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怒吼吧黃河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怒吼吧黃河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怒吼吧黃河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怒吼吧黃河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怒吼吧黃河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呂、濤、駭、禹、摯、窯”6個生字,會寫“階、陝、壺、呂、濤、駭、嘯、禹、鏗、鏘、窯、濁”12個生字,掌握“階段、陝西、驚濤駭浪、虎嘯龍吟、大禹、鏗鏘有力、窯洞、濁浪”,理解“如雷貫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詞語。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和經過,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充滿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充滿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教學難點:

瞭解創作《黃河大合唱》的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

查閲《黃河大合唱》的資料及光未然、冼星海的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呂、濤、駭、禹、摯、窯”6個生字,會寫“階、陝、壺、呂、濤、駭、嘯、禹、鏗、鏘、窯、濁”12個生字,掌握“階段、陝西、驚濤駭浪、虎嘯龍吟、大禹、鏗鏘有力、窯洞、濁浪”,理解“如雷貫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捋清作者思路。

3、學習1——3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捋清作者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放《黃河大合唱》的錄音)這部音樂作品,以其磅礴的氣勢,

激發起人們澎湃的抗日鬥志。你們想知道這樣一部作品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嗎?今天讓我們走進《怒吼吧,黃河》,瞭解這部作品的創作經歷,感受詞、曲作家對祖國的深厚情感。

二、新課

1、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的自學情況:

昨天,同學們已經預習了19課《怒吼吧,黃河》。我們先來看生字詞。

①出示:

階段、陝西、驚濤駭浪、虎嘯龍吟、大禹、鏗鏘有力、窯洞、濁浪

②自己讀、指名讀。

把生字變紅。你認為這些生字中,哪個字音最容易讀錯,需要提醒大家;如果老師聽寫,哪個字的字形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哪個詞語的意思你不懂?

③同學交流:

字音:濁浪(zhuó)混濁、污濁

字形:

最容易寫錯的是:

窯:易與窖混。窯(穴字頭。表洞穴)

形近字組詞:

駭()嘯()壺()窯()

咳()蕭()壹()窖()

詞義:

在這些詞語中,哪些詞語你不明白?(生生互動,質疑解疑)

虎嘯龍吟:

你能説出幾個用動物打頭的詞語嗎?

如:虎頭蛇尾、牛頭馬面、狼心狗肺等

拓展學習

(1)關注詞語:

文中還有不懂的詞語嗎?

課文中還有一些四字詞語,快找出來讀一讀,積累下來:

如:如雷貫耳、心潮澎湃、刮目相看、震天動地、竭盡全力、

披荊斬棘、所向無敵、低迴婉轉、抑揚頓挫、斬釘截鐵、意氣風發等

(2)關注句子:

關注標點

首次演出的地點是延安最大的禮堂——陝北公學禮堂。

“——”在這句中的作用?

關注表達

A、“那隆隆的巨響,不正是軒轅黃帝披荊斬棘、所向無敵的戰車轟鳴嗎?”這句話有什麼特點?

反問句表達肯定的意思。

換成陳述句:

那隆隆的巨響,正是軒轅黃帝披荊斬棘、所向無敵的戰車轟鳴。

朗讀。體會兩種表達方法在表達方面語氣的不同。

B、出示:

那隆隆的巨響,不正是軒轅黃帝披荊斬棘、所向無敵的戰車轟鳴嗎?那壺口瀑布的百丈雲煙,不正是與洪水搏鬥、殺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嗎?

這兩句話放在一起,有什麼特點?(排比句

感受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

文中還有排比句嗎?(找到文章第4自然段的排比句,讀一讀。)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提出不懂問題。

(1)讀課文,思考這篇文章講的是什麼?

(2)捋出思路:

①課文圍繞《黃河大合唱》這部作品,介紹了哪些內容?

光未然在黃河目睹船伕與狂風巨浪搏鬥被震撼,產生寫長詩歌頌祖國,描繪鬥爭與光明的想法,並希冀與冼星海再度合作。(1——3)板書:震撼

光未然朗誦自己的《黃河大合唱》歌詞,冼星海異常興奮,只用六天就完成這部音樂史詩。(4——6)板書:充滿激情、異常艱苦。

這部作品正式公演,引起巨大反響。(7——8)板書:巨大反響

(3)默讀課文,思考:光未然、冼星海是怎樣的人?(旺盛的革命激情與熱愛偉大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革命情懷。)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的?

3、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從這部分那些介紹中,你感受到光未然旺盛的革命激情與熱愛偉大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革命情懷?

抓他的想法,感受光未然的愛國精神。

“那隆隆的巨響,不正是軒轅黃帝披荊斬棘、所向無敵的戰車轟鳴嗎?那壺口瀑布的百丈雲煙,不正是與洪水搏鬥、殺出生路的大禹精神嗎?他腦海裏突然閃過一個想法:他要寫一首長詩,來歌頌祖國的母親河,來書寫民族的苦難,描繪鬥爭與光明。”

引導學生體會出:

軒轅、大禹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正是他們不斷努力,才建立了華夏,他們身上的鬥爭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不屈精神。

結合時代背景,抗日戰爭使中國陷入深重的災難之中。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燒殺搶掠,犯下重重罪行。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不屈不撓。光未然要寫這樣一首詩,來歌頌祖國的母親河,來書寫民族的苦難,描繪鬥爭與光明,表現了詩人熾熱的愛國精神與強烈的責任感。

指導朗讀。

自己讀,指名讀。

教師引讀。

小結:黃河船伕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深深打動了光未然,使他產生了寫一首詩來歌頌祖國的母親河,來書寫民族的苦難,描繪鬥爭與光明,讓我們感受到詩人旺盛的革命激情與熱愛偉大祖國、熱愛中華民族的革命情懷。

作業:讀書、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和經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充滿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充滿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教學難點:

瞭解創作《黃河大合唱》的重大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通過自學,同學們感受到光未然、冼星海的愛國情懷。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二、新課:

1、學習第二部分:

①重點學第4自然段,感受光未然的愛國

他的聲音時而鏗鏘有力,充滿激情,如同噴薄而出的朝陽;時而低迴婉轉,無比哀傷,如同暴風雨中折翅的小鳥;時而行雲流水,歡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過霧靄的林間小溪;時而氣勢雄偉,蒼涼悲壯,如同那濁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黃河……

出示:鏈接的文章《黃河大合唱》的第八章《怒吼吧,黃河》。讓學生自己讀,感受光未然的情感變化。他讀的時候為什麼聲音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用噴薄而出的朝陽、暴風中折翅的小鳥、黎明中穿越暮靄的林間小溪、濁浪排空的怒吼的黃河……表現出光未然時而慷慨激昂,為中華民族而自豪;時而無比悲傷,表達着對祖國飽受日寇的侵略而無比痛苦;時而歡快,時而悲壯,表達着詩人對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讚美,表現我們民族的五千年曆史藴含的偉大精神和不可戰勝力量。

朗讀。指名讀

②讀中感悟5、6自然段

A、教師引讀,學生接讀,並對文本補白。(“——”後為學生齊讀內容)。

在一間寬敞的窯洞裏,擠滿了人。光未然正在為大家朗誦他剛寫完的《黃河大合唱》歌詞。他坐在靠窗户的土炕上,面前擺了一張桌子,上面幾盞油燈的.火焰照亮了他手裏的歌詞稿。他的聲音時而——時而——;時而——;時而——;時而——(補白,可以多叫幾位同學。)抗敵演劇隊隊員們的每一顆心,都隨着抑揚頓挫的詩句節奏跳動着。當聽完最後一句“向着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整個窯洞——。掌聲中,一直坐在門邊的——,斬釘截鐵地説——(如學生讀得態度不夠堅定,再次強調“斬釘截鐵”,體會詞語意思,讀出相應的語氣。)譜曲的過程異常艱苦。但是,——(讀到第6自然段完)

B、想象當時的情景,在這短短的六天中,冼星海是怎樣克服重重困難,譜寫出這部中國音樂史上的著名作品的全曲?

學生可以想象體會“異常艱苦”:

他趴在一盞昏黃的油燈下,時而凝思苦想,時而奮筆疾書,時而低吟,時而振臂高歌……

他顧不上吃飯,顧不上喝水,頭髮蓬亂,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一干就是六天。

沒有鋼琴,他就想象着和聲的效果,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一個小節一個小節地反覆吟唱,直到和諧、達到滿意的效果。

……

教師:為什麼他能如此投入?(愛國激情)

指名讀第6自然段。

2、學習第三部分。

角色換位,對話中體會《黃河大合唱》的作用。

現在,我們來到陝北公學禮堂,親眼目睹這一盛況,親耳聆聽這激動人心的樂章。(放一段《黃河大合唱》的片斷。)在抗戰最為艱苦的時候,在日寇燒殺搶掠最為猖獗、慘烈的時候,聽着這《黃河大合唱》,你們有什麼感受?(指多名同學回答)

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總結:聽着着激動人心的《黃河大合唱》,無數民眾拿起武器,衝向抗日的戰場,用鮮血與生命,換來抗日戰爭最後的勝利。同學們,在這篇課文裏,作者又是怎樣表現光未然、冼星海的人物品質的呢?(在具體事例中展現人物品質。)學了課文,你覺得這課的民族魂指的是什麼?

怒吼吧黃河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瞭解時代背景。

2、瞭解光未然眼中的黃河、心中的黃河、詞中的黃河,體會創作的靈感與激情以及歌詞的感染力。

3、品詞析句,體會語言的表達效果。

重點:瞭解光未然眼中的黃河、心中的黃河、詞中的黃河,體會光未然人物特點。

難點:品詞析句,體會歌詞的感染力。

二、教學準備:

1、指導學生按要求進行預習,查找相關資料。

2、教師查找相關資料,作好補充和拓展的準備。

三、教學程序:

(一)導入,檢查預習:

1、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老師寫個詞“相持”,你認為“相持”是什麼意思?(瞭解當時的背景)

2、抗日戰爭進入了慘烈的相持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最需要的是團結,是堅持,是決不屈服的精神。為了鼓舞中華兒女抗日的鬥志,許多愛國文人和藝術家,創作出了許許多多振奮人心的文學作品和歌曲戲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黃河大合唱》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二)品讀課文: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以“體會光未然創作的靈感與激情”為目的進行閲讀:(你體會到了什麼?相機指導理解課文與有感情朗讀)

(1)體會“眼中的黃河”:氣勢磅礴

引讀:光未然眼中的黃河是這樣的——

這樣的黃河讓我們覺得——(生説)指導讀出這種感情。

(2)體會“心中的黃河”:象徵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徵)

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效果:誰來換個説法,意思不變。我們來合作讀,我讀反問句,你們讀陳述句。(換任務再讀一次)

你們覺得哪種表達好?為什麼?(這樣寫更能體現出……)當你寫文章想要表達強烈的感情時,不妨用上反問的手法,效果會更好。讓我們再次齊讀感受光未然心中強烈的情感。

(3)體會創作意圖: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愛國情、創作目的)他的詩會寫些什麼內容呢?(歌頌、讚美、訴説、控訴、描繪)

3、“詩中的黃河”:下面我們來看看光未然詩中的黃河是怎樣的,與我們的猜想是否相符。(出示八個樂章的簡介)這就是《黃河大合唱》的八個樂章,每個樂章的歌詞都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使人聞之蕩氣迴腸。下面請同學們默讀4、5自然段,細心體會歌詞的魅力。(自由彙報,老師相機指導理解和朗讀。)

(1)“他的聲音時而鏗鏘有力,……”

A、你從中感受到了哪些情感?指導朗讀每個分句(激動、悲傷、歡喜、悲憤)

B、師生合作讀,體會比喻和排比的作用。

完成練習:

A、搏擊長空的蒼鷹翱翔 B、悽風冷雨中飄散的花香

C、氣貫長虹的寶劍長槍 D、夕陽中寧靜的霞光

他的聲音時而低沉柔和,充滿温馨,如同 ;時而激昂悠揚,無比自豪,如同 ;時而悲切婉轉,如泣如訴,如同 ;時而灼灼逼人,攝人心魄,如同 ……

C、讓我們再次通過朗讀感受這段文字的精妙。(齊讀)我請四個同學來展示你的朗讀(先按順序,再隨意排序讀)你從老師耍的花招中發現了什麼?(這就是分號的用法——並列關係的句子之間就用分號。)

(2)歌詞的感染力:是的,優秀的作品往往能引起人們思想與情感的共鳴,《黃河大合唱》的歌詞表達了人民的心聲,喚醒了人民的靈魂,激起了人民的鬥志。所以,它就有着極強的感染力。不信,你從文章中找找看。

①光未然的詞感染了抗敵演劇隊的隊員們:對比。

②感染了他的老朋友冼星海:激動地、一把……抓、斬釘截鐵、兩個感歎號。

(三)佈置作業:

1、仿寫第四自然段的排比句。(可以寫朗讀聲音,也可以寫別的內容。)

2、背誦描寫黃河的詩句、俗語各三條。

怒吼吧黃河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文中重點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和經過,感悟光未然、冼星海旺盛的革命激情和對祖國,對中華民族的熱愛。

3、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充滿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難點:聯繫時代背景,瞭解創作《怒吼吧,黃河》的重大意義。

三、教學方法。

1、從課題中的“怒”字入手,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去感悟黃河的“怒”、詩人、作曲家的“怒”、全中國人民的“怒”,最後又以“怒”字收尾:心上一個奴。正是因為心中不願意成為亡國奴,所以才發出了怒吼!

2、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播放錄像、音樂,讓學生真切地感受“黃河的怒吼”和樂曲的感染力。

四、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渲染“怒”之氛圍。

(課件出示:日軍侵華圖片)

師:一九三七年,日軍開始了對華的全面侵略。日軍於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國的南京之後,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等。這就是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據統計,在“南京大屠殺”中,中國死傷民眾達三十萬人。從此後,中華大地上到處是日軍留下的活埋中國人的“萬人坑”。日軍在我華北地區推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把無數的城市和農村變成了廢墟,無數的財富寶藏被洗劫一空,無數的生靈慘遭塗炭,連兒童也飽受戰爭之苦。據統計,日軍侵華期間,我國共死傷民眾達一千八百萬人。一千八百萬人吶,同學們!此時此刻,山在哭,水在吼!所有的情感化成一個字“怒”字!

板書:怒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感受黃河的怒。(板書課題)

二、學生自由讀文,劃出重點詞語。

1、自由讀文。

2、(課件出示生字詞)學生品讀。

三、教師範讀課文,理清文章肪落。

1、認真聽讀,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根據提示給文章分段。

四、走進文本,感受黃河的“怒吼”。

(錄像播放:黃河壺口瀑布)

師生交流:

1、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想用那些詞語來形容黃河?(洶湧澎湃、滔天巨浪)

2、作者是怎樣描寫了黃河瀑布的?

3、品讀,激發心中激昂之情,讀出“怒”。

第二課時

一、感受詩人與作曲家的“怒”。

1、引導學生設想一下兩位摯友當時的心情,邊想象當時的情景邊相互扮演角色説説。

2、指名讀四、五、六自然段。思考:

(1)光未然是怎樣激情朗誦他的歌詞的?指名讀。(課件:他的聲音時而鏗鏘有力,充滿激情,如同噴薄而出的朝陽;時而低迴婉轉,無比哀傷,如同暴風雨中折翅的小鳥;時而行雲流水,歡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過霧靄的林間小溪;時而氣勢雄偉,蒼涼悲壯,如同那濁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黃河……)

(2)詩人為什麼時而激情、時而哀傷、時而歡快、時而悲壯?通過詩人的朗誦,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讓我們跟隨詩人一起回到那戰火紛飛的年代,去感受民族的苦難,鬥爭與光明。(放錄音配樂)一二組讀,三四組再讀。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從每一個分句中感受詩人的情感與自己從這些分句中所想象到的畫面。(板書:時而。。時而。。。)

(3)體會冼星海的心情。

(4)請學生個別範讀“僅僅六天,簡直是一個奇蹟!就在昏黃的油燈下,就在一孔小小的土窯洞裏,就在沒有一架鋼琴的延安,冼星海譜出了這部讓中華兒女驕傲、讓世界刮目相看的《黃河大合唱》!”

(5)我們想象一下冼星海是怎麼克服困難的,他需要怎麼做?

二、感受全國人民的怒。

1、聽《怒吼吧,黃河》。

師:是旺盛的革命激情,讓他們又一次成功合作,中國迄今為止,唯一能在國際舞台上成為經典保留曲目的鋼琴協奏曲《黃河大合唱》誕生了!你們想聽聽嗎?《黃河大合唱》全曲共八章,氣勢磅礴,感人肺腑。特別是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更是氣魄雄偉,使人的靈魂受到震撼與冼禮!讓我們用心來聆聽。

(播放第八樂章,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人民的怒)。

2、(聽完樂曲,音樂繼續)這民族的心聲,這時代的強音,震撼了每一個人的心靈。特別是在延安的首場演出,更是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請大家默讀課文七、八兩個自然段,想一想,《黃河大合唱》為什麼有如此大的感染力?

3、(課件書寫“怒”)請大家再看課題,看這個紅色的“怒”字,誰來説説,這篇文章為什麼以“怒吼吧,黃河”為題?黃河僅僅指的是一條河流嗎?(學生會説,是因為這首歌寫出了中國人民共同的心聲:那就是,向日本侵略者發出戰鬥的警號!這個黃河就是人中國人民的象徵!)

然後我進行小結:“怒”字是心上一個奴,正是因為我們心中不願意成為亡國奴,所以才發出了怒吼!

三、激發學生的怒。

同學們,今天的中華民族還不夠強大,西方一些國家仍然在用各種方式欺負我們。就在今年九月,日本就曾經扣留了我們中國的漁船。所以,我們要以光未然、冼星海為榜樣,發揚黃河不畏困難、一往無前的精神,努力學習,團結奮鬥,為使我們的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7ry0w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