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孟塗文集閲讀答案

孟塗文集閲讀答案

閲讀訓練是一種漢語的輔導教材,一種教學方式。以下是“孟塗文集閲讀答案”,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孟塗文集閲讀答案

韓子云:非知之難,處知者實難。悲夫!士以遇知己而名著,亦有得知己而遂至行虧名辱者,可不懼哉!

餘觀穆生在楚,以未設醴而去①,未嘗不怪其恝然徑行,負疇昔知遏之意;及見後世君子,處鄉里之間,其才氣學識卓然異乎眾人,一旦受當事之知,遂心馳勢利,變剛正之操,以事媚悦,所求未獲,已為天下所非笑;然後知古人不屈道以徇私者,乃善處交遊以全人己之美也。

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是故天子有不召之臣,王侯有不屈之士,將軍得揖客②而身益重。如使受知者皆讒諂而諛,希迎意旨,圖旦夕之安而忘其所有事,卒使世之論者謂下無可取之實,而上無知人之明,此豈遇合中之美事哉?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光武知嚴光之不能屈③,而不繩以君臣之法;獻子有友五人,皆無獻子之家。故士之自負也愈大,則其自待也愈重。抱傑出之才,逢破格之賞識,而即欲順從求悦者,是不以道義自處,而又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

夫輕合者必易離,故其始必有所甚難,而其終也至於久遠而不廢。信陵之客三千,其最難屈者,莫若侯生及毛、薛二公④。然卒賴其力以建功人國,顯名天下。

嗟乎!非常特達之士,亦未必不終為人用也,夫固可以禮屈,而不可以勢束也。持尺寸之絲以系北溟之鵬,雖欲為之回翼,豈可得哉?然而有子夏之賢,猶未免出見紛華而悦⑤,吾誠為士之有志於立身者憂其繼也。

(選自《孟塗文集》)

[注]①醴:甜酒。《漢書·楚元王傳》:穆生不嗜酒,元王為之設醴。及王即位,忘設焉。穆生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之意怠。”②揖客:揖是古代的拱手禮,揖客指只行揖而不下拜的客人,意思是與主人平等。③光武:漢代光武帝劉秀。嚴光:字子陵,東漢初會稽餘姚人。他曾與劉秀是同學,劉秀即位後,改名隱居。劉秀召他到京師,想任他為諫議大夫,他不肯受,歸隱富春山,劉秀也不再勉強,兩人始終以同學相處。④毛、薛二公:毛公是趙國隱士,藏身於賭徒之中。薛公也是趙國隱士,隱於賣酒的人中。⑤子夏:孔子弟子。紛華:繁華盛麗。《史記·禮書》:“自子夏,門人之高弟也,猶雲‘出見紛華盛麗而悦,入聞夫子之道而樂,二者心戰,未能自決。’”“二者心戰,未能自決”的意思是:羨慕富貴繁華與安貧樂道,兩種思想交織於內心。

(1)

對下列各項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未嘗不怪其恝然徑行     怪:對……感到奇怪

B.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瀆:怠慢

C.卒使世之論者謂下無可取之實 卒:通“猝”,突然

D.而不繩以君臣之法      繩:約束

(2)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於作者否定的行為的一組是

①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②遂心馳勢利,變剛正之操

③是故天子有不召之臣,王侯有不屈之士

④圖旦夕之安而忘其所有事

⑤而即欲順從求悦者

⑥而其終也至於久遠而不廢[  ]

A.①④⑤B.②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

(3)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如果賢士一旦受到當權者的知遇,就神往權勢和利益,改變自己剛正的操行,阿諛奉承當權者,那麼他即使很有才能也會被天下人恥笑。

B.信陵君有客卿三千,其中最難使之順從的只有侯生、毛公和薛公,而信陵君最後正是憑藉這幾個人建功立業,揚名於天下。

C.這篇文章論説的中心是統治者應如何對待賢士,賢士又應如何對待統治者的徵召任用。側重點在賢士方面,告誡賢士出仕要保持剛正節操,不媚不諂。

D.文章多處運用了正反對比的手法,使説理明白透徹,如有抨擊穆生忘恩負義和讚揚毛公、薛公知恩圖報的對比,也有光武帝和其他一些統治者的對比等。

(4)

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士以遇知己而名著,亦有得知己而遂至行虧名辱者,可不懼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後知古人不屈道以徇私者,乃善處交遊以全人己之美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持尺寸之絲以系北溟之鵬,雖欲為之回翼,豈可得哉?

答案:

1.C;2.C;3.D;

解析:

(1) 卒:最終

(2) ①③⑥都是作者肯定的行為。

(3) “抨擊穆生忘恩負義”其表述不符合原文的意思,作者對穆生是持肯定態度的。

(4)  (1)士人有因為遇見知己而聲名顯揚的,也有遇到知己卻使自己志行虧缺聲名見污的,能不害怕嗎!

(2)這樣以後我才知道古人不改變情操來屈從私情,才是最善於處理交遊往來以顧全自己和別人美名的。

(3)手握尺寸長的絲繩來繫住北海的鯤鵬,想讓它改變飛行方向,難道可以辦得到嗎?

譯文:韓非子説:被人瞭解欣賞並不困難,實在困難的是,被人瞭解欣賞時要如何自處。真可悲啊!士人有因為遇到知己而聲名顯揚的,也有遇到知己卻使自己志行虧缺聲名見污的,能不害怕嗎!

我看漢代的穆生在楚國的時候,因為楚元王沒替他準備甜酒就託病離開了,我一直奇怪他做事如此輕率,行為如此任性,辜負了以前楚元王對他知遇的一番心意。等我看到後代的君子們,他們處在鄉里的時候,才氣傑出,學識超眾,一旦受到在位者的知遇賞識,心神於是就投注在權勢利益中,改變了原來剛正的節操,做些諂媚討好的事情,他所追求的還沒得到,就已經被天下人恥笑了。這樣以後我才知道古人不改變情操來屈從私情,才是善於處理交遊往來以顧全自己和別人美名的。

君子和地位高的人交往,不會諂媚;和地位低的人交往,不會輕慢。所以,天子有不能隨便召見的大臣,王侯有不可使之屈服的士人,將軍如果有長揖不拜的賓客而自己會更受敬重。假如受到知遇的人,只會諂媚、巴結,迎合主上的`意旨,只求暫時的苟安,忘記自己所應該做的事情,這最終會使世上的評論者認為居下位者沒有什麼可取的才學,而居上位者沒有知人的智慧,這哪裏是賓主遇合的美事呢?

朋友相知,可貴的是彼此互相知心。漢光武帝知道嚴光是個不能用權勢使之屈服的人,就不用君臣間的禮法去約束他。孟獻子有五個朋友,可是他們心中並不存有孟獻子是大夫的想法。所以士人如果自我期許愈大,那他自我的要求也就愈嚴格。懷抱着傑出的才能,遇到破格的賞識,而就要立刻順從討好,這就不是以道義自居,而是以世俗之心對待了解賞識自己的人啊!

輕易結合必定容易分離,所以剛開始一定有很難結合的地方,而到了後來,反而能夠歷時久遠而不疏廢。信陵君的門客多達三千人,其中最難屈服的,莫過於侯生和毛、薛兩位。然而最後還是靠着他們的力量,在別人的國土上建立功業,在天下享有盛名。

唉!異乎常人、才智特高的士人,也未必始終不被人任用,固然可以用禮節來讓他們屈身相從,卻不能用權勢來約束他們啊!(譬如説)你拿尺寸長的絲繩,繫住北海的鯤鵬,想讓它改變飛行方向,難道可以辦到嗎?然而即便是像子夏這樣的賢人,還是不免於在出門的時候,因為看見眾多華麗的東西而心動,(其他人就更不用説了!)我記寫這篇文章,是為那些有志立身處世的士人而寫的,我擔心他們是否能夠堅持志向到底啊!

標籤: 孟塗 文集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dl27p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