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認識路線圖》教學反思

《認識路線圖》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認識路線圖》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認識路線圖》教學反思

《認識路線圖》教學反思1

認識路線這節課是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是否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認識生活中的路線圖是學生的一種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學生從生活實際環境中建立空間觀念的有效途徑。

因此,在課堂上,我設計了開放性、實踐性、趣味性較強的活動。充分運用書中的公共汽車路線圖,聯繫學生的生活,創設春遊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為新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在學習過程中,介紹公共汽車的行車路線,讓學生運用已學的方向和路線的知識,介紹汽車行駛路線圖,同時,通過接龍遊戲,為學生創設了活動的情境,使學生自始自終在一種愉悦的氛圍中,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認識路線”這節課教後,總也感覺有很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由於時間關係,卻沒有讓學生交流“上學、放學”的路線如何走。這是本節課上最大的缺憾。

總之,要上好一節課,除了要認真按課標要求,轉變教學觀念外,還要根據課上學生的學習情況、參與熱情等,靈活使用教材、駕馭教材,真正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正讓學生學會、學懂。

《認識路線圖》教學反思2

《認識路線圖》是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確定位置》的內容,是上冊簡單示意圖的發展。本課要使學生能用方位描述行走的路線,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鞏固所學知識,發展應用能力。這節課內容較多,教學任務較重。後面的綜合運用部分,學生有沒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對於這節課有很大的影響。課後,回想這節課,體會較多。

1、要及時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數學學習。新課導入中的“我們和他們一起去”,學生“觸景生情”,激起了學習的興趣;“你想遊玩南山公園的哪些景點?”學生“觸景生需”,暢所欲言,出現了像“我想遊覽公園裏的所有景點”這樣的好想法,更有了不走或少走重複的路的好想法;為小兔設計從家到小狗家的路線時,一句“還有其他路線嗎?”,學生“觸景生思”,提出了好幾種設計方案,粗粗一算,竟有八九種。

2、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什麼是有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僅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而且能夠在實際中得到應用。《認識路線圖》一課,學生能用方位描述示意圖上的行走路線,已初步掌握了相關知識。但是本課知識只有在實際應用中才能更好地體現價值,所以我又給同學佈置了課外作業:看站牌,去公園遊玩,並要求用上本課所教知識,讓同學感受到數學的實用價值,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3、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習。低年級的小組合作學習往往容易流於形式,效果不佳還耗時耗力。所以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必須建立小組學習的規範,引導學生開展好小組合作學習。在這次的學習活動中,我共安排了5次小組合作學習。第1、第2、第3次學習學生或已有基礎,或想法不受限制,有幾條説幾條,只要學生能互相學習,所以教師不需多話;第4、第5次學習,則要求學生集思廣益,開拓思路,集一組的智慧解決實際問題。但是,為了讓學習有效,我給出了提示。事實證明,提示有利有弊,幫助了一些人,也縱容了一些人。

4、合理安排時間,取得最佳學習效果。時間花費少和學生掌握得好是一個兩難選擇,往往顧了這頭,失了那頭,尤其是像《認識路線圖》這樣的課,很容易顧此失彼。為了節約時間,我捨棄了一向使用的四大組競賽法(包括髮言、紀律、作業等),可是卻多花了時間管束學生。仔細想想,有些地方我可以再鬆一把手,不必時時事事都扶着學生,教師少一些語言,説不定效果倒更好。

《認識路線圖》教學反思3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些方位之後,結合這些方位在觀察公園路線圖,城市平面圖等活動中,認識簡單的路線圖,並會用方位詞描述行走路線。

我認為本節課的知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但是整個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方面我做的不夠好,沒有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數學的意識和能力,更沒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整節課學生學的比較累,老師教的也不輕鬆!

在課後,我反思其實在前面環節的教學中,其實我可以脱離課本,自己設計一個情景,並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課本排列順序來教學,如:我可以以“小芳迷路”為切入點,讓孩子直接“幫忙尋找孩子”或者“打電話給家長”等活動,這樣可能更能引起學生的積極性。到後來,我完全可放手讓學生自己來操作(這點是我在本課上沒做好的)。而且在引導學生學會用方位詞描述行走路線圖時,我可以用分步填空的形式,如:“先從()出發,到();再往()方向到();最後往()方向到()。”這樣比我原先設計的“從()方向到()”,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8vnv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