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詩經 >

詩經《蒹葭 》的理解

詩經《蒹葭 》的理解

蒹葭是一種植物,指蘆荻,蘆葦。蒹,沒有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 詩經《蒹葭 》的理解,歡迎閲讀

詩經《蒹葭 》的理解

蒹葭

選自《詩經·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詩意:蘆葦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逆着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漫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詩意: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間。蘆葦初生茂盛,白色露水還沒幹。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詩意:逆着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坡陡。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蘆葦初生鮮豔,白色露水還沒完。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詩意: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頭。逆着彎曲的河道尋找她,道路艱難又曲折。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的沙洲。

賞析

《蒹葭》選自《詩經秦風》,屬於十五國風,是首愛情詩,旨在抒發詩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終不得見的思想感情。

詩人在一個深秋的早晨,來到一條長着蘆葦的大河邊,訪尋他心愛的人,而那人卻使人感到行蹤不定、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他找呀找呀,從“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長着蘆葦的秋水邊奔波,徘徊了好幾個小時,通過這種訪求過程的描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寫出了他的欲見不得的焦急和悵惘的心情。詩中描繪的那條阻隔於詩人與伊人之間的秋水,既是眼前之景,又顯然別有含意,如果僅僅一水之隔,那他完全可以到達彼岸,見到伊人,何況詩人的追求又是那樣的執着和熱烈。因此我認為這條秋水實際上象徵着一種社會的阻力。正是這種阻力,才把牛郎和織女阻隔在銀河的.兩岸,使他們“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全詩三章,每章前兩句寫景,點明時令,烘托氣氛;後六句寫尋求“伊人”不得的心情。全詩迴旋三迭,往復歌詠,情調悽婉動人,意境朦朧深邃。詩中寫“蒼蒼”,“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來起興而懷“伊人”,又是用來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對於“伊人”,詩人知其地,而莫定其所,欲從靡由,故“溯洄”、“溯游”,往復其間,希望能與“伊人”一遇。用“蒹葭”起興,引出對“伊人”的尋求自然順理成章之。儘管詩人滿腔熱情地去“溯洄”、“溯游”,不畏“道阻且長”、“且躋”、“且右”,結果卻是可望而不可即。詩人因追求伊人而不得見所產生的空虛和悵惘之情是難以言喻的,而且用蕭瑟清秋的景象來襯托,詩人的這種情感就顯得更為突出,更為濃郁。正是緣景生情,情景相生,意到境成,清寥空靈的深秋之景與悵惘迷茫的懷人之思渾然無間,構成了全詩的藝術境界,給人以一種真切自然而又朦朧迷離的美感。

此外,本詩在結構上重複疊句。全詩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數相等,只是在少數地方選用了近義詞同義詞,如“萋萋”、“采采”分別放在“蒼蒼”的位置上,用“未晞 ”、“未已”去分別取代“為霜”,這樣既做到了一唱三歎,使詩人的感情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又使詩作行文富有變化而無重複呆滯之感。

《蒹葭》是十五風中的一篇,可謂“風”類詩的代表,讀它《詩經》的語言美,結構美,思想美可見一斑。

標籤: 詩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shijing/8pox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