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認真擬定説課稿,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説課稿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的第一課時,其探究的主要內容是“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以及“對角線互相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這兩種判定方法。它是在學習了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在教學內容上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説學情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初中階段包括全等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在內的絕大多數幾何概念及定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對於新鮮的知識也充滿着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望,而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條件中,又有許多頗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因此,由教師組織教學,讓學生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不僅成為可能,又可以作為初中幾何知識綜合能力的一次檢驗、一次再提升!

三、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運用類比的方法,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得出平行四邊形的第三個判定方法。

2、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這兩種判定方法,並學會簡單運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類比、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交流等教學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2、在運用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推理論證的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使學生學會將平行四邊形的問題轉化為三角形的問題,滲透化歸意識。

2、通過對平行四邊形兩個判定方法的探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平行四邊形兩個判定方法的探究和運用,使學生感受數學思考過程中的合理性、數學證明的嚴謹性,認識事物的相互聯繫、相互轉化,學會用辨證的觀點分析事物。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平行四邊形判定方法的探究、運用以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的綜合運用。

【難點】對平行四邊形判定方法的證明以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的綜合運用。

五、説教法學法

根據課堂學習的內容特點,本節課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引導啟發: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所起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傳授”,而是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的形式啟發學生髮現、解決問題,在學生思維受阻時給予適當引導。

2、激趣教學:學習本應是件快樂的事,為了讓學生“樂”學,教師通過遊戲、拼圖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本節課主要指導學生以下兩種學法:

1)自主探究:“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本節課的兩條判定定理都是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實驗、猜想、推理等活動得出的,使學生親歷了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全過程,從而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

2)合作學習: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合作,充分交流,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最大的成功,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導入新課

首先我會讓學生回答三個問題:

(1)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是什麼?

(2)平行四邊形的前兩個判定定理是什麼?

(3)你能觀察出什麼規律嗎?

通過一步步的追問,學生通過對比性質和判定定理,能夠觀察出,前兩個判定定理正好是前兩條性質的逆命題。接下來我會讓學生猜想,如果我們找到了第三條性質的逆命題,它能成立嗎?

(設計意圖:本節課採用複習引入的方式,以問題喚醒學生的回憶,引起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明確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既是它的性質,又是它的判定,目前判定一個四邊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只有定義。問題3則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並學會三個逆命題的準確的文字表達。)

(二)新課教學

探究活動:將學生進行分組,前後桌四人為一組進行探究實驗,讓同學們將兩根細木條AC、BD的中點重疊,用小釘絞合在一起,用鉛筆連接木條的頂點,並畫出木條的軌跡,做成一個四邊形ABCD。

觀察:轉動兩根木條,觀察這些四邊形ABCD有什麼特點?學生通過多次變換兩根木條的夾角,畫出很多不同的四邊形,經提問,學生能夠觀察出這些四邊形都是平行四邊形。

接下來,請同學們猜想平行四邊形的第三個判定定理,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然後,學生分組討論證明。教師引導,現在你有多少種判定平行四邊形的方法了?這些方法分別是從四邊形的“邊”、“對角線”去考慮的。討論後,請學生派代表上黑板板演並説明構思想法。此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

(1)學生實驗操作的準確性。

(2)學生能否運用不同的方法從理論上證明他們的猜想、發現。

(3)學生使用幾何語言的規範性和嚴謹性。

最後,教師跟學生共同總結我們得到的第三條判定定理: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繼續動手、實驗,親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體會運用“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的研究方法,並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

(三)深化新知

在這一環節,我會口述兩個習題,加強學生的理解,同時拓寬學生思維。

1、填空:四邊形ABCD中。

(1)若AB∥CD,補充條件_____,使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

(2)若AB=CD,補充條件_____,使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

(3)若對角線AC、BD交於點O,OA=OC=3,OB=5,補充條件_____,使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

(4)若四邊形ABCD為平行四邊形,E、G、F、H分別為OA、OB、OC、OD的中點,那麼四邊形EGFH_____平行四邊形。(填“是”或“不是”,並口述理由。)

學生口答填空1,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評價。而且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估計問題(4)對學生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師應在必要時對問題(4)作適當引導。

在此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

(1)學生回答問題和評價的積極性、準確性;

(2)能否從“對角線”的角度考慮問題(4)。

(設計意圖:這組填空題的難度拾級而上,由淺入深,體現知識呈現的序列性。問題(1)、(2)、(3)直接運用已學的三種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問題(4)是對平行四邊形性質和判定的綜合運用。同時為例題3的出現作好鋪墊。)

(四)鞏固提高

在這一環節,我會根據例題做以拓展,考慮當條件變化之後結論是否還成立,從而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1、若將G、H分別在OB、OD上移動至與B、D重合,E、F分別在OA、OC上移動,使AE=CF(如書中圖4),則上述問題(4)中的結論還成立嗎?——即為例題。

2、若例題中E、F繼續移動至OA、OC的延長線上,仍使AE=CF(如書中圖5),則結論還成立嗎?(學生口頭敍述理由)

教師通過flash動畫演示圖形的變化過程,學生觀察。對於問題1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由不同學生表述自己的不同思路,教師展示學生的不同方案,對於有創意的.方案要大力表揚,然後教師規範板書。並引導學生從多種證明思路中選擇較為簡潔的方法。

有了問題1的深入探究,估計問題2對學生並不困難,因此,讓學生獨立思考後口述其方法、思路。

在此活動中,教師應重點關注:

(1)學生能否抓住變化的圖形的本質特徵:對角線互相平分;

(2)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幾何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策略的多樣性、創造性。

(設計意圖:例題是問題(4)的變式題,在問題(4)的基礎上變換E、G、F、H的位置,使例題的出現不顯得突兀,降低了學生思維的難度。並通過對例題的進一步變式,讓學生體會各條件的內在聯繫,抓住“對角線互相平分”這一本質特徵。並通過多策略地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廣闊性。)

(五)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小結,主要圍繞下列幾個問題:

(1)判定一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方法有哪幾種?這些方法是從什麼角度去考慮的?

(2)我們是通過什麼方法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這幾種判定方法的,這樣的探索過程對你有什麼啟發?

(3)類比、觀察、拼圖、實驗等都是學習數學、發現結論的常用方法。

作業:

作業我會安排知識技能和數學理解為必做題,問題解決為選擇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有選擇性的練習,能夠達到分層次教學。

(設計意圖:將知識技能和數學理解安排為必做題,降低了思維的難度,有利於加深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將問題解決作為選做題,為下一節學習“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作了很好的鋪墊。)

七、説板書

我的板書力求簡潔明瞭,重難點突出,右上角我會寫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前兩個判定定理,這樣設計能夠增強對比性。將黑板分為左中右三部分,左上方用來畫出兩木條組成的四邊形,下方寫出證明過程。中間寫出例題的運算過程。右邊是複習的性質及定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dkmv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