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觀滄海 >

古詩《觀滄海》課堂教學實錄

古詩《觀滄海》課堂教學實錄

引言:《觀滄海》是七年級上冊的一首詩,這首詩歌主要表達了曹操的遠大抱負和雄心壯志,文中主要通過描寫波瀾壯闊的大海的景象以及作者由此產生奇特的景象展現了詩人的博大胸襟。《觀滄海》在教學上應如何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以下就是小編分享《觀滄海》教學實錄,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古詩《觀滄海》課堂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積累詩詞中的字詞,特別是現在很少出現的文言詞。如“澹澹”,“竦峙”,“星漢”,能背誦默寫這首詩。

2、能用自己的語言説出詩歌的意思,能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

3、學習寄情於景的寫法,激發為理想奮鬥的豪情壯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樂朗誦的音樂。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有誰能講一點關於曹操的故事?

生:我知道,他是一很壞的人,他逃跑的時候殺了他的救命恩人。

生:曹操是一個奸雄,他想篡位當皇帝。

生:他多疑,而且很兇殘,殺死華佗,自己腦顱里長毒瘤死了。

師:看來,曹操在同學們的眼裏沒有好的印象。其實,曹操是一位大英雄,而且是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並且也是一位出色的大詩人。我們現在開始一起學習曹操的一首詩《觀滄海》。先介紹一下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盤踞在我國東北的烏桓及袁紹的殘餘勢力,統一了北方;九月,在歸途中經過碣石山,寫下了這首詩。接下來,請同學們閲讀課文,看誰知道的信息最多。

(學生讀書三遍。)

生:我從詩句知道這首詩寫了如下內容:碣石、滄海、山島、樹木、花草……

生:不是花草,而是百草。還有秋風、洪波、太陽和月亮、銀河。

生:老師,我認為還有歌,好像曹操在唱歌。

師:同學們回答得都很好,不過我有一個疑問,曹操是什麼時候看滄海,是白天還是夜晚?

生:肯定是白天,哪有漆黑晚上去看大海的事?

生:不對,是白天和晚上都看過,因為詩中説“日月之行”,就表明兩個時候都去過。

師:看來曹操真是一個詩人,很有雅興的。對於同學們的回答,我們暫且不評價。我還有疑問:太陽和月亮是從哪裏出來的呢?銀河又從哪裏出來的呢?

(學生沉默。)

生不太清楚……

師:假如詩中有答案,你能找出來嗎?

生:(讀課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日月和銀河都是從滄海中來。

師:同學們,你們對宇宙有了解嗎?日月和銀河都是從地球的滄海中出來的嗎?

生:不是的,詩中説滄海能裝下日月和銀河,是錯誤的。老師,您説曹操是一位詩人,怎麼連這個常識都不知道?

師:是的,詩人連常識也不知道,是有些名不副實吧!不過,我們知道有一句熟語:宰相肚裏能撐船。是什麼意思?你們思考一下。

生:是寬宏大量的意思,就是不怕別人説閒話。

師:這句熟語中,把“宰相肚”比作了什麼?

生:我想宰相肚可能比作“江河湖海”,因為只有江河海洋裏才能行船。

師:既然能用“江河湖海”來比喻人博大胸懷,那麼,濤中是用什麼來比喻詩人的博大胸懷的?

生:日月和銀河。

生:不對,應該是滄海,因為詩中不是説日月銀河出自於滄海嗎?既然滄海能吞吐日月銀河,滄海就比日月銀河大,所以,詩中用滄海比喻詩人的博大胸懷。

師:看來,我們前面討論的問題就有辦法解決了,爭辯白天與夜晚,都沒有多大的意義。這四句詩根本不是詩人眼前的景物,那又是什麼呢?

生:是詩人的感覺。

生:是詩人的想像。

師:分析不錯,哪些又是詩人所見到的實在景物呢?請瀆課文。

生:(齊讀)“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林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師:這首詩既有實景也有虛境,虛實結合。全首詩條理清晰,一日瞭然。讀到這個時候,我們也解決了最後兩句詩的問題。

生:因為課文上有説明,最後兩句每章都有,與本詩正文的內容沒有直接關係。

師:請同學們讀背這首詩。

點評:這首詩不太難,就要求教師用最經濟的手段傳達最豐富的內容;,就這首詩來看,教學目的.明確,探究問題深刻,學生活。

【教學總結】

教學中,意圖通過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去走近詩人的想象世界,感悟詩人的胸襟和抱負。具體做法是結合多媒體,運用多彩的畫面和生動的聲音,使學生與作者走得更近,從而更好地去感受詩人。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主要表現出來的問題是:

一、學生結合畫面表達的過程中,多數學生表達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述所看到的畫面,這一點與學生們的詞語量匱乏有很大關係。

二、學生們對古詩歌的認識還很粗淺,甚至是基本的律詩、絕句的格式都不知曉。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詩歌的內容。

三、這節教學實踐活動中,還表現出學生們對詩歌的朗讀不夠深入。學生們的個性化朗讀與朗讀體驗表現得不好。

因此,在今後的詩歌教學活動中還應更多的去培養學生們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去走進詩人的心田;還應該多朗誦,多學習詩歌的基礎知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guancanghai/yzrv4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