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觀潮》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精選4篇)

《觀潮》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精選4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潮》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精選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觀潮》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精選4篇)

《觀潮》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1

課時目標:

1、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形象,體會大自然壯闊的美及無窮的威力。

2、培養學生邊朗讀邊思考的習慣,提高閲讀理解能力。

3、根據課文表達的情境,用恰當的語音、聲調錶達出來,學習表情朗讀課文。

一、新課導入。

作者用筆生動地描寫了他第一次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情景,把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後的景觀寫得有聲有色。(板書:聲、色)觀潮人的情緒隨着大潮聲和色的變化越發高漲,讀了使人如臨其境。

二、講讀第一段:潮來之前

1、課文一開頭就把作者觀潮後的感受寫得清清楚楚,齊讀第1自然段,找出寫作者感受的詞,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觀)

2、大潮的奇充分體現在下面的文章中,讓我們細細體會。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訴觀潮的時間和地點外,還交待了作者佔據了觀潮極好的位置。輕讀第二自然段,説説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觀察了哪幾處地方?哪個地方最能吸引你?(板書:寬闊平靜)

4、哪個詞寫出了寬闊的錢塘江平靜的?(出示卡片:橫卧)

5、此時的江面因為在雨後,所以有一層薄霧籠罩着、朦朦朧朧,使江面更美麗了,遠處的小山一會兒好像看得清,一會兒又隱隱約約看不清,文中哪個詞是講這個意思的?(朗讀若隱若現)

6、此時,觀潮的人應怎樣?(朗讀:人山人海)他們的心情如何?從哪些詞可看出?

7、齊讀第二自然段,小結。

三、講讀第二段(潮來之時)

1、各自輕讀,看看潮是如何來的,聲、色如何變化的?分層。

2、講解第一層。

(板書:風平浪靜)

聲音呢?(板書:悶雷滾動)這雷聲有什麼特點?圈出表示特點的字,聽到悶雷一樣的轟鳴從遠處接連不斷地傳來,頓時人們怎樣?(板書:人聲鼎沸)什麼叫人聲鼎沸?為什麼會人聲鼎沸?

3、講解第二層。

①過了一會兒,聲、色有什麼變化?(板書:越來越大一條白線)

②聲音為什麼會越來越大?

一條白線在什麼地方?水天相接指哪裏?(指圖)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什麼地方?(地平線)。

③觀潮的人們呢?(板書:沸騰)想象動作。

4、講解第三層。(出示小黑板)

①説説聲、色的變化。(板:拉長變粗白色城牆白色戰馬山崩地裂)

②拉長到什麼程度:?(理解橫貫)

城牆有什麼特點?有多高?有我們教學樓的兩倍那麼高呢!景象多麼壯觀。(指名讀)

比較戰馬與馬,理解齊頭並進浩浩蕩蕩。錢塘潮開闊、勢猛,要不然,怎麼説它壯觀呢?

此刻,那聲音更是不可想象。什麼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話是寫這個詞的?哪個詞可以與山崩地裂相提並論?(教師給詞)

大潮發出的聲音如此驚心動魄,真是太雄偉了。(指名讀)

5、教師小結,齊讀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觀潮的人呢?為什麼不寫?

作者已是(給詞:目不暇接),看潮都來不及,但觀眾的表情也一定會有變化。嘴巴張得大大的,眼睛睜大,用哪個詞形容?(板書: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緊張,大氣都不敢出,用哪個詞形容?(屏息凝視)還可以用許多詞來説,容你去想象。

7、齊讀第二段,邊讀邊想象,讀出大潮的聲、色,更要注意它們的變化。

四、講讀第三段(潮去之後)。

1、可惜,潮頭霎時就奔騰西去了。可是江面上餘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詞寫餘波未息?(理解並朗讀風號浪吼漫天卷地)

2、江面何時才平息?停息後江面是否如潮來前一樣?

3、寬闊的大江在短暫的時間裏,江水竟然暴漲了兩丈來高,你想象一下,這時觀潮的人會是怎樣的了?只是作者沒寫而已。

五、總結全文。

1、根據板書總結全文。

2、沒讀書前你知道錢塘江大潮嗎?聽到過別的地方或國家有嗎?所以説綺麗的錢塘江,壯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觀。

3、齊聲朗讀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飽覽天下罕見的錢塘江大潮吧!

《觀潮》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

知識: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能力:

①用校園網,互聯網絡自主查尋收集資料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海底景色奇異 、物產豐富的特點。逐步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習的意識。

②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③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情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難點:學習作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過程 :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着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瞭解了什麼?(板書: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閲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二、自主探究,發現問題

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麼?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網絡探究、協作商量

(一)老師歸納出幾個問題:

1、課文從那幾個方面寫潮水的特點?

2、課文怎樣寫大潮聲音,形態的變化。

3、課文按什麼順序來描寫大潮的。

(二)分小組協作學習(重點為第二個問題),給出學習方法

1、讀:找出描寫大潮的優美語句有感情地朗讀。

2、看:利用校園網、互聯網查看相關圖片、錄象、文字資料。

3、做:小組協作製作電子作品。

4、講:自己來作導遊按江面平靜潮水湧動潮頭西去順序描述出來。

四、彙報表演,解決問題

1、教師指導製作步驟:

網絡瀏覽查尋相關資料。複製圖片摘抄文本。利用收集到的資料製作演示文稿。

2、小組彙報。

五、網絡閲讀、拓寬知識。

《觀潮》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3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敍,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設計特色】

以讀為本,感悟文章的語言魅力。

【教學要求】

1、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3、學會本課13個生字。掌握“籠罩、昂首、顫動、盼着、屹立、恢復、若隱若現、天水相接、山崩地裂、風號浪吼”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信息資料】

師生查閲有關錢塘江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錄像帶等。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感悟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2、領悟詞語,理解並積累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句子。

3、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教學流程

一、回顧課文,直觀感受

1、引導回憶: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都知道了什麼?

2、想不想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一下這“天下奇觀”?

放教學錄像。

師生共議:聽到聲音了嗎?大潮來了嗎?在哪兒?指一指。

3、你的感受怎樣?

二、以讀代講,感悟語言

1、這樣的畫面,課文裏也有,找一找在那個自然段(3、4自然段)。自己讀讀,你覺得那些描寫潮水的語句精彩,就努力讀得精彩些,待會兒讀給我們聽。

2、剛才讀時順序打亂了,其實文章的描寫是很有順序的。下面請大家合上書,老師讀3、4段,大家把描寫順序的詞語記下來,再投影反饋。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潮水的?

──按由遠及近的順序,隨位置的改變及時間的推移來描寫的。

再讀這段話,體會一下。

三、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1、3、4段詞彙豐富,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想不想積累下來?

⑴ 師説意思,生説詞語,如:

“人聲鼎沸、風平浪靜、水天相接、齊頭並進、天崩地裂、浩浩蕩蕩”等。

⑵ 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這些詞語。

2、想一想、用一用:

出示一段不完整的話,請生用課文裏的語句把這段話説得完整清楚一些。小組準備,時間1分半鐘。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 ),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 ),潮水聲猶如( ),漸漸消失在( )。”

⑴ 生彙報,集體訂正。

⑵ 還有不同的填法嗎?

四、抓重點詞句理解最後一段

指導朗讀。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課堂練習

1、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薄霧 ( )的人羣

( )的潮水 ( )的錢塘江大潮

2、按課文內容填空: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浩浩蕩蕩地________;那聲音如同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 雄偉壯觀

潮來時

潮過後 有聲有色

教學反思

小語第7冊第1課《觀潮》,是一篇精讀課文。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來過後的景象,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作者觀察用心,敍述有序,從聲音、氣勢形態幾方面直接描繪了大潮的奇特,又從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地感到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自古以來的“天下奇觀”。

這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第一步,初步談話,理解課題;第二步,檢查預習,反饋交流;第三步,觀看錄象,感受情景;第四步,突破重點,指導朗讀;第五步,創設情境,積累語言;第六步,按課文內容填空;第七步,按潮來順序整理句序;第八步,豐富課文,拓展思維;第九步,激情結尾,整體感悟。

這節課的課堂教學中,我感到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直觀畫面的出現,大潮的錄象給學生以視覺的衝擊。讓學生在看畫面,聽聲音的過程中,感受到錢塘江大潮這天下奇觀的壯美,奇特的景象。

2、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激勵學生將課文中四個字組成的詞語積累起來。並且將這些詞語分類,有表示形狀的,有表示聲音的,同時請學生擔任小老師帶着大家把詞語讀一讀。這樣使學生當堂熟讀詞語,積累語言。

當然,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1、讀得不夠。

2、課外資料使用的問題。

3、導語較生硬。

4、練習過多,目的不夠明確。

今後,我將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充實提高自己,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有較大的提高。

《觀潮》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4

【教學設想】

小學語文教材第七冊《觀潮》是一篇講讀課。課文通過“我”的耳聞目睹,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我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結合小班化教學的特點,做了如下教學設計:

1、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説: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識特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的開始部分,我首先提出個問題,引發學生的興趣,然後播放“大潮來時”的壯觀景象的錄像,讓學生在“觀”中如臨其境,感受到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之情。併為學習理解課文內容作了鋪墊。

2、小組合作,發展思維:

在教學中我採用異質合作學習,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在小組裏學生交流得出討論。如:為什麼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是課文的難點,也是重點。教師先組織學生觀看多媒體教學片,再由小組討論學習,生生互動,教師點拔,解決疑惑,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3、嘗試教學,突破難點:

嘗試教學以“先練後講”、“先試後導”為主要特徵。它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滿堂灌”的做法。本節課理解課文中描寫“潮來之時”的景象,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我採用嘗試教學,學生在小組互相合作的基礎上進行“讀──劃──議──悟”然後進行組織交流,教師從中點拔。在嘗試中學生印象深,理解透徹,教師也不必花費大量力氣講解,恰到好處地解決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瞭解大潮來時雄奇、壯觀的景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之情。

2、學習作者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事物和抓住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3、繼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賞析佳句的能力。

4、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A級生。)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記敍。

2、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準備】

掛圖、電視機、錄相機、錄像帶、幻燈片。

【座位排列】

採用異質分組5~6人一組,成馬蹄形。

注:A級生為優等生,B級生為中等生,C級生為學困生。

評價:優☆☆☆、良☆☆、及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抓中心句,導入新課:

⑴ 質疑:

圍繞第一自然段你想知道什麼?

學生各抒己見,提出問題。

(個體活動。)

⑵ 理解“觀潮”與“天下奇觀”中的“觀”字。

學生,聯繫課文內容來理解。

(小組合作學習。)

2、播放“潮來時”的錄相:

師以導遊的身份介紹,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學生在靜觀中體會“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

(全體參與。)

3、提問:

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描寫“潮來之時”的景象呢?

小組討論後派代表彙報。

二、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自學課文描寫“潮來之時”的片斷,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1、用“ ”畫出描寫“潮聲”的句子,用“△△”畫出描寫“潮形”的句子;用“( )”畫出描寫觀潮人們情緒的詞語。

學生採用“讀──劃──議──悟”的學習方法:

生邊讀課文邊分別畫出描寫“潮聲”、“潮形”及人們情緒變化的句子、詞語。

(個體活動。)

2、分析這些句子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組內討論交流,A級生帶動C級生。

3、這部份通過哪幾方面的描寫來體現“大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學生反饋學習情況(組際交流)達成學習情況:

C級生:能比較準確地畫出描寫“聲”、“形”的句子。

B級生:能準確全面地畫出描寫“聲”、“形”的句子。

A級生:能準確地畫出描寫“聲”、“形”的句子及人們情緒變化的詞語,能較清楚地説明採用的是什麼修辭手法。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結論:是以聲、形、觀眾情緒變化這三方面來寫的。

(全班齊讀,小組讀,互評。)

4、師生共同評價給予激勵。

5、指導朗讀,賞析佳句出示幻燈片(描寫聲、形的句子):

⑴ 讀描寫“潮聲”的句子。

⑵ 讀描寫“潮形” 的句子。

⑶ 讀“潮來之時”這部分。

⑷ 讓生從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説出為什麼喜歡。

(學生在找、讀、議中產生共識。)

(小組合作學習。)

派代表彙報。

6、作者是依怎樣的順序來觀察“潮來時”的景象?

讓學生理解“潮來前”江面平靜與“潮來後”江面恢復平靜,兩個“平靜”意思不同。

(學生從文中找出表示順序的詞語來説明。)

(個體活動。)

三、總結全文

1、總結寫法(點拔、引導):

⑴ 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

⑵ 從中學習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變化的特點。

2、回扣題目,強化寫作方法:

學生從文中體會到,並能概括出“觀”:

看、聽、想、多種器官一同活動才叫“觀”。

四、鞏固練習知識延伸

1、配樂朗讀,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並選擇其中兩個詞造句

3、寫一篇“觀潮”的導遊詞。(學生選做。)

4、用一、兩段話描寫你留心觀察後的某一種事物,要抓住它的特點。(A級生。)

【板書設計】

潮來之前 平靜

聲:悶雷滾動 越來越大 山崩地裂

錢塘江大潮 潮來之時

(天下奇觀) 形:一條白線 拉長變粗 白色圍牆

千萬匹白色戰馬

潮過之後 餘波洶湧 恢復平靜 上漲兩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9ln2o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