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橋邊的老人》教學設計(通用5篇)

《橋邊的老人》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橋邊的老人》教學設計(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橋邊的老人》教學設計(通用5篇)

《橋邊的老人》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初步瞭解海明威及其創作風格

通過對話把握作品主題

敍述的角度對於故事內容和題旨呈現的作用

敍述的簡潔在小説中的特殊作用

【教學重點】

敍述的角度對於故事內容和題旨呈現的作用

通過對話把握作品主題

【教學難點】

通過對話把握作品主題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自讀課文

2.詞語積累(讀音):蹣跚,輪輻,躑躅,撇下

3.海明威及其創作(海明威、“硬漢”、“迷惘的一代”)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我們每天都在對話,我們一般都能在語境中判斷出對方言語的真實用意。比如A同學問B同學:上個週末你回家去了麼?”B同學回答:“我們去爬山了,真有意思,我們還採了野果子呢,要不要給你嚐嚐?”B顯然沒有回答A的話,他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學生回答)很顯然,他是想讓A分享他上個週末爬山的快樂,對於有沒有回家這個問題,他不感興趣。

現代西方語言家認為,對話是有原則的,即有問有答,答和問構成對應關係,顯然上述對話沒有遵循對話的原則,但這種破壞往往是任務內心真實感情的表現。這在文學作品中也是經常運用的,通過破壞對話原則來達到塑造人物形象、表現作品主題的目的。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以人物對話為主的小説——《橋邊的老人》。

二、自讀課文

學生代表分角色朗讀(“我”、老人、旁白)

三、初讀小説。關注對話者:瞭解“視角”。

1.對話在“我”和老人之間展開,但我們無法確定二人的具體身份。你能否依據文本內容對他們的身份作一點推測?

【明確】故事講述者“我”可能是個共和軍戰士,也可能是個戰地記者。

(判斷依據:“我的任務是過橋去偵查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麼地點。”;“那天是復活節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你的政治態度怎麼樣?”我問。)

老人:沒有別的人,坑內一個人在家,沒有工作,也可能在動物園照看動物。

2.這篇短小的小説就是由“我”來講述的。請大家思考:由“我”來説這個故事各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參考閲讀:課本“敍述角度”部分)

【明確】(可能出現的答案):

(1)由“我”來講述故事,給讀者一種親身經歷的感覺,有很強的真實感。親切感。(優)

(2)由“我”來講述故事,故事的每一個情節都是“現在進行時”,使讀者對下一個情節有所期待,能緊緊抓住讀者的心。(優)

(3)由“我”來講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內容是有限的,比如這個老人額身份、經歷和未來,很難把故事的全部內容呈現出來。(缺)

【點撥】這種由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來講述故事的視角是有限視角,敍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通常用第一人稱。

3.小説還有一種視角就是全知視角。

請看莫泊桑《項鍊》中的一個片段:

她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好像由於命運的差錯,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裏。她沒有陪嫁的資產,也沒有什麼法子讓一個有錢的體面人認識她,瞭解她,愛她,娶她;最後只得跟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結了婚。

她不能夠講究打扮,只好穿着樸樸素素,但是她覺得很不幸,好像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為在婦女,美麗、風韻、嬌媚,就是她們的出身;天生的聰明,有沒的資質,温柔的性情,就是他們唯一的資格。

這兩種視角的區別是什麼?

【明確】全知視角的敍述者是全知全能的,瞭解小説全部的細節和所有的心理和命運,甚至在敍述過程中加入評論及對人物心理的描寫;有限視角的敍述者則只介紹故事的部分細節,把其他部分內容隱藏起來。

【點撥】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視角來敍述故事的,他隱藏了一些內容,使得敍述簡潔。

四、細讀小説。關注人物對話:理解作品主題。

1.仔細閲讀這篇小説,請用橫線畫出老人答非所問或者無問也答的地方,並在旁邊寫上你的理解。

【明確】

①那時我在看管動物。

【理解】“我”並沒有問他在聖卡洛斯干什麼,這是老人主動提起的,表明他很希望能討論這個話題,這是他談話的興趣所在。

②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

【理解】“我”並沒有問老人是什麼時候離開聖卡洛斯的,但他強調自己是“最後一個”離開的,其用意在於表明動物對他來説真的很重要,若不是迫不得已,他是不會離開自己心愛的動物的。

③唉,只能把它們撇下了。

【理解】“我”問的是“什麼動物”,他卻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只是説自己離開動物的無奈,表明其戀戀不捨。

④“一共三種,”他説,“兩隻山羊,一隻貓,還有四對鴿子。”

【理解】在“我”再次問及“什麼動物”時,老人終於回過神來,但沒有隻回答“什麼動物”,他把動物的種類和數量説得很清楚,他不在意“我”對此是否感興趣。在談及動物的時候,他如數家珍,如同談論自己的家人一樣,在老人看來,他所照看的每一隻動物都是值得珍惜的。

⑤“沒家,”老人説,“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我簡直不敢想。”

【理解】“我”問的是老人又沒有家,但老人除了回答這個問題外,還提到了動物的安危,他念念不忘自己照看的動物,為他,它們的安危擔心,並在後穩中不斷重複這種擔心,表明他對自己照看的動物發自內心的牽掛。

⑥“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説,可不是再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

【明確】老人的自言自語表明了老人對自身處境的無奈,同時也表現了戰爭的殘酷性。戰爭一旦爆發,便全民都要捲入戰爭,不管你是照看動物的還是種植莊稼的。

2.根據我們的推測,照看動物也許只是老人的工作職責,也許只是他晚年的一個愛好,但他卻如此牽掛他所照看的動物,那麼這些動物對老人來説意味着什麼?

【明確】他所照看的動物是他生命的全部寄託,他沒有家,沒有家人,他所照看的動物便是他的全部,沒有了這些動物,他便失去了精神依靠。

3.作者把這樣一個故事置於戰爭的背景下,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

【明確】戰爭意味着殺戮,戰爭無視生命的存在,戰爭漠視生命的價值,戰爭使這樣一位無辜的老人也不得不逃離家園,離開自己心愛的動物。戰爭史殘酷的。

老人只是照看動物,但他卻對動物充滿了愛,把它們看做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不僅僅是動物,這與戰爭的殺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人的行為體現出來的是對生命的尊重,而這尊重在戰爭的背景下彌足珍貴,正是這種尊重才使我們人類永久的和平有了希望。

五、再讀小説:關注對話:體會小説敍述的簡潔性。

作者海明威以第一人稱的有限視角來敍述故事,他隱藏了一些內容,使得敍述簡潔。而相比之下伍爾夫的《牆上的斑點》則繁複得多。如果説伍爾夫偏愛敍述的“加法”的話,海明威則更愛敍述的“減法”。

我們再細讀小説的主體部分(對話部分),看看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敍述的“減法”,在“減法”中作者隱藏了什麼?

(示例)

1.“你從哪兒來?”我問他。

“從聖卡洛斯來,”他説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鄉,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

“那時我在看管動物,”他對我解釋。

“噢,”我説,並沒有完全聽懂。

“唔,”他又説,“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

【明確】“微笑”就是一處減法。作者隱藏的是:老人暫時忘卻身處艱難兇險卻微笑是因為談起了故鄉,因為熱愛故鄉,因為故鄉有他温暖的回憶,包括這些有關動物的回憶。

“最後一個離開”也是一處減法。作者隱藏的是:老人因為戰爭,不得不離開,最後才離開是因為不捨,但是讓自己心愛的動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殘又是多麼的無奈和悲哀。

2.“你沒家?”我問,邊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明確】這也是一出減法。“最後幾輛大車”沒趕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戰場上了。平靜而簡潔的敍述中隱藏的是作者對老人命運的深深擔憂。

(與老人命運相關的句子還有):

“謝謝你,”他説着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來。

明知此處即將成為戰場,“我”兩次荃老人離開,但老人為什麼不走?

【明確】一方面是因為體力不支,疲憊不堪,“我七十六歲了。我已經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動了。”另一方面,老人還有對故園的留戀,對未來的茫然,“那邊我沒有熟人”,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慾望減退了。

3.“沒家,”老人説,“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我簡直不不敢想”

……

他疲憊不堪地茫然瞅着我,過了一會又開口,為了要別人分擔他的憂慮,“貓是不要緊的,我拿得穩。不用為它擔心。可是,另外幾隻呢,你説它們會怎麼樣?”

可討論:這裏是敍述的“減法”還是“加法”?

【明確】小説全篇簡潔,惜墨如金,這裏卻反覆提及另外幾隻動物的危險,好想用了“加法”,其實依然是“減法”。因為在這簡單的疑問背後深深的隱藏着老人對動物的同情、擔憂,老人“每家”,也就意味着沒有親人,那些動物是與他相依相伴的。但是,戰爭來了,人們自顧自地逃離,動物是最無助的,被人們拋棄在戰火中。

可接着討論:這位老人連自己的生命都難以自保,為何還念念不忘他的那幾只動物?

【明確】在老人眼中,動物的生命和人類的生命是一樣可貴的,老人博大的愛心,閃耀着人性的光輝,與殘害生命的戰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生命何其可貴,戰爭多麼殘酷!

4.“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説,可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

【明確】這個“只是”意味深長。這裏交織着一種“怨”和“冤”的情感:“我”只是在照看動物,招惹誰了?為什麼要毀了這一切?這個“只是”隱藏的是對戰爭的控訴。

六、拓展提升

通過以上閲讀和討論,我們知道作者的敍述是一種“減法”,隱去了一些內容,力求簡潔明快,這正是作者“冰山理論”的表現。

(海明威説:“冰山在海里移動是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認為應該把思想、情感乃至語言動作等八分之一的內涵隱藏起來)

作者敍述“減法”正式要求我們讀者閲讀做“加法”:一切被省略的東西都是可以連接和彌補的。讀者既可以從“我”的角度體驗故事,也可以發揮想象,推測每一個人物的心理。讀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斷,極大地豐富了故事的內容。這是現代小説對讀者提出的要求。

《橋邊的老人》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閲讀並仔細玩味小説的情節,體會其深刻的思想內涵;

2.瞭解小説的敍述角度和敍述人稱及其與內容題旨的呈現關係。

教學重點:

1.玩味小説的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小説的題旨;

2.瞭解本文的敍述角度和敍述人稱。

教學方法:

在教師引導下研讀課文,讀、思、議相結合。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由舊學《老人與海》導入

二.作者介紹:

1.學生展示作者材料蒐集成果。

2.教師補充。

3.明確(見相關資料)

三.研讀小説內容:

(一)整體感知:

你在小説中看到了一件什麼事情?

明確:“我”在偵察敵情的時候在橋邊偶遇一位老人,並與之攀談的事情。

(二)重點精讀:

1.老人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出場的?

明確:戰爭來臨前的緊張、慌亂。(第一段)

2.逃難的人那麼多,為什麼單單這位老人能引起“我”的注意,並與之攀談起來呢?

明確:人們都競相逃命,可這位老人“卻坐在那裏,一動也不動”。

3.認真閲讀課文中兩人的'對話。

提問:你能從中獲得哪些信息?

提示:(1)在談到家鄉時,老人的反應怎樣?

明確:“露出笑容”“便高興起來,微笑了”

(2)在談話中,老人説得最多的是什麼?

明確:動物,老人擔心自己家的動物。

(3)老人急着逃跑嗎?

明確:不急。“一動也不動”“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我要待一會,然後再走”“他説着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上的塵土中坐下去”

4.思考:

(1)老人為什麼“微笑”?透過老人的“微笑”,你能讀出什麼?

明確:從“微笑”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家鄉的愛戀。同時也表現出老人被迫逃離的苦澀和悲哀。

(2)老人為什麼不自己逃命,而只擔心那些動物們呢?

明確:a.老人無親無故,動物是他的伴侶,他的親人。表現了老人的孤獨和善良。而且此處愛的温暖與正發生着的戰爭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b.老人太累了,走不動了。

c.老人對家鄉愛戀,對動物不捨。

d.老人對未來的生活茫然,家沒了,他不知該去何方。

5.把握題旨:

通過閲讀這篇小説,你感受到了什麼?

明確:揭示了戰爭的殘忍與罪惡,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的悲憫情懷。

四.藝術手法:

海明威在小説創作上有一個很著名的理論——冰山理論。關於冰山理論,他曾在《午後之死》一書中這樣寫道:“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裏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出來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那麼你能從這篇小説中感受到他這一理論的運用嗎?

《橋邊的老人》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創作風格;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與題旨;

3、能説出小説的敍述視角和敍述人稱;

4、掌握有限視角中第一敍述人稱的運用,並能試着以第一人稱寫一段人物內心獨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簡單瞭解本模塊內容

(一)《外國小説欣賞》屬於“小説與戲劇”系列。《外國小説欣賞》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欣賞外國小説以及初步感知小説這一文體的基本特徵。與此同時,適當地勾勒外國小説史的輪廓,簡單介紹外國小説的創作方法以及諸種流派,最終目的是瞭解小説藝術,提高文學鑑賞能力,培養高格調的審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外國小説欣賞》分為八個單元,按小説的基本元素來設定,分別為“敍述”“場景”“主題”“人物”“情節”“結構”“情感”和“虛構”。

二、閲讀小説,整體感知。明確第一單元要求

(一)本單元的要求是:

1、 領會作品的內容與題旨;

2、 掌握小説的敍述角度和敍述人稱;

3、 考察小説敍述角度和敍述人稱與內容和題旨呈現的關係;

4、 瞭解小説的敍述腔調和速度控制。

(二)《橋邊的老人》是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

《橋邊的老人》篇幅短小,筆法簡練,但是意藴卻很深刻,敍述角度也很具有代表性,讀時要細心品味語言。

三、進入文本

(一)作者簡介

海明威(1899-1961),美國小説家,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生於鄉村醫生家庭。他的一生經歷豐富,富有傳奇色彩。18歲起進入報界,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出生人死以致傷痕遍體。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和繪畫,曾長期擔任駐歐記者,並曾以記者身份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西班牙內戰。他的早期長篇小説《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成為表現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他那簡約有力的文體和多種現代派手法的出色運用,在美國文學中曾引起過一場“文學革命”,許多歐美作家都明顯受到了他的影響。1954年,“因為他精通於敍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老人與海》之中,以及他在當代風格中所發揮的影響”,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開槍自殺,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

海明威的文風一向以簡潔明快著稱,俗稱“電報式”,他擅長用極精練的語言塑造人物。他創作風格也很獨特,從來都是站着寫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雙關妙語:“恕我不起來啦!”他筆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彎的硬漢形象,尤以《老人與海》中桑提亞哥最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這類硬漢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蓋美利堅民族的性格:“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美國著名的文學評論家馬爾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裏也稱海明威為“這頭老獅子”,以“老獅子”的稱號,生動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剛毅、勇敢和堅韌的一面,給人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

海明威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要了解美國,你必須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國民族堅強樂觀的精神風範的文學長廊中來。

(二)文學常識簡介

1、 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在美國的一個文學流派。這個名詞源出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説:“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這句話作為他的長篇小説《太陽照樣升起》的一句題辭,於是“迷憫的一代”成了一個文學流派的名稱。

所謂“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於迷失了前進的方向而不知該怎麼辦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國一批初登文壇的青年作家,他們年齡相仿,經歷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藝創作傾向也約略相同,他們帶着玫瑰色的幻想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但他們所看到的盡是殘酷的廝殺和恐怖的死亡。他們的幻想破滅,身心受到嚴重的摧殘;他們憎恨戰爭,但不知如何才能消滅戰爭,心情苦悶,對前途感到茫然。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動盪不安和社會危機,又加重了他們心靈的空虛和苦悶。他們沒有明確的社會理想,只能消極逃避現實的鬥爭,躲到個人的小天地裏去,企圖用愛情、友誼、尋歡作樂來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動中使自己振奮起來。

2、 冰山理論

海明威曾在《午後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中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了出來。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論”。

對於海明威的“冰山理論”,研究者們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體風格,認為海明威早年從事新聞記者工作,練就了簡約幹練的文體風格,在從事小説創作後,他還是提倡簡練的電報體寫作風格。海明威的小説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詞和日常用語,摒棄了空洞詞藻。

(三)背景介紹:

小説取材於20世紀30年代西班牙內戰。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共和政府軍和法西斯佛朗哥的叛軍展開激戰。海明威不但與許多美國知名作家和學者一起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義的捍衞民主、反法西斯鬥爭,而且作為戰地記者三次深入前線,在炮火中寫了劇本《第五縱隊》,並創作了長篇小説《喪鐘為誰而鳴》。與前兩部反映戰爭的作品不同,《橋邊的老人》關注的不是英雄、正義,也不是“主義”、政治,而是戰爭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們是無辜的受害者。殘酷的戰爭來了,將家園、親人都無情地撕碎。在這裏,戰爭成了作者的譴責對象,對生命價值的珍視更令小説充滿了悲憫的力量。

(四)理清思路

學生默讀課文,理清小説的整個情節。

字詞提醒:

蹣跚 pan shan 腿腳不靈便,走路左右搖擺,緩慢的樣子(也作盤跚)

輪輻 fu 踝 huai 躑躅 zhi zhu (徘徊) 踟躕 chi chu 心理遲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眺望 tiao wang

1、默讀課文,文章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首段進行場面描寫,介紹故事發生的環境。

主體部分由對話構成情節

最後一段交待結局,既是對背景的再次點明,又有一定的象徵意義。

2、這個故事是由誰來講述的?

這篇短小的小説是由“我”來講述的。由課文的語句推測:我也許是個戰地記者,也許是與法西斯對立的陣營中的戰士。

3、以第一人稱視角來敍説這個故事有何特點?

(1)、 由“我”這個小説中的人物來講述故事,給我們一種親身經歷的感覺,有很強的真實感、親切感。

(2)、 由“我”來講述故事,故事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現在進行時”,使讀者對下一步情節有所期待,能緊緊抓住讀者的心。

(3)、 由“我”來講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內容是有限的,比如這個老人的身份、他的經歷和未來,很難把故事的全部內容呈現出來。

4、知識介紹:

小説的敍述發表方式有兩種

A全知視角,即敍述者是一個全知全能的人,他了解小説的全部細節和所有人物的心理、行為及命運。通常用第三人稱。

B 有限視角,即由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來講述故事,而敍述者只瞭解故事中的部分情節。通常採用第一人稱。

(五)具體解讀

1、 閲讀第一段,討論敍述語言的特點

問題1:本段交待了哪些內容?

明確:交待了主人公及故事發生的環境:橋邊的老人、避難的人羣、運送物資的士兵、躑躅的農夫。

問題2:本段語言幾乎一筆一景,為什麼惟獨對老人着重筆,且分置首尾?

明確:注重語言的輕重勻稱,結構的錯綜,與下文的過渡照應。

問題3:老人的形象特點是什麼?

戴鋼絲邊眼鏡,坐在那裏,一動也不動。

拓展:為何“不動”,為何要作者設置人物形象為“戴鋼絲邊眼鏡”?

學生討論回答。

由本段看,小説的敍述語言有何特點?

明確:語言簡約,不事渲染,淡化主觀色彩;但包藴豐富的內容,給人強烈的視覺感受。

--冰山原則。

2、佈置作業:

細讀文章的主體部分,看看“冰山”下還隱藏了什麼?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今天這堂課,我們來尋找“冰山下的隱藏。

二、 閲讀主體部分,揣摩人物內心世界,理解小説主旨。

主體部分是“我”與老人的對話,可歸結為“四問”。

一問家鄉

“你從哪兒來?”我問他。

“從聖卡洛斯來。”他説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鄉,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

“那時我在看管動物,”他對我解釋。

“噢。”我説,並沒有完全聽懂。

“唔,”他又説,“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

1、從中你讀出了什麼?

老人提到故鄉便暫時忘記了眼前艱難兇險的處境並微笑了起來的這一細節,告訴我們他是多麼愛他生活的家園。“微笑”--作者隱藏的是:老人暫時忘卻身處艱難兇險而微笑,是因為談起了故鄉,因為熱愛故鄉,因為故鄉有他温暖的回憶,包括對這些動物的回憶。

2、呆在那兒照顧動物直到最後離開的這個細節,説明了什麼?

説明他對它們是多麼不捨。離開自己深愛之物、讓它們被炮火摧殘,這種被迫和無奈何其苦澀和悲哀。

二問動物

3、文中老人多次嘮叨的語言是什麼?請你找出老人多次嘮叨的語言。

“沒家,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我簡直不敢想。”

“貓是不要緊的,我拿得穩。不用為它擔心。可是,另外幾隻呢,你説它們會怎麼樣?”

“可是在炮火下它們怎麼辦呢?”

“恩,當然會飛。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罷。”

4、你能從這幾句嘮叨詞中讀出些什麼?

①讀出老人的生活現狀,老人的孤獨。他沒有家,只有幾隻小動物相依為命,晚年生活很淒涼。可戰爭卻要他離開他的家園他的親人,連最後一點温情也要抹去。

②讀出了戰爭的殘酷,戰爭給百姓帶來的苦難和痛。

③讀出了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自顧自己的逃命中,老人還能想到可憐的動物。

④讀出老人內心的痛苦,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戰火中逃離家園。

⑤讀出他的茫然,對未來生活的迷茫和無把握。他顧及動物不關心自己,不想走。

三問家

“你沒家?”我問,邊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5、你從當中讀出了什麼?

“最後幾輛大車”沒趕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戰場上了。平靜而簡潔的敍述中隱藏的是作者對老人命運的深深擔憂。

四問政治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説.

6、其中隱藏了作者什麼觀點?

挑起戰爭的是政治家,人民是無辜的受害者,將批判的矛頭指向了挑起戰爭的政治家。

7、與老人命運相關的句子還有哪些?

“謝謝你,”他説着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來。

8、明知此處即將成為戰場,“我”兩次勸老人離開,老人為什麼不走?

(1)“我七十六歲了。我已經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現在再也走不動了。”

老人因為體力不支,疲憊不堪。

(2)“那邊我沒有熟人”。

老人還有對故園的留戀,有對未來的茫然,也因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而使求生的慾望減退了。

9、 “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説,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

(1)為什麼不對我講了?

或許以中斷談話的方式來謝絕年輕人的好意;或許他不再期待別人來分擔他的憂慮;或許表明他決定聽天由命,不再逃亡了。

(2)這個句子中老人強調的是哪個詞?隱含了怎樣的意思?

我只是在照看動物,招誰了惹誰了?--冤

為什麼要毀了這一切?--怨

“只是”中隱藏着的是對戰爭的控訴。

三、 解讀小説結尾:

小説的結尾有什麼表達作用?

1、點明故事背景(法西斯挺進)

2、渲染氣氛,烘托心境(天色陰沉,烏雲密佈)

3、象徵手法,暗示中心(復活節)

四、總結:

《橋邊的老人》關注的不是英雄、正義,也不是“主義”、政治,而是戰爭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們是無辜的受害者。殘酷的戰爭來了,將家園、親人都無情地撕碎。在這裏,戰爭成了作者的譴責對象,對生命價值的珍視更令小説充滿了悲憫的力量。

《橋邊的老人》彷彿一個小小的窗口,以小見大地揭示出戰爭的殘忍、罪惡,顯示出戰火紛飛的年代裏人性的善良--對生命的尊重與對和平的渴望。

五、作業:

1、閲讀《牆上的斑點》以及課後的話題中關於“敍述角度”、“敍述人稱”的部分。

2、學案。

《橋邊的老人》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 敍述的角度對於故事內容和題旨呈現的的作用。

2、 敍述的減法(簡潔)在小説中的特殊運用。

設計理念:

由敍述的角度來切入對小説的閲讀理解,引導同學深入思考敍述的簡潔在小説中的特殊運用及對主旨呈現的不同作用。

教學重點:

敍述的減法(簡潔)在小説中的特殊運用。

課前準備:

1、請學生了解海明威的人生經歷及創作。

2、自讀文章,體驗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的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一篇短篇小説。説起海明威,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這句話:“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 ”這出自什麼作品?

明確:老人與海

海明威曾經在他的作品《老人與海》中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強悍的老人形象——“硬漢子”聖地亞哥。這個古巴老漁民在海上苦鬥了84天,終於制服了一隻比他的船還要大幾倍的馬林魚。然而,成羣的鯊魚卻輪番襲擊,吞食老人的捕獲物。老人決不屈服,用魚叉、船槳等排名抗擊了三天三夜。最後,馬林魚還是隻剩下一付骨架。老人雖然未能戰勝厄運,但他確實一位精神上的強者。他留下了一句響噹噹的名言“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2、海明威也正是憑藉《老人與海》獲得了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大家知道海明威在創作上有何特點?

明確:海明威曾在《午後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中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了出來。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論”。

海明威的文風一向以簡潔明快著稱,俗稱“電報式”,他擅長用極精練的語言塑造人物。他創作風格也很獨特,從來都是站着寫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雙關妙語:“恕我不起來啦!”

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海明威的《橋邊的老人》,欣賞他用簡潔明快的語言為我們敍述的故事及人物形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概括小説內容。

1、這篇小説雖篇幅短小,但構思精巧,選材典型。自由朗讀課文,試分析本文思路。

明確:首段:場面描寫,介紹環境;主體:由對話構成情節;末段:交待結局。

小説首段進行場面描寫,介紹故事發生的環境。主體部分由對話構成情節,通過對話,將老人的內心之痛刻畫入微;最後一段交待結局,既是對背景的再次點明,又有一定的象徵意義。

2、從首段的場面描寫和末段的結局交代,我們可以明確故事發生在戰爭的大背景下。作者又是選取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來表現戰爭?請大家試用自己的話概括小説的內容。

明確:即將戰爭前,在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下,圍繞勸離與不走而展開的“我”與一位老人的對話。

三、以話題為綱,解析文本

通過整體感知,我們對文章思路有了明晰的瞭解,也知道了文章的主體是由對話來敍述情節。老人與我之間的對話簡單有效,藴涵了所有該有的生動情節。因此,解析對話對於理解文本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就掐頭去尾,一起來解讀小説的對話部分。

1、聽錄音朗讀,關注對話人物。

思考: 對話人分別是什麼身份?你的依據是什麼?

2、“我”是誰?

討論: 由課文有關介紹:“我的任務是過橋去偵察對岸的橋頭堡,查明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麼地點。” “那天是復活節的禮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羅挺進。”

推測:也許是個戰地記者,也許是與法西斯對立的陣營中的戰士。

3、話題講解:敍述

這篇短小的小説就是由“我”來講述的。請大家思考:由“我”來説這個故事好處和缺點各有哪些?

大家先不要忙者回答問題。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一下敍述的相關知識。

(1)敍述視角:小説一開始,就要找一個敍述的身份和位置,這就是敍述視角,或者敍述角度,這是小説的立足點,它決定了敍述者以何種身份、何種角度來講述故事。“作者—敍述者—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關係,從而使小説的敍述方式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

(2)我們可以把敍事角度分為“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

全知視角——全知視角的敍述者超越小説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是全知全能的,瞭解小説的全部細節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運,甚至在敍述過程中加入評論,對人物的心理描寫。(敍述一般採用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

如莫泊桑的《項鍊》。

她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好象由於命運的差錯,生在一個小職員的家裏。她沒有陪嫁的資產,也沒有什麼法子讓一個有錢的體面人認識她,瞭解她,愛她,娶她;最後只得跟教育部的一個小書記結了婚。

她不能夠講究打扮,只好穿着樸樸素素,但是她覺得很不幸,好像這降低了她的身分似的。因為在婦女,美麗、丰韻、嬌媚,就是她們的出身;天生的聰明,優美的資質,温柔的性情,就是她們唯一的資格。

有限視角——這時敍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故事的敍述者往往是小説中的一個人物(採用的是第一人稱或者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第一人稱“我”的運用將敍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小説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講述人,敍述者和人物重疊。

小結:全知視角講述的故事,敍事人相當於上帝,他對所有線索、發展和結局都瞭如指掌;有限視角是凡人目光。這時敍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故事的敍述者往往是小説中的一個人物。

(3)根據上面的介紹,請你再次閲讀《橋邊的老人》,請大家思考: 由“我”來説這個故事好處和缺點各有哪些?

明確:首先,採用第一人稱,給了我們一種“親歷”的感覺,顯得比較客觀,增加真實感和親切感。其次,由“我”來講述故事,每一個環節都是“現在進行時”,使讀者對下一步情節有所期待,抓住讀者的心。

最後,“我”作為故事的敍述者講述的僅僅是“我”的所見所聞,“我”所知道的內容是有限的,比如老人的身份、經歷和未來,很難把故事的全部內容呈現出來。

4、根據大家剛才的分析,我們瞭解到,《橋邊的老人》屬於一篇使用第一人稱有限視角講故事的小説。作者在敍述中運用了一些“減法”,這就決定了我們在閲讀中運用“加法”調動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想象力來,才能很好地解讀小説。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解讀那個“我”不甚瞭解的老人形象。

5、老人是誰?

明確:一個年老孤苦的西班牙老人。

6、一個可能是年輕的偵察兵,一個可能是年老孤苦的老人,這兩個人在橋邊展開了一次怎樣特別的對話?

關注對話內容。思考:對話中, “我”關注的是什麼? “老人”關注的又是什麼?

明確:如:(1)“我”問老人的家及政治態度時,老人的“敷衍”;(2)老人問“我”動物能否捱過炮火,“我”的心不在焉。

這兩個人雖然在對話,但是兩個人的問答往往有矛盾。為什麼兩個人都對話會有答非所問的矛盾?

原因:兩人身份不同。“我”作為反法西斯戰士,關注自己的戰鬥任務,最多也只是對老人境況關心;而老人遠離政治與戰爭,內心關注的是與自己相伴的動物的生命。

7、因為兩個人的身份不同,所以他們關注點不同。老人關注的是動物,我們在一起細細品讀一下關於動物的對話,説説你感受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1)“你從哪兒來?”我問他。“從聖卡洛斯來。”他説着,露出笑容。那是他的故鄉,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那時我在看管動物,”他對我解釋。“噢。”我説,並沒有完全聽懂。“唔,”他又説,“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

明確:提到故鄉便暫時忘記了眼前艱難兇險的處境並微笑了起來的這一細節,告訴我們他是多麼愛他生活的家園。 呆在那兒照顧動物直到最後離開説明他是多麼不捨。離開自己深愛之物、讓它們被炮火摧殘,充滿了被迫和無奈的苦澀悲哀。

(2) “什麼動物?”我又問道。

“一共三種,”他説,“兩隻山羊,一隻貓,還有四對鴿子。”“你只得撇下它們了?”我問。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個上尉叫我走,他説炮火不饒人哪。” “你沒家?”我問,邊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沒家,”老人説,“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我簡直不敢想。”

明確:老人對動物如數家珍,我們不但瞭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狀況,這幾隻動物在老人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還了解到老人離家時的無奈和被迫。“我”“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暗示了我對老人命運的擔心:沒趕上去巴塞羅那的卡車就等於要留在戰場上了,而此時,最後的大車也即將駛離。

(3)結尾處,當“我”再次催促老人離開、而老人無力動身時,海明威這樣寫道:“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説,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 最後説的比前一句多一個“只是”,卻意味深長。可能包含了哪些情感?

明確:——這裏面交織着一種“怨”與“冤”得情感:我招惹誰了?我們招惹誰了?為什麼要毀了這一切?在這言簡意深的話語中暗含着對戰爭無聲的控訴。

8、通過解讀對話,我們可以看到,在《橋邊的老人》中,海明威讓人物自己對話,他只是客觀地將那些人與那些事呈現出來,而不對他們的對話作任何判斷。他讓我們憑藉小説所透露的信息推導出整個故事。作者的敍述是一種“減法”,隱去了一些內容,力求簡潔明快,這也正體現出海明威所倡導的“冰山理論”。

海明威説,“冰山在海里移動很是莊嚴宏偉,這時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認為應該把思想、情感乃至語言與動作等八分之七的內涵隱藏起來。你認為,這樣寫小説是否會影響內容、主旨的順利表達?

討論、交流:應該説不會影響的。其實,作者的寫作的“減法”正是要求我們讀者做好閲讀的“加法”:一切被省略的東西都是可以聯接和彌補的。讀者既可以從“我”的角度體驗故事,也可以發揮想象,推測每一個人物的心理,讀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斷,極大地豐富故事的內容。這是現代小説對我們讀者提出的要求。

9、作者通過簡潔的敍述表達了什麼主題?

可以讓學生思考:對動物的關心説明了什麼?老人的形象與故事的主題有什麼關係?

在老人的話裏,我們似乎能夠看到,在他孤獨的垂老之年,只有幾個動物與他相依為命的晚景。然而,殘酷的戰爭使這一點温馨都無處藏身,一無所有的老人在炮火中不但失去了家園,也失去了最後幾位可靠的伴侶,前景的淒涼顯而易見,這也許正是老人不急於逃離,也不懼怕戰火鄰近的緣故。

也許你們會説,在這樣一個戰亂的年代,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慮動物的安危?可是,當你的生活中,連親人都沒有,只有動物相依相伴時,動物就如同親人一樣了。在人們自顧自的逃離中,動物是最無助的,他們被拋棄,無辜的面對人們製造的炮火,對人類的仇恨一無所知,戰爭的雙方,有誰會關注生命的被扼殺,被銷燬,被剝奪呢?然而,在老人的眼裏,這卻是世界的價值所在。

因此,我們説,老人充滿愛心,其形象閃耀着普遍的人性的光輝,與踐踏人類生命的殘酷戰爭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旨在呼喚人性與愛的迴歸,斥責非正義戰爭給世界帶來的災難。

明確:

《橋邊的老人》實在是一篇小品:僅由一幅畫面、一段對話構成,格局之小,筆法之簡練,在宏大戰爭主題的小説林中,可以説微不足道,但《橋邊的老人》彷彿一個小小的窗口,以小見大地揭示出戰爭的殘忍、罪惡,顯示出戰火紛飛的年代裏人性的善良——對生命的尊重與對和平的渴望。

四、課堂小結

《橋邊的老人》通過一個側面揭示了戰爭的殘忍與罪惡。然而,作者的構思取材和敍述,卻是非常巧妙和獨特。它不是以戰火紛飛,血腥殘酷的戰爭實景來表現該主題,而是以在戰爭即將到來前,一個相對平靜的環境下,一個孤身老人當人們競相逃命時的內心世界,冷靜而逼真地揭示出了戰爭的殘忍、罪惡。

《橋邊的老人》關注的不是英雄、正義,也不是“主義”、政治,而是戰爭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們是無辜的受害者。殘酷的戰爭來了,將家園、親人都無情地撕碎。在這裏,戰爭成了作者的譴責對象,對生命價值的珍視更令小説充滿了悲憫的力量。

五、作業

課外閲讀莫泊桑的作品《項鍊》,並與《橋邊的老人》相比較,領悟不同的敍述方式產生的不同的審美效果。

《橋邊的老人》教學設計5

一、品析鑑賞

(一)老人形象

作品開篇通過“戴鋼絲邊眼睛”、“塵土”、“浮橋”已經忙着逃命的車輛、人羣的各種動作以簡單的白描手法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戰爭來臨前忙亂的極富寫實效果的畫面,又佐以後文對於“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邊的塵土中坐了下去”等動作的描寫,剔透地寫出生活現實,烘托出了在人們競相逃命之際,一個樸實憨厚善良的老人形象。通過其好似不斷在重複着同樣內容的質樸語言,表現出一個既不懂政治又不懂戰爭,一個簡簡單單的飼養員,一個最普通的人在戰爭是的心態,這與包括“我”在內的其他人面對戰爭的那種一心想着撤離的恐慌,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時的老人就好像一名即將坐化的老僧,表現不出一絲對死亡的畏懼,然而並非他不恐懼死亡,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戰爭的來臨,死亡的即將到來,將主題表現的淋漓盡致。

老人充滿愛心,其形象閃耀着普通的人性的光輝,與踐踏人類生命的殘酷戰爭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旨在呼喚人性與愛的迴歸,斥責非正義戰爭給世界帶來的災難。

(二)我的形象

“我”只是充當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一個觀察者,並沒有發表議論和流露感情。第一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動了”,以及“我”與老人的對話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鄉,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都是“我”的揣測而已。儘管如此,我們通過對有關戰爭的場面描寫和與老人的談話以及催促老人離開這些細節,還是可以看出,“我”是對老人同情的,對戰爭厭惡的。

(三)敍述視角

1、介紹敍述視角。

小説一開始,就要給自己找一個敍述的身份和位置,這就是敍述視角,或者敍述角度,這是小説的立足點,它決定了敍述者以何種身份、何種角度來講述故事。“作者—敍述者—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關係,從而使小説的敍述方式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

2、介紹敍述人稱。

敍述視角可以分為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全知視角基本上是敍述者等同於作者,他超越小説的所有人物和事件,瞭解小説的全部細節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運。全知視角的敍述一般採用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

有限視角是現代小説的一大貢獻,這時敍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故事的敍述者往往是小説中的一個人物,採用的是第一人稱或者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第一人稱“我”的運用將敍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小説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講述人,敍述者和人物重疊。

3、《橋邊的老人》敍述視角分析

小説一開始,是一段場面描寫:一個孤獨的老人獨自坐在戰火即將燃至的橋邊,似乎這是一個“全知”的敍述角度。只是隨着第二段的進入,“我”的出現,才將敍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然而,雖然用了第一人稱,有“我”的參與,“我”只是充當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一個觀察者,並沒有發表議論和流露感情。第一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動了”,以及“我”與老人的對話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鄉,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都是“我”的揣測而已。這是一種出自講述者主觀的認定,與“全知”的敍述角度不同,它是或然的、有限的觀察角度。

首先,這種角度給了我們一種“親歷”的感覺,彷彿這是一篇來自戰場的報道,一個真實的特寫,是一種“現在進行時”的敍述。作者是在講述一件正在發生的事情,由“我”來作為故事裏的人物,可以增加一些真實感和親切感。

其次,採用第一人稱,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顯示故事而不是講述故事,顯得比較客觀。具體説來,小説通過“我”之眼,通過“我”與老人之間的對話,尤其是老人三次嘮叨着“貓會照顧自己,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這樣的細節描寫,將老人的內心之痛刻畫入微。儘管沒有一句帶有情緒化的語言,卻令我們感受到對戰爭的譴責和對和平的熱愛。

最後,“我”作為故事的敍述者講述的僅僅是“我”的所見所聞,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測,這對讀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內涵。比如,在小説末尾,當“我”再次催促老人離開,而老人卻無力起身時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老人“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説,可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這一切都是客觀地呈現出來的,關於老人在戰爭中的命運和老人對現實的情感等,都需要讀者借小説的信息推導出來。

(四)人物對話

1、對話設計富有張力。

文中的對話,由“我”的“勸離”與老人的“不動”構成兩極,彷彿一場太極推手錶演。文中“我”兩次勸老人離開,但他始終沒有挪動。老人難以動身的主要原因當然是體力不支、疲憊不堪。另一方面,對家園的留戀以及對未來生活的茫然也是使老人不想動身的內在因素。對於一個76歲高齡的孤獨老人來説,在生命臨近終點之際卻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慾望自然減退,以至於可置生死於度外。2、對話成為推動敍述的主要力量。

這篇小説的人物幾乎原地不動,除了對話沒有其他動作;小説的情節也非常簡單,它的展開主要藉助人物對話。小説裏的對話簡單高效,藴涵了所有該有的生動情節,反映出人物的個性心理。3、對話看似簡潔,卻藴涵大量的信息。如:

“什麼動物?”我又問道。

“一共三種,”他説,“兩隻山羊,一隻貓,還有四對鴿子。”

“你只得撇下它們了?”我問。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個上尉叫我走,他説炮火不饒人哪。”

“你沒家?”我問,邊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

“沒家,”老人説,“只有剛才講過的那些動物。貓,當然不要緊。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我簡直不敢想。”老人對動物如數家珍,我們不但瞭解了老人平日的生活狀況,這幾隻動物在老人心目中所佔據的地位,還了解到老人離家時的無奈和被迫。“我”“注視着浮橋的另一頭,那兒最後幾輛大車正匆忙地駛下河邊的斜坡”,暗示了我對老人命運的擔心:沒趕上去巴塞羅那的卡車就等於要留在戰場上了,而此時,最後的大車也即將駛離。末尾處老人“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實際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來。這一切,都是被客觀地呈現出來,讓讀者憑藉小説所透露地信息推導出來。這也正體現出海明威所倡導的“冰山理論”。

(五)動物意象

小説的主體部分的對話始終圍繞着“動物”展開。在不長的篇幅裏,小説反覆出現着這樣的細節:老人三次嘮叨着“貓會照顧自己的,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作者在強調什麼呢?在老人的話語裏,我們似乎能夠看到,在他孤獨的垂老之年,只有幾個動物與他相依為命的晚景。然而,殘酷的戰爭使這一温馨都無處存身,一無所有的老人在炮火中不但失去了家園,也失去了最後幾位可依靠的伴侶。前景的悲涼顯而易見,這也許正是老人並不急於逃離,也不懼怕戰火的緣故。這些動物被拋棄,無辜地面對人類製造的戰火,對人類的仇恨一無所知。戰爭雙方,有誰會關注生命的被扼殺被銷燬被剝奪呢?在老人的眼中,這卻是世界的價值所在。

二、主旨探討

提問:“我”和老人的對話始終圍繞着“動物”,有人説在這樣的戰亂之年,人人自危,只求自保,又何必去考慮動物的安危呢?你對這個問題是怎麼想的,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短篇小説不可能像長篇小説一樣對社會歷史作壯觀的描寫,它只能選取一個小角度、一個側面,以小見大地折射出有意義的主題來。《橋邊的老人》彷彿一個小小的窗口,顯示出戰火紛飛的年代裏人性的善良——對生命的尊重和對和平的渴望。小説是通過關注戰爭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來彰顯主題的。

三、作業

1、找出一篇採用全知視角寫作的短篇小説,並與《橋邊的老人》相比較,領悟不同的敍述方式產生的不同的審美效果。

2、完成課後“思考與實踐”第一題:《橋邊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脅近在咫尺,老人卻還在掛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動物們,表現出人性的光輝。試用第三人稱或第一人稱,描寫老人的內心世界。

3、再找幾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説來讀,體會他提出的語言“冰山”理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eod40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