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歸園田居 >

《歸園田居》課堂教學精彩實錄

《歸園田居》課堂教學精彩實錄

導言: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認為語文學科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教學應該作到二者並重。我們認為對人文的尊重,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那就是對學生生活以及生命意識的關照。學習語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學會生活。

《歸園田居》課堂教學精彩實錄

以往,我們在教學有關陶淵明的詩文的時候,對於他的歸隱的行為常常是這樣評價的,他的歸隱一方面表現了他在渾濁的世風中潔身自好的節操,和不迷失自己的追求,另一方面他的`選擇又表現了他消極避世的思想追求。 可是,學生自己的體驗和觀點就一定是這樣的嗎?

我們在進行這首詩的教學過程 中,注意引導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辯論——

實錄: 師:我們在剛才的學習中,可以看到,陶淵明不善農桑——草盛豆苗稀,可是他還挺高興的從事農事,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隱逸農村的志趣,他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願意在官場中迷失自己,我們對這件事該怎麼看呢?

生1:我覺得作者的品質挺高尚的,他靠自己的辛勤勞動養活自己以及家裏的人,而不願意成為一個剝削勞動人民的人。 生2:我認為作者在那樣污濁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純潔品質真不容易。

生3:我認為作者應該選擇像蓮花一樣的品質,出淤泥而不染,不應該隱居。

師:為什麼?

生3:因為,如果他不歸隱的話,他作官一定會為老百姓作出更大的貢獻! 生4:我不同意你的觀點,因為如果他作官的話,這是與他的追求不相合的。

生3:我説的是“如果”,一個人活着我覺得就應該為社會作貢獻,我覺得陶淵明的生活方式只能是為自己而活着。他的生活是自私的!

生4:在那樣的世風中,他的歸隱是對統治階級的很有力的批判,這不是他的貢獻嗎?更何況,他在歸隱生活中寫作了許多不朽的詩篇,至今仍然膾炙人口,這難道不是他的貢獻。 生3:我説的是當時的作者的選擇,他怎麼會知道自己的詩作會流傳千古?

生5:你們不要爭論了,我覺得我們不應該用我們現在的觀點,去給作者的選擇定性,我覺得生活方式沒有什麼積極和消極之份,選擇生活方式應該是我們的自由。

(學生鼓掌) 生5:我們可以假設作者當官,應該是一個好官,最少能夠為老百姓服務,他看不慣的是當時的官場風氣,沒有什麼不好。他隱居了,寫文章自娛,倒讓他名垂青史,也行,假使説他一無所成,作了一個默默無聞的普通人,我們難道會譴責他嗎?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我們連陶淵明的名字都不知道,可是我們也沒有理由不相信他不快樂。

師:很對,我想以前我們對作者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我們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往往採取的是一種英雄主義的評價方法。我們不能對古人苛求,我們也不應該對人們選擇的生活方式去求全責備,這是我們的自由,只要我們的生活方式不危害人類,我覺得怎麼活着就是我們的自由了。

生6:我想,我們做人,可以歸隱,可以寫文章自娛,可以作官。我們可以作官造福社會,我們一樣可以做一個社會上默默無聞的小卒,也許人們不知道我們的名字,但只要我們真真切切的活着,我們的生活就會有自己的價值。……

 後記:這是一堂很平靜的一課,雖然我們難以説清楚誰對誰錯,可是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學生自己一定有自己的選擇和評價。我們的語文要想真正實現其人文性的目標。我們必須擺脱政治説教的方式和方法,關鍵是教師不能給我們原本應該生動活潑的教材披以政治説教的目的。特別是對待古代的名人名篇,就如陶淵明,你怎麼能簡單的説他的生活方式是消極的呢?畢竟曾經還有很多人嚮往他的歸隱生活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tianju/kle7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