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唐代詩人 >韋應物 >

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閲讀答案及賞析

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閲讀答案及賞析

引導語:韋應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全詩感情跳蕩反覆,形象鮮明自然,情味幽遠。下面我們來做一下這首詩的閲讀訓練。

韋應物《寄全椒山中道士》閲讀答案及賞析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註釋

(1)全椒:今安徽全椒縣,唐屬滁州。

(2)郡齋:滁州刺史衙署的齋舍。

(3)“澗底”二句:指想象山中道士隔絕人世的幽獨清苦生活。

煮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齋戒後的農曆九月九日,將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進鍋裏煮。

閲讀訓練

(1)試結合全詩分析首句的“冷”字好在哪裏。(3分)

(2)這首詩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試結合全詩加以分析。(4分)

(3)説説這首詩的構思脈絡。(4分)

(4)這首看似平淡的詩藴含着哪些情感?(4分)

(5)這首詩的第一句有一“冷”字,説説這個“冷”字所包含的內容。(2分)

(6)結合全詩,賞析尾聯的精妙之處。(4分)

參考答案:

(1)(3分)“冷”字是全詩寫景敍事抒情的關鍵。(1分)首句寫郡齋天氣的冷,聯想到山中天氣的冷;由天氣的冷,聯想到在山中艱苦修煉的朋友的孤獨、淒冷。於是詩人慾送一瓢酒去,好讓他在這秋風冷雨之夜,得到一點友情的慰藉(1分)。通過一個“冷”字,虛實結合,把詩人對山中朋友的想念很巧妙地表達了出來。(1分)(未答到最後一點,但前面各點的分析較具體,也可以給3分)

(2)(4分)作者的感情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1分)寫山中道人的種種活動,想送酒去安慰都是這種情感的表現。(1分)但憶念只是一層,還有更深的一層,即作者心中的寂寞之情。(1分)“郡齋冷”兩句抒寫,可以看到詩人身處郡齋的寂寞,想送酒去安慰山中的道士,終於又覺得找不着他們而無可奈何;而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終於無從化解。(1分)

(3)本詩圍繞“懷念老友”展開:先是由於郡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忙碌的他,最後又因找不着他而無可奈何。(一點1分)

(4)①對朋友的真摯思念。②無法見到朋友的孤獨寂寞。③政治上不得志的落寞感傷。(寫出一點得1分,寫出兩點得2分,寫出3點得4分。)

(5)既寫出郡齋氣候之冷,又寫出詩人心頭之冷,詩人寂寞而孤獨。

(6)(1)“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寫作者衷心希望送酒安慰山中的道士,但是落葉滿山,路也被遮蔽,道士自然無從找尋,詩人也無可奈何;這裏體現了情感的起伏與跳蕩。

(2)以形象煞尾,耐人尋味。秋氣蕭森、滿山落葉、人跡全無的深山,讓人想到作者的悵然、孤寂與失落,情韻深長。

以上每點2分,如果答情景交融、對比的酌情給一點分。

賞析:

這首詩乍看無甚驚人之句,好象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頗有陶淵明的風格,向來被稱為韋詩中的名篇。有人説它“一片神行”,有人説是“化工筆”(見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評價很高。

題目叫《寄全椒山中道士》。既然是“寄”,自然會吐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但憶念只是一層,還有更深的一層,需要細心領略。

詩的關鍵在於那個“冷”字。全詩所透露的也正是在這個“冷”字上。首句既是寫出郡齋氣候的冷,更是寫出詩人心頭的冷。然後,詩人由於這兩種冷而忽然想起山中的道士。山中的道士在這寒冷氣候中到澗底去打柴,打柴回來卻是“煮白石”。葛洪《神仙傳》説有個白石先生,“嘗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還有道家修煉,要服食“石英”。明乎此,那麼“山中客”是誰就很清楚了。

道士在山中艱苦修煉,詩人懷念老友,想送一瓢酒去,好讓他在這秋風冷雨之夜,得到一點友情的安慰。然而再進一層想,他們都是逢山住山、見水止水的人,今天也許在這塊石巖邊安頓,明天呢,恐怕又遷到別一處什麼洞穴安身了。何況秋天來了,滿山落葉,連路也不容易找,他們走過的腳跡自然也給落葉掩沒了,那麼,到何處去找這些“浮雲柳絮無根蒂”的人呢?

詩雖淡淡寫來,卻使人覺得詩人情感上的種種跳蕩與反覆。開頭,是由於郡齋的冷而想到山中的道士,再想到送酒去安慰他們,終於又覺得找不着他們而無可奈何;而自己心中的寂寞之情,也終於無從消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angdaishiren/weiyingwu/r2kvz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