)表示什麼?你是怎麼想的?怎樣理解實際每天比計劃節約0.6噸?那麼(2.4-0.6)表示原計劃每天用煤量嗎?要求原計劃每天用煤量應該怎樣列式?(2.4+0.6)與誰相乘才是正確的?通過上述問題的思索,將本來要教師講解分析的難點,變為學生自己探索的內容。在探索中學會思考方法,培養自我糾偏的良好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美國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知識比從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識更多,錯誤與探索相聯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在教學中,教師可應用錯例,及時地放大錯例,或設計相應的選擇、判斷題,讓學生在正確與錯誤的探索中不僅“知其錯,而且知其所以錯”。只有對“錯例”進行理性反思、辨別異同,探尋“病根”,才能對症下藥。學生一旦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就能促進認知結構的組合,推動思維層次的深入,為他們形成良好的思維打下基礎。要幫助他們研究學習上不來的原因,建立起融洽互愛的師生關係。“親其師、信其道”。教育者只有和受教育者心靈相互溝通,才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應。

巧施教學方法

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適當開展學習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學生在競賽條件下比在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學習,學習效果更加明顯。在競賽中,由於強烈的好勝心、好奇心驅使,他們總希望爭第一,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我們利用這種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增。教學中可以組織各種比賽,如“看誰算得快又對”,“看誰的解法多”,“比誰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組算出來的人多”等,都能使學生“大顯身手”。

比賽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全班比賽;可以分男女同學比賽;可以分小組比賽;還可以將學生按能力分組比賽,這裏沒有什麼分組原則,總之要使每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獲的成功,想辦法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感,這樣對小學生的激勵作用將會更大,他們參與學習的熱情就會更高。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3

用“活”教材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又充滿着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從而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覺得數學是脱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虛無飄渺,數學教育是要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

如改革家庭作業形式,突出應用性操作。比如學習了常見的乘法數量關係以後,我佈置學生雙休日隨父母去菜市場買菜或購物,按單價獨立計算價錢,學生興趣十分濃厚。重視了數學學習的應用性操作,暢通了學數學、用數學的聯繫,使學用緊密結合,這正是片面應試教育所嚴重缺乏的,也是我們改革數學教學必須要不斷加強的。

複習整理,練習提高

人的認識是逐步發展的,無論認識什麼事物,都需要一個過程。一看就懂,一聽就會的超人,世上少有,不用學習,生來就知道的天才,更是沒有。只單憑聽了老師的一堂課卻沒有使老師傳授的知識在課後得到反覆強化,更忽視在實際生活中有意識地去進行運用的話,原來留存在我們頭腦中的知識痕跡就會自動消失並逐漸遺忘。無論記什麼事情,記什麼知識,光靠理解和練習是不夠的,還必須不斷地進行復習,因為很多知識在初學的時候理解總是不深刻的,不全面的,而且許多知識都是按照一定邏輯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一點一點分散學習的,複習就是把分散學習的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使知識形成網絡。

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複習。複習不僅是重要的消化過程還是檢驗學習效果的過程,課上學習的效果如何需要實踐來驗證。有的學生聽課時自以為感覺良好,非常明白,可是一做起習題來,糊塗一片,這説明課上講的內容還是沒有真正聽懂。古人都説: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些説話是誇張了些,但是通過複習而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進一步系統化、熟練化和技能化卻是完全符合學習規律的。有的學生只是注意到了温故可以較好地掌握老師所講授的知識,卻沒有認識到温故還有知新的妙用。如果學生認識到這點,相信他們會更加重視課後的複習,會抱着堅定、明確的學習目的,主動、自覺的'學習精神和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注入到做作業的過程之中。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4

趣味化教學

小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學習時心理因素影響占主導地位。教師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把學科特點和年齡、心理特徵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主動學。如果教師用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動手練”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很乏味,越學越不愛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形式新穎,寓教於樂,減少機械化的程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是對提高學習積極性長時間起作用的因素。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斷向學生進行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看到數學的實際價值,誘發其學習動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提出並説明課題內容的意義和重要性,還可以通過生活實例,知道學習到的知識能解決什麼實際問題,讓其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數學學習的重要,激發和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例如:學習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後,可以讓學生量出家中電視機的長和寬,然後求出它的面積;再讓學生想辦法求出學校沙池的面積。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實踐,體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從而提高學習的熱情。學生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明確學習的意義,對探求數學知識產生了樂趣,在以後的數學學習中,就能一直保持積極進取的態度,獲得優良的成績。

發現錯誤,認真改正

每次考試結束的鈴聲一響,學生們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對答案。要是發現自己與班裏學習最好的同學答案一樣,那個高興勁就別提了,心裏真比吃了蜜還甜。可是,有錯題的學生,就是另一番情景了,他們低垂着頭,有時幾天都打不起精神來,甚至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當我們問他們的時候,他們總是回答説:"哎,我太粗心了","做完題目我沒檢查就交卷了","那道題的意思我不理解"等等。考試中出了錯題的確是非常遺憾的事情,可是中國有一句成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回憶一下,平時作業時,常錯題的學生,對作業中出現的錯題重視了嗎?認真改正過了嗎?人不怕犯錯,就怕不改正,學生每天都要上數學課,每天都要完成數學作業,要想一道題也不錯,是很不容易的,可以這樣説,絕對不出錯誤的人是沒有的,只是有的人能自己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有的人則不能自己發現錯誤,而必須藉助別人的幫助。

我覺得避免出錯的方法有兩種:檢查和多練。檢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應該告訴學生,檢查要有針對性。有的同學總愛抄錯數字或抄錯運算符號。那麼請學生記住這樣兩句話:數字搬家要檢查,看清符號再計算。做作業時,把課本上的題目抄到本子上,這就叫數字搬家,要注意整體讀寫,千萬不要看一個數字寫一個數字,檢查時用筆點着書本上的題目讀一遍,再動筆計算,就能保證不出抄錯題的錯誤。有的學生計算過程當中總愛出錯,那麼,就請學生記住這幾句話:加、乘口訣要背熟,進位退位不能忘,做完題目要驗算,就能闖過計算關。有的同學在解應用題時愛出錯,就請學生記住這樣幾句話:審題、審題、再審題,題意弄懂再動筆,得出結果代入原題,與條件相符則正確無疑。其實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嚴肅認真地對待錯誤和任憑錯誤發生、發展、而不制止。要讓學生們養成知錯必改的好習慣,他們將收益終身。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5

注意從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小學生開始接觸數學,由於不僅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發生了大的變化,而且新概念大量集中出現,所以教師就需要設法幫助他們鋪設台階,降低爬坡的難度。我們採取從感性到理性的方法,有計劃地安排訓練,幫助學生順利通過"二關":

(1)語言關。在第一章中,教師要結合具體圖形,説明它們的意義、表示法、逐步熟悉幾何人門階段的語言。

(2)圖形關。教師主要通過學生觀察圖形,先目測、後度量的方法,辯別真偽;看圖填空;讀語句畫圖並填空等方式,達到訓練學生看圖、畫圖的能力。

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學情,適當地放慢教學速度。要求寧肯慢些,也決不讓學生吃夾生飯。為了掃除學生學習中的障礙,除了經常注意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繫外,我們每次把予留的作業都要親自動手做一遍,探索哪些知識應當在講課時有機地聯繫起來,避免有割裂和脱節的現象,而減少學生不必要的學習負擔。對於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必須承認差別、區別對待。例如,我們從課本的習題中認真選出與雙基聯繫密切的題目作為必作題。對於綜合性強,難度較大的題目作為選作題。藉以保證既讓程度好的學生"吃得飽",又讓大多數學生"吃得了"。

認真批改作業,加強課外輔導。作業是反映學生掌握知識好壞和教師教學成敗的窗口。因此,作業必須認真批改。必要時還可以採取面批面改,或在學生的作業本上寫出恰當的、帶有指導意義的批語。對於作業中帶有共性的問題,利用自習堂或下次講課前,要認真講評,以使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在作業中如發現好的解法,特別是富有創見性的解法要及時表彰,以資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6

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合理調節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進而改善課堂教學質量。

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環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要注意各個環節時間安排的科學性。學生學習知識和思維能力培養的最佳時間不應該用於導入新課或者複習舊知識的課堂教學時間就不能過長,而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在課堂中的最佳學習時間講授新課,重點講解新課中的重點、難點,以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組織教學是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環節,它應該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的始終,但是不能過多的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影響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同時,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要注意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練習鞏固在時間上分配的合理性,要避免教師滿堂灌和學生放羊兩種極端現象的出現。另外,教師在安排教學結構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特點

二、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

教師應合理地分配好各教學環節所需的時間。例如,複習檢查的時間不宜太長,新授時間佔的比例要大一些,還要安排一定的鞏固練習時間。教師在課前已經對各個教學環節所需時間作了預算,但因課堂教學是不斷變化着的,特別是當學生思維活躍時,常會打破原來安排的進程,在某幾個環節超出了預算時間,以致於完不成任務而拖堂,或一節課內容不到下課早就講完了,只好叫學生翻來覆去地自己看書本。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的中間進行調整,力求避免前緊後鬆或前鬆後緊的情況。因此,老師在上課前,一定要計算好時間,每個環節需要多少時間,要做到心中有數。特別要把學生答問、讀練的時間計算在內,並且留有餘地。可多準備一些練習的題目,作為機動,如果時間有剩餘就進行,如果時間不夠,可以不進行。總之,有備無患。

三、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給學生創設特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培養良好的問題意識。有效的課堂提問應該成為師生交流、對話,共同發現、理解知識的重要途徑和必備手段。那種讓學生不通過思考就能回答的“是”與“不是”式的提問,那就是無效的提問。在有效提問中,學生能與教師共同探討新知,教師通過提問使課程內容持續地生成和轉換,而不僅僅傳遞特定的課程內容。也就説,有效的提問是教師引領學生髮現新問題、分析解決新問題,實現學生自我建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這種輔助作用緊緊圍繞促進學生自主建構而展開。同時,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實現課堂教學質量“增值”的重要途徑。

(一)調控課堂提問的頻度

頻繁的提問往往被人們理解為是討論式的課堂,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但是提問過多不僅煩瑣費時,而且會導致學生“隨大流”,因而課堂提問的次數應當適量。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抓住知識的重點、難點,設計思考量大的問題,注重提問的質量和效率,避免問題過於繁瑣。這樣的提問才能夠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探索新知的能力,只有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才可能成為有效的課堂提問。

(二)注意調控提問的等候時間

有效的課堂提問,一方面要根據問題的難度適當控制提問的等候時間,也就是説,教師在提出問題後應該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時間,以提高學生回答的準確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般來説,從提出問題到指定學生回答,至少應該等待3~5秒鐘為宜。如果教師所提的問題是開放性的,那麼留給學生的等待時間以10秒左右為宜。

四、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

教學有效性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採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師永恆的追求。那麼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使數學課堂既真實樸素又亮麗鮮活,同時能讓小學數學課堂煥發生命力呢?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做起,才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一)有效研讀教材,確立準確的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

小學數學是一個多層次、多方面的知識體系。新課程改革以來,小學數學課本上的圖變多了,文字內容相對少了許多,所以不少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感覺到無從下手。對此,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形成知識體系,以便整體把握教材內容,這樣才能找準教學的起點,突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捕捉教學的生長點,使教學目標切合實際。

我們都知道,每一堂課有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要求。因此,教師要能隨着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選用教學方法。對於新授課,教師要採用講授法向學生展示幾何模型的特點,有時要求學生用細鐵絲製作立體幾何模型,以便觀察其各條稜之間的長短和位置關係。

(二)教師還可以結合課堂內容,靈活採用談話、讀書、指導、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精選例題,可以按照例題的難度思維方法等各個角度進行全面剖析,但不能不片面追求例題的數量,要重視例題的質量。解答過程視具體情況,可以由教師全部寫出來,也可以只寫部分。在講解例題的時候,要能讓學生也參與進去,而不是由教師滿堂灌。教師應該騰出時間來讓學生多練習、多思考。設計練習時,要注意有效性,形式要多樣,注意學習的覆蓋面,注重多樣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被動的完成任務為主動探索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調動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學習,體現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師要加強反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反饋是為了使學生課堂學習的正確認知過程和結論得到及時的強化,使不正確的認知和結論得到及時的矯正。只有恰當時刻和恰當強度的反饋信息,才能保證最佳反饋效果。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聽課反應,及時調節教學方法。學生課內練習的信息及時反饋,可使教師及時調節課外練習的數量和難度,避免機械重複。形成性測試的信息及時反饋,可使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缺陷,及時調整教學要求,制定補救方案和措施,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僅從課堂教學結構、課堂教學時間分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以及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方法這四個方面來論述還不夠,要研究的方面還很多,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傳統教學強調知識的傳授和關注技能的掌握,轉向側重於促進學生的發展,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習慣和態度的形成,着眼於學生可持續發展。要從課堂的有效教學出發,從學生的自身發展出發,找準起點,合理運用和安排各種教學手段與環節,讓數學課堂教學更富實效,讓數學課堂煥發強大的生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mk2gyg.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文章

猜你喜歡

專題
推薦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