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開放教育中統計課程教學模式探索論文

開放教育中統計課程教學模式探索論文

論文摘要:以信息化為特徵的遠程開放教育對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既提出挑戰,也提供了新的機遇。本文介紹了幾年來作者在《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教學實踐中,通過設計一實踐一評價一再實踐,順應遠程開放教育的基本特徵,將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進行優勢組合,着眼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探索建立“營造環境、優化面授、強化交流、催化能力”的教學模式的思路和體會。

開放教育中統計課程教學模式探索論文

隨着現代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工作的深入,一些多元化教學方式相繼被提出,這些對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都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但是,對不同專業和學科而言,教學模式應呈現出多樣性。如何在網絡教學媒體和資源越來越豐富的情況下,集各教學方式之長,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真正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去,以優質的導學活動,着眼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開放教育工作所面臨的挑戰。

筆者自承擔《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教學工作以來,順應遠程開放教育的基本特徵,將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進行優勢組合,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喚醒學生潛能為出發點,在連續幾輪的教學中,採用設計一實踐一評價一再實踐的方式,對遠程開放教育中統計課程的新型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

一、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基本構想

(一)連續幾輪教改的總體思路

開放教育下,教師的角色從傳統教育的“中心”轉變為現代教育中的“主導”,這種轉換實際上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創造,才能適應教學模式的深刻變革。筆者在承擔《國民經濟核算》課程的教學工作,從剛開始接受這一工作起,就有意識地將這門課的教學作為課程模式改革的試驗平台,在連續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持之以恆地探索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方法。圖1是實施課程模式改革的總體思路示意圖。

(二)具體教學過程的操作

儘管現代遠程教育有着自己的基本特徵,但作為教育學的分支學科,母體教育學理論為其提供了厚實的基礎,象布魯納的“結構一發展”理論中的啟發原則、反饋原則;巴斑斯基教學最優化理論中的教學要素和教學形式的最優化結合原則等在現代遠程教育中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進行優勢組合,千方百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尤其着眼於學生素質提高和潛能開發。通過“營造環境、優化面授、強化交流、催化能力”來完成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流程如圖2所示

(三)自我評價的內容設計

課程模式的改革並非可以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在這動態的實踐過程中,為了從總體上對改革進程瞭解,筆者還運用了“自我評價”機制,在連續幾輪的教學中,圍繞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這一主題,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內容側重以下幾個方面:

1、對本課程的認識;

2、對教師導學方式的評價;

3、學生自主學習情況;

4、對教學環節及媒體的要求。

通過這一方式,來對教學改革自我評價,反饋並推動改革的逐步完善。

二、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具體實踐

《國民經濟核算》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涵蓋範圍非常廣,既反映社會再生產各環節的活動,也反映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活動;既有分量和總量核算,也有存量和流量核算;這些內容涉及多門學科知識,對學習者專業知識面要求較高。而且,該課程屬於宏觀經濟核算範疇,要求學習者具備一定的宏觀經濟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知識,而從教學對象來看,會計學本科的學生微觀會計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並不少,但對宏觀經濟基本概念知之甚少,這些都使課程初學者或多或少感到這門課一般知識枯燥乏味,關鍵問題又深奧難懂,並且與所從事的實際工作關聯不大,給本課程學習帶來了更大的困難。筆者在對本課程和學生特點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將教學一體化方案、教學方法不斷改進,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

(一)營造環境

建設一個有利於學生學習的硬、軟件環境,安排好各教學環節,是教學實踐的第一步。

1、資源和環節

《國民經濟核算》是統設課程,中央電大已提供了主教材、輔助教材、IP課件等較豐富的教學媒體和網上課程資源。筆者一方面指導學生用好已有資源,另一方面也積極參與到課程的資源建設中去,先後錄製了19講的直播課堂。在網上資源安排上,除保持教學大綱、實施細則等常規欄目外,增設了一體化方案、往屆試題、方法指導、知識拓展、試卷分析、在線自測等多個欄目,力求從不同角度全方位滿足每個學生的自學要求。

豐富的教學媒體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學習資源,這些媒體還必須在一系列的教學環節中來實現,而合理的教學環節也只有通過實踐來優化。

由於學習者個人情況不盡相同,在自主學習時間的安排和課程資源的使用上會存在着差異,因此提出教學設計,讓學生根據教學設計去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在課程初學者對教材內容和各媒體資源都比較陌生的情況下是非常必要的。

2、學習氛圍

學習《國民經濟核算》這門課時,學生常常覺得內容抽象、原理枯燥、計算煩瑣,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教學實踐中,對按應試教育理念所設計,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的傳統面授教學進行剖析,讓學生自覺擺脱對傳統模式的依賴,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減輕畏難情緒,增強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通過“新”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這門課所介紹的SNA核算體系原本就是一個新興的宏觀核算體系,關鍵指標正式在《中國統計年鑑》公佈不過幾年時間。及時吸收本學科發展的新動態,讓學生了解最新的信息,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做法一直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

每學期開學的導學課上,在介紹教學一體化設計方案的同時,立刻引入一些最常見的宏觀經濟概念,如GDP(國民生產總值)、可支配收入等,比較我國和發達國家、安徽和其他省份具體數字差異,點明本課程就是側重講解這些宏觀經濟指標的內涵和計算方法。學生對這些在眾多媒體中頻頻出現、而又解釋不清的概念立刻會產生求知的慾望,為以後的學習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心理基礎。在隨後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筆者不時地針對不同知識點所涉及的宏觀經濟指標,指導學生去點擊諸如“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等網站,站中對此指標的解釋以及我國近年經濟發展在這些指標上的真實數據,讓他們感到所學知識與實際息息相關。

(二)優化面授

開放教育條件下,網上學習逐漸成為主流學習方式,面授的地位極易被忽視,而且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易重新落入傳統教學模式的套路。筆者認為,教學模式的改革,並不是簡單地減少面授教學,而且面授也不一定是上大課一種形式。只有以素質教育的理念去設計和優化面授過程,才會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並彌補網絡教學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電子教案是面授課的主要載體,設計好電子教案是幫助學生開展自主化學習的關鍵一環。筆者在設計教案時,在體系順序上基本尊重教材的安排,這樣有利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做些筆記,避免“課上豐富多彩,課後兩手空空”的現象發生。其次教案的表現方式直觀化,通過圖形、箭頭、色彩等多種形式突出課程重難點,每張教案力求文字簡潔明瞭,內容直觀,目的在於讓學生在有限的課時中能最大限度地對各知識點的精髓留下深刻印象。 自學方法的傳授,自學過程的引導也應貫徹於整個面授過程。筆者一方面抓住每次面授機會,精心準備,授課時採用啟發式教學方式,講重點、理邏輯、順思路來啟發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在授課伊始就幫助學生理出課程主線:國民經濟運行過程,以主線為鏈條,根據教學大綱,將課程內容分為經常帳户核算、積累核算、對外核算、其他核算四個板塊,對每一板塊,提出具體的自主學習要求,點明自學難點和常見問題,對自主學習的時間安排和媒體使用提出參考建議,讓學生在學前做到心中有數,避免盲目性。

(三)強化交流

學生個別化自主學習,並不意味着教師就無所作為,相反,教師作為輔導者,要積極利用各種環節和媒體與學生交流,使學生感到老師彷彿就在身邊。

遠程教育模式中媒體多、信息暢,師生不但能充分進行情感交流、信息交流,而且能深化交流。這為應用反饋原則來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提供了極好的平台。因此,筆者將求“實”與求“新”相結合,在培養興趣的前提下,採用實際步驟,多種形式地為學生提供反饋信息,雙管齊下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具體做法就是,在設計教學一體化方案時,將平時作業、網上交流、小組討論、期中測驗等環節的成績均以一定的百分比納入形成性考核成績。通過平時交流觀察、作業評分、網上答疑提問次數和質量評價等辦法對每位學生專業基礎、學習態度、自學能力隨時評價,分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這些在實踐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業是反應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直接手段,對學生平時作業除了按時批改記分外,給予個性化評語也是筆者一直堅持做的,雖然只是寥寥數語,讓學生感受到的卻是教師對他學習過程的關注和進一步努力的建議。

網上答疑是最方便,最廣泛的個性化學習指導方式,這種教學形式的及時、高效和交互性是其他任何方式所無法比擬的。每學期中央電大對本課程都組織相應的網上教學活動,筆者及時在網上發佈信息並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平時在教學中遇到問題能及時與中央電大課程主持教師EMAIL聯繫,交流課程教學心得。此外,每月組織一次網上答疑,面向全省電大學習本課程的學生一對一指導,平時對學生的提問做到有問必答,及時回答,這些都大大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這種多方面、多手段、多媒體、多環節綜合互補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快速入門、深入理解消化所學內容、降低自學難度,提高自學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四)催化能力

我們的學生來自社會,通過電大教育,最終將服務和回報社會,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是我在教學中孜孜追求的最高目標。

《國民經濟核算》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筆者認為“案例教學法”是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案例教學法”如何成功實施,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筆者在本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最大的體會就是“精、點、收”相結合。

所謂“精”就是精選案例,案例不應遠離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和興趣,也不應僅僅侷限於教材本身內容。隨着自主學習的深入,學生提問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將學生提的問題作為案例來組織討論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一次有位同學在網上問“宏微觀資產負債表有什麼異同?”這個問題啟發了我,學生對微觀資產負債表大都比較熟悉,但對同樣屬於資產負債核算工具的宏觀表瞭解甚微,儘管教材也講得比較詳細,但學生還是對關鍵知識點理解不深。後來在設計這個知識點的教學時,將這個問題作為小組討論題,事先佈置,要求學生先自學宏微觀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再利用網絡查找相關比較資料,然後參加小組討論。在討論時,大家互相評論,都沒講到的教師最後補充並在討論後總結成文掛在電大在線課程頁面下,學生對此興趣很大,最後這個知識點未經面授課講述,不僅在小組討論中迎刃而解,而且還帶動其他章節的如固定資產消耗等概念的深入理解,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點”是指在組織小組討論時,適時地點撥,點出問題所在,把學生的思維往研究的關鍵問題上靠,避免學生走彎路。

“收”是對學生的討論研究成果及時歸納總結評述。

由於統計案例的精選,適時的引導,加上學生已有的實踐知識,在小組討論時,氣氛活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切實提高。

三、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自我評價及完善

課程模式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完善。在以上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始終把全方位的教學反饋作為一種重要的手段來推動和完善改革,連續幾屆圍繞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主題,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主要想通這些調查來從總體上對教學模式改革進行自我評價,反饋並推動改革的逐步完善。

教學效果的好壞,取決於教學諸要素構成的合力,只有將教學各要素進行最佳結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從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隨着改革深入,教學效果明顯提高。認為課時安排合適、希望有多種媒體助學和認為作業難度適中的學生比例逐步上升,而希望面授課面面俱到、認為課程自學較難和從未上網查詢過課程資料的學生比例逐漸下降。這表明,絕大部分學生對本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方向是認同的,能夠並且願意主動提高自身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環節安排與教師課程一體化設計正逐漸吻合。所有這些都在積極推動着一種新型的、比較成熟的課程教學模式的形成和完善,這就是以網絡為平台、以媒體為手段、科學合理地安排面授、自學、輔導、討論、作業、測驗等各主要教學環節的學時比例,充分體現以自主學習為核心的開放教育教學模式。從歷次期末考試成績來看,自主化學習方式不僅沒有削弱學生的學習效果,反而強化了自學能力。一個教學相長、互為推動、良性循環的發展態勢正逐步形成。

四、結束語

幾年來,我們逐步進行了《國民經濟核算》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開放教育下的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是新興事物,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筆者在這方面只是做了些初步的嘗試。這些改革實踐也給我深深的啟迪,就是作為工作在開放教育第一線的課程責任教師,只要立足於本學科,樹立創新意識,抓緊現代開放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的良好機遇,從課程改革的點滴做起,持之以恆,必將走出一條適應現代遠程教育特點的教學之路,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有用的人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8okoy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