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孟子》選段閲讀答案10篇

《孟子》選段閲讀答案10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閲讀答案,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分析原因及時總結。那麼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閲讀答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孟子》選段閲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孟子》選段閲讀答案10篇

《孟子》選段閲讀答案1

閲讀下面《孟子》選段,完成後面題目。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

曰:“可得聞與?”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人。”

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眾。”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畋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小題1:下列關於文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並不是開門見山地把自己的論點擺出來,而是巧妙地運用對話的方式,在談話中自然地轉換話題,借題發揮,從齊王好樂切入,歸結到與民同樂的主旨上。B.本文寫國君是否與民同樂,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運用的是對比方式。兩段話在內容上是對立的,但語言上既有相對之句。C.本文用平實的語言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從正反兩面進行闡述,對齊宣王進行説教,用嚴密的論證使齊宣王接受自己的觀點。D.孟子抓住齊王的心理,因利勢導,借題發揮,轉換內容,把“好樂”與治國聯繫起來,引起齊王的興趣,緩和了談話的氣氛。小題2:翻譯文中劃線句子(6分)

(1)(3分)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2)(3分)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小題3:(3分)孟子用了什麼方法來論證“與百姓同樂,則王矣”的觀點的?這體現了他什麼思想?

參考答案:

小題1:C

小題2:(1)幾天後,孟子在覲見齊王時問道:“大王曾經和莊子談論過愛好音樂,有這回事嗎?”(“語”、“諸”各1分,句子通順1分)(2)獨自一人欣賞音樂快樂,與和他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樂”、“樂”各1分,句子通順1分)

小題3:本文就君王“獨樂樂”還是“與人樂樂”的問題進行論證,假設百姓對齊宣王演奏音樂和打獵的態度,通過對比的方法,(説出“對比”得1分)描繪出“與民同樂”和“不與民同樂”兩種截然不同的後果,闡明瞭要取得天下就必須得民心,(1分)“與民同樂”,這體現了孟子的民本思想。(説出“民本”得1分)

小題1:

試題分析:本文雖是議論文,語言卻很生動形象,孟子在論述自己觀點時,完全沒有用枯燥的説教,而是通過兩幅圖畫,生動自然地得出結論。解答此類題時,閲讀一定要細緻,要在整體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項。

小題2:

試題分析:第一句中“語”為動詞,解釋為“談論或告訴”,“諸”為兼詞,本句中相當於“之乎”;第二句中第一個“樂”為“欣賞音樂”,第二個“樂”為“快樂”。做翻譯題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遵循“信、達、雅”的三字原則,運用“留、刪、替、補、調”的五字方法進行翻譯。

小題3:

試題分析:本題第一問藉助第一小題C選項就可回答,分析時要結合具體內容展開,不能僅僅答出論證方法,還要分析論證過程;第二問體會“與百姓同樂”這一短語,就能體會出“民本”思想。

【參考譯文】

莊暴進見孟子,説:“我被大王召見,大王告訴我(他)喜好音樂的事,我沒有話應答。”

接着問道:“喜好音樂怎麼樣啊?”

孟子説,“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樂,那齊國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錯了!”

幾天後,孟子在覲見齊王時問道:“大王曾經和莊子談論過愛好音樂,有這回事嗎?”

齊王臉色一變,不好意思地説:“我並不是喜好先王清靜典雅的音樂,只不過喜好當下世俗流行的音樂罷了。

孟子説,“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樂,那齊國恐怕就治理很不錯了!在這件事上,現在的俗樂與古代的雅樂差不多。”

齊王説:“能讓我知道是什麼道理嗎?”

孟子説:“獨自一人欣賞音樂快樂,與和他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

齊王説:“不如與他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孟子説:“和少數人一起欣賞音樂快樂,與和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

齊王説:“不如與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孟子説,“請讓我給大王講講什麼是真正的快樂吧!假如大王在奏樂,百姓們聽到大王鳴鐘擊鼓、吹簫奏笛的音聲,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説:‘我們大王喜好音樂,為什麼要使我們這般窮困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假如大王在圍獵,百姓們聽到大王車馬的喧囂,見到華麗的儀仗,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説:‘我們大王喜好圍獵,為什麼要使我們這般窮困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這沒有別的原因,是由於不和民眾一起娛樂的緣故。

“假如大王在奏樂,百姓們聽到大王鳴鐘擊鼓、吹蕭奏笛的音聲,都眉開眼笑地相互告訴説:‘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麼能奏樂呢?’假如大王在圍獵,百姓們聽到大王車馬的喧囂,見到華麗的旗幟,都眉開眼笑地相互告訴説:‘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麼能圍獵呢?’這沒有別的原因,是由於和民眾一起娛樂的緣故。

“ 假如大王能和百姓們同樂,那就可以成就王業,統一天下。”

《孟子》選段閲讀答案2

(一)

孟子曰: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孟子· 告子下· 一六》)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①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 盡心上·四十》)

(二)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聞之。(《論語·陽貨》)

【註釋】

①達財:就着學生本有的才質加以指點,使學生能充分發揮才能。財,同材。

②私淑艾:淑,拾也。艾,同刈,取也。私下拾取以修養自身。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孟子提倡教育方式應多樣,他所説的教育方式考慮到了受教育者的不同特點。

B.孟子認為人只有接受了時雨化之、成德、達財、答問、私淑艾等教育方式,才能成為君子。

C.有成德者這種教育方式,是指老師應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

D.孔子以生病為由推辭不見孺悲,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便取瑟彈唱,有意讓孺悲聽見。

(2)材料(二)中孔子對孺悲的教育方式與材料(一)中孟子所闡述的哪一種教育方式相似?請説説這種教育方式的合理性。(3分)

參考答案:

9.(1)B 孟子意在説明君子用以教育他人的方式有時雨化之等五種,而非告訴人們要接受這五種教育才能成為君子。

(2)①孔子對孺悲的教育方式與孟子的不屑之教類似;(1分)②不屑之教即用輕視的態度來教育對方,(1分)這種激將法或許有傷受教育者的自尊,但如果能因此而讓受教育者由於羞愧而奮發向上,(1分)那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

【參考譯文】

(一)

孟子説:教育也有多種方式方法。我不屑於教誨他,本身就是對他的教誨。(《孟子·告子下· 一六》)

孟子説: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有五種:有像及時雨那樣滋潤教化的,有成全德行的,有通達才能的,有解答疑問的,有讓學生私下拾取以修養自身的。這五種就是君子用以教育的方式。(《孟子· 盡心上·四十》)

(二)

孺悲想見孔子,孔子以生病為由推辭不見。傳話的人剛出門,孔子便取來瑟邊彈邊唱,有意讓孺悲聽見。(《論語·陽貨》)

《孟子》選段閲讀答案3

閲讀下面的《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詩》雲: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告子上,第十七章)

(1)下列對上面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尊貴的地位需要靠自身的修養和努力獲得。

B.人人都有可貴的東西,只是不去想到它罷了。

C.別人尊貴的東西,不是正真的尊貴。

D.精神上的富足比華衣美食更加可貴。

(2)請根據上面的文字內容,聯繫下面選段,説説孟子的修養觀。(3分)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即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告子上,第十六章)

參考答案:

9. (1)C(應為別人給予的尊貴,不是真正的尊貴,因為趙孟給予了一個人尊貴,趙孟也能使他低賤。) (2)孟子認為要堅持自身修養,才能得到真正的尊貴,如果為了名利地位而放棄培養自身的美好品德,那麼名利地位最終也會喪失。

《孟子》選段閲讀答案4

閲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1~4題。

【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選自《孟子》)

【乙】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①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陵②上犯禁,敢陵上犯禁③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

(選自《管子》)

【註釋】①奚:疑問代詞,相當於“何”。②陵:侵犯,這裏是違抗的意思。③犯禁:觸犯禁令。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委而去之 ( )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③是以善為國者 ( ) ④必先富民 ( )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B.得道者多助/伐無道,誅暴秦

C.然後治之/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D.民富則安鄉重家/然則何時而樂耶

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②奚以知其然也?

4.理解填空。

兩段選文都論述了治國之道,都強調了 ,【甲】文從 的角度來論述,【乙】文則從 的角度來論述。

[參考答案]

1.①委:放棄 ②域:限制 ③為:治理 ④富:使…… 富裕

2.B

3.①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內外親屬都背叛他。②根據什麼知道這個道理呢?

4.以民為本(或“人的重要性”) 施仁政 富民。

《孟子》選段閲讀答案5

文言文選段,完成16~19題。(共12分)

(一)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①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東自西,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

(二)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節選自《孟子》)

【註釋】①待:須要。②贍:充足。

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1)以力假仁者霸(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3)親戚畔之 ( ) (4)天下順之( )

17.(1)下列句中加點詞與“此之謂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A.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 B.馬之千里者

C.屬予作文以記之 D.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2)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以 德 行 仁 者 王

18.翻譯選文(一)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來

譯文:

19.(1)從以上兩段選文中,我們可知孟子的治國策略是 。(1分)

(2)兩段選文主要運用 進行論證。(1分)

16.【答案】(1)暴力 / 武力 / 力量(2)限制(3)通“叛”,背叛 / 叛亂 (4)歸順 / 順從

【評分標準】①每小題1分,共4分。②第(3)小題答出“通‘叛’”才得分。

17.【答案】(1)D(2分)(2)以 德 / 行 仁 者 / 王【評分標準】①共2分。②斷對一處得1分。③多斷不得分。

18.【答案要點】憑藉德行使人信服,(百姓)心悦誠服,就像孔子的弟子信服孔子一樣。/ 憑

借德行征服(百姓),(百姓)心悦誠服,就像孔子的七十弟子信服孔子一樣。 【評分標準】

①共2分。②“以”譯為“用/憑藉”,“如”譯為“像……一樣”全譯對得1分③“心悦誠

服”可不譯。④意思對流暢得1分。⑤出現錯別字扣1分。

19.【答案】(1)以德服人 / 以德治國 / 仁政 / 得道者多助 / 行仁道 / 得道 (2)正反對比 / 對比【評分標準】①每小題1分,共2分。②第一小題意思對即得分。

《孟子》選段閲讀答案6

閲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人之於身也,兼所愛。兼所愛,則兼所養也。無尺寸之膚不愛焉,則無尺寸之膚不養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豈有他哉?於己取之而已矣。體有貴賤,有小大。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今有場師,舍其梧檟①,養其樲棘②,則為賤場師焉。養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則為狼疾③人也。飲食之人,則人賤之矣,為其養小以失大也。飲食之人無有失也,則口腹豈適④為尺寸之膚哉?”(《孟子·告子章句上》)

【注】①檟:梧桐。檟(jiǎ):即楸樹,也是一種木質很好的樹。②樲(èr):酸棗。棘:荊棘。③狼疾:同“狼藉”,昏亂,糊塗。④適。通啻”(chì),僅僅,只。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認為,人們對於自己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愛護,看一個人對身體的護養好不好,應該看他注重的是身體的哪一部分。

B.孟子認為作為一位園藝師,就不應捨棄梧桐楸樹,卻去培養酸棗荊棘,同樣的道理,人們不能為護養一根指頭而失去整個肩背。

C.孟子指出,身體的組成部分分為大的即重要的部分和小的即次要的部分,只曉得吃喝、護養小的部分而失去大的部分的人自然就受到了人們的鄙視。

D.孟子主張一個人的吃喝不要只為了護養那一尺一寸的肌膚,還應該有更高的追求,否則,他將失去一些更為重要、更為可貴的東西。

(2)“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説的也是取捨的道理,請結合上面的選段,簡要説明你對“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C

(2)【參考答案】孟子的“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説的是不要因為小的部分而損害大的部分,不要因為次要部分而損害重要的部分。“小”和“賤”指的是飲食、生命等的東西,“大”和“貴”指的是仁義道德,如果兩者發生了衝突,一定要舍小取大。(意對即可)

《孟子》選段閲讀答案7

閲讀下面《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材料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論語·雍也》)

材料二:公孫丑曰:“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①也?”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發,躍如③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孟子·盡心上》)

[注] 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彀率:拉開弓的標準。③躍如:躍躍欲試的樣子。

(1)孟子以“大匠”“羿”為例,是要説明什麼問題?

(2)從以上兩個選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樣體現“中道而立”的思想?

參考答案:

(1)是要説明教學不能降低“道”的標準。

(2)①孔子主張因材施教,根據從學者才智水平的高低傳授相應的知識,這種恰到好處的教育,正是中道的體現。②孟子要求教育既要啟發到位又不要包辦代替,這種恰到好處的指導也是中道的體現。(本題的難點在於理解“中道而立”的含義,從第二則料可知,“中道而立”強調的是“示範”而不是“代替”“降低”,聯繫第一則材料的“中”,就可以推斷出“中”其實就是“中庸”。明確了“中”的含義後,結合兩個語段的教育方法,略加闡述即可。)

參考譯文:

材料一:孔子説:“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材料二:公孫丑説:“道是很高很好啊,(但要學它,)那就像登天那樣,似乎不可能達到;何不讓它變得有希望達到從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孟子説:“高明的木匠不會因為笨拙的徒工而改變、廢棄繩墨,羿不會因為笨拙的射手而改變拉開弓的標準。君子(教導別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滿了弓卻不射出箭,只是躍躍欲試(地做示範)。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間,有能力的人便會跟從他學。”

《孟子》選段閲讀答案8

孟子選段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詩》雲:‘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史勿亟,庶民子來。王在靈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軔魚躍。’文王以民力為台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台曰:‘靈台’,謂其沼曰‘靈沼’,樂其有麋鹿魚鼈。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台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梁惠王 上》

(1)下列選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段話用了周文王和夏桀兩個例子進行正反對比論證。

B.文中所談到的“樂”其實是一個物質問題,只要物質條件和環境達到就可以了。

C.孟子認為真正的賢者,是要等到天下太平,大家都享受到安樂的生活之後,才會去享受這種園林的樂趣。

D.從上面一段話可以看出孟子推行的仁政之道是比較委婉的。

(2)在上面選段中,孟子提出與民同樂的主張,請結合孟子的仁政思想談談你對這個主張的理解。

答案:

(1)B。樂的問題本來就不是一個物質的問題,而是一個精神的問題。雖然物質條件和環境的好壞可以影響精神和心理,但它畢竟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雖有台池鳥獸,其能獨樂哉?”

(2)與民同樂,其實就是孟子“民貴君輕”觀念的延伸,也是其“仁政”思想的核心。統治者應該保持對民眾疾苦的熱切關懷,保護人民,與民同樂,而不是把自己的享樂建築在廣大羣眾的痛苦之上。只要實行“仁政”,“與民同樂”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擁護,因而必定能夠一統天下,即“仁者無敵”。

《孟子》選段閲讀答案9

閲讀下列文言文段,完成7——11題。

1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3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4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5孟子曰:“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稊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6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行義,謂之自棄也。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7.對下列句中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賊其君者也 賊:偷竊

B.反身而誠 反:反過來

C.方命虐民,飲食若流 方:違背

D.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 暴:突然出現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①功成名就

②金就礪則利

B.①天下惡乎定

②非惡其聲而然也

C.①仁之端也

②仁,人之安宅也

D.①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

②強恕而行

9.下列對原文比喻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泉之始達”比喻仁義禮智的擴大充實。

B.“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稊稗”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的可貴。

C.“人之有是四端也”比喻人有四肢。

D.“非由外鑠我也”的“鑠”是用金屬自外至內而熔化比喻從外部給予。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人與禽獸不同的地方雖然很少,但也有幾點,除去一般人,只有君子有。

B.把仁、義、禮、智四端發揚光大一點都不難。

C.仁義是君子努力推行的結果。

D.“強恕而行”中“恕”的意思是寬恕,而非推己及人。

11.根據原文內容,翻譯下列句子(10分)

①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5分)

②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5分)

參考答案:

7.賊:殘害。反:反省。暴:殘害。8.就:成就/靠近。惡:疑問代詞/討厭。之:的。而:轉折連詞/修飾連詞。9. A.“泉之始達”比喻仁義禮智的的發端。B.“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稊稗”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貴的,但是假如不擴大充實它,也沒有太大價值。C. 用“其有四體也”比喻“人之有是四端也”。D.正確。 10. A:“但也有幾點”改為“只有一點點”,“除去一般人”改為“一般人丟棄了它”。B:與“仁義禮智,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一致,正確。C:與“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矛盾。D:“恕”的意思是推己及人,解説在67頁相關鏈接。

11. 根據原文內容,翻譯下列句子。(10分,每小題5分)①(如果)現在忽然看見一個小孩子將要掉到井裏面,(那麼)人們都會有恐懼同情的心理。②不是為了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結交,不是為了在鄉里朋友那裏求取名譽。

《孟子》選段閲讀答案10

閲讀下面的《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1)下列對上面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孟子批評楊子“為我”的利己,讚揚墨子“兼愛”的“利天下”。

B.“子莫執中”的“中”即儒家的中庸思想。

C.孔子倡導中庸,並以此為立身行事的標準。

D.“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與“為其賊道也”的“道”意思不同。

(2)請談談孟子對“執中”的看法。(3分)

參考答案:

9.(1)A(孟子對楊朱和墨子都是否定的,因為他們都各執一端,不是中庸)

(2)孟子認為“執中”只是接近正確。“執中”要是不懂得變通就變成了“執一”,這將損害“道”的原則。

標籤: 選段 孟子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rkwnq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