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教學反思範文

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教學反思範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我們該怎麼去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教學反思範文

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教學反思1

教學完一一列舉的解題策略以後,感覺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去思考,概括起來,有以下幾方面:

一、思考“策略”

曾經聽過專家這樣解釋策略:“策略”指計策和謀略,是人們面對具體問題做出的基本判斷。還有一位教材主編這樣解讀策略:“策略”比“方法”更上位,“方法”可以從外部輸入,可以通過教師的講解示範傳授給孩子,而“策略”是一種思想意識,無法傳授,需要孩子通過在具體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去體驗,去感悟。

所以,在我心裏,對策略的定位為: 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孩子對數量關係的闡述可以不十分規範地表述,能夠結合具體情境和自身經驗描述出思考過程就可以,但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經過一定的數學思考,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思考“起點”

思考孩子的知識起點很重要!因此在調整教案前,我首先思考了四年級孩子的知識起點,很欣喜地發現在他們一年級時已經學習了分與合,二三年級時能用數字組數,四年級上學期學會了“搭配的規律”。

原來,孩子們幾乎每個學期都在用“一一列舉”的策略解決着一些簡單的問題,而且在不斷的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孩子們已經體會着一一列舉的基本思考方法,知道列舉要注意有序,要不重複、不遺漏地進行思考,但我想,到現在為止,這只是一種無意識的解題行為。

如何讓這樣的思考更深入、更系統,便是我今天課堂上的任務了。

三、思考“過程”

在導入時,我藉助遊戲讓孩子們感性認識“一一列舉”策略的特徵——有序思考。接着出示例1,孩子們通過擺小棒、列表、畫圖等方法很順利地解決了,而我側重讓孩子們在比較自己的探究成果與同伴探究成果中,加深“有序、不重複、不遺漏”這三個關鍵詞,我有意識板書這三個關鍵詞,強調學生要做好並注意這幾個問題。

還有一點自我感覺有所改進的地方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每當孩子們用一一列舉的方法解決問題之後,我都會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回顧和反思,而且各有側重。

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教學反思2

這一課時最關鍵的是在例一,因有對以前知識的複習,所以在掌握程度上必須把握得當,讓學生明確使用的基本思路是怎樣的,然後再大規模地開展策略的教學,讓學生感知一一列舉的優點!

對於例二,學生對於這裏含有的找規律的知識掌握較好,因此容易上手,可以讓學生明確掌握用表格的方法來實現一一列舉的策略,後來證明這是對的,用表格的方法,可以將一一列舉的策略的優點發揮到最好,也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教學反思3

一、通過預設,為生成鋪路

教學是一項複雜的活動,它需要教師課前做出周密的策劃,這就是對教學的預設。首先要準確把握教材。教材是“大綱”或“標準”理念的具體體現,是學習內容的主要載體,也是學生學習的基本材料。教師在分析教材進而進行教學預設時,應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本人的教學風格,對教材適當改編或重組。其次要全面瞭解學生。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能力水平、個性特點必然影響着教學活動的展開和推進。因此,儘可能多地瞭解學生、預測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乃是科學預設的一個重要前提。如,在備本節課時,我就用編門牌號導入新課,我已經考慮到同學們都會很快把門牌號一個一個列舉出來,從而很自然的引出本節課的研究主題用“一一列舉”的方法解決實際的問題。為後面例題的學習打下基矗

二、適當引領,為生成指明方向

學生的差異和教學的開放,使課堂呈現出多變性和複雜性。教學活動的發展有時和教學預設相吻合,而更多時候則與預設有差異甚至截然不同。當教學不再按照預設展開,教師將面臨嚴峻的考驗和艱難的抉擇。教師

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加以引導,把來自學生零星的、片面的、模糊的資源優化,“選擇”學生的創新信息,引領學生把教學過程向更高水平推進。如,本節課的例1“王大叔用18米長的籬笆圍長方形花圃,有多少種不同的圍法?”本來我是想在交流時通過學生有序的列舉和無序的列舉進行比較,總結出有序列舉的好處:不重複、不遺漏。但實際上學生都很有序的列舉出了4種圍法,有的用算式記錄,有的連表格也畫好了。我只好直接讓學生説説大家這樣列舉的好處,同樣引出了“不重複、不遺漏”。總結出了用表格列舉既美觀又清楚。同樣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本節課的例2,我並沒有呈現教材的例題,而是變為:花圃圍好後,王大叔去選擇書籍,有三種書籍可供選擇,生長環境、科學飼養、預防疾玻王大叔最少買1本,最多買3本。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購書方案?如果説例1是讓學生學會有序列舉,例2則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我首先引導學生將王大叔的購書方案分類(只選1本、只選2本、選3本)。

讓學生根據板書用打“√”的方式一一列舉並形成表格。新課標中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但並不能因此而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動態生成的

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往往起到在畫龍點睛的效果。

三、放手一搏,為生成提供自由空間

教學活動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具有預設和生成的雙重屬性,預設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對預設的超越和發展,為了更好地生成,課前的教學設計要從教學目標、內容、過程、方法及評價等方面體現出多樣性、選擇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為學生個性的發展創造預留更大的空間。本節課的第三個環節“鞏固練習”中,我結合例1、例2設計了一道習題:種完了花圃,在遊樂場看到來遊玩的小朋友玩轉盤的遊戲。投中內圈10環,中圈8環,外圈6環。王大叔投中了兩次,可能出現幾種情況呢?有了例1、例2的學習基礎,這裏我並沒有做過多的講解,而是讓同桌合作來完成表格的列舉。縱觀整節課的教學設計,目標層層遞進,有效地調動了各層次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保證了每位學生的有效學習,為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提供了生成空間,增加學生的參與感,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舉教學反思4

“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一單元,重點介紹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需要經常使用的、基本的解題策略。對於四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策略”,對策略的含義並不清楚。教學一開始,以學生熟悉且感興趣的故事《烏鴉喝水》引入新課,讓學生初步感受到選擇合適的策略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有效的、必要的。

一、處理信息,形成策略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題目往往提供許多信息,要讓學生面對自然呈現的這些信息產生整理清楚、恰當篩選的需求。如何將雜亂的信息進行有條理地整理?如何根據所要解決的問題去尋找相關信息?這就成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樣的,列表整理只是其中的一種。教材選擇列表整理是因為它易於操作,適宜學生運用。通過列表對信息進行有條理地收集和整理,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根據要解決的問題,收集並整理相關的信息”有利於解決問題。

當學生觀察並交流從前面情境中得到的數學信息時,趁他們興趣正濃,我適當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可以解決的問題。首先解決“小華用去多少元”這個實際問題,我引導學生將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整理成表,接着我讓學生邊觀察表格,交流表裏有些什麼,邊在小組裏討論:要求小華用去多少元,可以怎麼想。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馬上回答道:要求小華買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筆記本的價錢。學生無意間就觸動了問題的本質。於是我及時追問:怎樣才能求出一本筆記本的價錢?同學們熱情高漲,全身心地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他們重新觀察表格,回憶情景,很快説出小明和小華買的是同一種筆記本,所以可以從小明買3本、用去18元中求出1本筆記本的價錢,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有了這些探索的基礎,我讓學生自己列式解答。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我注重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空間,學生經歷了“填表整理—討論思路—列式解答”的活動過程,體會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初步形成了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二、應用拓展,加深理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本課學習之始,學生所形成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從具體問題中來,對具體問題必然還存在着一定的依賴性。但本課的`教學目標

是讓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促進學生問題解決意識的提高與發展。

在第一個問題得到滿意的解答後,我接着又提出“小軍用42元買筆記本,能買多少本”這個問題,讓學生主動地根據前面列表整理的方法將這題裏的有關條件和問題獨立整理成表格。通過上題的學習,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情緒高漲,躍躍欲試,於是我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結合學生可能出現的不同的整理方法(可能有同學根據小華的有關信息來整理列表,也可能根據小明的相關信息來整理),我再組織學生分析辨別,並讓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自主探尋解決問題的策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價值。學生學習數學,關鍵是體驗數學,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己去嘗試,讓學生體驗通過自己的努力、合作探索獲得新知識的成就感,進而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

三、及時反思,提升策略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引導學生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反思,用列表的方法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結果的合理性;鼓勵學生認真傾聽同伴的想法,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有關策略的特點,加深對策略的進一步理解。

當學生沉浸在成功的體驗中時,我讓學生説説兩個問題分別是怎樣解答的,比比解題過程有什麼聯繫。學生從中會有許多體會,普遍認為列表便於整理解題信息和便於分析數量關係。如,小明買3本用了18元,小華買5本用了30元,小軍買7本用了42元,每本筆記本的價錢是相同的。這個發現是歸一問題的特徵。又如,求小華用去多少元和小軍買了多少本,都要先算筆記本的單價,都是通過小明買3本用去18元求得的。這些發現使學生進一步鞏固解題思路,感受列表整理條件有利於發現數量之間的關係,方便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確實體會到列表是解決問題的一種策略。

很遺憾的是,我的課堂教學時間本來是剛剛好的,在最後的十分鐘恰好可以把練習講完,可在講第一道練習題時由於很多學生沒能很好的獨立完成,我過多的做了指導,在最後關頭沒有靈活應變,把握好不好時間,拖了幾分鐘,導致這節課沒有一個很好的收尾。但不管怎麼樣,通過這樣的活動,自己在教學這方面

有了很大的收穫,相信經過不斷的總結和反思,自己的教學水平一定會進一步得到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lmgwz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