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經 >

詩經《蒹葭》詳解

詩經《蒹葭》詳解

《詩經·蒹葭》出自《詩經·秦風》,是一首懷人古體詩。詩中的“伊人”是詩人愛慕、懷念和追求的對象。本詩中的景物描寫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渾融一體,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悽婉惆悵的情感,給人一種悽迷朦朧的美。以下是詩經《蒹葭》詳解,歡迎閲讀。

詩經《蒹葭》詳解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 順着流水去找她,彷彿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幹。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 順着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 順着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洲。

註釋

1、蒹(jiān):沒長穗的蘆葦。葭(jiā):初生的蘆葦。蒼蒼:鮮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義同。

2、蒼蒼: 茂盛的樣子

3、為:凝結成。

4、所謂:所説的,此指所懷念的。

5、伊人:那個人,指所思慕的對象。

6、一方:那一邊。

7、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順流而下。一説“洄”指彎曲的水道,“遊”指直流的水道。

8、從:追尋。

9、阻:險阻,(道路)難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幹。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邊。

13、躋(jī):水中高地。

14、坻(chí):水中的沙灘

15、涘(sì):水邊。

16、右:迂迴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灘。

賞析

愛情是人類特有的感情,是一種自發的不由自主的情感衝動,同時也是個體的一種自我選擇。《詩經》中的愛情詩,熱烈而浪漫,清新而純淨,是心與心的交流,是情與情的碰撞。這些主要出自國風中的美妙詩篇,或者以輕鬆歡快的筆調錶現愛情的甜美,或者以生動寫實的筆法描繪周代婚戀的習俗,有的以纏綿悱惻的情致表現男女自由戀愛受阻後的複雜心理,有的則吐露棄婦在夫妻離異後的種種哀怨。這些作品,往往以美妙的文字與和諧的音律,將勞動生活與男女愛情的悲歡離合,委屈盡情地表現出來,成為藝術精品。

這裏,我就平時的學習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蒹葭》屬於秦風。周孝王時,秦之祖先非子受封於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王因出兵護送有功,有得到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後來秦逐漸東徙,都於雍(今陝西興平),秦地包括現在陝西關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

對這首懷人詩,歷來解説不一。有人認為作者在思念戀人,詩的主旨在寫愛情;有人説是詩人在借懷友諷刺秦襄王不能禮賢下士,致使閒士隱居,不願出來做官;也有人説作者就是隱士,此詩乃明志之作。我們細味詩意,詩中並未明確顯示男女戀情,況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難於判定。斷定為諷刺詩則更無根據。於是,索性把伊人幻化為作者所中意並熱愛的人,且不論及男女之別。

在難得一見的涉及《蒹葭》的研究文字裏,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研究它的形式手法。但這是把它打入《詩經》其他作品中進行泛化、單一的研究,用這樣的研究成果來概括《蒹葭》的藝術特色就未免過於狹隘。比如不少書籍以其引領《詩經》中“興”的手法兼有寫景敍事功能的一類作品,最典型的一例是這樣的①:“《蒹葭》第一章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起興,作者在一個深秋的早晨,看見河濱蘆葦上的露珠凝結為霜,觸動了他思念伊人的情緒。‘蒼蒼’是狀物的疊詞,《釋文》解為‘物老之狀’,正説明霜落草上斑駁蒼老的形態。第二章‘蒹葭悽悽,白露未晞’,‘未晞’二字表現作者追尋伊人從清早到日出;《説文》訓‘悽悽’為‘雲雨起貌’,説明詩的‘悽悽’為旭日下霜露漸漸融化沾濕的形態。第三章‘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曹風》傳:‘采采,眾多也。’説明這時陽光普照,白露尚未退盡,而蘆葦的上面已不被霜露覆蓋,顯出眾多的形態。可見詩的三章興句,都兼刻劃了詩人追尋伊人的時地,為全詩渲染出三幅深秋早上河濱不同的背景;即景生情,描寫了作者等待伊人,由於時間推移越發迫切的心情。”由此得出後文結論:“正是興的使用創造出如此美侖美奐的藝術境界,並使之得以充分展現。”假若我先前從未讀過《蒹葭》,定會被如此繁瑣機械的“剖析”攪擾得意興全無;而若讀過此詩,復觀此論又不免倒吸一口冷氣。當真如此嗎?我不禁要為作品同作者鳴冤叫屈了:“賦比興”的確是《詩經》中運用廣泛、非常值得注意的表現手法,但顯然不能以此一言蔽之地概括《蒹葭》的藝術特色。這無異於把詩歌創作降格為一種匠砌——只需選擇適當的材質,再施諸技藝予以串聯加工便大功告成。那麼,作品的生命力又從何而來?對於文學創作,先人早有“剪裁非刀尺”的灼見,其中“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當文字“像花朵一樣開放”時,真正的美感來自作品本身,因為作者的靈感、情思、心智已被它完全吸收,幻化成純粹自然的色澤和芬芳了。

選擇引文的立足點也無法鋪陳出《蒹葭》的旨境。詩的創作,“筆法”與“意境”當是同時並進,二者的界限很難分清。在感受詩歌藝術性的問題上“存其形而遺其神”,就無異於從一幅畫面中抽取線條。對於《蒹葭》這樣意境空靈藴藉、清超渺遠的詩作,作者的用心似有跡可尋,欲訴諸筆端,卻是“心行道斷,言語路絕”。好在,它的意境充滿了感知的具體性:叢鬱的蘆葦上露凝如星,水波清泠。水中小渚似有綽約人影,素紗白裳,遺世獨立。岸邊,一男子時而涉水疾行,時而駐足悵然遙望,卻怎奈終是盈盈水間,亦真亦幻。看着看着,視野中心的人影模糊了,追隨者模糊了,就連自己的心,也漸漸模糊在一片淡淡的煙水霧愁裏……直到眼前出現一片纖塵不染的空明,思緒又回到現實。彷彿剛才是藉草而眠的一翩幽夢,醒了,空氣裏卻分明還有蒹葭的清新味道。不知這算不算是對作品的一種“悟”,但我想至少是一種“思想交流”,閲讀品評時,何不順其自然地把握住這“交流”給我們的啟示呢?《蒹葭》情景交融的意境本已虛實難明,更兼興與境諧,可謂達到了“法極無道,神完氣合”②的層次,賞析詩作,領略此般至境,若應用“神遊象外,意到圜中”③“放安神思,心偶照鏡,率然而生”④諸般法則,該是比較適用的吧。

也有一些書籍在內容中專門剖析了《蒹葭》的旨意。如《毛傳》首章《傳》雲:“白露凝戾為霜,然後歲事成;國家待禮然後興。”魏源《古詩微》雲:“刺秦襄公也。以戎俗變周民,而不以周禮變戎俗,故詩人歎之。”他認為此詩是“望襄公求賢尚德之作。”王夫之《詩廣傳》中的評論,對歷史背景敍述更詳:“秦人收周土,用周民,面關以臨東國,屏周而擁以令天下。先乎齊桓為霸,霸宛在矣。如其周不可戴也,反周之舊,循周之跡,去幽、厲之所傷,沿文、武之所紀。……典章之在故府;獻老之在田間,交臂失之,而孰與為理乎?無已,則逆以取之,四百餘年而後得,尤不審,而逆以守之,二世而遂亡。天下怨秦之不仁,惡秦之不義,賤秦之無禮,而孰知其一,不智也。《蒹葭》刺之早矣。”今人也同樣有從古之説⑤:“用蒹葭茂盛,霜降漸黃的景物象徵秦襄公以好戰的戎俗得國。初時雖然強盛,但治國用威不用德將來必如蒹葭遇霜而黃;景色描繪烘托出清悽蕭瑟的境界,和詩人求之不得的失望心情相應,對錶現主題起到重要作用。”似此種種,都是先陳説周代歷史,然後從作品內容的千頭萬緒中發其一端與之相系。這樣的'解析往往給人一種“索隱”的感覺。客觀地説,《詩經》中許多詩篇的確表明了做詩的目的——讚美抑或諷諫(如《小雅·節南山》《小雅·蒼伯》《大雅·崧高》等),但美刺絕非詩歌旨意的惟一方面。從風格、意境判斷,《蒹葭》幾可肯定不在此列。

【拓展內容】

《蒹葭》教案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人教版)第四冊第七單元的一首詩歌。它是《詩經·國風》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愛情詩,採用重章疊句、反覆詠唱的章法抒寫了主人公對意中人的傾慕之戀,以及欲見而不得的惆悵、執着之情。

學生分析

八年級(初二年級)的同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詩歌欣賞能力。教師要善於引導。啟發學生,給學生營造音樂的氛圍,激發他們學習詩歌的興趣。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所以,教師注重營造特定的氛圍,通過富有感情的誦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學生感受、創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法,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把握全詩感情基調的基礎上,準確、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2、品味與賞析詩歌美的語言、美的意境。

3、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他們創造美的動力。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投影儀、錄音帶和VCD碟片。

2、詩詞曲賦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多讀多背必有好處。課前讓學生蒐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詩詞,以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加積累。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一)導語設計:

師:同學們,當你聽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親愛的媽媽,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這膾炙人口的歌詞時,是否記起了那首遊子思鄉的千古絕唱《天淨沙?秋思》?當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豐盛的晚餐時,是否記起了父母“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囑咐?當你驚歎於戈壁灘的狂風吹沙時,是否憶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志豪情?古典詩詞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麗與奇妙。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蒹葭》這首詩歌,再一次滋潤我們渴求的心靈。

(二)初讀詩歌

1、多媒體投影薄霧中的水邊蘆葦,蘆葉蕭蕭,茫茫蒼蒼。在這個畫面的襯托下,投影出詩歌原文。(藍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樂(低聲地):播放小提琴曲《水邊的阿蒂麗娜》。

3、學生初讀課文:藉助“預習提示”以及註釋,讀準字音,瞭解大意。

【文采飛揚的導語,清新自然的背景畫面,悠揚恬靜的音樂,使課堂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美,使學生體驗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課的基調。】

二、品味賞析

(一)整體感知

1、配樂朗讀:在《水邊的阿蒂麗娜》的音樂聲中,教師範讀,學生仿讀。

【樂曲播放與詩歌朗誦同時進行,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聯想,從而產生共鳴。】

2、請同學説説選擇《水邊的阿蒂麗娜》的作為背景音樂的原因。

【體會詩歌迷茫而略帶憂鬱的情感基調】

3、詩歌中主人公為何憂傷?

4、求而不得後主人公的態度如何?

【整體感知詩歌的思想內容:嚮往和追求純潔的愛情和求而不得後,主人公依然執着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語言

1、上述體會你是從詩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本課文重章疊句的結構特色,品味詩歌樸素清新風格灑落的語言】

2、創新設計:請同學把大屏幕上的詩歌中加點的詞改換一下,要求改後的詩歌整體風格不變。

【這個設計遷移性、挖掘性很強,它點燃了學生創造性自主學習的火花。詩歌中的加點詞語為三段對應部分稍加變化的詞語,學生改換後的詞大多是貼切的、和諧的,多元的。在這創新的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潛移默化的。】

3、熟讀成誦。(採用男女聲交替讀、齊讀等各種形式)

三、激發激情

(一)深層理解:

1、課後思考練習一: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目的讓學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為理解詩歌中的深層敍往往是從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為切入口的。】

2、自由討論“蒹葭”“蘆葦”“道路”等意象的象徵意義。

【讓學生極大地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通過相象和聯想,準確體會意象的象徵意義。】

(二)激發學生創造美的激情

1、多媒體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詞,同時播放這首歌。

2、思考:你認為這首改編自《蒹葭》的歌詞好嗎?為什麼?

【在討論中,學生髮現歌詞將原詩中的渺遠迷茫、纏綿感傷的意境,反覆詠唱的形式等精華部分保留了下來。這一發現,加深了學生對原詩的理解。學生在這首優美的歌曲聲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體驗。】

3、您也許不是詩人,也許不是藝術家,但老師相信你有豐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這首詩歌的意境,藉助除文字和音樂以外的其他藝術形式來表現的情景嗎?(各學習小組之間合作、探究、討論)

【這一設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這種開放型的題目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上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使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層出不窮,水到渠成地把學生創造的激情激發出來。】

四、拓展延伸

閲讀徐學鵬的《中國隨想》,並回答問題。

中國隨想

徐學鵬

這是一片開滿鮮花的土地

我們是一隻只的小蜜蜂

一邊飛着一邊唱着春天的歌謠

這是一片藍藍的大海

我們是一隻只的小貝殼

靜靜地躺在沙灘上心裏卻裝着一片海嘯

這是一張古老而又年輕的臉

我們是她開放着的微笑

或許也有幾滴淚水

卻淹沒不了這微笑的美好

這是一個永遠的形象

我們是她傾吐出的一縷縷陽光

儘管也有佈滿陰雲的日子

但總會有一個早晨太陽將大地普照

啊──中國

這就是我日日夜夜苦戀着的中國啊!

問題:

1、詩中哪些意象給你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詩人藉助這些意象表達怎樣的情感?

2、這首詩在語言上與《蒹葭》有哪些相似之處?

3、請用恰當的情感和語氣語調朗誦這首詩。

板書設計

寫景思人

蒹葭白露──伊人

情景交融

教學後記

這堂課中,我努力營造了一個情感的氛圍,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了正面的激勵,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精神,創新意識也得到了增強。這堂課中,我還滲透了音樂的教學,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編輯短評:此教學設計多方面體現了課改的理念,如學習方式的轉變,跨學科深透和延伸拓展學習等,同時也繼承了傳統語文教學的優點,如注重吟誦和品味、感悟等。這是一節可以參考的教學設計。但要注意更節制的地使用多媒體,讓學生的精力更多地集中於文字上。

標籤: 詩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jing/d7kd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