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春江花月夜 >

春江花月夜曲賞析

春江花月夜曲賞析

導語:樂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古雅清越、悠遊淡遠、恬靜淡泊、旋律優美的文曲,是我國古典民樂合奏的代表作,樂曲猶如一幅中國水墨畫將“春、江、花、月、夜”的迷人景色一幕幕展現在人們眼前,帶給人們高度的藝術美享受。 下面是小編特意整理的春江花月夜曲賞析。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春江花月夜曲賞析

是我最喜愛的音樂之一,它是一支典雅優美的民族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色彩斑斕的山水畫卷,一首詞情婉恰的唯美抒情詩章。在舒緩明快的旋律中,把我們帶入春天夜晚那個靜謐甜美天地。

那是一個多麼美妙的世界啊!瞧,月亮正從東山冉冉升起,小舟一葉靜靜地在江面盪漾着,和風微微吹拂,隨風的楊柳輕颺着柔美,西岸的花影婆娑搖曳着温馨,萬物浸潤在裊裊的芬芳綺旎氣息中。讓大自然將其迷人的豔麗、勃勃的生機、盎然的春意,一幅幅,一幕幕的地展現在我們眼前。

最早叫。它原先並不是由多種民族樂器演奏的合奏曲,而是一首琵琶曲,該曲名取自唐代詩人的詩作中“潯陽江頭夜送客”。儘管此曲與白詩無內在聯繫,但曲中的“皎皎空中孤月輪”等不少情景,卻使人生發出詩意的聯想。後人依據樂曲的風格內容,更是直接借用了唐代詩人的同名詩作為該曲命名。可見此曲確實富有詩情畫意、典雅精緻。

《春江花月夜》詩的作者與、張旭、包融並稱“”。他留給後人的作品雖然不多,中僅存二首,正是這首《春江花月夜》,讓它號稱以“孤篇橫絕全唐”,奠定了其在唐代文學史的不朽地位。

詩人首先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寫起,“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月色中,,.而透明純淨的春江遠景,展現出大自然的美妙神奇。在感受無限美景的同時,詩人睹物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對宇宙人生的思索:“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時空無限,生命無限,俯仰古今,感慨宇宙,表現出一種遼闊深沉的宇宙意識,面對流水似的一去不復返之光陰,詩人此時又陷入了無限的感傷和迷惘,從而發出睿智曠遠的'人生感歎。接下來詩人又從“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落筆,敍寫人間遊子、思婦的離愁別緒,幽獨明靜的詩境中,融入了詩人淡淡的哀傷。這種憂傷隨着月光、流水的流淌也在靜靜的流淌.

全詩以“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作結,思想藴涵,深情緬邈,筆勢回折,跌宕多姿。令讀者陷入了對宇宙、人生深層矛盾的沉思之中。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語言優美明快、含蓄爽朗、生動形象;哲理意趣濃郁、審美情趣高雅。它以神來之筆,將真實的生命體驗融入優美的意象中,在淋漓盡致的飛灑裏,營造出了一個空靈純美的詩歌意境。特別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更是哲辨之思,超然之想。讓人沉吟再三,教人蕩氣迴腸。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春江花月夜》此曲調創始於陳後主,被列為“江南派琵琶曲目”的中曲一類。20年代,上海的新式音樂社團將它改編成一首民樂合奏曲,並根據此樂曲詩情畫意的內容,給它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樸和諧、雍容典雅、節奏平穩、音韻舒展,用含蓄多姿的現實與浪漫相結合手法,表現了深遠恢弘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與唯美的感染力。《春江花月夜》的音樂構思非常巧妙精緻,隨着音樂主題的搖曳變化和起伏發展,樂曲所描繪的意境也逐漸地變換,時而幽靜恬淡,時而熱烈奔放,將大自然更換不已勝景,變幻無窮的色彩一一呈現。

春江花月夜》音樂意境優美,韻律諧婉流暢,樂曲結構嚴密。它的主題旋律儘管有多種變化,新的因素層出不窮,但每一段都採用一種叫“換頭合尾”的民間音樂表現手法,都有同一樂句出現的結尾.聽起來十分和諧。能從各各不同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深化音樂所要表現的主題內容。

全曲有10段,分別是: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橈鳴遠漱、唉乃歸舟和尾聲。

唉乃歸舟是全曲高潮,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強,層層遞進,如春風鼓盪,激動人心。這段音樂的描繪的是小舟歸途,划船還家的歡快、槳擊浪湧聲響徹江面,達到了情緒意與境的頂峯。隨後音樂在快速中嘎然而止,繼而回復到平靜、輕柔之中,然後便轉入尾聲。

尾聲的音樂是那樣飄渺、悠長,表現出的人休漁息特別到位。好象輕舟在遠處的江面漸漸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靜而安詳,使人沉湎在這迷人的詩畫意境中………

《春江花月夜》作為十大中國古典名曲之一,是民族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的文人音樂。它融入了一些哲學、美學的範疇,其對民族音樂有深遠的影響,它所追求的如:“中正平和、清微淡遠”的意韻美:崇尚自然、寄情山水、希求“天人合一”、返樸歸真的自然美等等,被廣泛的融合和傳承

《春江花月夜》這首作品,絕不僅僅是作者流連山水、玩撫風月花草而已。透過樂曲精美的情景描繪和樂理表現,能讓我們感悟到作者面對遼闊江天,那“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的自然景物所發出的“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無限深沉的感歎。

《春江花月夜》通過澄江、明月、偏舟、春花的描繪,它既讚美了祖國大好山河的秀麗景色,又流露出詩人那一絲淡淡的傷感。這首長篇歌行以春江花月夜為背景,作品達到了觀照宇宙、風物與人生這樣一個哲學高度,達到了人情與風情、生命與自然的親密交流,合二為一的審美化境。

《春江花月夜》讓我們陶醉於音樂的氛圍之中,樂曲的情感是那樣豐富、那樣真切,給人以整個心智都呈現出的一種敞亮的狀態,讓人非常主動、生動、自然地感悟,捕捉到音樂的妙機與藴藏,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祕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從而在深層次裏揭示出生生不息的生命意義。

篇二、春江花月夜曲賞析

《春江花月夜》原文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或“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粧鏡台。玉户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賞析:背景以及情景:這是一首著名的離情詩,描寫了春天江邊月夜下的美景,抒發了思婦遊子的相思之情,並生髮出了對人生的哲理性的思索。詩以春江花月夜為背景,以月輪的運行為線索展開。從起句到“皎皎空中孤月輪”,寫了月亮升起時江邊花林景象,描繪出了一幅輕彩淡痕,澄明恬靜,神韻飛動的水墨彩圖。圖中,春潮漲起,與大海相平,一輪明月冉冉而生,月光隨波流動,輕灑銀輝,於是,春江景物籠罩在月色之中:江流環繞芳野,花林閃着銀光; 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 不見飛動; 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江天共一色純潔無瑕,明月皎皎在清空中孤單清靜……靜穆的月,引發了詩人一連串詩意的哲理性問題,從“江畔何人初見月”到“但見長江送流水”,正是詩人對月的苦苦思索,年年歲歲,月是終古不變,而對月之人卻代代更替,上演了無窮無盡的一幕又一幕。宇宙無限,而人生有限,由無數個有限人生組成的延續不斷的

人類,如長江水一般長流不逝,而個體的人生卻是如流水匆匆而逝,這明月就始終永恆地注視着一切,靜默不語,它在期待何人呢?……想到這裏,詩人的視線追隨着一片白雲,飄於青楓浦上,他又起了一種感慨:生命短暫,應該珍惜,而天下,又有多少思婦遊子,在重複着千百年來的兩地悲愁呢!於是,很自然地,從“白雲一片去悠悠”開始,詩歌轉入到了抒寫離情。這其中,前半部分寫思婦,她在樓上徘徊,月光如思情相隨而形影不離,照着她的粧鏡台,照着捲簾,照着搗衣砧……讓她想隨月光飛去離人身邊,然而鴻雁不可傳書,魚龍不可捎信,皆因路途太遙遠,它們幫不上忙。後半部,則寫了遊子的悲愁,他在夢中見春花凋零,悲傷青春過半,歸期未卜,夢醒時,落月西斜,徒然映照着似流逝青春的東去長江水。春江花月夜將盡了,斜月藏入海霧中,天南海北,無限路途,遊子的心墜入了人生的迷霧中,他愴惘不知,這樣的月夜中,有幾人能幸運歸去?而他只有看着落月,將滿懷愁情借落月餘輝灑在江邊的樹上……詩在繪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入墨,在歎幽憂別情中收尾,抒發了對人生有限的無可奈何的感喟,又交織着對生活的期待和哲理性的思索,景、情、理水乳交融,別有一種清麗雅緻的神韻。

篇三、春江花月夜曲賞析

在中國傳統音樂中,與月亮有關的樂曲最富詩情畫意的當數《春江花月夜》。它與唐代詩人張若虛的那首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並沒有直接關係,但樂曲的意境完全可以與那首同名唐詩媲美。

《春江花月夜》的前身是一首著名琵琶曲《夕陽簫鼓》,流傳於明、清。它的樂譜最早見於1820年,以後又收入在琵琶演奏家吳畹卿1895年的琵琶手抄本中。上世紀20、30年代被上海大同樂社改編為民族器樂合奏曲,並定名為《春江花月夜》。新中國成立以後又被改編成大型民族管絃曲。此曲也有各種中西樂器的獨奏和合奏版本。《春江花月夜》是典型的多段體結構的中國傳統樂曲。全曲共分為九段再加尾聲。

《春江花月夜》就像一幅山水畫卷,把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盪漾、水波漣漪、花影輕移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展現在我們眼前。這是一首由靜而動、在優美的景色中寄託情感的作品。

這裏選用的是琵琶與民族管絃樂隊的演奏版本,琵琶的演奏細膩而生動,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這一演奏版本刪減了第三、第八段,保留了樂曲的精華,也使其更為緊湊。

樂曲的首段是“江樓鐘鼓”,也是引子部分與主題部分,這段音樂描繪了夕陽映照江面、晚風輕佛江水的景象。

第二段:“月上東山”,節奏平穩、舒展,琵琶的演奏委婉、典雅,在平靜的樂聲中表現月亮緩緩上升的動感。

以後的每個樂段,都是主題音樂的演變和發展,但是,每一段音樂的結尾都是相同的。隨着音樂的不斷變化,樂曲所描繪的意境也逐漸地變換,時而幽靜,時而熱烈,每一次變化都讓人有新的驚喜;而每一個相同的結尾則又將人抓回這一山水“畫卷”中。

在描繪了花影層疊和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觀以後,音樂情緒又有了新的轉變,第六段“漁舟唱晚”出現了情景交融的景象:在寧靜的江面上,笙吹奏着柔美的旋律,猶如悠揚的漁歌自遠處飛來,而琵琶與笙的對奏,就像是漁人們在一唱一和,表達了他們滿載而歸的喜悦心情。

樂曲在進入羣舟競歸、浪花飛濺、波浪層湧的高潮後,節奏又慢慢舒緩,船漸漸遠去,江面又恢復了寧靜的夜色。

我曾在前幾年出版的《聽對音樂才有益》的胎教音樂專輯中收入了這首樂曲的二、四、五、六段。供準媽媽在妊娠期欣賞。

中國音樂中,有許多描寫大自然景象的樂曲,《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範之作。尤其是當你身心感到疲憊時,閉上眼睛,靜靜地聽一段《春江花月夜》,想象着大自然秀麗的景色,身體漸漸放鬆,一定會感到非常愜意。當然,在中秋佳節邊賞月,邊聽樂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chunjianghua/l0jpg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