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精選説課稿範文合集8篇

精選説課稿範文合集8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説課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説課稿範文合集8篇

説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x號考生xx。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

喜歡就關注收藏我吧,鐵樹老師。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説課。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課本主題圖首先呈現的是火車在草原上行駛的情景,目的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體會加、減法的實際意義,接着教材編排了畫一畫、算一算等活動,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動手操作中認識加減法的意義以及各部分之間的關係。通過教學,加深了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併為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基於以上對教材內容的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經歷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關係的認識過程,瞭解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並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數感,增強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目標已經確定,要達到目標可謂難關重重,這個難關正是本課的重難點,在本課,我將重點確定為了解加減法的意義及各部分間的關係,難點確定為探究加減法各部分之間關係的過程。

難關已經確定,要如何突破這一難關呢?首先,在教具方面,我準備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在學具方面,我讓學生課前準備好直尺、演算紙等。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在教法上,我主要採取了創設情境法、引導探究法、小組合作法等,使學生更好的感知新知、運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的學習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因此,我在學法的指導上,主要採取了動手操作法、探究學習法、合作學習法,使學生真真切切的做課堂的主人。

現代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認知結構是在經歷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中不斷豐富、提高與發展。基於該理論,我將按創設情境、思考交流、新知運用等幾個環節來組織教學: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開課伊始,我利用大屏幕出示課本主題圖,並加以講解:小新家住在西寧,暑假了,小新和爸爸媽媽一起坐火車去拉薩旅遊,中間要經過格爾木,現在,知道西寧到格爾木的鐵路長814km,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長1142km。學生觀察後,提問學生“你能提出怎樣的數學問題呢?”選取有價值的問題“西寧到拉薩鐵路長多少千米?”進而引出新課,並板書課題“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關係”

一個有趣的開頭,不僅能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學活動更加順利的進行。在本環節,我充分運用學生的感知規律,通過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來引出課題,使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進入學習。

二、思考交流,掌握新知

這一環節,我主要從以下幾個層次展開:第一層次:立足實際,感知加減法的意義

首先,我引導學生思考開課時的問題西寧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引導學生通過畫線段圖的方式進行探究,點名由學生回答,學生可能會回答“我用814km加1142km得到的1956km就是西寧到拉薩的鐵路長度”根據學生回答,我引導學生得出加法的含義“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其中,相加的兩個數叫做加數,加的的數叫做和”接着,我利用大屏幕出示問題2和問題3:“2已知西寧到拉薩的鐵路全長1956km,其中西寧到格爾木長814km。問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3已知西寧到拉薩鐵路全長1956,其中格爾木到拉薩長1142km。問西寧到格爾木的鐵路長多少千米?”引導學生思考,並提出問題:“與第一道題比,

第二第三題分別是已知什麼?求什麼?你會算呢?”通過思考,學生可能會發現“已知全長,求其中一段路的長,可以用減法計算。”進而,我點名讓兩名學生演板,其餘學生坐練。學生列式後,我引導學生得出減法的含義:“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在減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已知的加數叫做減數,要求的加數叫做差”“其實,減法就是加法的逆運算。像剛剛,我們可根據一個加法很快寫出兩個減法算式,那麼加、減法的各部分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進而引出

第二層次:合作交流,體會加、減法部分之間的關係

這一層次,我我將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觀察三個算探究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合作前,我利用大屏幕給出合作要求,然後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小組進行交流,同時深入到小組中去,進行巡視指導。

第三層次:展示交流,彙報總結

學生合作交流後,我讓學生分小組展示討論結果,選擇有代表性的進行全班交流,如有的小組可能會説“我們組發現,和等於加數加加數,差等於被減數減減數”,也有的小組可能會説“我們組發現加數等於和減另一個加數,被減數等於減數加差”。

當然,學生的方法多種多樣,無論哪種都是寶貴的,我都給予表揚。基於各小組的發現,我引導學生總結出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總之,在新知識的建構過程中,我仍然把學生的體驗放在了首位,充分向學生提供數學活動的機會,把“想”的時間留給了學生,把“説”的機會讓給了學生,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三、鞏固深化,拓展延伸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的重要手段,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的練習:

首先,完成基礎知識的鞏固,指導學生完成書上的做一做,加深對加、減法意義和各部分間關係的理解;

其次,脱離課本,活學活用,我利用大屏幕出示由課本知識點編排的選擇題和判斷題,學生眼到、口到、心到,使知識更快的內化。

最後,聯繫生活,讓學生完成課本練習一的第三題,猜猜我是幾的練習。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體驗成功

這一環節,我將總結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讓學生交流在本課的收穫和感想;二是讓學生説一説本課體會到的數學思想;

三是讓學生評價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我再一一加以點評,並進行表揚。這樣的安排不僅樹立了全課的思想,還為學生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信心。

下面,我來説説我的板書設計,不僅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還起着提綱挈領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説課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耐心聆聽!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自讀課——《出師表》。

新課標指出:“閲讀……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本文文質兼美,情理交融,實在不可多得。教學應該通過讀、背、悟、思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得到提高。學習時,還應該結合文章組織相關綜合性學習,合理地將語文學習發散到課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發展。

二、説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A在學習中瞭解“表”這種文言文體的一般知識;B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掌握重點文言實詞的用法,能夠背誦文章的重點段落;C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遷移性閲讀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A反覆誦讀,在讀中感知文章大意及內容要點;B在讀中質疑探究、遷移發現;C強調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之間的對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實現師生的相互動;D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多角度閲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本文的學習,學會怎樣對他人陳述自己的觀點和建議;怎樣正確對待他人對自己的恩惠;怎樣看待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一情感培養絕不是空洞的説教,而是應該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在反覆閲讀的基礎上,自己從多角度去思考,得出自己的結論。而學生對諸葛亮人品、氣節的思考解讀過程,實際上就是情感培養過程、價值觀的形成過程。

三、説教法、學法

1、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品味。

2、由單向思維轉向多向思維,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思考。

3、注意傳授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學習思考,在思考中發現,在發現中走向完善。

4、重視教與學的雙邊性,重視師生互動,注重學生的自主理解和思考,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與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成功的喜悦。

5、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自然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切忌為了完成目標而強行設計教學環節。

6、要藉助學生的學習興奮點和興趣所在,以知識鏈接的形式,將學生對文本本身的學習拓展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更為廣闊的時空中自主學習。

四、説教學構思

(一)以詩句引入的方式,通過“出師一表”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文。

(二)自讀課文,掃除障礙

通過學生自讀課文,熟悉課文,提出疑難,掃除朗讀和理解的障礙。

(三)共讀課文,理清要點

以理清文章結構為目標,以教師範讀為引子,通過師生共讀課文,在讀中理解課文,在理解中反覆朗讀,把握要點,品味語言。

(四)綜合學習,自主探究

學生圍繞人物和作品評價或分析其學習中的問題,自我發現,自談感受,合作探討。

(五)選背課文,文化積累

學生選背精彩片段,展開競背,師生共評。

説課稿 篇3

各位老師:

下午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蔡勉旃堅還亡友財》,下面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

一、 教材分析:

1、 説教材:

《蔡勉旃堅還亡友財》選自(語文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第七單元第28課《古文二則》中的第一則,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文意易懂,在簡短的文字中表現了古人對待誠信與金錢的態度,充分體現了蔡勉旃所具備的人格魅力,通過學習,可使學生受到心靈的震盪,進而完成一次精神洗禮,一次思想的昇華。從而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維度的培養目標。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2、 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流利地朗讀文言課文。

(2)學生能借助課文註釋和工具書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詞的意義、用法。

(3)學生在閲讀中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並從中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學生重諾守信,養成誠信的良好的品行。

過程與方法:以朗讀、討論為主,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説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能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詞的意義、用法。

難點:聯繫生活實際談體會。

二、説學情:

初一的學生在前面雖已學過一個單元的文言文,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還沒有完全掌握,還要在授課過程中教會學生怎樣去朗讀,怎樣去借助註釋和工具書去理解文意等。

三、説教法:

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創設平等、民主的課堂氛圍。教學時採用了設置情境教學法、激發興趣法、問題討論法、師生互動法等;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四、説學法:

教是為了不教,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法指導。

五、 説教學程序

(一)設置情境

提問學生:

1、如果你借給了你朋友一筆錢,你會不會讓朋友打一張借條呢?

2、我們再來做一個假設,有一天,你正一個人在街上溜達,忽然你發現路邊有一個錢包,裏面有一千多塊錢,而周圍又沒有人,這時你怎麼辦?請如實回答這個問題,不要不好意思。

我這樣做鋪墊是為了:先通過設置現實生活中的兩個問題,來探求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也為讓學生充分認識本文主人公埋下了伏筆,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誠信為做人之本”。

(二)引入話題,理解文意。

1、結合以上兩個問題討論的結果,引入課題,並解決字詞。

2、朗讀課文。

3、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義。

4、提問學生:誰能到講台上給大家做一次小老師,把這篇文章給大家讀一讀、講一講?

(三) 分析、探究課文。(分小組討論後回答)

1、 蔡勉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 怎樣理解“券在心,不在紙”這句話?

(四) 拓展、延伸。(分小組討論後回答)

1、 通過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樣的道理?生活 中有沒有這方面的事例?談談你對這些事例的看法。

2、 就有關金錢和誠信的話題展開討論。

通過生活中各種關於金錢與誠信的問題及案例加以引導,如:合同糾紛、商業信譽、產品的售後服務等,給學生一個各抒已見的機會,再加以正確引導,既勉勵學生在商品經濟的大潮中要保持誠信的優良品質,又讓學生明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也要有保護自己正當權利的意識。這樣,把課堂與廣闊的社會生活聯繫起來,真正做到“語文的外延就等於生活的外延”,生活處處皆語文,從而達到既讓學生學到語文知識,提高能力,又培養了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維度目標。

(五) 佈置作業

課下你能蒐集一些有關金錢、誠信的故事、成語、名言警句嗎?

六、説不足:

一堂課下來我發現學生討論時不夠激烈,思維不夠活躍,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更要加強擴大學生閲讀面的指導,開闊學生視野,力求在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中學生。

我的説課結束,請多多指正。謝謝!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組織的是小班語言活動《毛毛蟲的故事》,這個故事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毛毛蟲的故事,到最後蜕變成蝴蝶的過程。無論是從形象上,還是從內容上看,都是幼兒感興趣的題材。活動情景性很強,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班孩子接近4歲,對角色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學習説話的機會。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情感上:培養幼兒對文學活動的興趣,樂於參加文學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2、能力上:積極參與活動,樂意運用語言交流。學習正確地使用量詞。

3、認知上:引導幼兒學説量詞:個、支、片,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學説完整短句我吃了一個紅蘋果,我吃了一隻黃香蕉,我吃了一片綠樹葉。

(三)活動的重點、難點

活動的重點是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積極參與活動,樂意運用語言交流,學習正確地使用量詞。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學説短句:我吃了一個蘋果。

(四)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物質準備:佈置蘋果樹、香蕉樹場景,蘋果、香蕉、樹葉小卡片各30張。

2、知識準備:看過毛毛蟲和蝴蝶的圖片,瞭解一些簡單的知識。

二、教學程序及目標達成策略

整個教學活動我設計了四個主要環節:

第一個環節:手指遊戲,引入主題。

教師通過手指遊戲《毛毛蟲,鑽山洞》來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的注意力都能集中到活動中來。

第二個環節:角色體驗,層層深入。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所在。要積極引導幼兒進行主動學習,我通過創設毛毛蟲找東西吃的遊戲環境,讓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中,加深對故事情節的認識和理解,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倡“敢説先於正確”。

第三個環節:自制圖書,講述故事。

這個環節引導幼兒結合遊戲的經驗,邊看圖書畫面邊完整地聽故事,在故事的結尾部分之前提出插進問題:毛毛蟲睡醒另外,它發現自己變成什麼了?初步知道毛毛蟲變成蝴蝶的現象。

 第四個環節:情境結尾,深化主題。

圍繞毛毛蟲將整個教學內容串在一起,使幼兒在輕鬆自然的氣氛中初步感知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遊戲練習法、視聽講結合法等。

1、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幼兒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幼兒有了自身的體驗。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説話。如毛毛蟲吃了什麼,他們會很主動地想出並説出來。

2、遊戲練習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繫故事中的固定句型:“我吃了一個蘋果,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3、視聽講結合法:應用視聽講結合法的方法,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讓幼兒在

快樂的學習氣氛中,講講、聽聽、看看、説説、做做的遊戲活動中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三、反思分析不足

1、過渡到第二個環節可以更自然點,讓幼兒更能進入到毛毛蟲這一遊戲角色中。

2、活動中還可以運用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説出自己的想説的,是幼兒練習説話的好機會。更好地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俗話説“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能有所成長!謝謝!

説課稿 篇5

各位評委下午好,感謝大家給我這次説課機會,我的課題是《基礎會計》。我將從以下七方面來介紹對這門課的設計:即課程定位、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與手段、課程設計、課程展望。

一、課程定位

課程的定位應以學院的辦學定位為基礎,專業培養目標為指導。

因此在我院“堅持產學研一體化的辦學模式,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能力培養為核心”的這一辦學定位的基礎上,在“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系統掌握現代會計、審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具有較高的計算機和英語水平,能在各類工商企業及會計師事務所、税務師事務所從事財會、理財及相關工作,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這一專業培養目標的指導下,我們將《基礎會計》作為財務管理專業的入門課程,通過理論和實際操作兩條主線對該課程加以學習。

基礎會計是會計學科體系的入門課程,是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必修課程。通過調查發現,在企業中,會計的職業崗位設置包括11項,包括:出納會計、成本核算會計、往來結算會計、總賬報表會計、會計機構負責人或會計主管等崗位。根據這些崗位所需要的職業技能,對本專業的學生進行鍼對性的培養,財務管理教研室特設置了7門核心課程。而在這七門課程中,基礎會計作為入門課程為其他六門課程的後續學習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學生們順利考取“會計從業資格證”、“助理會計師證書”等提供了保證。

二、教學內容

課程設計原則:

對於《基礎會計》來説 ,我們的課程設計原則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會計崗位工作任務為驅動,職業技能為主線,按照“必須、夠用”與“拓寬知識面”相結合原則,合理安排課程內容,真正做到“教、學、相結合”。

職業能力:

根據這一原則,針對會計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有哪些呢?包括:填制憑證、日記賬、總帳的登記、財務報表的編制,這其中就涉及到《基礎會計》中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的填制、會計賬簿的登記、財務報告的編制能內容。

課程目標:

根據會計這一職業能力的需求,我們在課程設置時遵循了三大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其中

1.知識目標有:

掌握會計的定義、會計要素、會計恆等式等內容。

掌握複式記賬中有關賬户結構、記賬規則、會計分錄及試算平衡原理。 掌握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的概念、分類及填制方法。

掌握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編制方法。

2.能力目標有:

能根據具體經濟業務合理區分會計核算的內容。

能理解並嚴格執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能熟練處理經濟業務。

3.素質目標有:

要求具備具有團隊合作精神,能嚴格公正地執行財經紀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誠信品質和社會責任感,能抵制金錢的誘惑,具備獨立開展社會調查的能力,工作作風嚴謹、實事求是,具有主動、熱情、耐心的服務意識。

課程模塊

有了這三大目標,我們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就明確了方向。我們將《基礎會計》課程分為三個模塊,五個部分,十個教學任務。首先在會計職業部分中,要求學生能夠認識會計職業,瞭解會計概念,職業崗位、職業道德等。其次在崗位實務中,我們按照期初建賬到日常賬務處理到期末賬務處理這一流程,要求學生掌握會計要素、賬户的基本結構與設置、會計憑證的填制與審核、賬簿的登記、對賬、結賬、財務會計報表的編制等內容,並且能夠將這些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

中去。最後在會計工作規範中,為學生提供會計基本原則、我國會計的法規體系等內容。

教學內容安排

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分別根據內容的詳略,難易程度分別安排了適宜的課時,保證課程內容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其中,在理論知識學習之後,我們會安排30個課時專門對學生進行實務操作的訓練。

課程的重點與難點:

在教學內容中,紅字部分是該門課程的重點部分。其中包括: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會計科目與賬户、複式記賬法的應用、會計憑證的填制與審核、會計賬簿的登記和會計報表的編制。其中借貸記賬法的應用、會計憑證的填制與審核、會計賬簿的登記、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又是重點中的難點,因此在教學中因重點關注。

三、教學資源(為了能更好的開展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實踐工作,我專業特配備了科學有效的教學資源)

教材使用與建設:近兩年來,一直採用“十二五”高職高專管理類核心課程規劃教材。該教材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理論論述詳實嚴謹,並配有大量的模擬案例,幫助學生理解。

(翻頁)此外,還專門配備了由康述堯老師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基礎會計配套習題集》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充分體現了“做中學”、“學中做”。

網絡教學資源:為了方便學生,在學校網站上載了《基礎會計》授課錄像以及課件等網絡資源供學生自主學習使用。

會計實訓中心:根據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的特點,推行“邊學邊做,學做合一”的教學形式,將教室和實訓室合二為一。校內建有財務會計實訓中心,設1個會計手工實訓室和1個會計電算化實訓室,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能有機地將“教、學、做”融為一體。

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學校十分注重校企合作工作的開展,與句容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句容恆信會計師事務所、江蘇七加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句容市茅山百事特鴨業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華東銷售分公司江蘇公司等20多家單位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健全,執行好

師資隊伍:《基礎會計》課程組目前有專職教師8人,副教授一名、講師6名,碩士以上學歷佔85%以上,形成了一支朝氣蓬勃、富有創新能力、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四、學情分析

《基礎會計》的教授對象為剛入門的初學者,他們有如下特點:

1.不具備任何相關的會計知識;

2.理解能力尚有欠缺;

3.對陌生知識存在好奇,樂於接受新生事物;

4.動手實踐能力有待提高。

解決措施:針對初學者以上四個特點,在教授該門課程時,首先應運用案例法教學,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形象的思維,幫助學生理解;其次利用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其正確引導,幫助大家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職業觀念;最後,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幫助其克服困難,完成學習任務,增強學習興趣。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1.啟發式的教學:由於本課程是學生的專業入門課程,學生的專業知識完全空白,所以首先必須由教師進行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有效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式的互動教學體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

2.模擬教學: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並模擬企業財務機構的設置要求,推選一名財務主管,會計、出納若干名,通過模擬一個企業一個月所發生的經濟業務,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化的要求,使用真實的會計憑證、賬簿和報表,按會計工作過程完成一整套會計核算資料。

3.實物展示法:課前準備好本次與本次課程有關的教學實物,例如: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向同學展示實物,以此為依據展開課程內容的講解。

4.邊學邊做:會計職業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加強實際操作的訓練,通過實際操作訓練來更好理解理論知識。不斷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便於學生掌握,提高學習效率。

5.分組討論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並推舉一名小組長。讓學生圍繞對會計的初步認識,列舉生活中涉及到與會計有關的事項,或學習中遇到不理解之處,展開熱烈的討論,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6.現場教學:可以將課堂搬到企業的工作現場,通過現場的情景,色彩、聲音的感染來促進學生的形象思維,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大家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考核:在對學生考核時,將考核內容分為實務操作與理論學習兩部分,每部分各佔50%,體現“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期中,在理論學習部分,將學生的成績根據平時成績、期中成績、期末成績三部分,按照3:3:4的比例分成三塊,綜合考量學生的學習情況。

六、課程設計(為了體現本門課程的設計安排,我選擇了“記賬憑證的填制”為例進行展示。)

本節內容共設定3個課程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記賬憑證的基本內容、填制要求,運用相關知識進行記賬憑證的填制及審核。

能力目標:通過本次課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生及知識遷移的能力。 使學生能夠根據原始憑證正確、熟練填制記賬憑證, 並對其進行審核。

素質目標:加強學生對企業經濟業務的感性認識,填制憑證應從“真實可靠入手”,樹立其誠信意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然後進行深入探究,從而獲得新知識,鞏固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科學嚴謹、

説課稿 篇6

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八年級上冊第12課《橋之美》,由粗讀到品讀,我對這一課有如下認識

一、解讀教材

《橋之美》是著名畫家吳冠中的一篇美學小品文,文章先指出了畫家眼裏,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就是“橋之美”,然後舉正反實例具體説明,以畫家的標準和眼光,發掘了橋在不同環境下所產生的美學效果,以獨到的視角,引領我們用“另一種眼光”去看“橋之美”。文章思路清晰,語言優美,表達富有個性,詩意的描寫性文字和説明性的文字相間雜出,體現了科學小品文的魅力,因此我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一) 知識和能力目標:

1、積累美詞,掌握與“橋之美”有關的美學知識。

2、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把握説明對象的特徵。

3、品讀賞讀精彩語言,體會科學小品文的語言魅力,體味語言的個性色彩。

(二) 過程和方法目標

理解本文的説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説明技巧。

(三)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充分感受美的薰陶,提高審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賞,用“美”的心靈去感受,成為一個有品位的人。

知識和能力目標當屬教學的重點,培養學生獲取知識,提升能力,鍛鍊思維應是語文課永遠的使命,而“理解本文的説明順序”則是教學中努力突破的重點,尤其是對文章極富個性的語言賞讀,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演練的好契機,可能會在課堂上形成一個各抒己見,人人爭議的小高潮,也是鼓勵學生個性閲讀,大膽思考,創意表達的一個設想。

二、關於教法:

對這樣一篇帶有説明性質的小品問,我會用朗讀法、討論法、引導點撥學生走進課文情境,細心體會,反覆揣摩。美點尋蹤法,讓學生自主發現精彩句子,在涵詠品味中接受美的薰陶,在充分的討論交流互動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我還會用比較閲讀法,引導學生深入認識文章的特點,再有如情境設置法,引導學生走進“橋”與“美”的境界中去。

三、談談學法

以“自主,合作,探究”為指導思想,如勾畫圈點批註法,合作探究質疑法,涵詠品評法,等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的自主學習的方式,在討論、思考、品評、欣賞中快樂學習,快樂認識“橋之美”。

四、教學設想:

我設想“以讀貫之,活動充分,積累豐富”,八年級學生剛剛接觸説明文,而本文又是一篇小品文,所以我會重視學法指導,兼顧學法實踐,具體為:

快速閲讀,感知形象——定向閲讀,提取信息——可視閲讀,學會鑑賞——句段品讀,體味語言——美文聯讀,感受特點——課外擴讀,拓展延伸。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橋是經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橋樑專家茅以升這樣解釋橋,那麼在畫家眼裏,橋又是怎樣的形象呢?又會有怎樣的魅力呢?讓我們跟隨吳冠中先生一起,對“橋之美”進行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審視與探尋吧!

(直入課題,會比圖片展示更具簡潔性,閒言少敍,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文情境語境中)

(二)快速閲讀,感知形象。

要求學生速讀全文,思考文章説明對象是什麼?用“這是一篇寫……的課文”句式説話。

(這是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與把握,眾説紛紜的課文感受也考察了學生的概括信息、提煉信息的能力,是一種相對淺顯的語言表達訓練。)

(三)定向閲讀,提取信息。

1、再讀課文,並劃出揭示“橋之美”的文句。

2、思考:(1)在作家看來“橋”“美”在何處?

(2)你對此有何感想,從中得到了什麼啟發?

3、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語言信息最豐富的學習內容,我設想讓學生注意勾畫圈點,學做批註,大膽積極思考,進行個性化的表述,要求他們學習中切實體現合作意識。)

4、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行文思路,理清説明順序。

(教師點撥指導:可先概括各段的內容要點,內容相近的段合成部分,把全文劃成相對獨立的若干部分,歸納每部分大意,依次銜接,就形成了文章的思路,得出了文章總-分-總的説明順序)。

(1) 同桌之間合作、交流。

(2) 師生互動交流。

(這一環節是本課應突破的難點,重視了對學生的學法指導,“教是為了不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注重學生自主能動的學習並讓學生自主實踐,合作探究。)

(四)可視閲讀,學習語言。

多媒體顯示形態各異,背景不同、多姿多彩的橋,讓學生比較鑑賞,認識“橋之美”。

(這一環節回扣課文,形象直觀的對學生進行了美的薰陶,並且讓他們直接學用了文章的美學原則如變化和諧等去品評鑑賞,而不僅僅止步於欣賞。)

(五)句段品讀,體味語言。

1、多媒體顯示一組句子,要求學生體味其情味。

如“茅盾故鄉……舒暢的氣”

“早春天氣……令畫家銷魂”等。

2、自己尋找一些充滿詩意,語意藴含豐富的語例,品讀賞析,可用“我喜歡……這句話,因為它……”(可以用詞,修辭,表達手法,句式特點等多方面入手)

(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讓學生在個性化閲讀的基礎上,進行語言積累,暢談審美體驗)

(六)美文聯讀,鼓勵創新。

聯讀《中國石拱橋》,比較兩文的異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或製作表格具體對比。

(教師提示:從兩文的説明對象,説明順序,説明方法及語言特徵等角度,比較評析。)

(這一環節設計是主要引導學生充分理解規範説明文與科學小品文的區別聯繫,全面認識“説明文”這一文體,深入認識文章寫作特點。)

(七)課外擴讀,拓展延伸。

1、課外蒐集有關“橋”的詩詞文字,或者瞭解橋的名稱由來,有關橋的故事傳説等。認識立體全面的“橋”,發掘全方位多角度的“橋之美”。(可以當堂展示一些教師準備的詩文資料)

2、以“寫”為主的拓展延伸,用書中所學的美學原則,如對比、變化、和諧等欣賞、品評一幅山水畫,學用第四段文字表述。

(這一環節聯繫生活,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樹立“大語文”學習觀,連接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陸游的七言律詩《書憤》是高中語文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第一單元自主賞析第四課,這個單元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運用“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方法探究詩歌的意旨。學生在小學學過陸游的《示兒》,初中學過《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訴衷情》,對陸游已經有了初步瞭解,所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定為全面深入地瞭解陸游的生平經歷,學習陸游的愛國詩詞,以《書憤》這首詩觀照整個南宋時代相類主題的詩詞,理解陸游等南宋愛國志士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有心報國、無路請纓的悲憤情懷。根據上面的考慮,確定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及重點難點為:

知識與能力:(1)瞭解陸游的生平,知人論世,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過對南宋朝代背景的瞭解,掌握南宋愛國詩人的思想感情。(2)當堂背誦並默寫全詩。

過程與方法:能初步鑑賞詩歌的語言、表現技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陸游的愛國精神和高尚人格。

教學重難點:誦讀,通過反覆的誦讀體會詩人蹉跎歲月、壯志未酬而又重新立誓報國的雙重情感。

二、説教法

1、誦讀法:作為高二學生從字面上理解《書憤》,應該説難度不大,而且詩歌篇幅短小,那麼教學中怎麼來教這一課?我採取了以誦讀為突破點,在教學方式上採取“四讀”的板塊式教學方法。

2、探究式學習:(1)教師提出問題,大家共同探討,深入瞭解課文。(2)學生提出疑惑,教師點撥。

三、説學法:(1)學生在瞭解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的基礎上,從誦讀入手,大聲朗讀,帶着感情朗讀,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詩人的豐富情感。(2)針對教師的提問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回答,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3)學生提出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由其他同學或者教師解答,多方面理解課文。

四、説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學生齊背陸游的《示兒》和《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讓學生明確陸

遊詩歌的愛國主題。

(二)初讀:體會情味,入文入境階段

方式:聽朗讀錄音,教師範讀,學生自由誦讀,學生個別誦讀,學生齊讀。

解題:書:寫;憤:詩人內心的悲憤之情

(三)析讀:請學生概括詩中都書寫了哪些事情?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情感?

1、概括首聯內容時,可以讓學生抓住“早歲”一詞,“早歲”指早年,説明這兩句是詩人在回憶往事,“氣”指收復失地的豪情壯志。這樣,學生很容易就能概括出首聯寫的是作者早年恢復中原的壯志。另外,抓住起句中“世事艱”在這裏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並在此時介紹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點明“世事艱”是詩題中“憤”字的根源,“憤”是貫穿全詩的意脈。

2、頷聯,重點向學生介紹25年前的兩次抗金勝仗。

3、分析頸聯時,先介紹詩人陸游的生平經歷。他從小深受家庭的愛國主義教育,童年又飽經戰亂的艱辛,所以陸游從29歲入仕就積極主張抗金,但屢次受挫,不被朝廷重用,多次被罷黜還鄉,收復中原的希望一再破滅。直到寫作這首詩時,陸游又被罷官,並在家閒居6年,這次又被重新起用為嚴州知州的小官,這時他已經61歲。

然後讓學生談“空”字的含義,就能更好的體會詩人年老體衰、功業未成、壯志未酬的情感了。

4、尾聯,陸游提到了諸葛亮的《出師表》,稱頌諸葛亮的出師北伐,讓學生分析陸游為什麼特別喜歡吟詠諸葛亮?這時介紹南宋王朝在面對金人入侵時一貫主張退讓、求和,致使南宋在金人的侵略下苟延殘喘,處於存亡危急的境地。陸游生活在這樣的時代,一生以抗金復國、建功立業為己任,而諸葛亮身為蜀漢丞相,六次出兵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當然為陸游所欽慕。所以尾聯陸游自比諸葛亮,表明自己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仍以諸葛亮為榜樣,鞠躬盡瘁,至死不放棄恢復中原的志向。就在1206年,韓侂胄起兵抗金時, 82歲的陸游仍躍躍欲試。

(四)聯讀

《書憤》所反應的陸游“壯志難酬,年華空老”的人生際遇,無疑是一種悲劇,但是這種悲劇是他個人的悲劇,還是整個南宋時代所有抗金愛國志士共同的悲劇?聯繫同時代其他詩人作品回答。

引導學生從學過的詩詞中找出類似的詩句。(用投影打出)

1、陸游的《訴衷情》: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2、辛棄疾《破陣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3、 岳飛《小重山》: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這三位詩(詞)人,同處南宋時代,他們的志向都是一致的, “天下事”也好,“功名”也好,指的都是收復中原的大計。而他們的遭遇也驚人的相似,陸游是 “鏡中衰鬢已先斑”“鬢先秋”、辛棄疾是 “可憐白髮生”、岳飛是“白首”。可見悲劇並不是陸游一個人的,報國無門、請纓無路、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國、收復中原的志士們共同的悲劇,甚至直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以身殉國。他們的悲劇是時代的悲劇,他們的悲愴是英雄們共同的悲愴,陸游終生沒有解開的情結不是他個人的情結,而是所有南宋愛國志士們共同的情結。

通過以上的分析,就能讓學生通過學習《書憤》這首詩來觀照整個南宋時代相類主題的詩詞,理解陸游等南宋愛國志士壯志難酬、年華空老、有心報國、無路請纓的悲憤情懷。

(五)背讀:背誦默寫檢查:叫三位同學上黑板默寫全詩,其他同學在下面默寫。讓學生能夠當堂背下這首詩。

五、佈置作業

課外寫作:我心目中的陸游(不少於600字)

六、板書設計

書 憤

陸游

《書憤》説課稿首聯:寫早年的雄心壯志 憤:恢復中原的豪情壯志

頷聯:回憶25年前的兩次抗金勝仗

《書憤》説課稿頸聯:寫年事已高,壯志難酬 憤:歲月蹉跎、壯志難酬

尾聯:自比諸葛亮,表明恢復志向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説課稿 篇8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會飛的圖畫》,説課程序如下:一、教材分析。二、教法、學法。三、教學設計。四、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會飛的圖畫》選自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版教材第15課。

2.教材分析:《會飛的圖畫》是一篇充滿情趣的課文。課文從爸爸給小明的來信引出郵票,再通過媽媽介紹,小明瞭解到郵票就是“會飛的圖畫”,最後以小明想象自己畫的郵票飛向四面八方結尾。近年來,手機、電腦的普及,讓人們傳遞信息的速度更快,渠道更多,書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被弱化了,被忽視了,以致於許多的學生只聽説過郵票,但對郵票是什麼樣的,有什麼作用都不太清楚。教學中我以這個為突破口,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了解郵票的作用以及郵票畫面上所承載的知識,進而培養學生喜歡郵票的情感,激發想象力。

二、教法、學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教學目標,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由枯燥的書本學習轉向生活實踐學習,由單調的分科學習變為學科融合,讓學生從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我把讓學生感受郵票的畫面美,瞭解郵票的作用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圍繞讓學生感悟郵票“會飛”的特點進行難點突破。整個教學設計立足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上。首先引導學生質疑:會飛的圖畫是什麼?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接着抓住郵票畫面美麗和能夠幫助寄信這樣兩個特點,時時處處讓學生感受郵票的美麗與神奇;最後鼓勵、指導學生大膽設計自己喜歡的郵票。在知識層面上,學生通過閲讀積累一定的詞彙;在能力層面上,學生了解郵票的作用以及畫面上所承載的知識;在情感體驗上,培養學生喜歡郵票的情感,鼓勵學生蒐集郵票,瞭解郵票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教學過程

1.以質疑促思考

2.以形象促感受

(1)實物介紹,拉近距離

(2)播放課件,激發情趣

(3)激情朗讀,培養語感

3.以情境促感悟

4.以實踐促培養

四、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1.在教學中,多媒體vcd對教學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課的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課件揭題,展示各式各樣的郵票,它用聲音、畫面營造了一個“立體”的教學平台。多媒體課件尤其適合在低年級教學中使用。

2.新課程標準為課堂注入了新活力。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經驗和體驗,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把師生間的單向交流變為雙向、多向交流,使課堂成為一個開放的課堂。本節課我抓住學生年齡小,愛提問的特點,精心設計了看vcd、讀課文、聽介紹、悟感受、畫郵票等幾個環節,以形象促感受,以情境促感悟,以實踐促培養。學生們在這個全新的課堂上,興趣盎然,想象豐富,思維活躍,言語暢達。整個教學過程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將語文教學與智育、德育、美育的發展有機地融合起來。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廣大教師要把多媒體教學資源用“活”,用“巧”,為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推進工作添磚加瓦。

標籤: 範文 説課稿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48rjd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