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遊褒禪山記學案(魯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遊褒禪山記學案(魯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遊褒禪山記學案(魯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一、 自學發現(自習完成)

(一)書聲琅琅(以讀為本,入情入境)

1、通讀一遍,獨立感知

(1)讀出文言節奏來,注意停頓、重音、語氣等。

(2)不看註釋,在讀的過程中運用儲存的相關知識,試着迅速理解、翻譯詞句的意思,並標出一時不能理解的詞句。

(3)梳理整體印象。

2、根據整體印象,再默讀一遍,理解不懂的詞句。

讀完後,藉助註釋、參考書、文言詞典、同學老師和相關理解方法,試着去理解不懂的詞句的意思和用法。

(二)夯實基礎(九層之台,起於壘土)

1、文學常識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卒諡文。北宋臨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仁宗慶曆二年中進士,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在政治上強調“權時之變”,反對因循守舊,客觀上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問,不迷信子古人,主張為文要有“補於世”,散文雄健峭拔,詩歌遒勁清新,詩文思想同政治主張是一致的。著作收入《臨川先生文集》。

時代背景資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現在安徽省潛山縣)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辭職回家探親,在歸途中游覽了山巒起伏,有泉有洞,風景秀美的褒禪山,同年7月以追記形式寫下此文。

2、解釋黑體字的含義  

而卒葬之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有碑僕道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何可勝道也哉:        

3、指出古今異義並解釋

非常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於是   於是餘有歎焉吾祖死於是              吾父死於是  

至於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學者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    古之學者必有師。

所以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十一  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4、指出此類活用並解釋

慧褒始舍於其址。                  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距其院東五里。                    有泉側出。

入之甚寒,問其深                火尚足以明也 。           

則其至又加少矣。                其進欲難,而其見欲奇。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常在於險遠。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5、一詞多義

.其

以故其後名之曰            距其院東五里              獨其為文猶可識              

問其深,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蓋其又深,

則其至又加少矣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       而餘亦悔其之

既其出               視其左右       謬其傳       咎其欲出者

吾其還也            其可怪也歟      其孰能譏之乎?      其皆出於此乎。

文: 

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

屬予作文以記之                      文過飾非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      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

蒙衝鬥艦乃以千數。                此乃天也

有碑僕道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何可勝道也哉

6、 特殊句式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有碑僕道。                               唐浮圖會褒始舍於其址。

(三)整體感知  

1、梳理本文思路

全文五段,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遊山所見的景物和經過,是記敍部分。可以分為兩層。 

第一層(第一段),介紹褒禪山概況。 

第二層(第二段),記遊華山洞的.經過。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寫遊山的心得。這是文章的議論部分,可以分為兩層。 

第一層(第三段),寫遊洞華山的心得。這一層是全文的重點。 

第二層(第四段),借僕碑抒發感慨,提出治學必須採取“深思而慎取”的態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記遊的結尾。補敍同遊者的籍貫、姓名和作記時間,以及作者籍貫、署名。這是寫遊記常用的格式。

 

2、思考下面問題

(1)介紹“褒禪山”的語句有哪些?為什麼要特別提到僕碑和僕碑上的文字?

(2)第二段中介紹了前後兩洞,你認為着重介紹的哪一部分?為什麼?

(3)第三段所寫的作者心得是什麼?在文中尋找關鍵語句回答。  

(4)第四段,作者寫了第二點心得體會。哪句話能表明作者的觀點?最後一段的作用是什麼?

3 總結:

本文通過遊褒禪山的所見所感,把______和______兩個不同的事物聯繫起來,借______的體驗,説明了處事、治學都要“________”和“______  ”的道理。 

(四)我的發現

1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2 根據本文請你設計一個最值得探究的問題,並提出你的看法。

問題:

解答:

方法總結:

二 展示       發現(上課展示自主合作的成果)

(一)展示成果

1、小組交流各自的自學收穫和值得探究的問題,整理記錄值得交流的自學收穫,選出最值得探究的一個問題,集體交流。

收穫:

問題:

2、小組代表展示整合後的學習成果,其他同學記錄有價值的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品讀式、問答式、討論式等方式)

 各組同學發言中有價值的成果記錄:

3、在各組交流中,你認為最有價值的問題是:

問題:

認可原因:

(二)質疑問難(通過交流,你解決了很多疑難,你還有哪些疑難?)

探究題:議一議:本文由“不得極夫遊之樂”生髮出“盡吾志”的觀點,由“僕碑”生髮出“深思慎取”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彼此有聯繫嗎?

(三)當堂訓練

.講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晉,過衞,有讀《史記》(古書,非司馬遷作)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已亥涉河也。”(《呂氏春秋察傳》) 

    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三   總結   發現

學有所得(自主整理學習收穫,用一分鐘時間概括本課的學習收穫)

四拓展發現

(一)學以致用翻譯句子(做到字字對應,通順;不亂譯,不漏譯)

1、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2、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

3、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4、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5、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6、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7、夫夷以近則遊着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8、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二人之所罕至焉。

9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所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10、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課外昇華

高考鏈接  文言訓練

童子聞之,啞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載之間,二氣絪緼,賦形受質,人物是分。大之為犀象,怪之為蛟龍,暴之為虎豹,馴之為麋鹿與庸狨,羽毛而為禽為獸,裸身而為人為蟲,莫不皆有所養。雖鉅細修短之不同,然寓形於其中則一也。自我而觀之,則人貴而物賤,自天地而觀之,果孰貴而孰賤耶?今人乃自貴其貴,號為長雄。水陸之物,有生之類,莫不高羅而卑網,山貢而海供,蛙黽莫逃其命,鴻雁莫匿其蹤,其食乎物者,可謂泰矣,而物獨不可食於人耶?茲夕,蚊一舉喙,即號天而訴之;使物為人所食者,亦皆呼號告於天,則天之罰人,又當何如耶?且物之食於人,人之食於物,異類也,猶可言也。而蚊且猶畏謹恐懼,白晝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見,乘人之困怠,而後有求焉。今有同類者,啜慄而飲湯,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儀貌,無不同者。白晝儼然,乘其同類之間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腦,使其餓踣於草野,流離於道路,呼天之聲相接也,而且無恤之者。今子一為蚊所,而寢輒不安;聞同類之相而若無聞,豈君子先人後身之道耶?”  

   天台生於是投枕於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終夕。(本文有刪節)注] ①翣(shà):扇子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賦形受質 質:資質  B.今人乃自貴其貴 貴:以……為貴 

   C.畜妻而育子,同也 畜:養 D.乘其同類之間而陵之 陵:欺凌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生驚寤,以為風雨且至也  鄰之厚,君之薄也 

   B.爾不謹,褰帷而放之人   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 

   C.其食乎物者,可謂泰矣   其孰能譏之乎 

   D.而物獨不可食於人耶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3.下列各句括號中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台生困暑,夜卧(於)絺維中  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於(其)端 

   C.其煙勃鬱,(煙)左麾右旋,繞牀數匝  D.蚊一舉喙,(人)即號天而訴之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奏對、對策,原本用於臣子向君主陳述見解,提出建議。本文借用“對”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諷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尋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筆,從聞蚊、拍蚊寫到照蚊、驅蚊,然後引發議論,逐步推進,最後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終夕”作結,照應開篇。 

   C.本文描寫細緻生動,頗富情趣;議論鞭辟入裏,啟人深思;句式長短交錯,整散結合,加之韻腳的巧妙運用,讀來淋漓酣暢,令人擊節讚歎。 

   D.本文借童子與天台生的對話,既揭露了同類相殘的黑暗的社會現實,又批判了忽視異類生存權利的錯誤認識,闡發了萬物平等、物我為一的主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rqjjk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