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誤區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誤區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人生的必修課。獨生子女已經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這就給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提出一個嚴肅的課題。每個家長、教育工作者、社會學家,都應該認真思考這個課題如何進行家庭教育。本文就家庭教育中出現的一些誤區,談談自己的看法。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誤區

一、教育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影響學生成長的因素有三:

一是家庭。

二是學校。

三是社會。

但相當多的學生家長,卻有一個錯誤的認識。就是在教育的着力點上:

1、重視依靠學校忽視以身作則;

2、重視正軌教育,忽視社會薰染。

他們誇大了教師和學校的作用。常説:教師説一句頂我們説十句,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在學校有班主任的教育培養,有教師的點拔開導,就自然能使學生順利發展,健康成長。殊不知,學校只是影響學生成長的一個因素。學校對學生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科學地正軌教育,是學生學習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鑄造靈魂的主陣地,但學校的教育重書本知識。傳播、思想的灌輸,具有單一性和封閉性的缺點。

統計表明:學校教育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力,六、七十年代為40%,八九十年代下降為30%,這説明隨着社會的開放,信息的增多,學校教育逐步顯現出他的蒼白、軟弱和不適應。而家庭和社會這兩個因素,則是決不可忽視的。首先家庭特定的時空,特殊的人際關係,對學生的影響上具有終身性、和諧性、榜樣性、基礎性等諸多優勢。父母親的一言一行,家裏的一草一木,以及家庭成員的方方面面,如情操態度、待人接物、行為習慣、言談話語無一不在隨時隨地地不知不覺地、耳濡目染着、潛移默化着孩子那潔白無暇的心靈。家庭教育重在身教。很多家長平時不注意自身形象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誤區。其次,社會是個大染缸,對學生的影響更是無孔不入。

與學校家庭不同的是它的影響重在信息薰染。它具有豐富、多樣、補償、及時等傳播特點,可以補償、豐富學生在家庭和學校教育中得不到的知識和信息。但其信息的混雜性、鬆散性,以及難於控制性等特點,給正面教育帶來極大的衝擊和極強的負作用。很多同學染上的不良習慣。這就要求學校尤其是家長必須加強對自己孩子教育引導,使其認識社會,具有辯別美醜的能力,增加免疫力。同時也呼籲社會,在繁榮經濟、豐富生活的同時,要切實注意減少社會中的不良影響和醜惡現象。

二、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龍、成鳳,出人頭地,學有所成,幹有所為。

這願望,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尤其強烈。所以他們千方百計、想方設法不惜巨資,一定要努力鑄造自己孩子成才,以謀求一個好的出路,謀取一個優越的地位。這種願望是人之常情,這種努力也無可指責。但這就使家長走進另一個誤區,就是在教育的培養目標上:

1、重成才教育,輕成人教育。

2、重功利,輕道德。

成人成才誰先誰後?功利道德孰重孰輕,道理本是十分明白的:成人是成才的基礎,沒有正確的世界觀,沒有健全的人格,沒有良好的品德,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才。只重功利,不講道德,只能偏激狹隘、薄情寡義、少廉無恥、道德卑劣的小人。即使是大學畢業,學有所成,身懷絕技,也會因道德上的缺陷,難為社會有所貢獻。可許多家長沒有認識到這個嚴重性,只注重孩子學習成績的優劣,只關注自己的孩子上重點、上名牌,不重視孩子的思想品德行為的.好壞。每次教育,成績上去了,有讚語、笑臉、表揚、鼓勵、關心、愛護、加錢物優待,象春風送暖,好不歡喜;成績下來了,責備、訓斥、辱罵、諷刺,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

冷風淒雨,好不悲傷。難怪有的學生十分不滿地説:成績單是晴雨表,父母是黃世仁,造成學生心理上的極大負擔。而有關孩子品德形成的大事,倒是不聞不問,處之泰然。這種只看功利,不講道德本末倒置的做法,是極其謊謬和錯誤的,是家長的一大誤區。還有少數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要求太高,期望值太高。一味地要求孩子上重點高中,上重點大學,甚至給孩子立下非名牌不進、非重點不上的軍令狀。其實這是一種極不明智的做法。催逼威壓,苦苦相逼,是對孩子身心的摧殘。導致很多學生不堪重負,走上絕路,演出了一幕幕血淋淋的悲劇。這就是對這些荒唐父母、荒唐作法的控訴。我們國家的高考現實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過得去的是少數。期望值越高,失望也越大,應該順其自然,以一個平常心對待升學,對待考大學。成才重要,成人更重要。功利可羨,道德更可貴。只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才能成為一個於已於人於國於家都有用的人。

三、在教育孩子成人成才的過程中,許多家庭還存在另一個誤區,就是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

1、重物質關懷,輕精神鼓勵。

2、重發號施令,輕溝通理解。

3、重堵禁懲罰,輕疏導教育。

(1)當孩子學習進步、成績上升應給予褒獎時,或當孩子勁頭不足應當給予關懷鼓勵時,許多家長採取的方法偏重於是錢財和物品的給予和獎勵。

他們認為,口頭表揚和精神鼓勵太虛,只有錢物才實惠、實在、有意義。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獎給錢物可以激勵孩子奮發向上,但卻助長了他崇拜金錢、追求物質的物慾,染上了銅臭,腐蝕了靈魂。而精神上的鼓勵,愛的沐浴,卻能讓孩子從小樹立高尚的志向,有品位高雅的精神追求。尤其是針對性強,符合孩子心理需求的、帶有紀念意義並可永久保留的物質獎品,其精神上激勵鼓舞的力量更是巨大的,可以成為讓孩子一生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2)還有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自己是孩子的保護人。

所以就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的意志、觀點、思想強加於孩子。其實,這是一種不瞭解學生心理、不尊重學生意願、自以為是的錯誤做法。各個年齡段的青少年,都有他們自已豐富的看法,對真、善、美的標準,對理想、人生、未來的追求,儘管這些看法、標準,追求不一定正確和完善,但他們渴望理解、渴望尊重、渴望長輩在平等的基礎上給他們幫助、指導和鼓勵,渴望家長能象朋友那樣與他們推心置腹的交往談心。而不喜歡家長扳着面孔,一副居高臨下的姿態,拿成人的標準要求他們這樣那樣,蠻不講理的指責他們這也不對,那也不對。有一句話,叫做理解萬歲,只有理解,才能萬歲。家長們應該認真記取。

(3)在成長的道路上,孩子會做錯很多事,只有在不斷的矯正、糾偏中才能最終長大成人。

但有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少犯錯誤,採取的措施第一是禁堵;不讓做這,不讓做那。從不準亂花錢、不準玩遊戲機、不準不完成作業,發展到不準看電視,不準遲迴家,不準上街,不準交朋友等,簡直是清規戒律,壁壘森嚴,如臨大敵,泯滅兒童天性,何樂之有。第二是懲罰;做了錯事,違了規矩,本來在所難免,能認識能改正就可。然而有些家長,卻恨鐵不成鋼,一發現錯誤,立即怒氣沖天,火冒三丈,輕則責罵、罰站、罰跑,重則拳腳相加,濫施刑法,讓孩子飽受皮肉之苦。而不能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與孩子共同分析討論,給予疏導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他們在心靈深處真正懂得道理。這樣不講道理的一味禁堵懲罰,只能加劇孩子對家長的反感、反抗、不合作和陽奉陰違。與家長的願望背道而馳,這就是這種不正確的教育方法的悲哀。

以上,我從家庭教育的着力點、培養目標和方法手段上,就家長們存在的幾個誤區,作了一些簡單的分析。其實我們在教育中還有很多的誤區。家長對孩子過分的希望,過分的催逼,過分的溺愛,過分的遷就,過分的求全心理,導致相當多的孩子正在不健康的成長。感情脆弱、性情怪僻、自私自利、唯我獨尊、不愛勞動、不敬師長、難於合作、缺少同情心、不關心集體、孤傲離羣等不良傾向,在這一代學生身上普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還有高分低能、高分少德、適應能力差、吃苦精神少、責任感淡薄都有待於社會認真思考,尤其是應該引起每一家長的理性思考一切莫又走入一個誤區:重感情用事,輕理性思考。

標籤: 家庭教育 家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nmrne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