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觀潮》第二課時的課程教學設計(精選4篇)

《觀潮》第二課時的課程教學設計(精選4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潮》第二課時的課程教學設計(精選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觀潮》第二課時的課程教學設計(精選4篇)

《觀潮》第二課時的課程教學設計1

課時目標:

1、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形象,體會大自然壯闊的美及無窮的威力。

2、培養學生邊朗讀邊思考的習慣,提高閲讀理解能力。

3、根據課文表達的情境,用恰當的語音、聲調錶達出來,學習表情朗讀課文。

一、新課導入。

作者用筆生動地描寫了他第一次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情景,把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後的景觀寫得有聲有色。(板書:聲、色)觀潮人的情緒隨着大潮聲和色的變化越發高漲,讀了使人如臨其境。

二、講讀第一段:潮來之前

1、課文一開頭就把作者觀潮後的感受寫得清清楚楚,齊讀第1自然段,找出寫作者感受的詞,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觀)

2、大潮的奇充分體現在下面的文章中,讓我們細細體會。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訴觀潮的時間和地點外,還交待了作者佔據了觀潮極好的位置。輕讀第二自然段,説説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觀察了哪幾處地方?哪個地方最能吸引你?(板書:寬闊平靜)

4、哪個詞寫出了寬闊的錢塘江平靜的?(出示卡片:橫卧)

5、此時的江面因為在雨後,所以有一層薄霧籠罩着、朦朦朧朧,使江面更美麗了,遠處的小山一會兒好像看得清,一會兒又隱隱約約看不清,文中哪個詞是講這個意思的?(朗讀若隱若現)

6、此時,觀潮的人應怎樣?(朗讀:人山人海)他們的心情如何?從哪些詞可看出?

7、齊讀第二自然段,小結。

三、講讀第二段(潮來之時)

1、各自輕讀,看看潮是如何來的,聲、色如何變化的?分層。

2、講解第一層。

(板書:風平浪靜)

聲音呢?(板書:悶雷滾動)這雷聲有什麼特點?圈出表示特點的字,聽到悶雷一樣的轟鳴從遠處接連不斷地傳來,頓時人們怎樣?(板書:人聲鼎沸)什麼叫人聲鼎沸?為什麼會人聲鼎沸?

3、講解第二層。

①過了一會兒,聲、色有什麼變化?(板書:越來越大一條白線)

②聲音為什麼會越來越大?

一條白線在什麼地方?水天相接指哪裏?(指圖)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什麼地方?(地平線)。

③觀潮的人們呢?(板書:沸騰)想象動作。

4、講解第三層。(出示小黑板)

①説説聲、色的變化。(板:拉長變粗白色城牆白色戰馬山崩地裂)

②拉長到什麼程度:?(理解橫貫)

城牆有什麼特點?有多高?有我們教學樓的兩倍那麼高呢!景象多麼壯觀。(指名讀)

比較戰馬與馬,理解齊頭並進浩浩蕩蕩。錢塘潮開闊、勢猛,要不然,怎麼説它壯觀呢?

此刻,那聲音更是不可想象。什麼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話是寫這個詞的?哪個詞可以與山崩地裂相提並論?(教師給詞)

大潮發出的聲音如此驚心動魄,真是太雄偉了。(指名讀)

5、教師小結,齊讀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觀潮的人呢?為什麼不寫?

作者已是(給詞:目不暇接),看潮都來不及,但觀眾的表情也一定會有變化。嘴巴張得大大的,眼睛睜大,用哪個詞形容?(板書: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緊張,大氣都不敢出,用哪個詞形容?(屏息凝視)還可以用許多詞來説,容你去想象。

7、齊讀第二段,邊讀邊想象,讀出大潮的聲、色,更要注意它們的變化。

四、講讀第三段(潮去之後)。

1、可惜,潮頭霎時就奔騰西去了。可是江面上餘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詞寫餘波未息?(理解並朗讀風號浪吼漫天卷地)

2、江面何時才平息?停息後江面是否如潮來前一樣?

3、寬闊的大江在短暫的時間裏,江水竟然暴漲了兩丈來高,你想象一下,這時觀潮的人會是怎樣的了?只是作者沒寫而已。

五、總結全文。

1、根據板書總結全文。

2、沒讀書前你知道錢塘江大潮嗎?聽到過別的地方或國家有嗎?所以説綺麗的錢塘江,壯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觀。

3、齊聲朗讀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飽覽天下罕見的錢塘江大潮吧!

《觀潮》第二課時的課程教學設計2

一、學習目標

1、過理解錢江潮的壯觀與雄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3、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文章的語言美。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學習重點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四自然段,學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詞語描寫景物的方法,並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三、學習難點

學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一)回顧第一課時內容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瞭解了課文按時間順序寫了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壯觀景象。觀看了大潮到來時的錄像資料,並寫下了自己看到的潮水的樣子。

(二)瞭解學情,確定學習目標

1、你在練筆中遇到了哪些困難?(瞭解學情)

2、確定學習目標:

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從而學習作者是如何將錢塘江大潮描繪得有聲有色、驚心動魄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感悟語言,體會寫法。

1、讀課文,想象課文是從那幾方面寫大潮到來時的景象的?畫出寫潮形和潮聲的語句。

2、習寫潮聲的語言。

⑴自由讀要求:努力讀的精彩些。

⑵指讀聽他讀你有什麼感受?

⑶練習讀表現聲音的變化與氣勢

⑷彙報讀學生評價

⑸老師範讀

⑹齊讀大地真的在顫動嗎?還有那些詞語用的好?

⑺分工讀把你的感受寫在臉上。

同學們讀起來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感受呢?(感悟寫法)

(在讀中品味語言,感悟作者按順序、抓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詞語描寫聲音變化的方法。)

3、運用所學知識,學習寫潮形的語言。

⑴組學習交流,根據所學潮聲的寫法,説説作者是怎樣寫潮形的?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做些批註。(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

a、白線城牆戰馬(形狀變化)

b、只見很快地再近些越來越近(由遠而近變化之快)

c、出現移來形成飛奔(變化之多動態之美)

⑵練習朗讀寫潮形的語言,想想應該怎樣讀?

⑶彙報讀,評讀。

(感悟語言,進一步體會寫法)

4、聲形交織,領略潮來之勢,迴歸整體。

看錄像並感情朗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表達對大自然的讚美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四)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積累語言。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略讀)

(六)談感受,運用語言,修改課前練筆。

(七)作業:

1、繼續修改練筆;

2、推薦相關網站,蒐集、積累古今名人詠潮的詩、詞、篇章。

《觀潮》第二課時的課程教學設計3

【本課時教學目標 】

知識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把想到的寫進句子使表達具體形象的方法,初步領悟留心周圍的事物的要求。

2、背誦三、四自然段。

能力

1、能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閲讀課文,理解內容。

2、能説出把想到的寫進句子的好處。

3、有感情朗讀課文。

個性品質

1、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麗雄偉,激發熱愛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2、大膽表達自己對語句的理解和體會。

【教學重點】

領悟留心周圍的事物的要求。

【教學難點 】

能説出把想到的寫進句子的好處,瞭解把想到的寫進句子使表達具體形象的方法。

【教學準備】

POWERPOINT幻燈片、錢塘潮錄像

【教學過程 】

一、複習導入

1、導語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讀準、讀通了課文,好像讓作者把我們帶到了浙江省杭州灣,親眼觀看了一年一度的錢塘江大潮。這節課,我們繼續讓作者帶我們觀賞錢塘江大潮,好嗎?

一邊播放錄像,一邊用課文的語句解説。(再一次整體感受錢塘潮的壯觀,激發學習課文的興趣。)

2、學生談觀感。(自由發表見解,板書:天下奇觀)

作者為什麼能用手中的筆把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麗的景觀寫下來,是怎麼樣寫下來的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學習目標。現在,就讓我們一塊來學習課文。

二、分層達標

(一)自讀探究,感悟詞句,體會大潮壯觀。

1、出示學習提綱:

(1)讀課文,劃出描寫錢塘大潮壯觀景象的語句。

(2)讀語句,一邊讀一邊想,理解內容,體會大潮的壯觀。

(3)讀語句,把自己的理解、體會讀出來。

請同學們按照學習提綱,先讀讀課文,把描寫錢塘江大潮壯觀景象的語句劃下來。然後,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讀讀這些語句,看自己從語句中理解到什麼,體會到什麼。最後,有感情地朗讀,把你的理解、感受讀出來。

2、學生按照學習提綱先個體學習,然後小組交流。

(二)彙報交流,引導精讀,品味感悟。

1、彙報劃出的語句。(引導注意順序)

2、交流理解、體會,引導精讀,品味感悟。(重點引導細讀課後練習2的語句;在此過程中,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師生共同評價,引導學生達標,熟讀成誦。)

(1)課後練習2語句的教學。

1)在這些語句中,你認為最能夠表現錢塘大潮壯觀景象的句子是哪一句?

2)學生彙報語句後,示填空,完成填空。

3)自由讀語句,注意填空的部分,思考這個句子好在哪裏;小組合作解決。

4)交流彙報。(重點引導談出好處:想像部分能把大潮的形、聲、推進的速度寫形象、具體。)

5)小結歸納:作者在觀察錢塘江大潮來到時,做到了留心周圍的事物,不但用眼睛看,用耳朵聽,還用腦子想,所以課文讀起來,讓我們有如身臨其境,如見其形,如聞其聲。我們也要像作者那樣做個有心人,時時留心周圍的事物,養成多看、多聽、多想的好習慣。

(2)其它語句的教學。

1)江面很平靜,一層濛濛的薄霧。

2)午後一點左右,悶雷滾動。

3)過了一會兒出現了一條白線。

4)那條白線很快白色城牆。

5)霎時,兩丈來高了。

三、總結歸納

這節課,我們通過讀文,如同親身觀賞到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深深地感受到錢塘江大潮雄偉磅礴的氣勢。下一節課,我們也學着作者,展開想像,按照潮來前、潮來時和潮退去的順序,説説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如果大家也能像作者那樣,用眼、用耳、動腦,多看、多聽、多想,做到留心周圍的事物,做到注意積累,就同樣能寫出一篇篇優美的文章。

【板書】

13 觀潮

天下奇觀

潮來前 江面平靜

悶雷滾動 風平浪靜

越來越大 一條白線

潮來時 橫貫江面 白色城牆

山崩地裂 白色戰馬

退潮去

風號浪吼 餘波湧來

《觀潮》第二課時的課程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觀與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強烈的情感。

2、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品味詞句的能力。

3、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潮來之時的記敍。

【教學難點】

體會錢塘江大潮的雄壯的磅礴的氣勢。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錢塘江大潮錄象。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潮是一種怎樣的奇妙現象嗎?哪位同學能把你所知道的知識告訴老師和同學們呢?

(潮是大江大海水面發生定時漲落的一種自然現象。)

(板書:潮)

師:一位曾經親眼看見潮水漲落的人,把他的所見所聞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板書:觀)

2、聽課文朗讀,並思考問題:

師:下面請你們聽一聽他的描繪。請你們在聽的時候注意:

他描繪的觀潮是一種怎樣的景象(雄偉壯觀)?你覺得文章寫得美嗎?美在哪兒?

聽課文朗讀,讀後,學生逐一回答問題。

二、理清文路,劃分段落

1、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觀看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師範讀,學生讀。

師:觀是什麼意思?天下奇觀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説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呢?

學生可回答前兩個問題,質疑第三個問題。

師:現在請同學們帶着這個疑問,快速閲讀全文,看一看,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用簡單的詞語,概括出來。

學生閲讀全文,找出順序,並能按照課文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

課文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寫的。

(板書:潮來前 潮來時 潮過後)

2、師: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三個情景是一樣的嗎?下面,讓我們首先來學習第2自然段。

學生默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作者在這一段裏交待了什麼?

(交待了時間、地點。)

主要描寫了什麼?

(描寫了潮來之前景象和觀潮人的場面、心情。)

(相機板書: 籠罩煙霧 風平浪靜)

學生齊讀第2自然段。

3、指名讀第3自然段,要求:

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

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大潮來時的景象的?又是從哪些方面來描述的?

讀後引導學生依次討論這兩個問題。

通過討論明確:

⑴ 作者是按照遠→稍近→近的順序寫的。

(板書:遠→稍近→近)

⑵ 作者是從聲音、形狀、顏色三方面來描述大潮的。

⑶ 啟發質疑:

① 遠處時,大潮是怎樣的景象?

(板書:聲如悶雷 遠處白線)

② 稍近時,大潮是怎樣的景象?

(板書: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

⑷ 引導學生觀看錄像:

釋疑解惑,幫助理解,邊看邊引導圖、文對號。

⑸ 理解後練習背誦:

指名學生讀,其它學生邊看課件聽讀。再次感受大潮的美與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背誦3、4自然段。

4、指名學生讀第5自然段:

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

讀第5自然段體會。

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拔:

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餘波湧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後,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

5、指導學生朗讀。

(適時板書: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6、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麼人們稱讚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

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五、總結

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瞭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色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遊,你怎樣向不瞭解錢塘潮的遊客介紹錢塘潮呢?

學生小組進行小導遊練習。

【板書設計】

潮來前 籠罩白霧 風平浪靜

遠 聲如悶雷 遠處白線

觀潮 潮來時 稍近 拉長 變租 橫貫江面

近 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

潮過後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xlo4g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