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精品】語文説課稿模板彙總6篇

【精品】語文説課稿模板彙總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説課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語文説課稿模板彙總6篇

語文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八組第二十五課《學弈》。

2.教材簡析:《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説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説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然後講弈秋同時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最後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文言文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雖與現代文在用詞造句、朗讀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卻有着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從小學開始,在學生成語、名言警句、古詩詞的積累基礎上,讓學生接觸一點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語言特點,瞭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對加強人文教育,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很有好處。選編本文的目的有兩點:一是因為它的思想內容好,強調學習要專心致志,有利於學生繼承發揚刻苦學習的優良傳統;二是因為它短小精悍,文字較為淺顯,適合小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初步感悟了學習方法,為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3.教學要求:

知識能力訓練點:學生通過教師引導以及小組自主合作,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覆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

過程方法引導點: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瞭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根據註釋、聯繫上下文讀通、讀懂、熟讀成誦。)

情感態度滲透點:學生能從文中體會到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瞭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4.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它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為本課教學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難點在於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所以要將此點作為難點來突破。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而利用CAI課件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二、説學情

為了使學生真正成為二十一世紀的主人,順應世界教育人本化的趨勢,必須把教育過程本身建構成學生主體性的開發、培養、提高的過程。讓學生在民主、寬鬆、自主的教學氛圍中全員、全程、全面地參與學習活動,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全面發展。本課教學,是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學生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難如何消除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興奮點是組織教學的關鍵,因此在“備教材”的同時,我也在“備學生”上下了功夫。

1.利用舊知遷移,遊戲激活興趣。

《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也是成語“專心致志”的來源,利用此處切入點,將學生成語積累作為舊知遷移到古代文言文成語故事這一新知上,利用成語遊戲開課大大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習探究的自信心,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2.發揮範讀榜樣作用,增強學習動力。

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和關鍵都落在朗讀上,要樹立“朗讀第一位”的教學觀,但對於學生來説這是不易的,所以老師的精彩範讀往往可以促進學生朗讀慾望的產生,形成學習的動力。

3.自主合作,改變學習方式;團結協作,減輕學習壓力。

語文説課稿 篇2

説教材

《和田的維吾爾》一課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組課文中的第九課,本組課文的單元教學目標是瞭解課文表現出來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民俗特點。

説目標

新疆的和田地區和維吾爾少數民族對於我們常年生活在上海的學生在感性認識上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因此很有必要使用一些感性直觀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很好地進入教學情境中。對於文中關鍵性的詞句的品讀、分析有助於學生理解小標題的內涵從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用小標題的方式來組織文章的眾多材料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因此理解小標題的內涵與文章主旨的關係及其在材料組織上的作用是在教學中解決“長文短教”的有效突破點。

説重難點:

1、學習並積累“酷熱、鋪天蓋地、美不勝收”等詞語和生動的句子。

2、瞭解“和田的維吾爾”的特點,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維吾爾鄉村風情及他們雖苦猶樂的精神風貌。教學重難點通過獨立閲讀和交流探討,感受和田的地域風情和維吾爾人的以苦為樂的民族風情。

説教學準備:本課的學習需要一些圖片並蒐集課外資料。讓學生視野開闊。瞭解更多。

1、維吾爾風情圖片和民歌

2、學生朗讀課文兩遍。製作小報。

説策略

處於高年級的學生就應該學會自學,學會質疑,因此,本課的學習要通過誦讀、品讀、體悟、討論來完成。

説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欣賞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説説對維吾爾族的瞭解。

(如能歌善舞、熱情、漂亮等。)

2、對維吾爾族除了我們所知道的這些,還有着許多饒有趣味的風俗。現在,我們就走進和田的維吾爾。(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並説一説你瞭解到了維吾爾族哪些風俗習慣。

(如,日常食品饢、烤肉和“庫乃其”都是在沙土坑中烤製成的;把衣服鋪在沙漠上曬乾;天生愛花;能歌善舞等。)

2、快速瀏覽,畫出能夠反應和田維吾爾人性格或精神的語句。

3、討論:最能集中反應和田維吾爾人性格的是哪一句?

(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三、深讀品悟,感受地域與民族風情

1、默讀課文,結合畫出的句子,與小組同學交流:和田維吾爾是一個怎樣的民族?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理解,大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隨機指導:

⑴豪氣與樂觀的維吾爾族:

①輕聲讀第1自然段,想像這段話所描寫的情景:黑夜,鋪天蓋地的沙塵暴中傳來熱烈激昂的歌聲。這歌聲飽含着對黑暗與沙塵暴的蔑視,以豪氣與樂觀超越了可怕的黑暗與自然。

②找一找文中的對比:被沙塵暴統治與破壞的夜──熱烈激昂的歌聲;縮在被窩裏驚恐地豎耳傾聽──駕着馬車迎風引吭高歌。這樣的對比中不由得讓人對和田維吾爾民族的豪氣與樂觀肅然起敬。

③有感情朗讀這一段。

⑵酷愛土地的維吾爾族:

讀一讀2、3自然段,和田維吾爾人的生活中,哪些與土息息相關?

①“民以食為天”,維吾爾族人的吃幾乎離不開土。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了作者的驚歎。

②把衣服鋪在沙漠上晾曬。想象那樣的情景:在寂靜廣闊而又單調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猶如巨幅抽象畫。而能夠在這樣的背景下畫出如此有創造力的畫家,只能是熱愛生活、熱愛土地的維吾爾人。

③和田維吾爾人的吃和穿,都離不開他們深深熱愛的土地。

⑶愛美的維吾爾族:

讀一讀第5自然段,為什麼説愛美是他們的“天性”?

①畫出作者打比方的句子,體會“美不勝收”。

②愛花、種花、繡花,衣着如花,姑娘似花,維吾爾族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美麗地生活着,正像堅強的花朵,在最貧瘠的土地上仍然盡情地吐露芬芳。

⑷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

“沒有歌舞,維吾爾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經成了他們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説説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四、提升認識,體會寫法

1、結合全文,説説對句子的理解,“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2、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地域風情和民族風俗的?

(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脈絡清晰,易於把握;描寫細膩,語言優美。)

3、選擇你認為寫得精彩的句子或語段抄寫下來。

語文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散步》一文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八年級第二學期第五單元的一篇散文。它用一件非常普通的家庭小事“散步”“形散而神聚”地體現了一家人之間濃濃親情,唱出了一曲尊老愛幼的讚歌,讓人體驗到“生活之美”。

二、目標分析:

本單元課文的學習,要讓學生能夠整體把握內容,用心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想想人生的大問題。另外,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習朗讀能力的培養。《課標》對第四學段的朗讀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針對以上分析,我對本節課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內容,學習優美語言;

2、培養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學習優美語言;

2、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的情感。

三、説教法

⒈啟發談話,以情動人

⒉授之以漁,合作學習

⒊交流對話,開放學習

⒋鏈接生活,震撼心靈

⒌媒體輔助,增色課堂

四、説教學程序: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主要設計瞭如下步驟:

1、情境導課:這裏用多媒體放歌曲《我愛我家》,然後,我隨着音樂的節奏説出家庭生活中的細節。給學習奠定了學習本文的感情基調,同時,又使學生在課前自然地回想起自己家庭生活中的細節,這又為後面的教學鋪好了道路。

2、學法指導: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本節課一開始,我便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閲讀(掃清文字障礙);理解(瞭解課文內容);品味(體會精彩語言);延伸(談談你的感悟)。] 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

3、朗讀指導:我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然後談談自己認為怎樣才能把這篇文章讀好,學生回答出最基本的之後,我接着提醒學生一些朗讀的技巧.然後由學生自由表演讀.

4、交流對話,瞭解內容,在學生前面閲讀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進行談話,讓學生説出課文內容,並將用媒體展示.

5、合作探究,品體語言美: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進行美點大尋蹤,找出自己認為好的名子並進行分析,在合作與品味中挖掘尊老的內涵.

6、鏈接生活,接受靈魂的洗禮.

散步之美就在於以小見大,以家庭生活的細節反映出尊老愛幼的社會美德.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讓學生接受靈魂的洗禮.所以,課到這裏,教師又一次的和學生進行談話,使學生回想自己的家庭生活細節,從而達到情感的共鳴.

五、説板書設計與作業佈置:

1、 説板書設計

本節課與其説是知識教授課,不如説是學習方法的傳授課,故在板書設計上首先是學習方法,接着是課文內容的分析,我將本文的主要人物概括為幼小的生命、成熟的生命、 衰老的生命並用箭頭表示出他們之間的關係,最後對本文的思想感情進行了歸納.

2、作業佈置

本節課的作業分三類:

1、口頭作業:求學生進一步朗讀本文,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書面作業:是對學生本節課所學新知(對稱句的特點及作用)的加強與鞏固.

3、實踐作業:學了本節課,尊老愛幼不能只停在口頭上,因此,我設計了實踐作業,看公益廣告“媽媽洗腳”並給自己的`親人洗一腳寫出自己的心得.

語文説課稿 篇4

一.解讀教材:(即説教材)

第一課時重點掃除閲讀障礙,讀準讀通,整體感知文本“美”

教學目標:

1.通過閲讀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從而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目的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在讀、説寫等拓展性的言語實踐中,發展語言。

4.理解感情…….

二.理念指引(即説教法、説學法)

為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的教法為:突破重點,擊破難點,宜將情境教學法貫穿教學始終,並輔以重點詞句突破,圖文結合,反覆誦讀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課標要求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和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中高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因此,與上述教法相配合,要引導學生掌握:“讀思議讀”的學習方法,通過讀(範讀、默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通過思,即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認真思考,從深層次上進一步認識課文內容和寫作方法;通過議,進行信息反饋和交流,檢驗讀和思的效果;再通過反覆誦讀(個別讀,男女生讀,小組分句,段讀)使感情進一步昇華,進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領會,達到提高興趣的效果。

1.情境創設:著名小學語文教學專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學,即是以生動形象的場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把教師的語言和情感,教學內容及課堂氣氛作為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作用於學生的意識,達到學生主動學習和整體、和諧發展的目的,其特點是形真、情深、意遠。

2.自主品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閲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語文課堂應是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是一個寬鬆而又和諧的課堂,作為引領者的教師和作為學習主人的學生都應積極主動地參與、投入,是謂“教學相長”。在本節課中,師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進行了互動.

設計思路:

以“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個目標為綱,尊重文本的價值取向,從學生對劉的“求賢若渴”等的體驗中提煉出“誠”這條主線,在初讀課文中發現成,在反覆朗讀中感悟成,表達成,通過引入《出師表》這一拓展資料,讓學生感悟豬這一人所後來回味到留的成,最後讓學生與劉對話,從而來讚美成,昇華成。

設計理念:《三顧茅廬》是一則歷史故事,講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一國家大業的故事,讚揚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依據“向全體學生開放,向學生的思維開放,向學生的情感開放,向學生的未來開放”的教學理念,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培養創新意識為抓手,打破歷史故事“情節分析+人物特點”的教學模式,將其設計成先讀再編後演的開放性語文教學,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課文進行全身心的感受,讓學生的個性在生動活潑、自由開放的學習中飛揚。

三.教學設想(即説教學程度)

研究教法和學法是搞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而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一環。{過渡語}以求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學生學有所獲,我根據本課教材的特點以及我班學生的實際水平,將本課劃分成 6 個環節:

一、緊扣“誠意”,質疑導讀

1、題質疑,初知大意出示課題,引導學生質疑。

2、重點質疑,讀中感悟

教師小結:理解人物形象,不僅可以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入手分析,還可以從環境描寫、人物之間的彼此襯托等方面來理解。這一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讀讀議議,保護學生的獨特見解,真正做到向全體學生開放,向學生的思維開放。

3、賞讀複述,內化語言

(設計點評:教師運用開放性的閲讀教學,長文短教,不僅避免了煩瑣的情節分析,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中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五、説板書。

這次的板書我要求學生自己填寫,已達到創新。{自填板書,別具一格}

語文説課稿 篇5

我説課的內容分為六部分:(一)説教材 (二)説學情 (三)説教學方法 (四)説學法 (五)説教學程序 (六)説板書

一 、説教材

1.教材內容

《月亮灣》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篇課文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家鄉月亮灣美麗怡人的田園風光,展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派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全文共分為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的介紹月亮灣是個美麗的村子。第二、三自然段介紹村前和村後的美景。本文的一個主要特色是通過寫景表達作者對家鄉的讚美和熱愛之情。另外,教材中的插圖展示了月亮灣的美景,應該指導學生觀察圖畫,並藉助圖畫理解課文內容,練習背誦。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有四篇課文,即《古詩兩首》、《蠶姑娘》、《月亮灣》、《快樂的節日》。這些都是關於寫景的文章。學生通過學習《古詩兩首》和《蠶姑娘》,初步領略作者寫景的方法和對具體事物進行描述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學習《月亮灣》鞏固了所學方法,為學習《快樂的節日》做好鋪墊。通過學習,使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景的技能同時得到提高。

3.課時安排

《月亮灣》這篇課文,我準備用三個課時完成教學。第一課時,藉助錄音帶和圖畫介紹月亮灣;學生自學本課生字,然後自讀課文,説出三個自然段的大意。第二課時,深入學習課文,找出作者描寫的主要景物,體會作者寫景的方法,理解新詞。第三課時,檢查識字、背誦情況。現在我要説的是第二課時。

4.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寫景的方法。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和表達能力,以及動手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標:瞭解月亮灣的美景,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思想教育。

這樣的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5.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材內容,課文的前後聯繫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體會月亮灣的美麗景色。

在這篇詩情畫意的課文中,關於月亮灣的地理位置是本課的難點。

二、説學情

要想教好一節課,瞭解學情很重要。二年級的學生基礎功底薄,識字量少。但他們看圖説話比較積極。我相信,通過引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理解新詞,同時結合課文的插圖以及圖畫,這節課一定能收到預定的教學效果。

三、説教法

1. 以讀促解法

俗話説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引導學生多讀,反覆讀,有感情地讀,才能理解課文內容,領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 直觀教學法

通過幻燈、圖畫等教學媒體輔助教學,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新詞、理解課文。

3. 圖文結合法

本課文的插圖,充分體現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我通過讓學生看課文插圖和本人的板圖,進行口頭説話,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説學法

“好的學習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與教相適應,我指導學生運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練一練——畫一畫等學習方法。這樣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形式,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

五、説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一上課就板書課題<板書:3

月亮灣>讓學生大聲齊讀題目,接着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樂曲和幻燈出示月亮灣的田園圖片,問學生,“月亮灣是個怎樣的村子?”(答:美麗的村子)“作者是怎樣介紹它的美呢?”問題的提出,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產生學習的慾望。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 默讀,並討論這段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通過學生自讀,並討論問題,主要是培養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2. 指導用敍述的語氣朗讀本段。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讓學生找出這一段共有幾句話?共描寫了哪些景物?學生個別回答,學生每説出一種,教師邊畫圖,邊問問題:

(1)怎樣的小河?(月牙一樣的小河)

(2)幾座石橋?(一座石橋)

(3)河水怎樣?(河水繞着村子緩緩地流)

(4)清清的河水怎樣?(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橋、綠樹和青山)

(5)滿樹的桃花像什麼?(像一片燦爛的朝霞)

通過説出景物和其特點,以及結合教師的板圖,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了本段的內容,為下面的教學作好鋪墊。

2.出示寫有詞語:月牙、緩緩地、倒映、燦爛、朝霞的小黑板,讓學生小組討論這些詞語的意思,然後進行搶答,教師再借助幻燈讓學生核對答案。對錶現好的小組給予表揚。通過討論和激烈的比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善於思考、協作學習的技能。

3.讀一讀,比一比,哪一句更好?為什麼?

(1)/河水倒映着小橋、綠樹和青山。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橋、綠樹和青山。

(2)/過了橋,是一片農田。

\過了橋,是一片綠油油的農田。

學生集體交流並討論。通過比較,學生掌握了寫作的技巧。

4.讓學生説出這一段的比喻句,並説説這句話用什麼比作什麼?再要求學生用“像”説一句比喻句。從中培養了學生動口,動腦的技能。

5.學生邊看板圖,邊複述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學這一段,並回答問題:村子的後面是什麼?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五>檢查學習效果

為了達成本課的學習目標,我設計瞭如下測評題:

1.基礎題:填空。

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 ,表達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拓展題:畫圖寫話。

你的家鄉哪兒最美?試着畫一畫,然後寫幾句話,再向同學介紹。

六.説板書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我通過板書讓學生了解了月亮灣的地理位置,並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附板書:(略)

語文説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我説課的內容是《散步》的教學設計。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理念、學生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五個方面來進行説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本説課內容在學科知識體系中所處地位和作用)

莫懷戚的《散步》這篇課文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文章記敍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細節”,滲透着濃郁温馨的親情。表達一個大主題——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第五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運用,並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所以,教學這篇《散步》,要在學生學習前面課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啟發指導下,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運用所學方法,繼續鞏固單元要求。

2、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標,我確定的三維目標是:

①知識與能力: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詞句含義,品讀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

②過程與方法: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閲讀,理解,品味一篇美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用心去發現感情、感受親情並珍愛親情,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3、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材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重點難點分別為:

(1)重點:

①感受文章濃濃親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②透過文章淺顯質樸的語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藴。

(2)難點:

③理解文章最後一句話所具有的象徵意義(“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4、教學關鍵點:

理解文章最後一句話所具有的象徵意義。

5、突破方法:

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喚起學生對家庭生活的温馨回憶,通過教師配樂朗讀、教師指導朗讀、學生誦讀等環節,使教師、學生、文本三位一體,使整個課堂氤氲在濃濃的親情及和美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圍之中。這樣,學生就能沉浸於文本,培養了學生良好朗讀習慣的同時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文章的重難點。

通過組織“鮮花獻給可敬的人”這樣一個語文活動,讓學生深入文本,通過對文字作細緻揣摩,感悟文章的語言魅力。然後通過小組討論或班級交流方式,對文字進行深刻體味,品味其藴涵的深刻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必須遵遁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語文課程還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經驗,並有助於學生與課程文本的互動。

根據以上要求,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理念:動情朗讀,探究內涵,體情悟道。

三、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活潑好動,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四、教法學法。

七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一)教學方法:

1、情境導入法: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營造與文章內容相吻合的濃厚的親情氛圍。

2、誦讀教學法:貫穿朗讀教學指導,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理解親情美,欣賞語言美。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增強直觀性,體現人文性。

4、語文活動式教學法:結合七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設計語文活動“鮮花獻給可敬的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二)學法指導:

1、圈點勾畫。讓學生勤動筆墨,養成良好習慣。

2、朗讀感悟。抓住關鍵語句反覆朗讀,從中體會思想感情。

在學習時,我認為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渲染親情(約三分鐘)。

播放歌曲《讓愛駐我家》,通過優美的旋律和詩化的歌詞,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引發學生對“家”進行認真審視,從而架起文本與生活有效溝通的橋樑。然後請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對“家”的理解。

(二)朗讀課文,感悟親情(約八分鐘)。

1、聽讀課文,初步感受親情。

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整體感知文本,用簡練的語言講述散步過程,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學生朗讀課文,要求: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聽”和“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過程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語言而不要流於形式。)

3、檢查閲讀效果:(屏幕顯示)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節呢?

C、散步的地點?

D、散步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E.結果如何?

(問題宜簡單,學習起步階段要儘量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梳理內容的目的是提醒學生初讀文章時應該關注的要點有哪些,也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台。)(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三)精讀課文,探究美點(約二十分鐘)。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朗讀,從文章中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

2、採用“我最喜歡的是,因為它美在——— ”的句式,談談你喜歡的理由。(語文學習的要義之一就是學習語言,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要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課堂活動設計:鮮花獻給可敬的人。

多媒體展示:假如你有一束美麗的鮮花,請你把它獻給文中的某個人物,你將獻給誰?請你結合文中描繪人物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的語句,説説你獻花的理由。

(1)學生閲讀可以進行小組間的合作。

(2)交流反饋。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

(3)學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可以獻給文中的“我”,因為他孝敬老人,有家庭責任感,在處理家人的分歧時講原則,不寵愛孩子。

②可以獻給文中的“妻子”,因為她賢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

③可以獻給文中的母親,母親慈祥善良、善解人意,疼愛孫子。

④可以獻給文中的孩子,他聰明活潑,也很懂事。

(4)一個散步中的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關愛中消除了,於是他們共同走向了那條開着金色菜花、長着整齊桑樹、閃着粼粼水波的幸福小路。請同學們齊讀文章最後一段,感受一家人的温馨幸福。

(四)拓展閲讀,昇華親情(約八分鐘)。

1、多媒體展示作者寫作本文的契機之一,為學生閲讀思考文章最後一句話的深刻內涵作鋪墊。

我與來西南政法學院進修中國民事訴訟法的美國漢學家柯爾特先生相熟後,常就中西文化的異同進行淺層次交談。出我意料的是他對中國文化的“孝”大加讚賞,説中國人的敬老愛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説英國哲學家培根説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明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他還同我一起去看過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説這種“由政府出面召集,全國像一家人在過年的事,在美國是不可想象的”。

2、朗讀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通過反覆誦讀這句話,教師適時點撥,使學生明白“母親”代表老一輩,“兒子”是年幼的一代。“我和妻子”正是人生的中年,要揹負起贍養老人,撫養下一代的責任。家庭是社會的縮影,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2、多媒體播放中央電視台的公益廣告《將愛心傳遞下去》,讓學生觀看體會中年人的愛心力量。

(五)真誠行動,抒發親情(約二分鐘)。

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温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回家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腳……幫助父母做點家務,陪父母散散步……

打個電話告訴家人,你很愛他們。(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樑,是已知與未知的中介,學習過程中,認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學習課文又不能侷限於教材。課內外結合,以外促內是學習語文的好方法。)

(六)總結全文,表達祝福。(約二分鐘)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老師把下面這副對聯送給大家,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愛,永遠洋溢着濃濃的親情。

上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下聯: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橫批:相親相愛。

(七)、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的原則是既要簡潔、形象、直觀,又要體現教學內容的要點,突出教學重難點,因此本節課的板書設計為:

散步

莫懷戚

尊老

母親

整個

我愛妻子

世界

兒子

愛幼

我的課説完了,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gv2z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