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孫權勸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司馬光及《資治通鑑》的文學常識;掌握文中常用的文言詞語。(重點)

2、在朗讀中品味人物形象,學習本文運用語言描寫和側面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難點)

3、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激勵學生熱愛學習,養成終生學習的好習慣。(重點)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激趣引讀

1、故事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學習《孫權勸學》一文。

2、作品介紹:

本文選自《資治通鑑》,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二、讀譯課文,理解文意

1、多層次朗讀:

朗讀要求:

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大聲朗讀。讀出感情。(分角色)背誦全文。

生自讀,結合註釋讀準字音,師隨機指定學生朗讀,注意停頓,出示全文節奏劃分,生再次大聲朗讀。

2、疏通文意。

結合課下注釋,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疏通文意,劃出文中理解有困難的詞句,以提問形式在班內交流,教師適當提示、指導。

例:謂:對……説/掌事:掌管國家大事/但:只,只是/就:從事/遂:於是

重點句:

a、蒙辭以軍中多務。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辭。

b、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應理解為:我難道想讓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博士嗎!

c、但當涉獵,見往事耳。應理解為:只是應當粗略地閲讀,瞭解歷史罷了。

第二課時:

三、再現故事,品析人物。

1、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圍繞他們發生了什麼故事?

明確故事情節: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板書)

2、分角色朗讀課文,品味人物形象:

孫權:(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嚴厲中又可見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不悦、責備之意,後一句語氣較為委婉,足見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3)“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語重心長,言辭懇切,希望呂蒙聽從自己的建議,就學。)

魯肅:“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吃驚、讚歎)

呂蒙:“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深感自豪)

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進行展示。

四、感知探究

1、孫權是怎樣勸呂蒙學習的?

孫權勸學,先一語破的,指出學習的必要性,“當塗掌事,不可不學”,然後降低學習的難度,接着介紹了學習方法“涉獵”及目的“見往事耳”,最後孫權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説法,指出學習確實大有好處,最終使呂蒙無可推辭,充分體現了孫權的善勸。

2、呂蒙是這麼做的?

辭以軍中多務——乃始就學(能虛心聽取別人意見)

3、魯肅如何“贊學”?

通過神態(大驚)、語言“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以及動作(結友)等描寫方法寫出了魯肅對呂蒙學習取得進步的驚歎與讚美,而呂蒙在面對魯肅的稱讚時,調侃道“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可見兩人關係融洽。側面烘托出孫權勸學卓有成效以及呂蒙學有所成。“拜蒙母”,“結友”極其鄭重,足見魯肅對呂蒙的敬重,體現魯肅的敬才、愛才。

五、感悟反思

學了這篇文章,文中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對你有什麼啟示?

開卷有益:人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增長才幹。

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

不能總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不能找藉口輕言放棄。

成語積累:

吳下阿蒙: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現在演化成一個成語,泛指缺少文才,學識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拭。

六、拓展延伸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最終由“吳下阿蒙”變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你知道哪些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使人心明眼亮。——伏爾泰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莎士比亞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有關《資治通鑑》的文學常識;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詞語並理解課文大致的意思;理解故事所闡明的道理。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概括、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的

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藉助於多媒體和各種參考資料,引導學生朗讀、表演、討論,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懂得“開卷有益”,讀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

教學重點:

品味魯肅、呂蒙對話,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實際,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敗走麥城”引入,介紹孫權、呂蒙、魯肅,讓學生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激發閲讀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先介紹,老師再補充)

二、介紹《資治通鑑》和司馬光。

提問:你在預習中對作者和《資治通鑑》瞭解多少,由學生先介紹,不完整老師再補充。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讀文感知。

聽錄音範讀,學生齊讀課文,老師提示學生結合註釋讀準字音,注意朗讀停頓、節奏、正音。教師出示投影片。

卿(qīng)豈(qǐ)涉獵(shè)邪(yé)孰(shú)遂(suì)

四、疏通文意。

1、學生在課下藉助工具書自瀆課文,對字詞自讀質疑。

2、指導學生分組譯文,標識重點字詞。

(讓學生先交流,然後以小組為單位回答。)

歸納總結:

重點字詞:當塗:當道,當權豈:難道但:只見:知道往事:歷史

涉獵:瀏覽羣書,不作深入研究才略:軍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幹或謀略

語氣詞的運用: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邪”相當於“耶”,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耳”:罷了,語氣助詞,表示肯定語氣。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乎”表感歎語氣,相當於“啊”。

古今異義:

a、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博士: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b、但當涉獵但: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c、見往事耳見: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d、既更刮目相待更:古義_______________今義_______________

3、指明翻譯。

請一個同學翻譯全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指出翻譯不恰當的地方和翻譯得精彩的地方。

(教師適時加予指導、評價)

五、分角色朗讀,編課本劇,深入課文。

朗讀要求:

能充分體現出文中人物對話時的口吻、神態、心理和情味。

表演要求:

a、能拋開課本,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再加工進行表演。

b、再現了當時的場景,演繹了一段白話《孫權勸學》。

再次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句,表反問,隱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悦神情和責備意味。)

(3)“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務的理由。要重讀強調。)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歎句,要選出驚訝不解的語氣。)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學生朗讀、表演完,要及時加以總結、評價。)

六、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直到會背誦

2、完成課後練習一、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節課的作業。

二、學生朗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目的是什麼?(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呂蒙的學習效果呢?(議論)

4、魯肅與呂蒙交談以後有何舉動?(結友)

提問:孫權是怎樣勸勉呂蒙讀書學習的?

勸堅定有力不急不惱推心置腹現身説法循循善誘

提問:孫權勸説的效果怎麼樣?

魯肅大驚呂蒙自信

找出兩個詞來概括呂蒙的變化: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提問:這兩個詞現在已經演變成兩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解釋並造句

吳下阿蒙: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後泛指缺少學識、文才的人,比喻才識尚淺。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提問: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麼特點?

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則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後用魯肅的驚歎,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

③情節以人物對話為主。

三、分小組討論問題。

1、本文是怎樣表現人物性格的?

2、為什麼“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魯肅為什麼與呂蒙“結友”?

4、學習本文對你有什麼啟發?學生聯繫實際談啟發。

討論後明確

1、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於情味。僅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説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2、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3、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願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

4、從呂蒙變化的角度談

(1)讀書學習非常重要。

(2)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

(3)一個人即使基礎差,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學到東西,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辦事能力。

(4)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

(5)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讀書對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也可以從孫權、魯肅的角度談,作為領導者怎樣對待下屬,讓下屬接受自己的建議等等。

讓學生各抒己見,合理即可。老師適時加予點撥、引導、總結。

四、分析人物形象。(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孫權:關心下屬,循循善誘。

呂蒙:勤奮好學,自信。

魯肅:慧眼識人,敬才愛才。

五、體驗反思。

昔日吳下阿蒙,經過發奮努力,讓同僚刮目相看,説到這我們不禁想到第一單元學的一篇文章《傷仲永》,讀完這兩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聯繫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方仲永——不學習,天才變為庸才。

呂蒙——接受建議,勤奮好學,一介武夫變為智勇雙全的將帥。

通過對比,可見學習是多麼的重要啊!

六、拓展延伸。

1、請説説你還知道的古代有關勸學的故事或名篇。(荀子《勸學》)

2、古今中外,許多仁人志士都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你收集有關學習的名言有哪些?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書到用時方恨少。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七、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讀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文章以對話為主,用不多的幾句話,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説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進而瞭解人物的.形象。這是一篇關於勸學和學習的文章。如果學了這篇課文,同學們能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那就是我們學習本文最大的收穫。

八、佈置作業。

1、完成《學案》。

2、課外閲讀《三國演義》。

《孫權勸學》教學設計3

【課文品讀】

《孫權勸學》是一篇極其簡略但又有完整故事情節的文言短文故事主體只有兩個部分,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魯肅“與蒙論議”,“結友而別”文章主要通過對話的方式,表現人物,推進故事對話言簡義豐,生動傳神,富於情味人物寥寥數語,就表現出各自説話時的口吻、神態、心理和性格在情節的安排上,亦別具風格呂蒙學習的起因是“孫權勸學”,學習的過程略去,學習的結果是魯肅與呂蒙“結友而別”通過“論議”“結友”來表現孫權善勸、呂蒙勤學和學有所成直接描寫、側面襯托、留白再塑、繁簡結合等手法的巧妙運用,讓這一篇小短文既充滿了情趣,又不乏理趣

【教學創意】

趣學文言故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背誦課文,領會文章給人的啟示。

(2)瞭解作者、作品及相關資料。

(3)通過學生自編自演課本劇,揣摩文中言簡意豐、生動傳神的對話描寫,品味文章用對話來刻畫人物、剪裁內容的表達效果。

(4)對比閲讀,比較《孫權勸學》和《傷仲永》的異同,逐步提高閲讀能力。

2、過程和方法:

自主、參與、合作、探究。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理解刻苦治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於國於己都意義重大的道理,從而勉勵同學們重視學習,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3)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

【教學難點】

1、美讀課文,力求聲情並茂,讀出人物個性,讀出文章特有的意味。

2、理解魯肅與呂蒙的對話,體味這段話的情味。

【教學方法】

朗讀法表演法比較閲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我有個學生,他總是不肯下功夫學習,我勸他應該好好學習,他説自己的事很多,況且又不想當學者,不學也罷。我很想好好跟他講講道理,可又不知該怎麼説,大家看看我應對他説些什麼呢?東漢時,吳國的國君孫權也遇到這種情況,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麼做的?

學生回答

創設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作者介紹

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卒諡文正,追封温國公,世稱司馬温公。《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歷

史、

學生記憶

使學生對作者有所瞭解和熟悉。

(三)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老師範讀或播放錄音。

學生聽讀,注意字音,標出節奏,停頓,注意體會語氣

學生用心體會。

(四)讀懂文意,讀出語氣

1、大屏幕出示課文內容,並標出重點字的拼音

2、標課文中出現的通假字,一字多音,古今異義的字或句子。

3、老師解釋文本中的重點字及句子的意思。

4、老師將課文翻譯一遍。

1、學生讀懂並記憶。

2、學生試着翻譯課文。

3、學生注意糾正錯誤。

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五)品析課文

1、出示重點句段

2、分角色朗讀

1、學生分角色朗讀

2、甲學生扮演孫權,乙學生扮演呂蒙。丙學生扮演魯肅。

1、體會人物説話的口氣及心理活動。

2、通過表演體會人物動作。

(六)感悟反思:

學了課文,你從孫權勸學、呂蒙就學、魯肅贊學中明白了什麼道理或得到哪些啟示?

魯肅為什麼要與呂蒙“結友”,結尾這一筆有什麼作用?

學生分組討論

每組推出一名學生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拓展與延伸:

1、有兩則成語出自本文,你能找出來,並造句嗎?

2、《孫權勸學》和《傷仲永》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異同?

從內容上看,兩篇文章都與學習有關,但正好一正一反,從不同方面説明了學習的重要性。呂蒙是中年好學,學有所成;仲永是少年不學,一事無成。

從寫法上看,《孫權勸學》以對話為主,加以側面描寫,來表現呂蒙的長進;而《傷仲永》則借事説理,先敍後議,來説明學習的重要性。

學生自由發言。

鞏固學過的知識以及與新知識的關係。

(七)課堂小結

本文篇幅短小,淺顯易懂,語言凝練,含義豐富。一對話刻畫人物,通過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性格,文章突出了孫權的善“勸”,告訴了人們讀書學習的重要性。勸人上進成才,讀書明理。

(八)作業

1背誦全文

2積累文言詞彙,明確現代意義用法。

3完成課後練習。

(九)板書設計

課題:孫權勸學作者:司馬光

孫權勸學(詳寫)——呂蒙就學(略寫)——魯肅探學(側面描寫)

先做託詞

學得自成

難以置信

深為折服

力陳必要

現身説罰

教學反思

《孫權勸學》是一篇自讀課文,篇幅短少,淺顯易懂,故事性很強。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1、使用多媒體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視頻朗讀對於學生句讀能力的提高也有裨益,同時課堂理解的重點,通過媒體展示,一目瞭然。節省了不少時間,有利於知識的拓展。

2、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課文理解並不難,疏通理解時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提出疑難詞句,學生與老師一同解答,這樣便於因材施教,發現並解決學生學習中的難點,也能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疏通課文時,讓學生利用註釋,對着幕布上的句子進行翻譯,有利於糾正學生對着翻譯書的習慣,有利於培養即席説話的能力,結合語境整體理解句子與表達能力。

3、引導遷移,適度拓展。不僅是對文言詞句知識的掌握平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繫舊知,總結歸納,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對出自本文的兩個成語“吳下阿蒙”“刮目相看”,不僅讓學生知道意思,還引用了兩個例句,幫助學生學會運用。但在教學中也有不足之處:

1、重視了基礎知識的學習。尤其是文言詞語、句子翻譯,但文言詞語的解釋有點多。

2、分析文章內容時,問題設計有點多,面面兼顧,有很難兼顧。如本文的行文線索、本文的主旨、本文寫人的方法、人物説話的心理、語氣等,還應該根據當堂課教學的重點,進行適當的調整。

標籤: 孫權 勸學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j84q0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