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散文的閲讀步驟指導

散文的閲讀步驟指導

 散文閲讀(一)

散文的閲讀步驟指導

散文是與詩歌、小説、戲劇並列的一種文學體裁。專指用凝練、生動、優美的文學語言寫成記人記事、寫景狀物的短小精悍的文章。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蟬》、《貝殼》、《紫藤蘿瀑布》等。

1, 散文的分類

散文按照表達方式的側重點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散文,抒情散文,議論散文。(補充表達方式:記敍、描寫、説明、議論、抒情)

2, 散文閲讀的步驟

(一),把握文章主旨,概括文章主題。這是散文的考點之一。

把握文章主題的方法有:尋找文章中心句和暗示主題的提示語,關鍵詞(文眼),從中概括文章主題;從所選材料中思考作者的觀點、態度、感情,從而概括文章主題;注意事項:有些託物言志的文章,或者使用象徵比喻修辭的文章,一定要結合文章,結合寫作背景,結合時代信息來把握文章的深層次主題。例《走一步,再走一步》,《蟬》,《紫藤蘿瀑布》。

(二),尋找線索,理清文章脈絡。

線索的形式有以下幾方面:以人物為線索,例如《背影》;以時間為線索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以某一中心事件為線索,例如《社戲》;以作者的感情變化為線索例如《蟬》《紫藤蘿瀑布》等。線索是理清文章脈絡,劃分層次的基礎。

(三),品味重點詞語在文中的含義,這是散文閲讀的一個重要考點。

品味詞語含義的方法有:掌握詞語的本文,詞語的含義都是由本文發展而來;聯繫上下文分析語言環境,注意詞語出現的地方,注意詞語的象徵意義和比喻意義,注意文章相關的提示性詞語,例如“這就是”“因此”“所以”等。

(四),體味和推敲句子的含義,這是散文閲讀的必考項目之一。

體味推敲句子含義的方法有:根據語言環境揣摩句子的含義(弄清文章的主旨,文段的主題,人物的性格,故事的節奏,聯繫上下文體會);推敲中心詞,從而體會句子的.含義;根據句子的修辭來體會句子的含義(比喻、擬人、誇張、設問等);根據句子的表達方式來體會句子的含義(議論、抒情、描寫,人物描寫可分為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除此以外,常見的描寫還有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根據句子的結構功能來分析句子的含義(過渡句,主旨句,照應句等);根據寫作背景來分析句子的含義。

(五),常見修辭手法的作用 

比喻:能將表達的內容説得更加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深刻鮮明的形象,引發讀者的聯想和想象,,使文章文采飛揚,富有感染力。

擬人:使具體事物人格化,具有人的情態和性格等,語言生動、形象。

誇張: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使表達的事物特徵更突出、更鮮明。

排比:句式整齊,增強語言氣勢,深化思想內容,增強文章的説服力和感染力。

反問:加強語氣,激發讀者的情感共鳴,使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設問:提醒人們注意,引發人們思考,突出強調某些內容。

反覆:突出主題思想,強調感情,加強節奏感。

對偶:使句式整齊勻稱,節奏感強,有音樂美。

對比:使事物的特徵、性質通過比較以後更加突出,更加鮮明。有正反對比,類比。

借代:引人聯想,形象突出,生動、具體,特點更加鮮明。

(六),常見表現手法的作用

託物言志:借對物的讚美來表現作者對事物的感情、態度、看法,使文章更具文學性,使主題便於被理解,被接受。

以小見大:用小事物展現大主題,使文章淺顯易懂,易於理解。

象徵: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再次是主要用物象徵人的品德節操。 

襯托:能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使之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欲揚先抑:使情節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閲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借景抒情,融情於景:能使情和景互相感應,互相交融,互相依託,從而創造一種物我一體的藝術境界,完善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給讀者以強烈感染。

(七),景物描寫的作用

1,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使事情具有時代背景。

2,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

3,推動情節發展。

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5,為了的展開作鋪墊。

6,交代事情發生的地點,使事情更具真實性。,,

(八),記敍的順序

順敍、倒敍、插敍

(九),開放性試題的類型及作答

開放性試題主要分為評説類,聯想想象類,心得體會類,知識延伸類,探究問題類,比較類等。

其中評説類,要注意客觀看待事物,要看到事物的多面性,但不強調面面俱到,要實事求是的評價,用詞要準確,簡潔。

聯想想象類,要注意聯想想象要符合事物發展規律,雖有可能出人意料,但也應該在情理之中。

心得體會類,要注意命題的特定要求,結合材料內容及主旨談體會,選擇感受深刻的某一或某幾點來談。不可天馬行空。

知識延伸類,試題大多是課外閲讀積累的內容,須重視平時的積累,多讀書,多思考。

探究問題類,要結合起來材料內容和主題,要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

比較類,要注比較的“點”,既從哪些方面去進行比較。

 

肖亞

標籤: 散文 閲讀 指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vg7ww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