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螳螂捕蟬》課後教學反思

《螳螂捕蟬》課後教學反思

首先感謝聯校領導為我們搭建了“同課異構”這個互相學習交流的平台,感謝評委們的精彩點評,感謝老師們一天的辛勞陪伴,感謝一個個活潑靈動的學生。

《螳螂捕蟬》課後教學反思

上完《螳螂捕蟬》這節課後,認真聽取了各位老師的點評,受到了許多啟發和感悟。本節課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歸納如下:挖掘文本不夠深入,有些粗枝大葉;缺乏女教師的細緻與優雅;關鍵地方沒有適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整堂課給人感覺有些隨心所欲。不足之處還有許多,限於個人能力無法一一體會出來,今後還需慢慢感悟。

如果反思就是反省不足之處,那麼這篇反思就該結束了,如果講一節公開課只看到自己的不足,那麼公開課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愛因斯坦説過一句話:“什麼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上完這節後,我就一直拿着篩子篩,看看這節課能剩下些什麼,有哪些東西能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實踐改進,想看看除了沙子外有沒有金子。幾番糾結,終於擦出幾朵火花,拿出來和大家交流。

一、導學案——摸着石頭過河。

“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説”這句網絡紅語形容導學案有失嚴謹,冒然用一下吧。“導學案”對我們廣大教師來説是一個熟悉而陌生的詞,熟悉是因為近年來它被各種教育會議無數次強調,在課堂上無數次使用;但大家都無法領悟到它的內涵,在字典中無法查到這個詞,像個傳説一樣陌生。學案是什麼?還需要大家繼續研究,先談談現階段我對學案的認識:學案是用在課堂教學中的,所以它肯定了融入了教學目標、教師的教路和學生的學路,肯定不是一份練習題,但是問題也必不可少,如果沒有問題,學生學什麼,學案應該呈現哪些問題呢?該有幾個問題呢?試想:我們成人在40分鐘內能做多少腦力勞動?課堂上再有導入、總結、交流、合作、探究、練習等等環節,所以,在設計學案時應該設計出有代表性,有突破性的問題,不能一個又一個問題的泛泛出現把教師和學生搞得焦頭爛額,使課堂淹沒題海中而毫無生氣,失去了語文味、人情味。我在本節課的學案中,設計了六個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自認為設計的很好,就是“對號入座,組成新詞”環節,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提練出“吳國攻楚,諸侯在後”這個詞,一下就抓住了事與理之間的聯繫,利益與禍患近在眼前,這樣就免去了文本一次次被拆分組裝,一次次被支離破碎,免去了教師許多絞盡腦汁的講解。另外是“表演情景劇”環節,下課後一直反思:本節課與文本對話是不是少了些?我先談談對“文本對話”的理解,與文本對話就是讀者投入文本中,觀察故事的發展,洞察人物的內心,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聯繫本人的生活產生情感與思考共鳴。用情景劇的`方式讀課文,讓學生把自己當成文中的一個活生生的人物,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通過這一形式反應出來,是不是很好的與文本對話的方式呢?還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我們許多學案前幾個題老是生字,詞語練習,接下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尤其在第一課時中,以字詞練習為主。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足夠的能力藉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在此基礎上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等,能不能今後的六年級學案直接從“與文本對話”開始呢?把第一節課交給學生自學,因為自學流程大致相同,教師再適當引導一下,學生完全能以很低的成本把第一課時完成,就不需要再浪費那麼多A4紙了,國家資源這麼緊缺,在這裏強烈呼籲一下。

二、 教師把自己當做班上一個普通的年齡大些的學生。

教師上公開課會很緊張,不管是多麼有經驗的教師,這次在去北村小學的路上,我就在想,當一個人被眾人圍觀時,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壓力。以前上公開課時繃得很緊,早早的就背好了“台詞”,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遇到陌生的學生,自己準備的東西總是難以很好的使用,致使課堂效果不能令人滿意。前幾年在北村講課結果大敗而歸,今次所有高段的語文教師都去聽評課,而且準備時間只有一天多,一下子有了壓力,好在課堂效果自己還比較滿意,反思原因:放下了擔子,不想成敗,放下了架子,與學生融為一體。比如説:帶領同學們一起感謝聽課教師,和初次見面的學生握手,真誠地叫學生的名字,搭着男同學的肩膀,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就像他們“兄弟”一樣,對了,我只是一個比他們大一些的學生。懷着這種心態去上課,自己就能放開,清晰的思路,精彩的話,情不自禁湧出來,擋都擋不住,整節課如有神助。

三、做人難,做教師難,做小學男教師更是難上加難。

小學教師隊伍陰盛陽衰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男教師給眾多的女教師打交道,時間長了難免會被同化,為什麼女兵都那麼生猛也是這個道理吧,尤其在基層教師隊伍中,女教師能頂多半邊天,男教師反而顯得毫無生氣,默默無聞。我們這裏上公開課的大部分都是女教師,她們思維敏捷,氣質優雅,普通話標準,表情豐富,富有親和力,會用各種方法不斷的激勵學生,男教師上公開課也參考女教師,時間一長,男教師們陷入了矛盾之中,一方面要表現出這種種素質,同時又一直和性別打架,長此以住,公開課的講台讓大多一線的男教師望而卻步。我也有這種困惑,如何能到不作做,不拘束,不忸怩。本次公開課評委用了“粗獷”這個詞來形容我的風格——也許是物以稀為貴吧,六個做課教師只有我一個男教師,——這對我是莫大的鼓勵,在今後的教學中將繼續探尋適合男教師的教學風格。

四、小組學習中要突顯小組長的作用。

本節學案教學設計時,更注重體現小組合作的價值。既然要合作就要求大家在同一目標上進行分工,合作學習需要小組長把一項任務分成份,每個人去精心完成其中的一部分,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那麼合理的組織分工和協調,需要組長去完成,小組合作學習中組長的作用就被突顯了出來,教師要協調要自己與組長的關係,不要越廚代庖。本節課的教學時,我有意體現組長的價值,如:讓小組選代表讀課文,小組推薦發言,小組長帶領本組員自導自演課本劇,組長點評等,小組長申慧強點評情景劇的精彩表現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個合作學習環節是在組長的帶領下有序進行的,忙而不亂,多而不散,小組長在教學過程中起到承上啟下,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學生學的快樂,教師教的輕鬆。

五、在狹小的課堂上為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舞台。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中的組織者、引導者,這已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為了能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中的主體,我讓學生站在教室裏最耀眼的位置來展示自我,沒有把學生拘泥於座位上動彈不得,教師沒有高高在講台,而是讓學生來到教室中央,無論是讀課文,回答問題,學生參與寫板書,還是情景劇表演都把學生請到講台上,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很重要。此時些該,狹小的教室就是學生的舞台,老師就站在或索性坐在教室的一角,認真地聆聽學生讀書,討論探究,欣賞他們表演,適時做出點評、激勵或指導。因為被教師請上來,小傢伙們一個個很興致很高,學的很起積極,課堂自然就熱烈起來,這時老師只需要坐享課堂的快樂氣氛了。相信學生,相信學生,會有意想不到的快樂。

六、 追隨內心當我們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就有了自己的教育觀點。

我説這話是不是有些誇張了,一點也不,我們可以調查自己的學生,學生知道那個教師好,喜歡那個教師,不喜歡某個教師,孩子們各自有各自的觀點,只是他們沒有和教育這個很大的詞聯繫起來罷了。我們小時候也一樣,然後有幸讀了一所師範院校,比較全面系統地接觸了教育,再有後來的實習體驗,工作經歷,生活閲歷,繼續學習,以及每個人在獨特的環境教書育人,這些外在的方方面面無一不在影響塑造着我們,幾年甚至幾十年下來,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育觀點,有的人只是缺乏對個人教育理念的總結和思考,當個人的理念形成時候,就要去喚醒內心深處屬於我們自己的教育,也許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是最好的,但只要是最適合自己的,並且在教學中實踐好,操作好,這就是最好的教育。但是這必須有個前提,亞里士多德説過“我思故我在”,請捫心自問一句“我思考過嗎?”之所以要提出這個問題,因為有這樣一種現象,好像教齡越長的教師越難適應現在多變的教育,要麼是多媒體,要麼是學案教學,將來還有更先進的思想誕生,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在新形勢下失去了話語權,好像馬上就要被殘酷的現實淘汰。為什麼我們在課改的同時丟失了自己? 雖然每天在做同一件事情,但和自己交流的時間卻很少,很多時候是被牽着鼻子走,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沒有權力去思考,哪些才是適合自己的教育?

我們幹了一輩子教育卻糊塗了一輩子,真是悲哀啊!在反思中成長,思考的過程肯定有些不成熟、詞不達意或誤入歧途的地方,望大家批評指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mkr2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