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春江花月夜 >

《春江花月夜》優秀教學設計

《春江花月夜》優秀教學設計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

《春江花月夜》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賞析本詩的景、情、理,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體會詩歌“哀而不傷”的感情基調。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本詩的情、景、理的鑑賞中,感受詩的語言魅力,學習作者對人生追求與熱愛的態度。

教學重點:

展開聯想和想象,進入詩歌意境。

教學難點:

1、景、情、理如何有機地融合的。 2、理解詩的過人、獨特之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有這樣一位詩人只因一首詩,而成就了千秋美名。

這位詩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張若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這首詩千百年來無數人為之迷戀、為之傾倒的千古絕唱《春江花月夜》。

二、詩大家課前已讀過,也思考過,大家對這首詩的意境和情感,就整體而言有何見解和感受?請談談你。(各抒己見,一兩句話即可)

預設1:春江月夜澄澈空明,情感低沉哀傷、惆悵無奈。 預設2:感覺意境幽美而邈遠,情思清苦而不沾淚。

三、每個人對詩的印象可能略有不同,請你伴着《春江花月夜》的樂曲,讀出你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結合賞析指導,高亢——平緩——低迴——哀怨——悠長)

要求:讀的同時展開想象,把語言文字還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繪、而又帶有學生自己審美情趣的畫面,進而走進這畫面中去。——置身詩境

四、請找出文中寫景的詩句加以賞析。——緣景明情 1、全詩以寫景為主,前面的景與後面的景有什麼區別?

明確:前面為純自然之景,後面的景有了人的行跡,融入了遊子思婦的離愁別恨。 2、詩句前面的景物描寫中出現了哪些意象?請你通過聯想和想象將其聯綴成一幅畫面,

選擇部分景物或場景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教師指導:鑑賞詩歌,不能簡單的翻譯詩句,而是通過詩句的理解,加之想象和聯想再現詩的意境,或復原畫面,或再現場景,再用優美的文字表述出來,從而更好地領會詩人的情感和意圖。)

明確:意象: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汀、白沙

賞析示例:春江的潮水湧動,與大海相連。明月從這無垠的大海上冉冉升起,明月與江潮相互輝映,波光粼粼,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綴滿雪珠一樣。月色如霜,所以霜飛也就無從察覺;洲上的白沙與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瞭。

3、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什麼情感?我們能否用四字短語概括畫面的意境特點? 生討論作答:景象令人心曠神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之美的欣賞和喜愛。 空明澄澈、迷離恍惚、幽美恬靜、空靈迷茫、靜謐清麗——緣景明情

教師小結:詩人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筆,選取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等最具表現力的物象,構成令人心馳神往的神祕的藝術境界,描繪了一幅氣勢宏偉、幽美恬靜的絕美的春江月夜風景圖。

4、配樂齊讀,體悟詩意美。

第二課時

一、詩中哪些句子是作者望月而產生的哲理思考?找出請加以賞析。

賞析示例:詩人在感受無限美景的同時,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對宇宙人生的思索。詩人身處江天一色,毫無纖塵的純淨之境,不禁對空中這輪孤月發出奇想:究竟是誰最先在江畔看見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麼時候開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綿延無已,但江月卻年復一年沒有變化。她可是在等待什麼人嗎?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絕的江水。

為什麼會達到這樣的境界? 作者介紹及背景提示

張若虛(生卒年不詳),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唐中宗神龍(705-707)年間,與賀知章等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開元初其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

唐朝,特別是盛唐,國勢強大、經濟文化繁榮,詩人大抵胸襟開闊,意氣昂揚,希冀建功立業。

《春江花月夜》中雄偉闊大的景象和“哀而不傷”的情緒,正是源於張若虛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奏響的是青春、熱情的盛唐之音。——知人論世

二、詩中哪些句子是寫遊子?哪些句子是寫思婦?請加以賞析。 1、找出寫思婦的詩句,讀一讀並討論: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粧鏡台。玉户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1)用了哪些意象?

明確:明月、閨樓、粧鏡台、玉户簾、搗衣砧、鴻雁、魚龍

(2)詩歌中的意象,由於歷史的沉澱,往往具有獨特的內涵,抓住這些意象有助於我們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例如“鴻雁”和“魚龍”,暗含魚雁傳信。請分析徘徊之月在本詩中的獨特的內涵。

徘徊之月: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雲遊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着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粧鏡台上、玉户簾上、搗衣砧上。

(3)根據“卷”和“拂”兩個動作,運用聯想和想象揣摩思婦的心理?

“卷”“拂”兩個動詞表現了思婦看到月光觸景生情,反而相思又深,想敢走這惱人的月光的思念的煩躁與內心的惆悵和迷惘。

(4)請你通過聯想和想象將其聯綴成一幅畫面,選擇部分景物或場景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賞析示例:樓頭明月總在怨婦心頭眼底徘徊,照着早已懶用的粧台明鏡。月明之夜,離愁別緒更加縈懷,使人無法排遣。而那一輪明月偏又浸透簾瓏、照亮砧石,況且簾卷不去、手拂不開。此時遠行的人兒只在思念之中,只能彼此矚望而無法相依相訴,就是有再多的.相思情懷,説來他也無法聽到。我多想隨這籠天罩地的月光飛流到他身邊去照耀他啊!望長空:鴻雁遠飛,飛不出月的光影,飛也徒勞;看江面,魚兒在深水裏躍動,只是激起陣陣波紋,躍也無用。“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向以傳信為任的魚雁,如今也無法傳遞音訊──該又憑添幾重愁苦!

2、請找出寫遊子的詩句,讀一讀並討論:

(1)用了哪些意象?

閒潭、落花、流水、海霧、江樹、明月 (2)“落花” “流水”兩意象有何特定內涵?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關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五代十國•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宋•晏殊《浣溪紗》

飄零的落花中,瀰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遲暮的感慨。以落花為媒介,用優美流暢的語言表達對年光流轉、紅顏易老、生命無常的感歎,幾乎涵蓋了後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義。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遊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

(3)請你通過聯想和想象將其聯綴成一幅畫面,選擇部分景物或場景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賞析示例:昨夜忽夢落花飄零,春已半殘,可是寄身異地他鄉,回家的日子還遙遙無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趕往大海,好像要將春天帶走一樣。而江潭倒映明月,不知不覺已經西斜。斜月漸漸隱入海霧,這時北方南方、碣石瀟湘有多少遊子還在趕着回家,有多少離人怨婦還在遠隔千山萬水彼此思念呢?夜色悽迷,月光如水,不知有幾人在這輪明月下趕回家去了,而我只能守着這野浦孤舟,思念着遠方的親人,看江流依然,落月留照,把江邊花樹點染得悽清如許,人間離情萬種都在那花樹上搖曳着、瀰漫着。

三、課堂小結:

月亮,自從上古時期,就是文人墨客筆下的主角。人們喜歡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成敗得失,溶進月光裏,注入明月中。而張若虛卻在思想與藝術上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範水的景物詩,超越及時行樂的思想侷限,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裏,吸引着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給人以玩味無窮的藝術感受。

四、作業 背誦全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chunjianghua/opxdm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