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通用6篇)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通用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通用6篇)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處地位和作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緊接《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一節。縱觀整個初中平面幾何教材,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線、三角形及簡單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等平面幾何知識,並且具備了初步的觀察、操作等活動經驗的基礎上講授的。這一節課既是前面所學知識的繼續,又是後面學習菱形、矩形及正方形等知識的基礎,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分析:根據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及本課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據新課程標準確定本課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通過探索平行四邊形常用的判定條件的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常用的判定方法.

數學思考:

1、通過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交流等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及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2、使學生掌握證明與舉反例是判斷一個數學命題是否成立的基本方法。

解決問題:通過平行四邊形判別條件的探索過程,豐富學生從事數學活動的經驗與體驗,感受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及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合情推理能力,以及嚴謹的書寫表達,體會幾何思維的真正內涵.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涉及平行四邊形元素的各方面,同時它又與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聯繫,判定一個四邊形是否為平行四邊形是利用平行四邊形性質解決其他問題的基礎,所以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是本節的重點.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較多,綜合性較強,能靈活的運用判定定理證明平行四邊形,是本節的難點.因此在例題講解時,採用啟發式教學模式,根據題目中具體條件結合圖形引導學生根據分析法解題程序從條件或結論出發,由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靈活掌握熟練應用各種判定定理會有幫助。

二、教法學法分析:

鑑於教材特點及八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和認知水平,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設思維情境,堅持二主方針(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始至終處於一種積極思維、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使課堂洋溢着輕鬆和諧的氣氛,探索進取的氣氛,而教師在其中當好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決策者、創造者和參與者。同時藉助實物教具進行演示,以增加課堂容量和教學的直觀性。

本堂課立足於學生的“學”,要求學生多動手,多觀察,讓學生經歷發現,説明,完善的過程,培養其操作説理、觀察歸納的能力。從而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分析、對比、歸納的思想方法。在對比和討論中讓學生在“做中學”,提高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去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因此在課堂上要採用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方法組織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體驗參與的樂趣,成功的喜悦。

三、教學程序設計

(一)、回顧交流,逆向思索

在複習了平行四邊形定義和性質,提出判定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究。

設計意圖:從舊知識問題引入新課, 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也為下面探究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打下基礎。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憊。

(二)探索方法,發現新知

⒈ 提出問題後我安排瞭如下兩組探索題

探索一、將兩長兩短的四根細木條(或用硬紙片),用小釘鉸合在一起,做成四邊形,如果等長的木條成對邊,那麼無論如何轉動這四邊形,它的形狀都是平行四邊形;你能説出這種方法的道理嗎?並與同伴交流。

探索二、若將兩根細木條中點用釘子釘合在一起,用像皮筋連接木條的頂點,做成一個四邊形,轉動兩根木條,這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你能説出這種方法的道理嗎?與同伴交流。

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分小組展開討論,此時課堂上營造一種和諧、熱烈的氣氛,在小組討論中教師可鼓勵學生用度量、旋轉、證三角形全等等多種方方法來證明所得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在探索過程中鼓勵學生力求尋找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同時還可組織組與組之間的評比,這樣也能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然後由一名學生代表發言,讓學生鍛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後教師和大家一起總結歸納。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判別方法:1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2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3 兩條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這一教學活動的設計意圖:確保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自主學習,讓學生從接受知識到探究知識,從個人學習到合作交流。這樣的活動教學將會真正煥發出課堂教學的活力,從而在課堂教學中注入一種新課程理念: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

(三)範例點擊,應用所學:為了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懂學會的基礎上融會貫通,我安排了坡度適中,題型多樣的系列題組:

例1、 ABCD的對角線AC,BD交於點O,E、F是AC上的兩點,並且AE=CF.求證四邊形BFDE是平行四邊形.

設計意圖:此題作為本課的例題,要求學生不僅找出判定平行四邊形的,而且能有條理的寫出證明過程,教師要及時查缺補漏,規範解題格式,讓學生着重講清判斷的理由,起到及時鞏固判別方法的作用。同時也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機動)演練題:在四邊形ABCD中,E、F分別是AB、CD的中點,四邊形AECF是平行四邊形嗎?證明你的結論.

設計意圖:此題作為本課的機動題,時間允許就在課堂完成。本題要求學生不僅找出平行四邊形判定,而且能有條理的寫出證明過程,讓學生反覆認識,學會分析,此題完成後,學生已順利達到教學目標。

(四)、隨堂練習,鞏固深化:

1.課本P97“練習”1.

設計意圖:題1的綜合性,靈活性比較強,學生能夠順利解決,對培養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大有好處。

(五)佈置作業,專題突破1.課本:P100習題19.14,5,

2.選做:P100習題19.110,12

證明: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預習:探究: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判定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設計意圖:根據新課標精神,“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作業時給出有梯度的練習,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而且通過題2的探究,讓學生髮現平行四邊形更多的判定方法。為下節課進一步探究平行四邊形的其他判定法方法奠定基礎。

(六).評價分析:本節課教學過程中通過問題設置,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通過對平行四邊形判別方法的討論發現新知,歸納總結,得出結論。本節內容邏輯性較強,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在説理上存在一定困難是正常的。但在問題討論、引導發現、鞏固訓練的過程中,師生的信息交流暢通,反饋評價及時,學生與學生積極交流、討論、思維活躍,教學活動始終處於教師的期盼控制中。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實驗學校的楊小君,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下冊19、1、2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第一課時。我將由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課堂評價這6個方面向大家介紹我的設計構思。

一、教材分析

四邊形是我們生活與生產實踐中應用廣泛的圖形,平行四邊形作為四邊形的重要研對象,對以後特殊四邊形的學習有重大作用。本堂課是在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和性質定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因此它的作用與地位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是平行線與全等三角形知識的應用與延伸。

2、對以後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邊形的判定學習奠定基礎。

3、.對加強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和思維的嚴密性有積極的意義。

本節課的重點在於探究平行四邊形的兩種判定定理。難點在於理解和靈活運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關鍵在於通過問題情境的設計,課堂實驗研討,引導學生髮現,分析並解決問題。

學情分析

初二下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初中階段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判定在內的絕大多數幾何概念及定理。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已經逐步形成,學生對新鮮的知識也充滿了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望,而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條件中,又有許多頗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因此由教師組織教學,讓學生全開放自主探索平行四邊行的判定定理,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一次檢驗和再提升。

二、教學目標分析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與發展。基於此,我將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與技能——掌握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並會運用判定定理解決相關問題。

2、方法與過程——探索兩種組成平行四邊形的方法。由此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判定,體驗教學活動充滿着探索性和挑戰性。

3、情感態度價值觀——經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有團結協作和合作意識。

三、教法分析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將主要採用兩種教學方法:

1、引導啟發——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所起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傳授”,而是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髮現、解決問題,在學生思維受阻時給予適當引導。

2、激趣教學——學習本應是件快樂的事,為了讓學生“樂”學,我將通過實驗,搶答等遊戲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學法分析

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還應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本節課主要指導學生以下兩種學法:

1、自主探究——本節課的兩條判定定理都是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猜想、推理等活動得出的,使學生親歷了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全過程,從而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2、合作學習——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合作,充分交流,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最大的成功,促使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

五、教學過程分析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流程1:複習定義性質,引發思考

首先給出一些平行四邊形的圖片和圖形,讓學生説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和性質定理,然後在紙上寫出定義和性質的逆命題。

這樣設計的目的在於複習前面的知識,為新課奠定基礎,向學生説明定義既是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也可以作為判定平行四邊形的方法。提問:除了定義,同學們還想知道其他判定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平行四邊形的判定”

流程2:創設情境,引出新課

讓學生用課前準備好的學具,完成活動1。

活動1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動手操作,經歷將兩兩相等的木條,作為對邊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過程,體驗“發現”知識的快樂。

流程3:命題論證,得到判定

證明這一命題是個難點,首先指導學生根據命題畫出幾何圖形,寫出已知求證。證明過程採用學生先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再由教師引導,把證明平行四邊形的問題逐步轉化為證明線平行——角相等——三角形全等的問題。突破難點,體現劃歸的思想。

流程4:引發猜想,得到命題

讓學生繼續動手,完成活動2.。得出命題2:對角線互相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在此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操作的準確性。

流程5:命題證明,得出判定。

命題2的證明,鼓勵學生用類比的思維方法仿照命題1的證明,獨立思考,小組內交流意見,教師關注學生能否用不同的方法從理論上證明自己的猜想和發現,以及學生使用幾何語言的規範性與嚴謹性。

流程6:應用判定,小試牛刀

這三個小題是對判定的直接應用,採用小組搶答的方式來完成,其他小組作出評價,既檢驗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流程7:例題講解,練習鞏固

出示例題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由不同的學生表述自己的思路,教師展示學生的不同方案,對於有創意的方案要大力表揚,然後引導學生從多種證明思路中,選擇較為簡潔的方法,規範板書。

然後出示練習題,1、2體學生獨立思考口答完成填空,3小題小組合作探討,整理思路,寫出解題過程。

流程8:小結本課,佈置作業

引導學生多方面,多角度説出自己的收穫,可以是知識方面的,也可以是數學思想方法,還可以是自己的感受,只要學生的收穫,都應得到肯定。

六、課堂評價分析

對於數學學習效果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在教學各環節中,我注重採用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採用口試,課堂觀摩,課後作業等多種形式,多層面瞭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合作意識,思考習慣,發現能力幾方面,及時調控教學進程。

總之,我這堂課的設計理念來自於建構主義思想,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因此創設學習環境是主要任務,體現學生主動學習是這堂課的核心內容。

以上就是我對《平行四邊形的判定》這堂課的構思設計,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的第一課時,其探究的主要內容是“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以及“對角線互相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這兩種判定方法。它是在學習了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在教學內容上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説學情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初中階段包括全等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在內的絕大多數幾何概念及定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對於新鮮的知識也充滿着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望,而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條件中,又有許多頗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因此,由教師組織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不僅成為可能,又可以作為初中幾何知識綜合能力的一次檢驗、一次再提升!

三、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運用類比的方法,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邊形的第三個判定方法。

2、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這兩種判定方法,並學會簡單運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類比、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交流等教學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2、在運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論證的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使學生學會將平行四邊形的問題轉化為三角形的問題,滲透化歸意識。

2、通過對平行四邊形兩個判定方法的探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平行四邊形兩個判定方法的探究和運用,使學生感受數學思考過程中的合理性、數學證明的嚴謹性,認識事物的相互聯繫、相互轉化,學會用辨證的觀點分析事物。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平行四邊形判定方法的探究、運用以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的綜合運用。

【難點】對平行四邊形判定方法的證明以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的綜合運用。

五、説教法學法

根據課堂學習的內容特點,本節課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引導啟發: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所起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傳授”,而是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的形式啟發學生髮現、解決問題,在學生思維受阻時給予適當引導。

2、激趣教學:學習本應是件快樂的事,為了讓學生“樂”學,教師通過遊戲、拼圖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本節課主要指導學生以下兩種學法:

1、自主探究:“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本節課的兩條判定定理都是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實驗、猜想、推理等活動得出的,使學生親歷了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全過程,從而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2、合作學習: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合作,充分交流,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最大的成功,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新課

首先我會讓學生回答三個問題:

(1)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是什麼?

(2)平行四邊形的前兩個判定定理是什麼?

(3)你能觀察出什麼規律嗎?

通過一步步的追問,學生通過對比性質和判定定理,能夠觀察出,前兩個判定定理正好是前兩條性質的逆命題。接下來我會讓學生猜想,如果我們找到了第三條性質的逆命題,它能成立嗎?

(設計意圖:本節課採用複習引入的方式,以問題喚醒學生的回憶,引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明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既是它的性質,又是它的判定,目前判定一個四邊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只有定義。問題3則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並學會三個逆命題的準確的文字表達。)

(二)新課教學

探究活動:將學生進行分組,前後桌四人為一組進行探究實驗,讓同學們將兩根細木條AC、BD的中點重疊,用小釘絞合在一起,用鉛筆連接木條的頂點,並畫出木條的軌跡,做成一個四邊形ABCD。

觀察:轉動兩根木條,觀察這些四邊形ABCD有什麼特點?學生通過多次變換兩根木條的夾角,畫出很多不同的四邊形,經提問,學生能夠觀察出這些四邊形都是平行四邊形。

接下來,請同學們猜想平行四邊形的第三個判定定理,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然後,學生分組討論證明。教師引導,現在你有多少種判定平行四邊形的方法了?這些方法分別是從四邊形的“邊”、“對角線”去考慮的。討論後,請學生派代表上黑板板演並説明構思想法。此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

(1)學生實驗操作的準確性。

(2)學生能否運用不同的方法從理論上證明他們的猜想、發現。

(3)學生使用幾何語言的規範性和嚴謹性。

最後,教師跟學生共同總結我們得到的第三條判定定理: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繼續動手、實驗,親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體會運用“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的研究方法,並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

(三)深化新知

在這一環節,我會口述兩個習題,加強學生的理解,同時拓寬學生思維。

1、填空:四邊形ABCD中,

(1)若AB∥CD,補充條件_____,使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

(2)若AB=CD,補充條件_____,使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

(3)若對角線AC、BD交於點O,OA=OC=3,OB=5,補充條件_____,使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

(4)若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E、G、F、H分別為OA、OB、OC、OD的中點,那麼四邊形EGFH_____平行四邊形。(填“是”或“不是”,並口述理由。)

學生口答填空1,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而且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估計問題(4)對學生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師應在必要時對問題(4)作適當引導。

在此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

(1)學生回答問題和評價的積極性、準確性;

(2)能否從“對角線”的角度考慮問題(4)。

(設計意圖:這組填空題的難度拾級而上,由淺入深,體現知識呈現的序列性。問題(1)、(2)、(3)直接運用已學的三種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問題(4)是對平行四邊形性質和判定的綜合運用。同時為例題3的出現作好鋪墊。)

(四)鞏固提高

在這一環節,我會根據例題做以拓展,考慮當條件變化之後結論是否還成立,從而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1、若將G、H分別在OB、OD上移動至與B、D重合,E、F分別在OA、OC上移動,使AE=CF(如書中圖4),則上述問題(4)中的結論還成立嗎?——即為例題。

2、若例題中E、F繼續移動至OA、OC的延長線上,仍使AE=CF(如書中圖5),則結論還成立嗎?(學生口頭敍述理由)

教師通過flash動畫演示圖形的變化過程,學生觀察。對於問題1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由不同學生表述自己的不同思路,教師展示學生的不同方案,對於有創意的方案要大力表揚,然後教師規範板書。並引導學生從多種證明思路中選擇較為簡潔的方法。

有了問題1的深入探究,估計問題2對學生並不困難,因此,讓學生獨立思考後口述其方法、思路。

在此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

(1)學生能否抓住變化的圖形的本質特徵:對角線互相平分;

(2)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幾何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策略的多樣性、創造性。

(設計意圖:例題是問題(4)的變式題,在問題(4)的基礎上變換E、G、F、H的位置,使例題的出現不顯得突兀,降低了學生思維的難度。並通過對例題的進一步變式,讓學生體會各條件的內在聯繫,抓住“對角線互相平分”這一本質特徵。並通過多策略地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廣闊性。)

(五)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小結,主要圍繞下列幾個問題:

(1)判定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方法有哪幾種?這些方法是從什麼角度去考慮的?

(2)我們是通過什麼方法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這幾種判定方法的,這樣的探索過程對你有什麼啟發?

(3)類比、觀察、拼圖、實驗等都是學習數學、發現結論的常用方法。

作業:

作業我會安排知識技能和數學理解為必做題,問題解決為選擇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有選擇性的練習,能夠達到分層次教學。

(設計意圖:將知識技能和數學理解安排為必做題,降低了思維的難度,有利於加深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將問題解決作為選做題,為下一節學習“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作了很好的鋪墊。)

七、説板書

我的板書力求簡潔明瞭,重難點突出,右上角我會寫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前兩個判定定理,這樣設計能夠增強對比性。將黑板分為左中右三部分,左上方用來畫出兩木條組成的四邊形,下方寫出證明過程。中間寫出例題的運算過程。右邊是複習的性質及定理。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九章第一節《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過程分析和評價分析四個方面對本節課的教學加以説明,希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是初中數學一節十分重要的內容。它既是對前面所學的全等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一個回顧和延伸,又是以後學習特殊平行四邊形的基礎,同時它還進一步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和圖形遷移能力;並且通過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之間的相互轉化,滲透了化歸思想。不僅有着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綜上所述,本節課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動手能力、應用意識和抽象建模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2、學情分析

初二下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包括全等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在內的絕大多數幾何概念及定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條件中,又有許多頗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因此,由教師組織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不僅成為可能,又可以作為初中幾何知識綜合能力的一次檢驗、一次再提升!

二、學習目標分析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學情分析,結合新課標對本節課的要求,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經過探究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並能靈活運用。

2、能力目標:經歷探索、猜想、證明的過程,進一步發展推理論證的能力。體會在證明過程中所運用的歸納、類比、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

3、情感目標:通過操作活動,去觀察、猜想、分析,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勇於思考的好習慣。在與他人的合作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

這節課通過“觀察—猜想—驗證—説理—建模”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建構新知,根據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將本節課的重點定位為探索平行四邊形的兩種判別方法。難點是:平行四邊形的判別方法的理解和應用,突破難點的關鍵是:採用教師引導和學生合作的教學方法及化歸的教學思想。

三、教法與學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本節課通過設疑—引探—交流—運用—小結的教學方法,在教法上突出了三個特點:動、變、引

1、動(師生互動):給學生足夠時間親自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教學,與老師共同探究判別方法,感悟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

2、變(多層變式):通過多種交流手段(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和師生交流),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

3、引(適當引導):在教學中對思維受阻的地方,教師通過層層鋪墊,給予必要的引導,做到“引而不灌”,教師的引是為學生更好地學。

通過這三個方面師生雙邊活動,最終實現: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落實課程標準,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二)、學法分析

為了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親身體驗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着重培養了學生對待事物要大膽猜想的習慣。在學法指導上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猜想—論證—歸納這一學習過程,在他們原有的基礎之上自主建構新知。

四、教學過程分析

教學過程共分為三個環節:設疑導入、探索新知、回顧反思。下面我將從每一個環節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和教學目的控制等四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設疑導入:

老師檢查學生的作業(自制平行四邊形),通過學生的手工製作,鍛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在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和性質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制平行四邊形,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瞭解平行四邊形的特性,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老師檢查完學生的預習作業後。用一連串的疑問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慾望。

二)、探索新知(本環節共分為6步:回憶舊知、大膽猜想、實驗驗證、定理證明、小試牛刀和我是老師)

1、回憶舊知

2、大膽猜想

猜想是數學研究的重要方法,由問題你能判定自己的製作的模型一定是是平行四邊形嗎?讓同學們大膽猜想,教師也要多鼓勵學生的猜想,肯定猜想成果,不論對錯。培養學生養成對待任何事物都要善於猜想的習慣。(教師可提示:根據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3、實驗驗證

四人一小組,每組發若干小棒,根據我們的猜想試着擺一擺,看看擺出的是不是平行四邊形?

教師展示部分學生的實驗成果。並由此得出正確的猜想。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通過實驗得到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體驗數學發現和研究的過程,學會思考的方法。

教師提問:説明一個猜想命題是錯誤的,只要舉出反例即可。如何説明一個猜想命題是正確的呢?引導學生得出:還需要進行理論證明。從而進行下一個環節:

4、定理證明(整個過程由老師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得出定理證明的過程。)

老師總結:此證明是將平行四邊形轉換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全等得出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利用定義證明出是平行四邊形。整個方法是將平行四邊形轉換為三角形,新知識轉換為已學過的知識,這種思想方法叫化歸思想。

5、小試牛刀

出現兩道練習題,通過小試牛刀,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得到恰當的鞏固和提高。

6、我是老師

四人一小組,每兩人出一題,(要求解答本題時需用到平行四邊形的判定1或2)然後交換題目作答,判斷對錯,最後在老師的指引下全班交流。看看那組表現最好。在老師的組織、引導、點撥下主動地從事觀察、思考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從而真正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與性質。而通過學生自己出題解答代替由老師出題學生解答的傳統方法,由被動變主動,徹底改變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地位。

三)、回顧反思

請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穫和體會,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和整理。讓學生自由的發言、交流。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悦,產生後繼學習的激情。

四)、評價分析

達爾文説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本課圍繞“方法比知識更重要”這一新的教學價值觀,緊扣“方法”二字進行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習方法,思維方法和探索方法的滲透。與此同時,關注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互動,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縱觀整節課,學生得到了展現風采的舞台,知識、能力、情感各方面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我作為教師也對新課改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以此為起點,與學生不斷創新,再接再厲。

本節課主要思路:教師引導學生從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及逆命題入手,通過觀察、猜想、推理、討論、歸納,得出正確的判定方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體會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體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呈現教學素材,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五、教學過程分析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間互動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為有序、有效地進行教學,本節課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通過展示同學們熟悉的圖片,引導學生回憶曾經對平行四邊形的認識經歷。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平行四邊形在實際中的廣泛應用。

2、提出問題,合作探究

(1)平行四邊形有哪些性質?

(2)怎樣判斷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逆命題成立嗎?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出發,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是本節課深入研究的認知基礎,這樣設計有利於引導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

探究1:將兩長兩短的四根細木條用小釘絞合在一起,作成一個四邊形,使等長的木條成為對邊。轉動這個四邊形,使它改變形狀,在圖形變化的過程中,它一直是一個平行四邊形嗎?請説出其中的道理

學生活動:分組展示成果。學生共識用平行四邊形的定義進行解釋,但解釋的過程有的是通過三角形全等用邏輯推理的方法證明(化歸思想),有的是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用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得到。老師在肯定同學們積極思考的同時,強調量一量,算一算是學習幾何的初步感知階段,要想公認它的正確性,必須經過用已學的定義或定理推理説明。設計意圖:既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間,又讓學生明白學習幾何須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嚴密的思維能力。

啟發探究,總結規律:

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1: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探究1:如圖,取兩根等長的木條AB、CD,將它們平行放置,再用兩根木條BC、AD加固,得到的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嗎?

學生活動:分組展示成果。有的用定義,有的用判定1,通過比較兩種證明方法都可取。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一題多證,引導學生在運用定理進行推理的過程中,因果關係層次要清晰。

啟發探究,總結規律

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2: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探究3:在釘制平行四邊形框架時採用了下面的方法。

如圖,將兩根木條AC,BD的中點重疊,並用釘子固定,則四邊形ABCD就是平行四邊形。請你説出其中的道理?

學生活動:分組展示成果。學生目前已有三種判定方法可用,通過展示,學生各有所取,然後讓學生比較、篩選最優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多掌握一個定理,就多了一個證明幾何問題的途經;多學習一些知識,就多了一把解決人生問題的一把鑰匙。知識越多越聰明。

啟發探究,總結規律

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3: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3、展示成果,歸納總結

判定平行四邊形的方法:

1、從邊與邊的關係: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2、從對角線的相互關係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設計意圖:數學教學論指出,數學概念(定理等)要明確其內涵和外延(條件、結論、應用範圍等),通過對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的比較,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到優化,知識體系得到完善,使學生的數學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維的難點。

4、強化訓練,鞏固雙基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把握了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此時,他們急於尋找一塊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體驗成功,於是我把學生代入知識應用環節。

設計意圖:兩道練習題由淺入深、各有側重,其中習1……習2……,體現新課標提出的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的教學理念。這一環節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內化知識。

5、學以致用,建立模型

實驗室有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玻璃片,某學生在做實驗時,不小心碰碎了一部分(如圖所示),同學們有沒有辦法把原來的平行四邊形重新畫出來?(A,B,C為三頂點,即找出第四個頂點D)

6、小結歸納,拓展深化

小結歸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是優化認知結構,完善知識體系的一種有效手段,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題作用,從學習的知識、方法、體驗方面進行歸納,我設計了這麼三個問題:

①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②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體驗是什麼;

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哪些學習數學的方法?

7、佈置作業,提高升華

以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為出發點,我設計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是對本節課內容的一個反饋,選做題是對本節課知識的一個延伸。總的設計意圖是反饋教學,鞏固提高。

課後思考:試證明: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設計意圖:為下一節學習“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作鋪墊。

以上幾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並充分體現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在教師的整體調控下,學生通過動腦思考、層層遞進,對知識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課堂效益達到最佳狀態。

六、《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教學反思

本節課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導中有練、有思、有研,改進教師先講知識,然後再進行強化訓練的做法,使講、練、思、研融合在一起,整節課學生能始終處於思維活躍狀態,讓學生充分體會快樂學習。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始終保持着高度的活躍性,出現了很多的閃光點,對我的啟發也很大,真可謂教學相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在教學中應把握教材的精神,在設計、安排和組織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有意識地體現探索的內容和方法,避免教學內容的過分抽象和形式化,使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去理解和把握,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體會數學推理的意義,讓學生在做中學,逐步形成創新意識。

收穫:學生對三個判定的掌握比較好,而且由於要求學生對每一個判定都進行了數學語言和符號語言的書寫練習,因此提高了學生的書寫能力,在習題課上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寫出比較完整的證明過程。

不足:幾何證明題一直是學生的一個弱點。初二的學生按照課標不要求規範的證明過程,但是考試卻要求書寫嚴格的過程,由於沒有規範的例題示範以及有關習題,所以學生的幾何證明題仍然是一個弱項,因此習題課上有部分學生仍然存在會分析,但是書寫不規範的情況,這在今後的學習中是一個需要改變和提高的部分。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5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的內容是實驗教材幾何分冊第四章《四邊形》的第二章節《平行四邊形》的第三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對平行四邊形有了初步的認識的基礎進行的。

本節課主要探討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以及判定定理的初步運用。在學生習得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的同時,還應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主動探索發現的能力。平行四邊形是常見的一種幾何圖形。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對角和對角線的特徵是平行四邊形的最基本知識,也是探討、推導平行四邊形判定方法的出發點,另外,在探討、嚴密地推導平行四邊形判定方法的過程中,能培養嚴密的數學邏輯推理論證的科學態度。因此,它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二、學生情況

八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論證幾何的學習階段,他們的數學表達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有限,邏輯推理能力還不強,推導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有一定難度。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運用直觀生動的形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所以教學中安排學生動手畫草圖,在畫草圖的過程中得出合理的猜測,在推理論證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數學教學中應積極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教學目標

按照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的要求,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和教材的特點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

2、會運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對有關平行四邊形的幾何習題進行證明。

3、通過實驗操作、説理,推理論證,養成用數學語言規範表達的數學素養。

4、感受以前學習的實驗幾何和現在學習的論證幾何的本質不同,體會到學習論證幾何的重要意義。領悟“實驗操作——合理的猜測——嚴密的推理論證——得出數學結論——運用數學結論”的數學探究方法。

5、在幾個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的推導過程中,體會化歸的數學思想。

6、養成一種勇於探索、勇於質疑的精神;在實驗操作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猜測,進行嚴密的數學邏輯推理論證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的推導;在判定定理的推導過程中,體會化歸的數學思想。會初步運用判定定理,進行有關平行四邊形習題的證明。

教學難點:

1、通過實驗操作,猜測出平行四邊形的幾種判定方法,並給予嚴密的推理論證。

2、感受以前學的實驗幾何和現在學的論證幾何的異同,體會到學習論證幾何的重要意義。領悟“實驗操作——合理的猜測——嚴密的推理論證——得出數學結論——運用數學結論”的數學探究方法。

四、教學設計思路

整堂課的設計思路是“畫圖操作——得出合理猜測——進行嚴密的推理論證——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運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幾次小組交流的安排,既注重學生小組間的交流,又注重不同小組間的課堂交流,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教學過程簡介:

在複習了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等知識後,出示本節課的第一個探究的問題:符合什麼條件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即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時出示畫圖操作題:如圖,已知,平行四邊形的一組鄰邊AB、BC以及它們的夾角∠ABC。請同學們以AC為對角線,把這個平行四邊形ABCD補畫完整。每個學生畫出草圖後,先在小組內及時交流、討論。然後,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所畫的草圖。

在學生畫出草圖後,教師適時提問:從以上畫圖過程中,你可以得出什麼結論?請用命題形式寫出。學生分別得出命題: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這是平行四邊形的定義)。

命題1: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命題2: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命題3: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命題4: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以上命題是通過畫圖操作後,猜測得出的,至於這些命題是否正確,我們必須經過嚴密的推理論證,才能得出這些命題是真命題。命題的證明,我們應該根據命題,畫出圖形,寫出已知、求證,然後,進行推理證明。

學生口述,老師板演命題的證明過程,老師適時點評。接下來,由同學們自己來完成其餘幾個命題的證明。(可分三個小組分工,每個小組學生完成一個命題的推導論證後,小組學生間及時交流,全班用實物投影交流、展示每個小組的學生證明的詳細過程。得出命題2、3、4是真命題。)而要判斷一個命題是假命題,只需舉出一個不成立的例子(即反例)。

經過嚴密的推理論證,我們得到這四個命題是真命題。並且,這些真命題的結論在以後的幾何學習中有較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它們作為判定平行四邊形的依據,得到四個判定定理。

利用以上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可以進行有關平行四邊形的推理論證。

出示例題,在例題的講評中,重視一題多解,並及時讓學生對各種解法進行評價。

五、教學反思:

1、教學中成功的地方:

(1)、通過畫圖操作讓學生直觀地畫出平行四邊形的草圖後,再通過得出合理的猜測,然後,再進行較嚴密的幾何證明,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這樣的教學設計比較成功。

(2)、本節課中很注重數學文字語言、數學符號語言以及數學圖形語言這三種數學語言之間的轉化。

(3)、在命題證明的教學中,有效地滲透了化歸的數學思想,體現平行四邊形的四個判定定理之間的內在聯繫。

2、教學中有待改進的地方:

(1)、小組學習討論的形式雖然可以培養學生間的團結協作精神,但另一方面也削弱了每個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應該妥善安排小組討論的時間。

(2)、由於本節課一下子習得了平行四邊形的四條判定定理(按常規需兩節課的時間),所以,為了保證能運用判定定理解有關平行四邊形的習題,進行練習鞏固,故整堂課有點前鬆後緊的現象。

3、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以往在教學中我們特別關注了知識的傳授與獲得,而忽視了學生在習得知識過程中的反思、領悟。其實如何提高學生對所習得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重點應放在改善學生的學習行為上,使學生“樂思、會思、善思”。

4、提高學生的自主評價能力

在課後,留出三分鐘至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交流課堂上的各種體會、疑惑以及收穫。學生充分的交流了知識上的點點滴滴的收穫,能力上的提高、進步,數學方法、數學思想的掌握和領悟,也培養了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思想。所以,課堂上經常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觀點、見解是十分重要的。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6

尊敬的評委老師:

您們好!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九義教材八年級下冊18.1.2平行四邊形的判定。下面我從教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説目標

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1、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會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解決簡單的問題;2、經歷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的證明和運用過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用意識;3、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

確定以上教學目標的依據是:

1、基於對課標的理解。新課程標準提出,經歷圖形性質和判定的探究,掌握幾何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幾何圖形基本證明方法和作圖技巧;本章目標要求: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探究並證明平行四邊形的判定。

2、基於對教材的分析。本章是在學習了平行線、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基礎上,對平行四邊形的判定進行探究的;它既是對平行四邊形性質知識的一個延續,也是後面學習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相關知識的基礎。

3、基於對學情的分析。八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探究圖形性質的能力,已經接觸過逆否命題的證明,具備探究平行四邊形判定的基礎,但在演繹推理方面還有待加強。

二、説教法

有什麼樣的教材就有什麼樣的教法;本節課教學內容分為四個教學片段,每個片段的教法我是這樣設計的:引入新課,我採用“創設情境”的辦法進行教學;定理教學我採用“自主探究”的辦法進行教學;定理的運用我採用“學生獨立作業、合作交流”的辦法進行教學;小結我採用“回顧總結”的辦法進行教學。整堂課中,我把“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教師是組織者、引導着、合作者” 兩大理念貫穿始終。

三、説學法

有什麼樣的教法就培養什麼樣的學法。通過導入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總結、歸納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定理運用教學培養學生概念運用、獨立作業、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小結教學培養學生回顧總結的能力、歸納梳理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説教學流程

依據教學目標、教材內容我設計以下幾個環節組織教學:

1、課堂導入。我是這樣進行的“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知道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反過來,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嗎?”

2、定理教學:①探究指導:學生按照提綱進行探究活動,教師進行必要的板書準備再到學生中巡視指導,瞭解學情為後續的展示歸納做準備;②展示歸納:逐題抽有問題的學生彙報,生説師寫,在發動其他學生評價、補充、完善。教師畫龍點睛加以強調。

3、定理運用。此處安排兩道練習題,第一題:定理的簡單運用,口答。第二題讓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教師巡迴指導,再進行彙報展示。

4、課堂小結。通過設計兩個問題:①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②還有什麼想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引導讓學生回顧、總結,教師畫龍點睛。

5、為進一步鞏固概念,我設計了兩個作業題。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評委老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v20xx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