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千克和克》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1

《克和千克》是學生接觸的兩個新的單位名稱。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應做到:

1、力求遵循知識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了知識的探究、實踐的全過程,從而形成與發展,體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樂趣,並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引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促進思維的發展。

2 、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傳統的教學中,知識形成的過程是由教師講的。教師的講授代替了學生的操作與思維,學生無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充分的通過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説一説、稱一稱的實踐活動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從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學會使用觀察、比較的方法,發現和提出問題,並對問題進行猜想、嘗試和驗證,在對信息進行分析、歸納、推理、論證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新知,從而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課堂中設計“開放型”的教學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全方位參與創造了條件;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啟迪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

3、指導學生回顧學習歷程,發現一些規律或研究成果,同時,課外延伸,回家調查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質量。讓學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場,學會估計物體質量或看標註,把研究成果以學習日記形式進行交流,這樣加深對克、千克的認識,還有助於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樂趣。

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本節課由於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實踐,還算比較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在頭腦中已初步建立了質量單位的概念,同時他們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的密切結合。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2

目前“大班額”教學是我校教學研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是實施創新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急待解決的問題。 我在教學了《克和千克的認識》後有以下收穫:

一、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習興趣

克和千克是小學生第一次接觸的兩個基本的重量單位,也是小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要打交道的單位,因此,教學時我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課前調查活動:到商店裏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標籤;在家裏找一找標有重量的東西;把找到的東西和重量記錄下來;看一看商家是用什麼來稱量物品的重量。這次調查活動的目的是充分開發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分散學習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充分發揮學生積極主動性

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強調學生親身的體驗,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本節課,在教 1千克=1000克時,我及時組織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稱一稱、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説一説等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如:讓學生掂一掂1個2分硬幣和2袋食鹽,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通過遊戲抱一抱同桌,來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重量。這樣調動了所有學生積極參與新知識探究的過程,使每個學生都能深刻地認識並掌握質量單位。在大班額課堂中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了每一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 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在大班額班級授課的情況下,要想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實現有效教學,首先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課堂上,總有一些學生並沒有聽講,也不思考,他們只是坐在教室裏,靜靜坐夠四十分鐘,對於這些學生來説,上課幾乎是無聊的、無趣的也是浪費時間的。為了使每個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實現小組合作學習。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給學生提供很多的生活材料,如:鹽、方便麪、洗潔精、果凍等讓學生分小組活動,在組內讓學生充分的通過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説一説、稱一稱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從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

四、教師及時評價,掌控學習活動

在大班額的情況下,建立一種有效的評價機制是可以促進學生更有效的進行課堂探究活動的。如:小組活動開展得順利時,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表揚,小組活動出現問題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干預和指導,小組提前完成任務時,教師應檢驗他們是否正確完成了任務,哪個組的問題討論最好,哪個組同學發言最積極, 教師要及時的鼓勵評價。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3

克和千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重量單位,也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要與之打交道的,因此教學時我注重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課前調查活動:到商店裏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標籤;在家裏找一找標有重量的東西;把找到的東西和重量記錄下來;看一看商家是用什麼來稱量物品的重量。這次調查活動的目的是充分開發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分散學習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在課前就已經與克和千克先打了交道,這樣就為下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上課一開始,學生就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資料,有的還有不同意見,如一個學生找到的雕牌洗衣粉淨重500克,小組中的另一個學生説他找到的也是雕牌洗衣粉卻是250克,兩人僵持不下,討論得激烈。後來還是小組長出面解決説:可能是包裝有分大小包的緣故,因此你們兩人都沒錯。兩位學生聽到小組長這麼説,也覺得有道理,這一場紛爭才算平息。而我在一旁卻暗自高興,因為學生們有了問題懂得自己解決了,小組長也充分發揮了作用,看來我們班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1克的質量比較微小,容易被忽視。為了幫助學生建立1克的概念,我找來了幾枚2分的硬幣,因為一個2分的硬幣就是1克。接着通過開火車的形式,讓每位學生都掂一掂,看一看,感受1克物體的輕重。接着啟發學生聯想到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建立正確的表象。很快學生就聯想到了如藥片、圖釘、釦子等物品,看來學生是真正掌握了1克的概念。

1千克的質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如有的學生就彙報説1包食用碘鹽重1千克、6個蘋果大約重1千克、一條福壽魚約重1千克、一瓶大可樂約重1千克……學生找到的1千克的物品還真不少。

當我讓學生比較兩個重量接近的物體(橡皮擦和鉛筆)時,學生有的用兩手掂一掂,有的説要用秤稱。其中一個學生突發奇想,把尺子放在文具盒上,然後把橡皮擦和鉛筆放在左右兩邊。我看到這,就請這位學生説説他為什麼這麼做。他馬上向全班同學演示並介紹了他這麼做的原理:因為我的尺子是20釐米,我把中間的10釐米對準文具盒,這樣就相當於一個簡易的天平了。原來是上課時我拿來的天平觸發了他的奇思妙想,他通過自己的實踐,得出了正確的答案,解決了問題。看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不容忽視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更加註意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4

本課的教學看似簡單,其實難以把握,主要是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質量單位又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經驗告訴我,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這個過程是必須的經歷,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因此我在設計克和千克的教學時注重讓學生多方位體驗。針對這種情況,我教學設計的落點是“體驗”數學。

把體驗克和千克,在體驗中建立具體的質量單位的活動,貫穿了整節課。學生親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動中,建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整節課呈現出“掂一掂——再根據經驗估一估”的教學思路,努力演繹了“知識在於建構”的理念。教學設計的落腳點定在“體驗”。

不足之處,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以“體驗”為學習形式貫穿始終。教學中學生的想法,學生的反映——因勢利導,潛移默化才是老師設計和引導的精髓。但是,在處理學生提出的問題時出現了不明確,沒能處理好,用語出現了不準確。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5

一、在實踐中感知

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我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所列舉的例子都是學生經常能接觸到或看到的。師生共同努力,準備了充分的教具、學具和實物,調動多種感官協作學習。學生進行了估一估、掂一掂、稱一稱、比一比、説一説等活動,感受物體的輕重。學生親身經歷了1克、幾克和1千克、幾千克的實際質量,這種感受不是教師講解、灌輸得來的,而是學生親身體驗到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以“做”的方式而不僅僅是“聽和説”的方式介入學習活動。他們不僅理解了“克”“千克”的正確含義,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發現、認識、理解數學的一般方法,培養了探索意識和創新精神。

二、在體驗中建構

體驗是由身體活動和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感情和意識,體驗讓學習進入生命領域。因為有了體驗,知識的學習已不再僅僅侷限於認知與理性範疇,它已擴展到情感、生命和人格等領域,從而使學習過程不再僅僅是知識增長的過程,而且是身心、人格健全和發展的過程。數學學習的體驗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一個突出特徵。

傳統教學中認識質量單位,重點一般都是放在單位的換算上,教學中往往採用講授記憶的方法,學生只要記住幾個常用的質量單位,並能正確地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就算完成教學任務了。這樣的教學往往出現學生學完質量單位後,還會鬧出這樣的笑話:一個西瓜重3克,一個雞蛋重50千克,王老師的體重是60克……這反映了數學教學與生活實際的嚴重脱節。《克和千克的認識》的教學重點確立在“1千克、1克有多重”的概念的確立上,既重視數學事實,又重視數學經驗。所以在“克的認識”中,我反覆讓學生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找一找生活中不同物體的質量,感受它們的質量,豐富學生的數學體驗。這種感受、體驗不但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也是將來“學會生存”必備的本領。“克”“千克”的概念在學生頭腦中的建立,學生經過眼晴觀察、耳朵傾聽、腦子思考、嘴巴表達、雙手操作,心靈感悟,即用自己身體親身經歷、體驗後逐步形成的,它必將沉澱到學生的內心深處。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6

關於教學目標:

教學中首要的難度來自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對物體的關注,往往先關注物體的大小、長短甚至顏色等表面性的特徵,而對於重量的本質性的關注則較少,有的也相對較為間接。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説,“克”、“千克”這兩個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戰性。一是因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克”、“千克”的接觸比較少,二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重量關注和經歷輕重的體驗比較少,三是“克”這個單位比較小,學生更是很少有對這個重量單位的感受與體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力求體現以下二個方面:

1、在比較一定的情境中喚起學生對物體重量的關注;

2、通過操作、實踐活動讓學生去感悟和體驗,初步建立“克”與“千克”的概念,同時培養學生估量的方法和意識。

因此,教學設計中關於教學目標的定位為: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重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並溝通克與千克的聯繫,知道1000克=1千克,並知道它們的區別。

2、在建立重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方法和意識。

反思一:

審視這節課的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注重學生對概念的自主建構,讓學生充分地經歷、體驗、探索中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新教材中把“千克”與“克”這兩個重量單位放在一起進行教學,是充分地利用學生對“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張白紙的情況下,將這兩個重量單位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認識和建構,來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實證明,學生只要對其中的某一個重量單位掌握了,那麼另個一個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個教學環節,從1克到十幾克、幾十克、幾百克,最後到1000克,將克與千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將克與千克作為一個整體在重量體系中加以構建,這樣就可能使概念教學較為豐富與深入。

反思二: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掂一掂2分硬幣的質量,説説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個很輕的單位,人們是幾乎感覺不到的。之後,我讓學生找一找桌上約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養他們的估計能力,再揭示學生找到的物品都約重1克,為豐富克的感知,讓學生感知10克要幾個硬幣, 20、50克呢?並讓小組6、8個同學合起來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況下再讓學生估量蘋果與鹽的重量,在估量過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優化。可惜在估量確定出蘋果重量之後,忘卻了讓學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學1千克的時候,我請學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廢紙哪個重,哪個輕,由於兩者體積相差比較大,學生很好的認識了千克,知道比較物品的輕重要看質量而不是體積。最後我請學生比較了1克與1千克的不同,他們明顯感受到1克比1千克輕得多,這為他們今後在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理解克與千克之間的關係。通過各種練習強化認識克與千克。

反思三:

在教學完千克後,因為時間關係,遺憾地沒讓學生感受幾十千克有多重。另一個值得反思之處就是在迴歸課本的整理知識的環節中,該思考適當的引導學生整理、回顧知識。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7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

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建立1克、1千克的觀念,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能力。

教具準備:一個蝸牛(重1克)、鹽(500克)兩袋、多媒體課件、天平、砝碼、2分硬幣、彈簧秤、實物投影。

學具準備:小天平、2分硬幣、大米、石子、彈簧秤、各種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我聽説咱班有兩名同學跑的很快!他們是誰啊?

師:今天讓他們舉行一場比賽怎麼樣?

師:今天的比賽要增加難度,讓他們每人背一個同學來比怎麼樣?

(學生活動)

師採訪冠軍:你為什麼要選“XX”,不選“XXX”呢?

師:“XX”多重?“XXX”呢?

除了“斤”以外,你還知道哪些表示物體質量的單位?

師小結:“斤、兩”是我們國家常用的單位,你知道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是什麼嗎?

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板書)

二、探究新知

1.交流彙報。

師:前幾天老師讓同學們廣泛收集、調查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質量現在交流一下好嗎?

師小結:同學們説了那麼多,你有什麼發現嗎?

2.認識秤。

師:要知道物品的輕重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

師: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常見的秤?

(多媒體課件出示盤秤、枱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

師:你在哪見過這些秤?

師:同學們都沒見過天平,下面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天平。

(介紹天平的組成、用法)

3.認識“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小客人──“蝸牛”

你們想不想知道這隻蝸牛的體重?

(學生興趣高漲)

師:那我們應該選擇什麼秤來稱呢?

師:那我們一起來稱一稱這隻蝸牛的體重。

(示範操作)

師:我們來看遊碼的左端停在刻度幾?

師:以蝸牛為標準,你能猜一猜一枚2分硬幣有多重嗎?

師:我們分小組來稱一稱看誰估量的最準。

(小組活動)

師:每個同學拿一個2分的硬幣掂一掂試一試,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

你能説出大約重1克的物品嗎?

師:同學們的桌面上有一些物品,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來稱一稱,好不好?

聽清要求:(1)先掂一掂,估計一下物品的質量,然後再用天平稱出物品的質量。

(2)稱好的物品的質量用近似數表示就可以。

師:剛才有的學生想知道我們的數學書有多重,用標尺上的刻度不夠,我們還有個辦法用法碼來稱。

説明:遊標撥回刻度0,在右盤放入砝碼,直至天平平衡。

將砝碼和標尺上的質量加起來就是數學書的質量。

師(拿出一袋鹽):誰來估量一下一袋鹽的質量?

師:我們來一起看一看質量標註,一袋鹽500克,那兩袋呢?

(板書1000克)

5.認識"千克"

師:如果再重一點的物品用天平來稱還合適嗎?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家裏常用的彈簧秤,誰知道彈簧稱的用法?

我們分小組從你的材料袋裏稱出1千克的物品。

在1000克右邊(板書:1千克)

師:我們稱出了分別1千克的大米和石子,你有什麼發現嗎?

師:雖然體積不一樣,但質量是相同的。

師:同組同學依次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

師:你能估計一下你的凳子、書包有多重嗎?

稱一稱試一試吧!

小組活動並彙報。

6.認識1000克=1千克

師:1千克大米和剛才稱的1000克的鹽比較,請小朋友來猜一猜,誰重?

(學生猜)

師:我們用彈簧秤來稱一下這兩袋鹽的質量。

師:也就是説 1000克=1千克(補充“=”注意讀法)

也可以説1000個1克是1千克。

三、應用拓展

1.認識常用的枱秤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天平和彈簧秤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台秤,你能讀出枱秤上的數據嗎?

2.認識健康秤

師:誰能説出他們的體重?

3.連線

西瓜 100克

方便麪 5千克

4.判斷

(1)一個乒乓球約重3克。()

(2)小胖今年7歲,約重2千克。( )

(3)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

課後小結:

為了讓學生能比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這部分知識,並能在生活中運用,課前,讓學生深入社會生活到商店、市場、超市等一些場所調查採集關於“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過實踐,學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標有質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還知道了輕的東西是用克來做單位的,重的東西是用千克來作單位的。所以本節課的一開始,我就從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出發“關於克和千克你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讓學生回憶熟悉的生活情景,從而抓住數學教材中新知識的切入點。

本節課重點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過程,我主要立足於讓學生動手體驗感受,讓他們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全過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時,讓學生掂一掂一個2分的硬幣,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並例舉了生活中許多大約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對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時,我把內容分層細化,讓學生親手掂一掂100克、500克、兩個500克(1000克)的具體物品。通過掂一掂、比一比、説一説系列活動,充分感受100克、500克、兩個500克(1000克)的實際重量。再利用盤秤驗證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讓學生在動手體驗中,準確建立概念。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8

課後反思:

這節課是對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認識,是第一學段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讓學生體會1克和1千克實際有多重,建立正確的質量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在課堂教學中,我是通過讓學生經歷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稱一稱、説一説等一系列的數學實踐活動來達成這一目標的。總的來説,這節課體現了以下幾方面新課程的理念。

一、 走進生活,體現生活數學。

數學教學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克和千克”這個內容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知識,與生活有密切的聯繫。因此,我打破課堂40分鐘的侷限,把學習延伸到課前,拓展到課後。課前,我讓學生走進生活,調查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克和千克。從課堂上學生的彙報,可以看出學生對這兩個質量單位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感受到了它對生活的意義。這是展開新課教學的基礎。課堂上,我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超市作為新課的引入,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然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説出生活中哪裏用上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見過哪些秤,生活中哪些東西大約重1克,哪些東西大約重1千克。可見,尊重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理解數學概念是有效的。課後,我引導學生寫一篇有關克和千克的數學日記,喚醒了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

二、 關注過程體驗,在體驗中感悟。

本課教學不斷創設富有生活意義的操作活動,激勵學生在操作中感悟質量觀念,讓“做數學”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的基礎和紐帶,成為課堂發展的原動力,體現了新課程“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能獲得必須的數學”的教學理念。課堂上有多次的體驗活動,如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稱一稱、説一説等實踐活動,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學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從學生能比較準確的估測物體的質量,可以看出學生對這兩個質量單位的理解是比較清晰的。這些數學知識不是由教師教的,而是孩子們自己體驗到的,並形成了一定的質量觀念,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 在數學活動中發展數學思維,培養數感。

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數感是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本課中,建立了1克的觀念後,讓學生想一想10個這樣的2分硬幣該有多重呢?10袋這樣10克的米又該有多重呢?從學具中找出大約100克的東西等等。這些都不是瞎猜的,而是一個數學推理和想象的過程,有着濃濃的數學味。猜測和驗證又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在多次的估一估,稱一稱中得到了有效的體現,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另外,判斷數學日記中有哪些錯誤是比較高層次的數學思維活動。只有在深刻理解質量單位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以上一系列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了推理、猜測、驗證、判斷等心智活動,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了發展。

上完這節課,從學生能準確的舉例説出生活中大約1克或1千克的東西,以及大部分學生能比較準確地估測物體的質量,正確地使用克和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可以看出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率是比較高的。但這節課的學具比較多,學生對於這些東西都覺得很新鮮,很好奇,總想動一動。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多思考和總結一些有效的課堂調控方法是必要的。另外,從“估一估,稱一稱”的實踐活動中發現有個別學生估的質量和實際質量差距比較大,可以看出有個別學生的估測能力在一節課內還沒得到很好的培養,需要在日後的生活實踐和練習中不斷修正,形成正確的估測策略。

今後,我的教學將繼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從學生學習的需要出發,讓數學課堂教學更有效。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9

《認識千克和克》這一單元知識點簡單,大多建立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動手操作中。二年級的孩子,還處在好玩好動的時期,在課上有實踐操作的經歷,自然是十分開心的。縱觀這一單元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做法和反思:

一、 整合課時,讓學生因動而學

為了讓學生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幾乎每節課都要讓學生帶物品:蘋果、桔子、雞蛋……於是我將新課和最後的《稱一稱》整合起來,第一課時安排學生帶來家中各種各樣的稱和不同的物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掂物品、稱物品、數個數,並由組員記錄38頁的表格,而我則巡視學生實踐的過程,10分鐘下來,孩子們都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了1千克有多重,並嘗試掂了掂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這些重量的大米,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今天的數學課真有趣啊!”“1千克到底有多重?”我沒有用隻言片語,卻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

下課了,因為孩子們的出色表現,我獎勵他們共同分享帶來的水果。一個孩子跑來對我説:“老師,要是天天這樣上數學課就好了!”

其實,在整合課程上我還有個想法:就是讓學生在科學課時自己來操作一下托盤天平。雖然教參上並沒有讓學生達到這樣的要求,但我想只有孩子親身經歷感受過的'知識,才能在他們的腦海裏建立正確、真實的表象。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現。準備利用中午時間安排學生4人合作,稱一稱10克黃豆。

二、 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數學和生活是密佈可分的,尤其是這一單元,每個課時的作業都安排了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學數學、用數學的題目。為了讓學生和千克、克有更親密的接觸,我組織學生去菜場、超市進行調查,比如:星期天和媽媽一起去菜場,看看媽媽買的菜各是幾千克,再把你和媽媽買菜的過程寫成一篇數學日記。這樣的作業既是學生樂意的,也給工作繁忙的家長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親子機會,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語言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數學素質。

當然,批改“調查作業”老師很累的,學生的答案千奇百怪,需要一一閲覽,有的還需要年級組的老師交流,但我們樂此不彼。因為,我和孩子們一樣也經歷了學習的過程,知道了洗衣粉有100克、250、 500克等不同包裝,也知道105顆桂圓重1千克……此時,我猶如走進了超市,正在享受購物的快樂一般。

三、 迴歸原始的教學方式

自從有了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裝備,我們的教學手段也隨之豐富起來。精美的PPT,深情並茂的動畫,給課堂增添了很多的樂趣。可看着孩子們鼻樑上悄悄架起的眼鏡,我總有些心疼他們。

《練習四》的教學,我一改往日的練習課教學模式——做一題講一題,用原始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於是,孩子們把窗簾打開,教室裏頓時亮堂堂的。我先讓孩子們交流學習單:

1、哪些物品重1千克?、哪些物品重1克?

2、什麼時候用千克做單位?什麼時候用克做單位?

3、1千克=( )克。

然後我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1—6和思考題,做得快的小朋友自學“你知道嗎”。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我巡視學生,最後根據孩子的完成情況有的放失的對習題進行講解,高效率的完成了書本練習的教學。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10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這一理念的引導下,我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

一、用活教材,誘發學習的動機

教材呈現給我們是一個靜態的知識,它所創設的情境有些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在備課時,教師要吃透教材的編寫意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問題情境。找準“知識的最近生長區”,誘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中,我先讓學生交流平時購物中的一些發現,學會認識商品的質量標註,從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識是真實的、親切的,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為學生學後面的學習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的講授代替了學生的操作與思維,學生無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本節課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學生通過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的活動,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然後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並列舉了許多生活中大約重1克的物品,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學生通過大量的操作,對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用盤秤稱物品、估測物品、認識物品的質量。這些生活中的數學不是由教師教的,而是孩子們自己體驗到的,並形成為一定的技能,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拓寬學生體驗的自由空間

學生們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如果僅僅停留在“1個2分硬幣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學生學習的潛能,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拓寬學生的體驗空間。

在本節課中,在學生稱了2分硬幣,又稱了數學書、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後,我又引導他們分小組稱了稱超過1千克重的物品。在交流知識的過程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同學們體會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體積大,有的體積小,從而拓寬了學生體驗的空間。

在本節課中,由於大量的活動,課堂秩序不夠井然。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興趣很高,常常在老師還沒有説完活動規則時就急不可待地行動起來,影響了活動的效果。讓學生理解1000克=1千克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在訓練中應該更紮實一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多注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培養孩子細心傾聽的良好習慣。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完善教學模式,將教學目標完成得更好。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11

開學的第一天,從學生們那一雙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我能讀出大家對新學期滿滿的信心,對新的知識的好奇和期待!在這樣良好的學習願景和對師生温馨、和諧關係的期待和開始經營中我和同學們一起探究學習了《認識克和千克》的學習。

今年很榮幸又一次任教三年級,雖然對於備教材這環節感覺容易了些,可面對全新的學生仍不容懈怠。由於這部分知識與學生生活機緊密聯繫,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就在前一天的新生報到時,我就給大家佈置了學前準備任務:每人準備少量花生米、黃豆粒,一枚2分硬幣、一枚5分硬幣,一粒鈕釦等物品。並詢問或回憶跟父母到超市購物時看到的稱重的工具及購買物品有多重,記錄有關克和千克的相關物品。

教學中學生在觀察了信息窗,聆聽了學生認真讀的四條信息後,思考很積極,提出了許多的問題:1、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噸有多重;2、150噸有多重;3、還有的同學提出了這樣的問題:50千克、90千克有多重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很有探究價值,看得出學生們的發現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還是比較強得!

我們先來解決提出了1克有多重的問題,在經歷了摸一摸,掂一掂,估一估的同桌活動中學生們很快想到了一片口香糖,一枚1分、一枚2分、一枚5分硬幣大約重1克,一枚鈕釦大約重1克等;繼而出示並認識天平的構造,演示天平稱硬幣的過程,學生見證了一枚2分硬幣約重1克,1分硬幣比1克輕一點;5分硬幣比一克重一點;再次演示驗證了一粒花生米約重1克;之後,讓學生再次掂一掂2分硬幣和一粒花生米有多重,感受進一步體驗一克有多重;之後演示稱一些比一克重或輕的物品,增進學生的感悟,這一環節的學生也體驗活動較為充分。在接下來引導學生:如果物品比較重,我們還用克做單位嗎?由1000粒花生米約重1000克,讓學生讀出1000克,也可以寫成1千克,引入千克,這時有的學生想到了語文課本、數學課本的質量約是1千克;還有的同學生想到了一袋洗衣粉,兩袋食鹽,兩包白砂糖,4包200多克牛奶的質量,這些學習資源很有用,我首先肯定了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兩袋食鹽重1千克;接下來,我選擇了讓學生用天平來稱數學課本的質量,得出了數學課本約重245克,從而否定了一本數學課本的質量是1千克的説法。於是,我拋出了這樣的問題:大約幾本數學課本的質量是1千克?大家很快思考得出了4本數學課本的質量是1千克。於是,我要求4人學習小組中把數學課本羅在一起,輪流掂一掂看4本數學課本有多重,再通過如出示演示稱過的200g的牛奶,幾包牛奶大約重1千克等問題,從而引導進一步體驗了1千克有多重。

在千克和克的名數換算練習環節中,我主要調查了學生的體重,藉助了這項資源進行鞏固練習。第二個調查的是王義軒同學:我的體重是62公斤,同學們居然多還沒有反應,應該立刻大笑起來才對,看來他們還沒反應這是錯誤的,於是,説:看來,王義軒同學需要大家的幫助?於是,不出意料的回答對了,王義軒的體重是62斤,31公斤就是31千克。接着又叫了幾個同學説了體重,大家從自己體重的數據中明確了千克與公斤、斤與克的換算關係;然後,我引導學生思考1千克又叫1公斤,那麼,1千克=( )斤。學生順理得出了1千克等於2斤,1斤=500克。

在本課克和千克的教學中,我也努力嘗試了藉助學生的思考與交流的生成資源作為新知探究的載體,在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實踐活動、再次交流思維碰撞中不斷反思學習從而獲得並內化知識。感覺尚不理想之處是有的環節如調查體重,給學生時間用天平稱物品的質量時,放的時間較多,從而拖延了探究時間,使達標練習時間緊張了,未能按時完成。因此在今後,提升課堂生成資源的利用率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方面,需更加努力!

同時令人值得高興地實踐是課前活化心腦操的練習及指動遊戲的使用讓學生們得上課情緒得以更高漲,對於新課的期待更顯強烈,表現專注而輕鬆。課中對於學生進行了較及時、恰當的評價讓可以説大大激發了學生們思維的積極性和交流更大膽而熱烈了,體現在學生們無論是提出問題,還是合作提出解決問題或是互相提問概念等都很投入。比如在10-15秒的小概念記憶如:計量較輕的物體質量用“克”作單位,用符號“g”表示等句子。就湧現出了很多的記憶小能手如:王義軒、王偉傑、張棟樑、趙傳瑞、李新陽等,

欣喜地發現趙傳瑞同學在發現約3粒玉米重1克時,最先發現了3000粒約重1000克,掌聲四起!有不少學生髮現老師體重約50千克,約有20個老師體重1噸;4個小朋友體重約100千克,40個小朋友體重約1噸。今年還有一個巧合我教了我的小外甥,平常很靦腆得他也特別的踴躍,1千克-300克=700克,答案很正確,但在給大家講解時有些緊張與激動,説成了1千克=10000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還有可喜得是有的同學新發現了詞語,我説ⅩⅩⅩ得左鄰右舍,被另一同學糾正了是左鄰後舍,那時那刻是那麼確切,很有才啊!

在本節課中對於專心勵志語的使用很少,我想如果用的適時些,全體的參與度可能會更高些!由於教學融合專注力的時間較長,因此檢測評價,智慧提升環節倉促,習題設計及使用方面尚不夠合理充分,這也是在今後的實踐中值得繼續探索的。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12

1、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

本課設計力求體現數學知識、數學問題來源於又歸宿於生活的思想。學生雖然對千克與克還不熟悉,但他們已經知道物體有輕重並能分辨物體的輕重,能用手或其他部位的感覺去感受體驗物體輕重。所以教學這一課我選擇了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為教學資源。讓學生課前調查,課中體驗,給學生提供充裕的動手實踐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親自參與、逐步感知並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

2、關注過程強調體驗。

本課採用小組合作的組織教學形式,設計了讓學生稱一稱、掂一掂、抱一抱、比一比、想一想、説一説,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操作活動中,學會學習。

3、關注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方法。

教法與學法理念:“教育走向生本”,“以學生好學而設計教學”。重視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會理解與創造。本節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出發,先讓學生用彈簧秤稱出1千克水果,當學生遇到問題時,這時教師給予學生有的放矢的指導,而不是先教給操作方法,然後讓學生去稱。這是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慾望出發。讓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繼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有意創造矛盾,用秤稱2分硬幣時,發現指示針幾乎一動不動,學生產生了疑問,這時才引出天平來認識“克”感知克,並通過推理建立起1000克與1千克的聯繫。為了學生進一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猜老師的體重有多少千克(50千克)。讓學生説出自己的體重(約25——30千克),互相抱一抱感受二十多千克有多重,現場當小記者採訪聽課老師的體重。這些有趣的課程資源的開發,讓學生在愉快中學習。

學生始終處於注意力的“興奮期”。

4、教材的認識與處理

認識與處理的原則: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教學活動。

學生對1克與1千克到底有多重缺乏感性認識。所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選擇學生所熟悉的身邊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為教學資源,作為學生學習研究操作實踐的“源”。在教材處理上,從整體——部分——整體,先認識千克後認識克,再建立克與千克的聯繫,這也是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本節課給學生提供了充裕的動手實踐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逐步感知體驗。感知1千克時,通過分組合作,稱一稱,掂一掂,並將1千克轉化成具體的數量:8個蘋果,6根黃瓜,7支香蕉,12個桔子,6個梨子,都是重1千克。一枚2分硬幣約重1克,10克豆子有47粒。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13

《千克和克》是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千克和克都是質量單位,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物體有多重”這樣的事情,並有初步的感性認識,但這兩個質量單位對二年級的學生而言仍是非常抽象的知識。教材是先認識克,再認識千克,但由於學生對幾千克重的物品的感知會比幾克重的物品的感知來得強烈,因此,我靈活處理教材,先認識千克,再認識克,這樣會更符合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規律。本節課重點是建立1千克、1克概念過程,我主要立足表象,注重體驗,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全過程,最終得以領悟。

一、創設情景——確立標準,引發需要。

要衡量物品的輕重,首先就要確立衡量的標準。要判斷物品的輕重,學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眼睛觀察或用手掂一掂,課一開始,我先拿出兩袋大小不同,重量相同的“禮物”,通過“猜一猜,哪一袋禮物更重一些?”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明白用眼睛觀察或用手掂一掂並不能準確判斷物品的輕重,用秤稱一稱才能準確知道物品的輕重,從而確立衡量的標準。

而要知道物品究竟有多重,則必須使用質量單位,通過驗證物品有多重,激發學生學習質量單位的需要。激起學生學習“千克”的願望,把學習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來。

二、注重過程體驗——認識“千克”,感受1千克和幾千克。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説:“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 學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動手實踐感受過的東西。克與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接觸過,但它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關注過程強調體驗,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我通過讓學生稱一稱、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説一説,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現、發展和形成過程,使每個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質量單位,建立明確的質量觀念。

我先讓學生學用彈簧秤並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利用彈簧秤,找到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形成表象,再説一説1千克物品並數一數有多少個,“掂”是對“1千克”進行初步的感知,“説”是對“1千克”的進一步體驗。接着再估一估,找一找比1千克輕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加深對“1千克”的印象。還讓學生合作,拎一拎1千克、2千克和4千克的物品,不同的感受讓學生對1千克、幾千克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對幾千克有了較深的理解後,讓學生估書包的重量,驗證書包的重量,最後還讓學生估體重,稱體重,這些活動都是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千克。學生開展這些學習活動不是玩,也不是一般的做一做,而要用心去體會,有意識地去感受。學生們通過大量的操作與體驗,化抽象為具象,對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這樣的體驗與感受讓學生對克與千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功的建立了克與千克的表象。

三、巧設問題情境——認識“克”,感受1克。

克相對千克而言,沒有那麼直觀,感覺也不會那麼清晰。我在同學們還對體驗幾千克津津樂道時,巧設一個問題情境:樹上的小鳥看到同學們在稱體重,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重,於是,小鳥飛到健康秤上,此時,指針動了動,最後停在0刻度的旁邊,提問:小鳥重幾千克?此時,學生的思維產生了碰撞,學生質疑無法看出小鳥重幾千克,學生質疑的同時油然產生需要更小的質量單位的需要,激發了學習更小的質量單位的熱情,從而順理成章地導入“克”。這是對“克”的首次感知,還使學生產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濃厚興趣和學習慾望。

接着讓學生體驗——1克有多重。告訴學生一個小砝碼重1克,一枚2分硬幣大約重1克,並要求他們掂一掂,感受1克。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1克的印象,我設計利用克與千克在感覺上明顯的反差,讓學生同時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體,説出自己的感覺,使學生在腦海中克與千克形成鮮明對比,進而建立這兩個質量單位的概念。最後通過掂一掂、估一估文具的質量,強化了學生對“克”的認識。

最後讓學生研究——克與千克間的進率。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1千克=1000克,而讓他們在稱鹽的活動中去發現。實驗分三步進行,第一步計算出2袋鹽重1000克;第二步用枱秤稱兩袋鹽的重,得到1千克;第三步作出判斷: 1千克=1000克。學生通過稱鹽的實驗,不僅得到了千克與克的關係,而且再次體會了1千克與1克各有多重。

傳統的課堂教學,就像插秧與收割,老師的角色也就是播種與收割的農夫,按部就班,學生就像莊稼,整整齊齊,過程看似有條不紊卻千人一面,缺乏激情,學生在平淡中接納與收穫,而新課堂和新理念更應該像一場足球賽,老師的角色是教練,學生就是運動員,球場外,教練制定戰術,確定目標,球場上,運動員各盡所能,攻城拔寨,只為共同完成的目標:勝利。過程無法預料,但卻精彩紛呈。新課堂教學就應該如此:既有精心完美的預設,更有激情四射的生成。只有學生充分體驗和感悟,才能真正親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只有激發學生的內驅力,才能在充滿樂趣體驗中獲得成功的愉悦。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14

回顧反思《克和千克》的教學過程,感到以下幾個教學環節取得較好教學效果。

一、以學生已有經驗為基礎,在生活中感受數學。

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經驗(比輕重)出發以及課前佈置到超市調查物品的淨含量來揭示課題,學生感到很親切,體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是缺乏認識。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教學中我採取了多種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觀念: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過1個2分硬幣和2袋食鹽,讓學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並通過遊戲抱一抱同桌同學,來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2、給學生提供實際測量物品的機會。如説明“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稱”,讓學生説説你認識哪些秤,再通過課件演示介紹一些常用的秤及認識盤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稱出1千克食鹽,1千克的蘋果,1千克的梨。

3、採用估測方法。如:在學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後,給他們提供先估測再實測(猜一猜1千克蘋果、梨各有幾個;估估文具盒、擦子各有幾克等)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讓學生在修正的過程逐步建立質量單位與具體實物的關係。

4、運用對比的方法建立知識間的聯繫。如一手掂兩袋食鹽,一手掂1個2分硬幣,這樣通過比較,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輕重”形成較鮮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關係。

三、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建構概念

體驗學習,就是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親身感受物體都有輕、重,使學生對看不出、聽不見的質量能夠用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的感覺而感受到,體驗並比較什麼“重”,什麼“輕”。再想方設法使學生親身感受“1千克”“1克”的實際重量,進而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讓學生稱出1千克的食鹽、拿起1個2分硬幣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這1千克與1克放在手上的感覺;再聯繫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如:1千克蘋果、梨大約有幾個,1個文具盒、1個擦子大約有幾克,讓學生藉助對蘋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質量的感知,遷移到對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這些實踐活動,不僅使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並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交流、實驗等能力。

四、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新課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讓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在教學中我們採用小組合作實踐(如稱一稱)、合作驗證(驗證估測的結果)、合作交流(統一估測的意見)的方式,給學生創造了自主探索的課堂教學環境,學生們都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觀察、猜想、操作、討論、驗證交流之中。

在聽課老師和教學行家的指點下,認識到本節課存在的不足:學生對“克”、“千克”的質量,體驗還不夠豐富,判斷物品有幾克、幾千克,估測值與實際值誤差較大,説明學生對“克”“千克”的觀念的建立,還需要通過更為豐富的實踐活動來促進,教學中,如果大膽讓學生舉例估測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重量,教師再加以引導修正學生的估測誤差,這樣會取得更佳教學成效。

《千克和克》教學反思15

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就給學生布置了回家準備一千克物品的作業,第二天大多數學生帶來了1千克的物品,有帶1千克大米的,1 千克的洗衣粉的,1千克的糖果的等等,課的一開始,我就讓學生掂一掂手中的1千克物品有多重,説一説對1千克的感受。學生髮言非常踴躍,因為這是他們切身體驗過的。

我還帶來了家裏的電子秤,讓孩子們排着隊上來,每個人都有機會稱一樣物品,要求不能和別人的重複,稱完後大聲告訴大家這個物品的重量。學生非常開心,樂於參與,在自己的切身體驗中感受物體的重量。

不足之處:這樣的教學,只是讓學生在填寫質量單位時有個參照,會與掂過物品的實際重量來作比較,然後選擇用克或是千克作單位,從而幫助學生會選擇適當的單位進行填空,如果要讓學生直接估計出這種物品有多重,對於部分學生來説還是比較困難的,我想僅靠課堂上學得一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引導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能多觀察,估一估,掂一掂,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

標籤: 教學 千克 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9gjp3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