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初中生家庭教育十大誤區

初中生家庭教育十大誤區

這十大誤區勾勒出初中生家庭教育“兩輕兩重”的特點——重子女教育投資,輕家庭文化建設;重子女學業監督,輕子女心理支持。

初中生家庭教育十大誤區

科學研究院對北京、黑龍江、廣東和山東等六省一市的2萬名家長和2萬名初中生進行的大規模實證調查數據,描繪當下初中生家庭教育的整體現狀和大致輪廓,呈現出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十大誤區。家長們快來看,你中招了嗎?

問:青春期充滿可怕的“暴風雨”?

問題頻現但並未對親子關係造成破壞性影響

一直以來,公眾對青春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誤解和過度焦慮,甚至給青春期貼上叛逆、令人頭疼等負面標籤。這種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和不良暗示,極易使家長曲解子女的成長性變化,從而採取“危機管理”的教育方式,反而強化了初中生的叛逆行為,導致親子衝升級。

調查發現,初中生家長大多正處於多事之秋的“中年危機”階段,面臨健康、事業、婚姻、子女和社會支持的多重挑戰。當“中年期遇上青春期”時,很多家庭進入一個互相之間不瞭解、不明白、不交流的階段,親子衝較多,很多家長會用“叛逆、早戀、不好溝通、另類”等詞彙來描述青春期的孩子。實際上,青春期雖然充滿“暴風雨”,卻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可怕——問題頻現但並未對親子關係造成破壞性影響,衝加劇但並未降低親和程度。

問:家長仍然是孩子唯一的“重要他人”?

初中生已逐漸將同伴作為重要的情感依戀對象

正式步入社會之前,青少年“發展最迅猛的社會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誼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他們開始疏遠成人而對同伴傾注越來越多的感情,同時萌生了與異性往的強烈慾望,男女生之間的接觸顯著增加。這種在同伴羣體中培養起來的'互動能力,為今後他們進入社會形成正常的人際關係提供了心理準備。

調查發現,同伴是初中生課餘時間玩樂、傾訴和分享祕密的首選對象,高達55.54%的初中生更願意向“朋友、同學”傾訴心事,選擇“母親”的僅為14.34%,而選擇“父親”的僅佔3.44%。這預示着初中生已逐漸將同伴作為重要的情感依戀對象,家長已不再是孩子唯一的“重要他人”。

因此,家長需要認同並接納自己的權威逐漸降低的現實,適度放手,支持並幫助子女拓展交往範圍。

問:孩子不開心時希望家長趕快“救火”?

初中生更希望父母將自己視為獨立個體

調查發現,超八成家長和學生均認為親子間不同程度地存在衝,初三時衝達到最高水平。衝主要集中在學習、交友、花錢、隱私、偶像崇拜等“個人選擇”方面,其中女生更易與父母發生正面衝,母親更易和子女發生衝。50.39%的初中生認為“和父母溝通中最大的困難”是父母不能理解我。

有意思的是,當初中生面臨心理壓力或負面情緒時,並不希望父母第一時間“伸出援手”,而更希望父母將自己視為獨立個體,給自己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的機會。但52.91%的家長第一時間做得最多的是“耐心開導”,讓孩子自己消化的僅為18.13%。

可見造成青春期親子間溝通困難的並非時間因素,而是溝通方式。

問:異性往就會導致“早戀”?

家長並不了異性友誼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

異性往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48.32%的初中生表示“很願意”結交異性朋友,而46.34%的家長擔心子女“學業受影響”,還有40.37%的家長擔心子女“染上不良習氣”,擔心子女“身體受傷害”和“情感受傷害”的分別僅佔6.76%和6.52%。可見,家長更關注和擔憂孩子學業受影響等現實因素,對孩子身心健康的關注遠遠不夠,更沒有看到異性往對孩子練習相處親密關係,建立積極、健康的愛情觀、婚姻觀的重要價值。

由於對青春期異性往的意義缺乏充分認識,不少家長處於高度戒備、過敏狀態,24.03%的家長“通常不會同意”,有的甚至給孩子貼上“早戀”的標籤。説明家長並不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髮展特點,以及異性友誼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lg04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