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蠟燭》導學案教學設計

《蠟燭》導學案教學設計

【創意説明】

《蠟燭》導學案教學設計

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選材巧妙外,細膩的描寫外,借物抒情的手法必不可少。作者為了突出某種形象、某種情感,往往採用借物抒情的方法。閲讀這篇文章,體會作者的用意。

【教學步驟】

一、導入

由蠟燭我們可以聯想到哪些詩句和歌曲,各有什麼寓意?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借蠟燭歌頌教師的奉獻精神。

2、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借燭烘托出久別重逢的情意與温馨。

3、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借蠟燭寫離別。

4、燭光裏的媽媽,借蠟燭歌頌母親。

蠟燭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麼這篇課文為什麼以蠟燭為題,有什麼深意呢?

二、朗讀課文,思考

這是一支什麼樣的蠟燭?作者共寫了幾處?課文中哪一句話意味深長?

三、師生共議

是老婦人珍藏45年的結婚紅喜燭,意義不一般。

對蠟燭的六次描寫:

1、她又在衣袋裏摸了半天,摸出火柴來。她把那大蜡燭插到墳堆的頂上,點了起來。這晚上沒有風,蠟燭的'火焰向上直升,一點也不搖晃。

2、炮彈爆炸的當兒,蠟燭的火焰不過抖了一下。

3、蠟燭被爆炸的風吹滅了,有一次,竟給震倒了。

4、在已經被破壞的鐵欄杆附近,聳立着一個小小的墳堆。一支蠟燭,旁邊還有生鏽的洋鐵片給它擋住了風,在墳堆上閃耀着柔和的火焰。蠟燭快點完了,燭芯快給蠟淚淹沒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閃爍。

5、他們圍着墳堆,靜默地站着,看着這漸漸暗淡下去的燭光。

6、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

最後一句話意味深長,齊讀,體會用意。

蠟燭的深意:

1、象徵紅軍戰士的生命之光。

2、象徵兩國人民的深厚情意。

3、象徵他們之間的母子深情。

4、象徵和平、希望和勝利

四、如果文中沒有蠟燭,能否表達出這麼多的意思

五、再讀課文,提出你思考的的問題

六、課文背景資料

1944年9月中,蘇聯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蘇軍進入南斯拉夫領土達成協議。隨後又在克拉約瓦最後商定了共同行動計劃,10月5日,簽署了關於保加利亞軍隊參加對南斯拉夫領土上的德軍作戰的南保協定。貝爾格萊德戰役的企圖是:通過蘇、南、保三國軍隊的共同努力,粉碎塞爾維亞集團軍級集羣,解放被佔領的塞爾維亞地區和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前往到駐希臘的E集團軍羣的交通線,不讓該集團軍羣從巴爾幹半島南部退卻。這樣就構成了蘇南軍隊統一的作戰正面,併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爾後爭取本國的完全解放創造了有利條件。

標籤: 學案 蠟燭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gkzyp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