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韋應物 >

韋應物《詠聲》簡析

韋應物《詠聲》簡析

中國之文學作品,歷來便有空靈與充實一説。賙濟詞雲:初學詞求空,空則靈氣往來;即成格調,求實,實則精力瀰漫。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中講:藝術心靈所達最高至境界,在於能空,能捨,而後能深,能實,然後宇宙生命中一切理一切事無不把它最高深意義燦然呈現於前。而中國詩人,尤愛將森然萬象映於太空的背景上,境界豐實空靈。

且看下面這首詩:

詠聲

韋應物

萬物自生聽,太空恆寂寥。

還從靜中起,卻向靜中消。

聽:名詞,聲音。

太空:太虛空,謂浩浩宇宙之虛空。寂寥:寂靜。

詠“聲”,何為聲?説文解字曰:音也。二篆為轉註。此渾言之也。析言之、則曰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也。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樂記曰。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從耳。殸聲。

在這裏,聲在淺層次上代表聲調,類似現在的1(dao)234567;但什麼是聲調呢,是人的感受性,將更原始的聲歸結為聲調,由此構成音、樂的基本構成格調。動物也有對原始之聲的感受性,從而產生其自身的意義。而音則是不同材料所做的樂器所發出的,較聲而言具有獨特的人文內含,“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表明動物能聽到聲卻不能像人一樣對聲做出解讀。在此引申“樂”,進一步昭顯道德要求,禮記雲:樂,通倫理者也。所以,韋應物所詠之“聲“,作為“音”與“樂”之最基礎的.音調,可泛指世間一切聲響、音樂、語言之最基礎。詩人詠聲,是否在構成形象?是否在熟悉的面貌中將疏異之物的可見內涵展現而出?

首先看前兩句:

“萬物自生聽,太空恆寂寥”: 聲音不是無緣自生或從外而來,是因緣假合而生。如雙掌互擊,則有聲出。聲音既然是因緣和合而生,自性本空,並非實有,只是假有,所以可説“太空恆寂寥”。此寂寥不屬無聲,也不屬於有聲,亦是有聲,亦是無聲。

作為可承載一切充實、內藴時空的太空,其本性處於有聲與無聲的張力之中。説其本性無聲,乃在於不會自行產生;説其無聲,其中生命之緣起緣滅自行產生聲響,進而形成格律、語言、音樂。這兩句中,天空現象的聲響與疏異者的沉默聚於一身。那聲是何以發出的呢?萬物自生爾,但緣起緣滅,皆生於太空。作終有一死者,在太空中發出聲,並以此為基構成語言、音、樂;進而轉化為生命(人)內在之體驗。人居大地之上,當其仰望天空那一刻,便會產生期待,進而追溯生命體驗之起源與意義,從深刻且微妙之語言與音樂追溯一切非寂寥的基礎:聲,之本質。

再看後兩句:

“ 還從靜中起,卻向靜中消”:聲是因緣所生,所以有起必有滅。而以靜比喻真如實相,因是無生,不待因緣,所以如若不動,不生不滅。但這無生法不離生滅法。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證悟無聲法,併發菩提心,度迷於生滅法的眾生,但度盡眾生不見一個眾人被度。因為眾生者,自性空。

以樸實且微妙的語言,進一步道説聲之本質。有緣起必有緣滅,一切皆源於太空,亦歸於太空,那麼包含了緣起緣滅的太空自身是圓融無礙的。佛家闡釋此詩時講人之修行在證悟無生法,但人在世界中,便會發出聲、形成音、樂、語言。太空仿若離人而去,盡顯嘈雜,但太空無處不在,眾生之生命體驗,源於太空,結於太空。眾生仿若在太空中度一世紅塵,身在紅塵中,卻也在太空之中;聲從太空起,形成音、樂、語言。眾生以聲將宇宙間最高深的意義燦然充實於眼前,復又歸於空靈。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鏚羽旄,謂之樂。 ——《禮記·樂記》

音,生於心而結於外,心與物相感而動,故形於音;樂,則更高一層次,通倫理者也。所以説,感聲而不感音者,是禽獸。那感音而不感樂呢?人中之禽獸。

語言?語言起於聲,應和於聲、音、樂,又屬三者之彰顯,同時外於音、樂。語言與音樂都是人外感於物、應於聲的產物,作為邏輯性、詩性的語言和體驗性的音樂共同應和生命,又一起追溯太虛。

韋應物代表詩作: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秋夜寄邱員外》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答李瀚》

林中觀易罷,溪上對鷗閒。

楚俗饒詞客,何人最往還。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標籤: 簡析 詠聲 韋應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weiyingwu/9l7l4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