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推薦】五年級數學説課稿模板彙總5篇

【推薦】五年級數學説課稿模板彙總5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説課稿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五年級數學説課稿模板彙總5篇

五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一)本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近似值的實際應用,是在學習求近似值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這部分內容,重點放在教給學生分析應用題的方法,根據實際生活情況採用進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二)學情分析

本課所研究解決的數學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在生活的實踐體悟中都曾滲及過,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經驗,在前幾冊的數學學習中已經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五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瞭解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正確運用小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採用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用進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體會小數除法的應用價值。

三、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運用小數除法,培養觀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難點:提高學生分析歸納的能力,培養學生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説教法、學法

根據對本課教學過程的預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盡可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生活和活動情景,以創境激趣為關鍵,以解決問題為核心,以自主探索為主線展開的多維合作活動。為他們提供各種機會,採用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經歷思維衝撞、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動,使學生體驗探索的過程,體會學數學的樂趣。

五、説教學程序:

鑑於本課教學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實際情況,預設如下幾個部分展開學習:

互動(一)在具體情況中探究理解進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課件出示教材第39頁例10(1)題

學習任務:

1、找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 所求問題:(獨立完成)

2、怎樣列式?為什麼這樣列式?

3、算一算,需幾個瓶子?

4、瓶子的個數是整數個,怎樣取商的近似值(小組討論)

引入進一法:(板書)(結合豎式理解進一法)

進一法定義:在解決問題時,根據實際情況,不管小數部分是多少,都往個位進一取整數。

5、舉例生活中哪些實際問題需要進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互動(二)在具體情況中探究理解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課件出示教材第39頁例10(2)題

學習任務:

1、找出已知條件、所求問題,嘗試獨立列式解答

2、思考:怎樣取商的近似值?(小組討論)

引入去尾法: (板書) (結合豎式理解去尾法)

引入去尾法定義:在解決問題時,根據實際情況,不管小數部分是多少,都捨去尾數取整數。

3、舉例生活中哪些實際問題需要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三)、目標檢測

1、判斷下面各題是用進一法還是去尾法,説明理由。

(1)國慶節五(1)班16名同學到世界之窗遊玩,每3個同學一條船,需幾條船?

(2)夏銘用彩紙摺疊紙飛機,每5張紙折一架,34張紙可以折幾架?

(3)一種圓珠筆2.5元錢一支,12元錢最多能買幾支?

2、我最棒,我能解決下面各題。

(1)中心小學有378人去秋遊,每輛客車限乘40人,需要幾輛客車?

(2)美心蛋糕房特製一種生日蛋糕,每個需要0.32千克麪粉。李師傅領了4千克麪粉做蛋糕,最多可以做幾個生日蛋糕?

(四)、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佈置課外作業

六、説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

根據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方法:

1、進一法:不管小數部分是多少,都向個位進一。

2、去尾法:不管小數部分是多少,都統統舍掉。

這樣的板書設計明瞭、直觀。

五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下午好!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認識負數》,它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學習一些負數的知識,有助於理解生活中負數的應用,拓寬數學視野。同時還能擴展對數的認識,更好地理解自然數、整數的意義。因此《新課程標準》將負數的認識調整到第二學段“數與代數”的知識體系中。

教材選用了“氣温”和“海拔”這兩個熟悉的情境,教學負數的意義,讓學生初步認識負數,掌握負數的讀、寫法。在認真研讀教材後,我認為學生對“海拔”的認識比較陌生而且有難度,所以,改變了教科書原有的編排,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將水果批發市場的物品記錄單引入教材,讓學生從熟悉的情境中探究負數的知識。同時將“海拔”高度等知識在練習應用中呈現出來。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二、説教學目標:

我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來設計本節課的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認識負數,能認、讀、寫負數。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經歷創造符號表示相反意義量的過程,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相機發展學生的符號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介紹古代中國認識和使用負數的情況,讓學生體會到中國古代文明對於數學發展的卓越貢獻,激發民族自豪感。

三、説教學重點和難點:

從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特徵出發,我理解本節課的

教學重點: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能對正數、負數和0的大小進行比較。

四、説教法和學法:

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我準備採用如下的教法和學法: (1)合作探究法。教師通過設疑,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逐步啟發學生探究負數意義。增強學生探索的信心,體驗成功。(2)練習鞏固法。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運用知識、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體驗負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説教學過程:

為了能很好地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將本節課的教學分為四個板塊來進行:1.巧設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負數;2.體驗內化、探求新知——認識負數;3.迴歸生活,拓展應用——應用負數;4.課堂總結、知識延伸——拓展負數。下面,我就來具體闡述教學環節以及我的設計意圖。

一、巧設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負數;

課前我設計一個熱身遊戲,名字叫《截然相反》。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語言,説一句相反的話。比如:上――下、哭――笑、向前走2步――向後退2步、轉來了2名同學――轉走兩個同學、存了300元――取出300元、運進2噸――運出2噸等等。這樣設計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又與所學的負數有直接聯繫,能迅速地把學生帶入到“相反”的意義中,為負數的學習做好鋪墊。

數學來源於生活,作為教者應在課堂上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給予一個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課的開始,利用課件,創設水果批發市場的情境:運進蘋果2噸,運出香梨2噸。從管理員小王的物品進出單入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運進2噸”、“運出2噸”,比比誰記錄得既簡潔又準確,讓人看了一目瞭然。開放性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生有的用符號“√”,“×”、相反方向的箭頭;有的用“笑臉”,“哭臉”;還有的用文字説明等,當然也有學生用正數、負數嘗試着區分。雖然學生的答案豐富多彩,但本質上都與正、負數有着密切的聯繫。教師適時地引出負數的數學史話,向學生展示在歷史的長河中,數學家們對負數探索與研究。

在欣賞數學史話的同時,我引導學生適時反思:在這麼多方法中,你最欣賞第幾種?通過反思與追問,尋求統一、簡潔、通用的方法。這樣的設計實現了數學學習的再創造,學生由被動化主動,簡約地經歷了人類探索負數的歷程,體驗了由具體到抽象的數學化過程,並逐步符號化,學生認識逐漸清晰。

然後利用課件,讓學生感受中國是最早認識和使用負數的國家,並描述性的介紹正數和負數的概念,以及它們的讀法與寫法。

二、體驗內化、探求新知——認識負數;

温度計是學生認識正、負數的有效載體。教學中我利用課件播放中央電視台某日的天氣預報,介紹温度計的基本知識,提出兩個問題:你認為温度計中哪個刻度最重要?温度計中的這兩個5表示的温度一樣嗎?通過問題激起學生用正負數來表示的慾望。

學生的智慧在指尖上。操作練習可以深化學生的內心體驗。教學時,我首先撥動温度計,讓學生知道零上温度用正數表示,零下温度用負數表示。接着,又設計了一個反向練習,讓學生撥出上海5℃和北京-5℃,也就是零下5℃。如此,改變教材直接呈現三個城市的温度方法,讓學生撥一撥,可以化靜為動,通過小小的“撥”,喚起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要在温度計上表示温度,首先要確定0℃的位置,也就是在温度計中0刻度的重要性,使學生明確感悟到:温度中,0℃是區分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點,零上温度用正數表示,零下温度則用負數表示。同時通過動手操作,學生興趣盎然,既將正數、負數、零有機地整合到了一個新的概念框架中,實現了對0的再認識,又突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突破了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教學難點。緊接着設計一個基本練習,寫出三個地方的温度,這樣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能初步感知正數、負數的大小比較。

三、迴歸生活,拓展運用——應用負數。

數學與生活緊密相聯,作為教師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運用數學的語言來表達生活。在練習環節,我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自己身邊的問題,使練習變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設計了三種練習:

1.電梯中的正負數:比如去五樓開會和到地下二樓,應按哪個鍵?

2.海拔中的正負數。因為學生對於海拔並不熟悉,所以,先利用課件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海平面,什麼是海拔高度等,既拓展了學生的課外知識,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讓學生知道高於海平面的用正數表示,低於海平面的用負數表示。

3.存摺中的正負數。讓學生解釋存摺中的一些信息,並加以拓展練習,提出存摺上還有多少錢這一問題,滲透正負數的運算,讓學生學到實用的數學。 四、課堂總結、知識延伸——拓展負數。 課堂的總結和延伸可以幫助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激發學習興趣。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讓學生進一步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負數,並以《生活中的負數》為題寫一篇數學日記,豐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對負數意義的理解。 各位領導、老師: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只有在親身經歷或體驗一種學習過程時,其聰明才智才能得以發揮出來。任何學習都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有這樣一句話:聽見了,忘記了;看見了,記住了;體驗了,理解了。回顧本節課的教學,我讓學生感受數學、經歷數學、體驗數學,學生在知識性目標方面應該能夠很好地落實,同時學生對已經學過的數初步地形成知識系統,對負數的知識也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情感性目標落實到位。

以上就是我對《認識負數》這一課的設計,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正,謝謝!

五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人教版第十冊數學課本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間的進率以及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複習長度單位米、分米和釐米相鄰單位間的進率關係,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釐米相鄰單位間的進率關係,建立相鄰體積單位的進率之間的關係。首先出示了一個的正方體,一個稜長為1分米,再出示一個稜長為10釐米。讓學生分別算一算它們的體積。由此發現: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對於另一組相鄰體積單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進率,教材則放手讓學生根據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經驗自主進行探索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最後通過例3和例4的`教學,讓學生初步嘗試應用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不同體積單位的換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堂課我設計了讓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通過計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掌握了數學知識,提高了數學能力。

二、説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達到以下目標:

①通過計算、比較、分析、歸納,使學生經歷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導過程,理解和掌握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的道理。

②會應用對比的方法,記憶並區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掌握它們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並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名數的轉化。

③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學生對舊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能力。

④使學生體驗數學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繫性,能夠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説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並能正確地進行體積單位間的互化。

教學難點:通過計算、比較、分析、歸納,使學生能探究出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

四、説教法和學法

現在教學的目標不是使學生“學會”,而是讓學生“會學”,也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教給學生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節課的教學我準備運用談話法、觀察法、比較法、分析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結合教材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計算、概括出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教給學生髮現、探索新知的方法,使學生深刻地理解體積單位間進率的來龍去脈,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五、説教學程序

這節課我分四個層次進行教學。

一、複習鋪墊,引入新課

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板書: 1米=10分米 1分米=10釐米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相鄰的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板書: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

3、填空,並説明算法和算理。

①6米=( )分米=( )釐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釐米

算法:進率×高級單位的數

②700釐米=( )分米=( )米

800平方釐米=( )平方分米

算法:低級單位的數÷進率

4、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體積單位?這些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各是多少?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板書: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展開教學,有利於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

二、探究新知

1、推導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間的進率。

課件出示:稜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1×1×1=1(立方分米)

師:因為1分米=10釐米,如果把稜長1分米改寫成10釐米,那麼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又是多少呢?(課件出示:稜長是10釐米的正方體)

學生計算:10×10×10=1000(立方厘米)

師:同一個正方體,它的體積可以用1立方分米或者1000立方厘米來表示,説明這兩者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呢?

引導學生比較總結出:

板書: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推導立方米與立方分米的進率

師:仿照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1立方米等於多少立方分米?

稜長是1米的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稜長是1米的正方體可以劃分成1000個稜長是1分米的小正方體,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學生計算:10×10×10=1000(立方分米)

板書:1

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師: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嗎?

師生交流總結: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

4、思考:1立方米等於多少立方厘米呢?

板書: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計算,自主探索得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時及時引導學生回顧得出這一結論的方法與過程,用類比、遷移的方法,放手讓學生根據探索中得到的經驗自主進行推算立方米與立方分米的進率,不僅掌握了數學知識,而且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數學思想方法的薰陶。】

5、比較相鄰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關係

單位名稱 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長度單位 米、分米、釐米 10

面積單位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釐米 100

體積單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1000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明確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這三者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不同的,即長度十、面積百、體積千,加強學生的理解與掌握。】

6、體積單位的互化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轉化。從高級單位、低級單位之間的轉化是怎樣進行讓學生相互説説後,教師指出:體積單位間的轉化與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換算的方法相同。

①出示教學例3

3.8立方米=( )立方分米 2400立方厘米=( )立方米

讓學生試一試!

教師提示:看一看問題是從高級單位向低級單位轉換,還是低級單位向高級單位轉換?

想:因為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1000×3.8=3800。

3.8立方米(=3800)立方分米

想:因為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2400÷1000=2.4。

2400立方厘米=(2.4)立方分米

師:請對比例3的這兩道小題有什麼不同?

板書:

高級單位→低級單位,用進率×高級單位的數

低級單位→高級單位,用低級單位的數÷進率

小結: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把高級單位的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數要乘進率1000,所以要把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把體積低級單位的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數,要除以進率1000,所以要把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

【設計意圖:突出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概括能力的培養.體積單位名數的改寫雖然是新知,但是學生已有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名數的改寫作基礎,獨立解答這類新知並不困難,因此這一層的教學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學生在嘗試做了幾道題的基礎上概括出解題的一般方法,提高學生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②教學例4

課件出示:一個牛奶包裝箱上的尺寸:50×30×40。這個牛奶包裝箱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教師提示:箱上的尺寸一般是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單位:釐米)

學生獨立解決可能有兩種方法:

(1)先算出用立方厘米作單位的數,再改寫成用立方米作單位。

(2)先把釐米數改寫成用米作單位的數,算出體積,就是立方米作單位了。

50釐米=0.5米30釐米=0.3米40釐米=0.4米

方法一:V=abh=0.5×0.3×0.4=0.06(立方米)

方法二:V=abh=50×30×40=60000(立方厘米)=60(立方分米)=0.06(立方米)

【組織學生先自主讀題,並進行仔細審題,交流題目的意思,交流解決的方法。適當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養成仔細審題的良好習慣。對於這兩種方法,組織學生進行比較,可以進一步驗證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0,發展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1、口答,説出計算過程。

1.02立方米=( )立方分米98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6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20xx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0.55立方米=( )立方分米 8.63立方米=( )立方分米

0.6立方米=( )立方分米 1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8米=( )分米 60釐米=( )分米

2、一塊長方體鋼板長2.5米,寬1.6米,厚0.03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設計意圖:鞏固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新知識的補充和延伸,是形成知識結構和發展能力的重要過程。通過單位換算的對比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一步掌握體積單位的換算方法,同時溝通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聯繫和區別,加深對這些單位意義的理解。】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

五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教材內容所處的地位:本單元教學異分母加、減法以及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這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以及認識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教學的。本單元知識既是分數加、減運算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分數乘、除法以及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重要基礎。

異分母分數的加、減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因此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的關鍵是把要相異的分母化成相同的分母,即通過通分使算式的分母相同,然後按照整數的加減運算法則進行計算。在對分數的教學過程中,單位“1”非常重要,任何一個整體我們都可以把它看作單位“1”,然後利用分數的知識來解答。在分數的計算過程中,整數的運算法則同樣適用,例如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這些規律的使用能使分數加、減運算更加簡便,應注意使用。

3、教材的重難點:

(1)能運用運算法則正確進行計算。

(2)使學生掌握什麼時候一次通分好,什麼時候分步通分好。

(3)利用分數混合運算的法則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4、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繫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並掌握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使學生能用分數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二、設計理念

(1)注重新課程理念的體現,主動讓學生參與。

(2)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並且讓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穫。

(3)數學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

三、教法和學法

根據教材呈現的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圖,鼓勵學生分析情境中的數學信息和數量關係,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瞭解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什麼樣的條件,進而列出算式。

2、討論具體的計算方法。教材中呈現了兩種計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進行計算,再組織討論和交流算法之間的聯繫,明白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的觀察題、認真審題、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正確計算、概括總結、檢查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程序

一)鋪墊準備:

1、口算

2、計算下面各題。

二)探究新知:

新課導入:這節課,我們學習新的內容——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板書課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一)教學例1(沒有括號的算式計算方法)【演示課件“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師提問:回憶一下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整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遇到有括號的,應該先算括號裏面的。

教師談話:請同學們打開書136頁讀一下第一段的文字、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內容?

學生回答:這段文字告訴我們: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為了簡便,幾個分數可以一次通分,然後按照運算順序依次進行計算。

1、出示例1:計算

2、觀察算式:這是一個加減混合運算的等式;

三個分數是異分母的分數,計算時應當從左往右計算;

分母不同,計算時應先通分。

3、學生獨立解答。

第一種算法:第二種算法:

思考:這兩種算法有什麼不同?哪一種簡便?

教師強調:三個分數是異分母分數,先一次通分比較簡便。

4、總結沒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5、反饋練習:

(二)教學例2(有括號的算式的計算方法)【繼續演示課件“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1、出示例2計算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個算式與例1有什麼不同?(有了小括號)

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麼?(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先算括號裏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學生獨立解答。

思考:這道題為什麼分步通分計算比較好?

3、總結有括號算式的計算方法。

4、反饋練習。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四)隨堂練習

1、填空。【繼續演示課件“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____________相同、沒有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順序是:______________;有括號的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先算____________,後算______________、

2、計算。

五、佈置作業

六、板書設計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七、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採用有意義的接受方式教學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人為規定的知識(儘管這種規定也賦予了它一定的實際意義),因此,在教學本例的知識點“運算順序”時,直接告訴學生,分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加減法的相同,引導學生將已掌握的整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遷移到分數加減法運算中來。

2、關注理解題意的教學。

本例的兩個例子,均以表格的方式呈現其內容,因此,讓學生讀懂表格的意思是本例教學的首要環節。在學生理解了題意的基礎上再來列式解答。

3、根據分母的特點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時,是分步通分好還是一次通分好,應根據分母的特點合理作出判斷。同時指出,通分的過程,熟練了以後可以不寫,不斷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4、培養認真書寫的良好習慣。

分數加減法混合計算的步驟在兩步以上,學生在按步寫出每一次計算的過程時,應嚴格要求按教科書中呈現的格式書寫,等號一律對齊,分數線在同一條直線上。同時提醒學生,最後的結果要化成最簡分數。

五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5

教學內容:

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現代小學數學》第八冊).

教學目的:

1.理解並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

2.通過觀察、操作、概括、總結,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3.教育學生養成細緻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在總結、歸納“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學難點:

熟練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教學用具:

電腦輔教軟件,實物投影,填數用表,數學卡片和一個鈕釦.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出示數位順序表:

問:(1)説出每個數所在數位,並表示多少?

(2)看這個表,説明哪兩個數位間進率是10,或者進率是100?

2.注意觀察(電腦演示)

2.576<25.76<257.6

(1)將25.76的“.”向右移一位,變成257.6.

問:1)你看到了什麼?

2)比較25.76與257.6的大小.

(2)將25.76的“.”向左移一位,是2.576.

問:1)你看到了什麼?

2)比較25.76與2.576的大小.

二、導入:

看來小數點的位置直接影響了小數的大小,那麼小數點位置的移動,會引起小數大小的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這個問題(出示題目).

三、新授:

(一)下面我們以小組合作的方法研究這個問題.

1.(每組一個學具袋一個表),請組長分工,大家一起利用學具按照表上的要求,邊擺邊填,並找出規律.

2.反饋.

3.説説填表的方法

把0.6小數點向右移一位,0.6m→6m=600cm.

把0.6小數點向右移二位,0.6m→60m=6000cm.

把0.6小數點向右移三位,0.6m→600m=60000cm.

4.獨立思考:將0.6m→6m,0.6m有什麼變化?

0.6m→6m原數擴大10倍.

0.6m→60m原數擴大100倍.

0.6m→600m原數擴大1000倍.

5.你怎樣看出從0.6m→6m,原數擴大了10倍?還可以怎樣想?

①因為6m的6在個位,0.6m的6在十分位,個位和十分位進率是10,所以原數擴大了10倍.

②還因為0.6m=60cm,6m=600cm,600cm是60cm的10倍.0.6m變成6m,原數擴大10倍.

6.從0.6m→60m,擴大100倍,道理是什麼?從0.6m→600m,擴大1000倍,道理也相同.

7.根據大家發現的,你能概括出小數點右移,原數怎樣變化?

小數點右移一位,原數擴大10倍.

小數點右移二位,原數擴大100倍.

小數點右移三位,原數擴大1000倍.

8.老師板書“右移擴”.

(二)

1.還有沒有不同的移動方法?

2.反饋:

小數點左移一位,0.6m→0.06m,0.6m縮小10倍.

小數點左移二位,0.6m→0.006m,0.6m縮小100倍.

小數點左移三位,0.6m→0.0006m,0.6m縮小1000倍.

3.你怎樣看出0.6m→0.06m,縮小10倍?還可以怎樣想?

4.同組互相説其他道理.

5.根據大家發現,請你説説小數點左移,原數怎樣變化?

左移一位,原數縮小10倍.

左移二位,原數縮小100倍.

左移三位,原數縮小1000倍.

6.老師概括並板書“左移縮”.

(三)

1.根據以上發現,我們可概括出原小數點位移的規律是:

2.小組熟讀規律.

3.老師有一問題,請教大家.

(1)把0.6的小數點右移一位,為什麼不寫成06?板書:06

(06是6,沒有小數部分,0省略不寫.)

(2)把0.6的小數點左移一位,為什麼不寫成.06?板書:.06

(因為整數部分沒有數,要補0佔位.)

(四)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不但發現了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而且還應記住在移動小數點時要注意添0去0的問題.

四、鞏固練習.

(一)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中:

1.把0.09擴大100倍,小數點應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2.把3.72縮小100倍,小數點應向

1.左移二位

2.右移二位

(二)根據箭頭指向,請説明小數點是怎樣移動的?引起原數怎樣的變化?

(三)電腦出示練習

1.師出生答:34.81→3.481 1.34→134

2.師出生答:(可進行比賽遊戲)

3.師出生答:24.056×1000÷1000=24.056

478.32÷100×1000=4783.2

五、小結:

這節課大家學得不錯,下面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叫——

小數點的悲劇

有一著名宇航員獨自駕駛“連萌一號”在太空中作業,當他圓滿完成任務返航途中,突然飛船發生了不可解決的故障,原因是由於檢查員的疏忽點錯了重要數據的小數點.在人生最後兩個小時裏,這位勇敢的宇航員沒有悲傷,而是堅持工作着.最後他在與女兒訣別時説:“我要告訴你,我親愛的女兒,我也要告訴全世界的小朋友,一定要認真對待學習中每一個數,每一個小數點,不要再讓小數點的悲劇發生了!”“連萌一號”消失了,這場小數點的悲劇結束了,但是請同學們牢記住這位宇航員的話吧!

下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zd3gv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