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因數中間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的教學設計

《因數中間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因數中間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的教學設計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53頁。

【教學目標】

1、探索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及簡便寫法,進一步認識0在乘法運算中的特殊性,培養遷移類推及概括等能力。

2、能用簡便的豎式寫法正確地計算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3、會選擇合適的算法來計算和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問題,逐步形成優化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探索因數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及簡便寫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觀察下列算式中兩個因數有什麼特點?

出示:60×50 240×20 (板書:因數末尾有0)

2、你能口算嗎?你是怎樣算的?

生: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數一數兩個因數中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3、學生猜一下,我們能不能用口算的方法進行筆算呢?請看以下例題。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舊知,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與體驗,從類結構上為實現新舊知識的遷移教學做鋪墊。)

二、運算知識遷移,構建新知

1、 出示材料,特快列車每小時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車每小時可行106千米。

讀材料,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鼓勵學生提的問題,並評價,抓住有用資源引出問題。)

老師能提一個問題嗎?大家思考老師的問題包含了幾個問題啊。

出示例題問題:它們30小時各行了多少千米?(重點讓學生理解“各”字在問題中的意義)板書子問題:特快列車30小時行了多少千米?普通列車30小時行了多少千米?

2、交流“特快列車30小時行了多少千米”的算法。

(1)、怎樣列式?

(2)、怎樣計算?

(3)、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

A、寫豎式時,如何處理“0”和非“0”數字的對位?

B、怎樣確定積的末尾的“0”的個數?

(4)通過對比,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設計意圖:遷移類推的辦法,不僅是一種有益的聯想,也是解決問題時經常採用的一種思路。讓學生經歷探索因數末尾有零的筆算方法的過程,並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繫,培養學生類比遷移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交流“普通列車30小時行多少千米”算法。

(1)學生獨立列式,用豎式的簡便寫法怎麼寫?因數有什麼特點?(板書:因數中間有“0”)

①3為什麼和6對齊?

②十位3和十位0相乘這一步可以省略不寫嗎?

③明明3×0=0,百位上卻寫1,為什麼?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和探索;在交流和探究的過程中,碰撞思維,學會表達;在不同思維的表達與碰撞中,收穫和發展;在收穫和發展中,進一步學會學習與思考。)

(2)同學們這麼聰明,我們就來練一練。

220×40 106×60 360×25 580×12

三、鞏固計算,提升技能

1、完成教材練習八第3題。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修正。修正時,可以讓學生説説解題的思路。

3、課件出示課前的交通工具時速集合圖片,讓學生自主選擇素材,提出相關問題,同桌互考互查。

(設計意圖:新課程使課堂具有活力與温度,但課堂教學要想保持持久的活力與温度,練習題設計還必須有一定的層次性和趣味性,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對數學本身感興趣。)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學到什麼技巧嗎?你今天學得開心嗎?

六、佈置作業

完成課本練習八的第2、4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gom8v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