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關於小學美術教案錦集10篇

關於小學美術教案錦集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小學美術教案錦集10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第1課 神奇的小畫冊

教學目標:

1、巧妙構思折剪畫冊

2、大膽地添畫繪製畫冊

3、在製作、欣賞、遊戲的過程中體驗美術學習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對比激趣,瞭解特點

1、教師出示兩本小畫冊,一本為普通的畫冊,另一本為今天要學習的類型。

2、讓學生對比欣賞,發現他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鼓勵學生質疑。

二、讀短文,提高興趣

自由讀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變個大灰狼,你説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個小畫冊,畫一畫,翻一翻。

三、自學並操作

1、自學教材中的步驟,嘗試折剪製作畫冊。

2、教師講述重點:可以剪一刀或根據自己的設計剪幾刀,但不能剪斷。

3、學生嘗試添畫。教師製作一些卡片,上面繪有半截動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勵學生添畫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為學生作畫提供參考。

4、添畫完畢後用膠水粘貼或用訂書機裝訂。

四、學生相互欣賞翻閲作品

1、學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給同學看,並講講其中的故事。

2、自評、互評。

3、學生交流製作小畫冊的感受,體會學習的樂趣。

第2課三個小夥伴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遊戲使學生了解三原色的組成紅、黃、藍以及由紅黃藍相互調節變成不同的橙綠紫。學生通過吹畫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變成三間色。培養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過程與習慣。

教學重點:三原色的認識以及吹畫的方法步驟

教學難點:畫面表現完整,三原色與三間色相互協調變化自然

教具準備:彩色墨水、白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三個小夥伴,你們看它們是不是很可愛?這三個小夥伴分別叫紅紅、黃黃和藍藍,他們想和我們做朋友,大家歡迎嗎?紅紅黃黃和藍藍可要好了他們經常抱在一起創造出了許多美麗的圖畫同學們看:這就是他們的傑作。

2、吹畫作品欣賞

二、上新課

1、請同學們請出三個小夥伴紅紅黃黃和藍藍,把他們擺在桌子上

2、提問:紅紅是什麼顏色?大紅黃黃是什麼顏色?檸檬黃藍藍是什麼顏色呢?湖藍。

3、剛才大家嘗試遊戲的時候有沒有發現紅黃藍三種顏色相互重疊會出現什麼顏色?對了,橙綠紫。

4、簡單的概念:紅黃藍這三種顏色在色彩知識中叫做三原色,他們可以調出許多許多的橙綠紫,三原色是調不出來的。

5、如果紅黃藍同時在一起,那麼會出現什麼顏色呢?——黑色

三、根據不同的紙張進行作業

1、在普通白紙上進行吹畫練習,注意不同的兩種顏色或三種顏色的互相混合所產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紙滴上紅黃藍三種顏色看他們互相混合浸染出現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絢麗

四、作業展示

1、互相觀賞互相評價

2、三原色帶給我們的視覺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複習三原色的組成,能用三原色畫一幅想象畫。感受三原色帶給自己的衝擊力。

教學重點:三原色的鞏固和使用

教學難點:三原色的交替使用和色塊比例

教具準備:學生範畫、自制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提問:小朋友上節課用哪三種顏色吹畫和浸染?效果好嗎?三原色互相調和能變成什麼顏色呢?你們玩得有趣嗎?

2、小結:三原色分別是檸檬黃、大紅、湖藍,它們互相調和以後就變成了橙綠紫,畫面效果很鮮豔,很好看。

二、欣賞範畫

1、出示範畫提問:你看到了什麼?(從形到顏色的使用或者構圖與感受這方面來談談)2、這些顏色和生活中的顏色一致嗎?為什麼還是這麼漂亮呢?因為我們使用了三原色,三原色會讓畫面亮麗起來

三、學生作業

1、大膽的運用紅黃藍三色,自由的畫一幅想象畫

2、請小朋友將三原色拿出來,放在桌子上

3、可以使用黑色勾線,也可以不勾線

四、老師巡迴指導

五、給自己的畫取一個美麗有趣的名字

六、總結欣賞下課

第3課 五彩樹

一、教學目標

1、以描畫小手的形式來表現樹的基本特徵——樹幹。

2、大膽塗色,培養學生作畫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作品範例教師示範材料白紙水彩筆蠟筆

三、教學過程

(一)以手指遊戲引出課題。

1、教師帶領學生做手指遊戲。(手指謠)

“讓我們能幹的小手來變個魔術吧!??小手小手變變,變棵樹來種種。

2、出示範例欣賞。

(二)教師引導創作。

1、欣賞五彩樹,教師引導説出小手與樹的關係。

手掌是樹幹,手指是樹枝。

2、教師與學生共同演示。

步驟:(描畫小手)將小手放在紙上(強調不能移動)——描下手形——添畫小樹枝——畫上五彩的葉子——給樹幹塗上棕色

(三)學生創作。

1、提醒學生仔細小心地描畫小手,注意畫筆不要太靠近小手。

2、鼓勵大膽作畫,將樹枝、葉子畫得多,塗色鮮豔,將樹打扮得更茂盛、更漂亮。

3、要求將畫面保持乾淨。

(四)欣賞作品。

讓大家的五彩樹都種到一起,變成一片五彩的樹林。

第4課頂天立地

教學目標:

1.嘗試用簡單線條和誇張構圖表現快樂小人。

2.探究造型變化與畫紙中折線的關係。

3.感受“快樂小人”造型變化帶來的樂趣。

教學準備:快樂小人範畫、記號筆、粉紅、黃色、綠色紙各16張。

教學過程:

一、觀察快樂小人,嘗試畫出“小人”。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請你們畫人,而且是頂天立地的人。你們知道“頂天立地”是什麼意思嗎?

2.出示範例“快樂小人”並觀察。

師:就像他一樣頭頂天,畫到紙的最上邊,腳踩到地上,畫到紙的最下邊,這樣就叫頂天立地。

師:你覺得他心情怎麼樣?從哪裏能看出來?引導觀察小人的表情和動作。

3.第一次作畫。

4.交流,對照、比較自己所畫的小人是否是頂天立地,提醒後面畫時可要注意。

二、探索“快樂小人”的快樂造型與紙的折線的關係。

1.師:這次我們用黃顏色的紙來畫,有兩個要求:第一小人要畫得頂天立地,第二畫時不要打開這張紙。

2.第二次作畫,教師觀察。

3.展開畫紙,通過比較不同作品斷的點,發現折線與斷點的關係。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能選用合適的顏色畫出家鄉的夜景。

2、從描繪家鄉夜景中,培養學生繪畫技能和技巧,提高創造美的能力。

3、畫畫家鄉的夜景,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媒體使用

欣賞課件簡單的步驟圖

蠟筆、水彩筆、鉛筆、橡皮

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了解夜景的特點,能用畫筆來描繪夜間的景色,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難點:引導學生自己去體會夜景的不同感受,選擇合適的顏色來表現不同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猜謎激趣:(略)(打一自然景觀)

過渡:星星在天上朝你眨着眼呢?這樣的夜景怎麼樣?

二新課教學

夜景欣賞圖片

1、談話導入

2、提出要求:這些夜景圖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3、欣賞圖片(課件)

西湖平湖秋月

香港蘭桂坊

德國國會大廈

美國阿拉斯加

美國阿拉丁

中國北方

討論啟發:夜景中的內容和它所體現的情緒以及感覺(熱鬧、寧靜、動人、雄壯、奇麗……

欣賞作品

欣賞圖畫(課件)

《星夜》凡高

修《夜間的咖啡屋》凡高

學生作品2幅

思考:哪些是大師的作品?

提問:作者是用什麼顏色來表現夜色的?

討論啟發:用什麼顏色來表現夜色的。

欣賞學生作品(課本)

欣賞臨安衣錦小學學生作品。

觀察討論:主要是用什麼方法來畫的(蠟筆水彩)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提出任務:向遊客貴賓推薦家鄉的夜景

送出禮物:照片設計

出示步驟:草稿(鉛筆)——輪廓線(蠟筆)——夜色(水彩)

(採用的方式可機動)

四、作業展評

説説你畫的這個地方的是什麼特點。(內容、畫法、感覺等)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通過欣賞、分析藝術作品,能夠認識到不同季節的色彩變化,及不同色彩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

應會:認識該課中介紹的四位畫家,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其作品進行初步分析,並寫出短文,以表達對畫而的認識與感受。

2、隱性內容與目標

(1)通過本課欣賞,認識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瞭解東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養學生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

重點:認識四季的色彩,能正確表達自己對藝術作品的感受。

難點:用寫短文的方法,表達個人對藝術作品的感受。

課前準備

1、教師設計《四季的色彩》課件,音像結合,圖文並茂。

2、學生蒐集在不同季節拍攝的照片或相關資料,並和家人聊一聊對不同季節的感受。

教學過程:

導入

1請看,我給大家帶來了什麼?(課件出示四季圖片)

2問題:

(1)你看到了什麼?

(2)聽到了什麼?

(3)又想到了什麼?(請學生回答)

3自學:打開書第2頁選擇你最喜歡的季節,試着用“這是季,是 的季節。”來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對最喜歡的季節有哪些美好的記憶或感受?

5出示課題:四季的色彩

新授

1、欣賞。

(I)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畫。

(2)問題:説説四幅作品有什麼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

2.分組活動。

(1)要求: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幅畫,由組長帶領分組欣賞。

(2)學生根據要求.在問題的引導下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指導。

反饋

1反饋。(以小組形式)

(1)《早春之路》(日本畫)東山魁夷(日本)

①畫面體現了什麼繪畫風格? (寫實性、裝飾性)

②畫家主要運用了哪些色彩表現春天?

③寫一篇短文來表達你從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麼?又感受到什麼?(請參考書上第2頁對這幅圖的提示。)

④你還想了解什麼?

(2)《夏》列維坦(俄國)

①畫家運用了怎樣的筆觸來表現畫面?(細碎、完整)

小知識:筆觸是畫家在再現或表現自然和生活時運用的各種筆痕。

②畫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顏色?

④用短文表達欣賞這幅作品之後的所見、所聞、所感。(請參考書上第2頁對這幅圖的提示。)

(3)《金秋》(中國畫)林風眠

①畫面用色有什麼特點?(淡雅、濃重)

②樹林在陽光照耀下呈現什麼色彩’

③給你帶來哪些秋天的感受?試用短文表達。(請參考書上第2頁對這幅圖的提示。)

(4)《冬獵》(油畫)勃魯蓋爾(尼德蘭)

①你從畫面中看到了什麼?(風景、人物、動物、植物)説一説。

②觀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體會?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麗?用一篇短文表達出來。(請參考書上第3頁對這幅圖的提示。)

拓展

教師總結:雖然冬季將一切事物歸於沉寂,但是卻預示着春天的來l晦。四季的色彩是豐富的,有無限象徵意義,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種自然現象,它們之間是互相孕育、不斷積累、循環往復的。

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什麼收穫?

希望同學們學會運用藝術的服光和美術的語言來觀察、表達藝術作品和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感受。

教學反思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1.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驗各種材料的不同效果。

2、引導學生嘗試用線材表現煙花。

3、指導學生學會安全的使用剪刀等工具。

2.教材簡析:本課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放煙花的情形,引領學生嘗試運用各種材料來表現煙花,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3.教學重、難點:1、點、線、面的應用。2、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來表現煙花。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一張大紙、水彩筆、油畫棒、彩色鉛筆、水彩等。學生準備作業紙、水彩筆、油畫棒等。

4.教學活動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哪兒見過煙花,都有什麼樣子的。

2、引導學生回憶煙花是如何升空的,用手勢表演一下煙花。(同時引導學生髮現煙花升空後是從中間向外放射)

二、掌握、創作階段;

1、觀察書上煙花的照片,説説它們的形狀象什麼?

2、請幾位同學到前面的大紙上,用油畫棒或水彩筆畫畫煙花。其他同學在自己桌子上用水彩筆或綵線擺出煙花的形狀。

3、煙花的形狀豐富多變,要如何變?教師在學生畫的煙花上進行再創作,有的加粗,有的線加長,有的線彎曲,線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讓學生領悟點、線、面的大小、長短、粗細等可以讓煙花的形狀發生各種變化。

4、教師將五、六支彩色鉛筆綁在一起花煙花,出現一種五彩斑斕的效果。鼓勵學生思考還可以怎樣表現特殊的繪畫效果,如:在彩紙上畫,用深色油畫棒塗滿底色後再用硬物刮畫等。

5、每兩個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設計的煙花與眾不同,可添加上人物、建築物,增加節日的氣氛。

作業完成後,貼在教室的牆上,互相評價、欣賞。

課後思考:除了繪畫,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來表現煙花?

6.課前準備:

教師:各種材料粘貼的煙花的作品。

學生:彩紙、絨線、塑料繩、紙搓繩、釦子、種子等,剪刀、膠水、色彩工具。

7.課堂教學

一、引導階段:

1、出示用彩色絨線粘貼而成的煙花的畫,引導學生體會其美感。

2、請每一位帶了絨線的同學剪下一小段來送給老師,教師將其剪成一樣長短,貼在藍色的紙上做成漂亮的煙花。(這其實是演示粘貼煙花的步驟。)

3、欣賞教師帶來的作品,請學生説説都有哪些不同材料製作的煙花。

二、發展階段;

1、引導學生説説還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製作煙花?

2、將學生髮現的可以製作煙花的材料歸一下類,如:

線狀的:絨線、塑料繩、紙搓繩等。

點狀的:釦子、種子等。

面狀的:彩紙等。

3、引導學生將彩紙剪成條或撕成小片,體會通過加工可以改造材料的性質。

4、舉一反三:還有哪些材料即可以是線狀的又可以是點狀或面狀的?

三、實踐階段:兩人合作,塗色做底或用彩紙做底子,用不同材料製作各種煙花。

 四、收拾整理: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環境衞生。

課後拓展:請同學們思考,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材料可以來製作煙花。

札記:在製作煙花時,有一位同學用橡皮泥搓出了條和點來利用橡皮泥本身的粘性粘在本子上;還有一位同學將一張寬紙條一頭搓起,使其成為由線狀漸變為面狀的材料,組成的煙花獨具特色。我對學生的創造性感到驚訝,也深感自豪。同時反思自己:在設計教案時是不是太小看這些學生了?有沒有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呢?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課題:變一變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分割組合的方法,產生變形的畫面效果。

2、指導學生初步掌握割紙、粘貼組合的技巧。

3、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安全使用美工刀)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將圖片,切成長條後排列,產生變形的效果。

2、割紙、粘貼組合技巧的應用。

教具學具:圖片、美工刀、直尺、墊板、膠水、圖畫紙、卡紙、剪刀、鉛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引導階段

1、出現範例:兩張相同圖片,一張經過處理產生變形。

2、引導學生自學技法點擊:

利用教科書中的“技法點擊”培養學生自學意識。

3、請學生介紹操作方法。

板書:製作要點——分割:直線組合:直線等距

4、提出問題:還有其它的分割、組合的方法嗎?

5、教師根據學生的設想邊邊出示範例

製作要點:分割:直線、曲線……

組合:直線等距,直線不等距、曲線排列……

(二)發展階段

師:怎樣來實現我們的設想呢?

1、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操作難點和要點,講解演示操作的方法

分割:先用鉛筆畫出裁剪線。另曲線分割必須先用硬紙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畫線;用尺子對準線,左手壓實,右手持刀裁剪。(也可用剪刀剪出)

組合:在底紙上,標出粘貼的位置;將裁剪好的紙條,排列起來達到滿意的效果後,粘貼完成。

2、作業要求:把圖片切成長條排列粘貼,產生變形的效果。

A、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

B、要求切割平整、排列組合有新意。

三、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四、課後拓展:

1、將製作好的作品掛在自己的書桌上。

2、可用此法佈置班級。

3、製作小書籤。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內容屬於“綜合`探究”學習領域,教學要從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出發,把飛機造型作為活動目標,引導學生利用多種表現形式進行豐富的造型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本節課為飛機單元的第二課時,引導學生通過探究的方式認識飛機的種類、外形和初步的原理,為後一課暢想未來飛機做鋪墊。中年級學生對高科技領域有強烈的求知慾,教材中為學生提供大量直觀的飛機圖片,通過視覺上的刺激,促使學生更加關注社會,熱愛科學,理解科技促使人類文明發展的意義。

本課的教學設計強調學生自主的學習行為,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課前收集的飛機材料,到網上查閲圖片;從小組欣賞到全班交流,暢談未來飛機的發展;作後完整地將飛機的外形、比例、結構以及不同飛機的特點表現出來。整個學習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教學中通過欣賞感受----審美認識----自主表現----講述評價的過程,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繪畫表現技能。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欣賞飛機畫面與實物等形式,引導學生探究飛機的起源、外形、種類等相關知識。

操作目標:學會理解飛機的基本構造與外形特點,掌握有簡到繁的繪畫方法。

情感目標:通過繪畫去體會人類發明飛機的偉大成就以及自己一的感受,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飛機的發展歷史及各種飛機的發明、種類,暢談飛機的特點。

難點:理解飛機的基本構造與外形特點,掌握由簡到繁的繪畫方法。

四、教學準備:

師:共同收集飛機模型、圖片資料。

生:同上。彩筆。

五、教學過程:

交流導入

由風箏的啟示導入本課教學。你知道有哪些種類的飛機嗎?能談談你乘過的飛機的感受嗎?你認為飛機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什麼作用?引導學生將民用飛機與軍用飛機兩大類飛機的特性進行對比、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感受。

欣賞評述

欣賞收集的餓飛機圖片和模型。在欣賞的餓過程中,可採用直觀教學、比較教學,幫助學生認識飛機的構造,分析飛機的組成部分。

課堂探索

師生共同探索如何表現飛機這樣複雜的物體?讓學生髮表自己的想法,教師引導並得出最佳方法,並演示由簡到繁的集合歸納基本形體的寫生方法,提示近大遠小透視規律在飛機繪畫中的應用。學生初步嘗試。

課堂練習

鼓勵學生嘗試用幾何歸納基本形體的寫生方法,畫自己喜愛的餓飛機,鼓勵學生自由表現畫面背景,進一步畫出自己的`感受或虛擬的場景。

課堂評價

將作業佈置在教師裏,相互評價、欣賞。欣賞評價活動可以讓學生對其喜歡或不喜歡的作品進行簡單的評述,説明理由,也可以小組或兩人相互討論評述。

課後拓展

讓學生課後收集一些科幻飛機飛行器的資料、圖片,自己也類設計未來的機場和飛機。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會用手指點畫方法表現小蝌蚪的基本特徵,圓圓的腦袋,細細的尾巴,黑色的皮膚。

2、通過觀察、討論、練習,會用點、按的方法畫出小蝌蚪的身體,用手指側面拉出尾巴,並表現出向不同方向遊的蝌蚪。

3、對手指點畫感興趣,體驗與小夥伴在一起畫畫的快樂。

活動準備:

墨汁、宣紙背景圖、小蝌蚪找媽媽視頻、抹布

活動重難點:

重點:會用點、按的方法畫小蝌蚪身體,用手指側面拉出尾巴

難點:通過拉出不同方向的尾巴來表示小蝌蚪是向不同方向游來游去的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導入

1、師:小朋友們還記得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嗎?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

2、師:我們一起再來看看這個故事,看看小蝌蚪是怎麼找媽媽的

二、播放小蝌蚪視頻

1、看一小段停住。

師:這是小蝌蚪嗎?它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説出小蝌蚪圓圓的腦袋,細細的尾巴

2、繼續播放小蝌蚪到處游泳的視頻

師:小蝌蚪在池塘裏游來游去找媽媽,他們是怎麼遊的?一直往一個地方遊嗎?總結:小蝌蚪是黑色的,圓圓的腦袋,細細的尾巴,朝不同方向遊

三、探索手指點畫小蝌蚪

1、介紹繪畫材料和探索繪畫方法

師:今天我們也來畫一畫小蝌蚪,一起來看看我們用什麼畫。(宣紙和墨汁)怎麼畫小蝌蚪?用手指來試試看。手指圓圓的,變成小蝌蚪的腦袋,尾巴怎麼畫?請幼兒討論尾巴的畫法。

畫完腦袋後,把手指側過來,輕輕一拉,拉出一條細細的尾巴

2、幼兒練習探索點畫小蝌蚪

幼兒在紙上自由練習,針對幼兒繪畫情況,進行提示總結。(用尾巴的不同方向表示向不同方向遊的小蝌蚪)

3、出示宣紙水墨畫背景圖

師:小朋友們,這裏有一個小池塘,池塘裏有荷葉還有荷花,小蝌蚪想去池塘裏面游泳,你們來幫幫它吧!

幼兒分組點畫小蝌蚪。

4、欣賞作品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影子”能使大自然和我們的生活更美,更富有情趣。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捕捉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象。通過觀察、記憶、想象,表現出“影子”富有夢幻般變化的特點,體現出有趣的生活情節,從而體驗到生活的情趣。提高學生繪畫的想像力和創造能力。

本課教材的意圖是通過欣賞有趣、多變的影子形象,使學生感受到美是無處不在的,需要我們去發現。啟發學生思考“影子”都會在哪些情況下產生,它有什麼特點,從而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善於思考、大膽表現的個性。

通過欣賞、體會和表現影子的生動多變的形象,體驗到“影子”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通過參加集體遊戲,增強了相互之間的親和力,充分體會到集體生活的樂趣,學會與人交往與合作,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能夠大膽地表現自己的設計思路,勇於展示自己的個性。作業的內容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踩影子”的遊戲,來表現人物各種動態的影子;也可以啟發學生回憶在生活中見到的水中的倒影,來創作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學習多種影子的表現方法,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審美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

“影子”指的是太陽光下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在燈光下也會產生影子。生活中有靜止不動的影子,有會動的影子;有單色的影子,有彩色的影子;有的影子會隨着物體的變化而變化,有的影子你不動它動。“影子”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捕捉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進而能運用幾種比較簡單的方法表現出生動、活潑、有趣的畫面來。

三、重點難點

重點:觀察、記憶影子的變化,感受影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美感。

難點:如何運用各種方法來表現影子。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德育滲透

培養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從而更加熱愛生活,樹立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六、材料準備

課件、圖片、彩筆、油畫棒、顏料等。

七、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引入新課

用投影引出課題。

3、講授新課

(1)提出問題

①同學們在什麼地方見到過影子?(可以把自己課前收集來的圖片展示給大家看)

②我們今天為什麼要畫影子呢?

(2)放錄像

提出問題:

①影子有什麼特點?給我們什麼感受?

②怎樣用繪畫的方法表現影子?

通過看錄像學生討論

燈光下的影子是黑色的;

水中的倒影是彩色的;

影子隨着物象動;

影子被風吹得在動。

(3)出示工具材料,讓學生大膽嘗試。

在畫好的畫下面添加影子。

(4)老師補充其他的表現方法。

(5)展示其他學生的作業。

4、學生作業(老師指導)

作業要求:在已經畫好的圖畫或者在準備好的圖片下面添加“影子”。

(1)可以採用多種繪畫形式。

(2)可以組為單位畫一幅長卷。

(3)可以師生合作完成長卷。

5、小結

(1)學生交流。

(2)欣賞畫家作品中的“影子”。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一、全冊教材分析

(一)主要內容及教材重點、難點:

主要內容:

本冊教材是以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為主線,以由淺入深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內容為副線,主、副線密切關聯,穿插並行。主要內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識、線條、節奏、工藝製作、玩具、實用設計、電腦美術、欣賞等。

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

(二)教學目標:從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談。

知識和能力: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悦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三年級的學習,孩子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小學美術學習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課堂授課的基本程序。對於油畫棒、水彩筆等繪畫工具可以做到熟練運用,對於剪刀、繩子等手工工具也有一定的認識。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接下來的四年級美術課堂上,應該繼續堅持繪畫和動手的結合教學,使得孩子在意識和動手方面繼續提高。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具體措施

根據本班學生實際與個人的目標,抓住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點談本學期的具體措施(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科實踐活動、創造性的培養、電教輔助教學、評價的改革、減負手段等)

合作的學習方式:

提倡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做小老師的興趣及自學水平,也有利於優良班風的形成、發展;學生仍然按照上學期分好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鼓勵合作與探究,合作作業以組為單位進行評價。欣賞課前以小組為單位蒐集資料,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前期準備,如:上網查閲有關資料,採訪有經驗的家長等。橡皮泥雕課以小組為單位準備材料,進行合作練習。而造型表現課、遊戲式活動方式的課業一定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性學習,通過集體活動獲得豐富的知識與情感體驗。

培養形象思維能力,提高用美術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設計、製作能力。

採取巧妙的設計提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等多種方法訓練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發散性,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如:將自己通過《變廢為寶》一課學到的設計知識運用到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實踐過程中,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的成果的能力。

轉變學習方式,把學習過程變成人的主體性、創造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並在這一過程中把發現、探究、研討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從而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成為美術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己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進而發展綜合實踐能力。

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四、全冊教學進度

周次 內容

第一週《色彩的冷與暖》

第二週《畫家的調色板》

第三週《蔬果的剖面》

第四周《生活中的線條》

第五週《節奏的美感》

第六週《最受尊敬的人》

第七週《今天我值日》

第八週《趣味遊樂園》

第九周《彩墨世界》

第十週《我是汽車設計師》

第十一週《擬人的形象》

第十二週《精美的郵票》

第十三週《規劃每一天》

第十四周《給您提個醒》

第十五週《有創意的書》

第十六週《傳編的樂趣》

第十七週《會“走”的玩具》

第十八週《電腦美術》

第十九周《漫畫欣賞》

第二十週 水平測試

第1課 色彩的冷與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會讓人產生冷暖的聯想。本課以直觀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色彩的冷暖帶給人的不同感受,體會色彩的情緒。並激發學生在色彩創作中有意識的運用冷色和暖色創造不同的畫面效果。

課型:造型·表現欣賞·評述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冷色與暖色,瞭解色彩的基礎知識。

2、體驗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

3、激發學生熱愛美術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體驗色彩給人的不同感受。

教學難點:

知道冷、暖色調各有哪些顏色。

教學準備:

投影儀、名家作品、水彩筆、油畫棒、圖畫紙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談話:“色彩給人的聯想”

① 紅、黃、橙使你聯想到什麼?(火焰、太陽火熱熱、温暖的景色、物體)② 藍、綠、紫使你聯想到什麼?(天空、海水、冰霧等 ;寧靜、寒冷的場面)

③ 小結:不同的色彩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和聯想。

2、欣賞名家作品,瞭解畫家的用冷色與暖色表現的豐富畫以及表達心中不同的內心情感。

3、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色並用的線條及色塊表現畫面,表達內心的豐富情感。

二、創作階段:

① 提出作畫要求:

A、用線描或色塊作畫表現畫面。

B、畫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體的。

C、用冷色或暖色或冷暖並用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②學生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4、展示作品,引導評價。

5、教師總結,提出意見和建議。

學生在三年級時對冷色、暖色有初步瞭解了,因此本節課的難點較快突破。在作畫時畫面表現的冷色調,暖色調相對比較明確。

板書設計

色彩的冷暖

顏色:1.暖:黃、紅、橙

2.冷:綠、藍、紫

第2課 畫家的調色板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繪畫的顏色是“調和”出來的。

2. 能夠簡單的用三原色調出其他顏色。

3. 意識到顏色的變化需要多加練習。

教學重難點:

1. 學會簡單調色;

2. 增加對調色嘗試的興趣;

3. 增加調色的理性認識。

課前準備:

水彩顏色、調色盤、水彩筆、水彩紙。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談話:顏色是不是都是從“商店”買來的?

① 找出油畫風景作品給學生看,放大之後問學生某些特定的顏色是怎麼來的?自己的畫具裏有沒有這個顏色?

② 學生意識到畫家的顏色是自己“生產”出來的的,引出學生對於調色的興趣。

③ 小結:綜合第一節課顏色冷暖的只是讓孩子們在自己的調色盤上試試調色,看看能不能調出自己心儀的顏色。

2、欣賞名家作品,觀看塞尚等大師的風景油畫作品,讓孩子體會到不同光線下同一種事物的顏色的變化。

3、老師用自己的工具給孩子師範一些簡單顏色的調節方法,告訴孩子理性認識顏色的變化。

二、創作階段:

① 提出作畫要求:

A、用不同顏色來表現畫面。

B、用畫面造型可以抽象的,也可以具體的。

C、結合冷色或暖色或冷暖並用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②學生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4、展示作品,引導評價。

5、教師總結,提出意見和建議。

學生在上節課對冷色、暖色有初步瞭解了,這節課重點繼續盡到學生進入更高級的色彩領域。

板書設計

畫家的調色盤

三原色

混合

展示

第3課蔬果的剖面

教學目標:

1.感知瓜果蔬菜切面的自然紋樣美,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2.初步知道瓜果剖面有自然線紋,並進行簡化與組合構成圖案,運用學過的色彩知識設計色彩圖案。

3.通過觀察切開的瓜果蔬菜剖面形狀、線條和色彩,掌握不同瓜果蔬菜剖面的結構特點,在多媒體演示與繪畫實踐中初步掌握圖案設計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知瓜果蔬菜的剖面結構,用寫生與變化的方法表現圖案的美。 難點:運用學過的色彩知識和技能表現剖面圖案。

教學準備建議:

教具:水果蔬菜、小刀、示範畫若干張、多媒體課件、展示板等。

學具:水果蔬菜、水彩筆、小刀、正方形畫紙。

教學建議:

導入: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蘋果,蘋果大家都吃過,它是圓圓的,紅紅的,那

切開後蘋果裏面會是怎樣的?(學生説)(老師拿出小刀一切為二)原來水果裏面是這樣的。那我們把物體切開後呈現的這個面就叫做剖面。

2、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切開的剖面》。揭示課題。

新授:

(活動一)

1、(拿出一半的蘋果)原來蘋果裏也有紋樣,那我們又如何用畫筆把它畫下來呢?(先請兩位同學上來試試)

2、師反饋並示範:

(1)畫出蔬果剖面的外形

(2)找出水果剖面圖形的主幹或中心,用點或線條概括

(3)畫出剖面線條的走向。(如果是比較密集的,一定要用概括的線條表現)

3、(出示大白菜)蘋果的紋路還是比較好畫,那如果是大白菜呢,我們又如何來

畫呢?(師簡單板畫)

3、下面請你們也來試試。請同學們取出蔬果,(兩人一個,請一個同學把蔬果一切為

4、表揚畫得好的同學,指出畫得不夠好的同學。再一次強調示範。

(活動二)

1、下面我們將用色彩來表現蔬果。請大家看媒體(出示圖片或範例)看看草莓

和西紅柿是以什麼顏色為主?(紅)再加上和紅色相近的顏色,如粉紅、玫紅或紫紅色;再出示橙子、捲心菜等,讓學生討論它們的主色和相近色。

2、觀察自己的蔬果,找出主色和相近色。

3、出示作業要求:用主色和相近色表現蔬果,注意色彩的美觀和和諧。

4、學生作畫。師巡視。

評價:

1、學生作品展示,【版面上用粘紙粘貼好框子,做成類似相框】兩人貼在一塊版面上,注意最好是相同的蔬果。

2、學生相互評價,互相交流,談談喜歡哪一幅畫。

3、師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不但認識了蔬果的剖面,還用點、線、色彩進行了裝飾,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用蔬果作為裝飾的方法很多,(出示媒體:裝飾畫,

小學美術教案 篇10

第一部分:説教材

(一)教材簡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美術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的第七課《小掛飾》,其課型為綜合·探索練習。這對一年級學生來説,是一種造型表現上的飛躍。它既增加了學習的難度,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技巧性。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初步瞭解小掛飾的製作方法。

技能目標:較熟練安全地使用工具並對各種廢舊材料進行簡單的組合和裝飾。

情感目標:增強學生與他人的感情紐帶關係,培養尊敬他人的思想情感並感受裝飾物的美。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的重點我把它定位在學生能否始終保持學習過程的自覺性、趣味性,保持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創造慾望。而難點為用不同材質的小掛飾串聯方法的掌握。

第二部分:教法、學法

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為直觀動作性思維,為了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教師要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樣性。

第三部分: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材質的小掛飾以及供學生欣賞的圖片。

學生準備:各種彩色紙、鈕釦、吸管等生活中常見的廢舊材料以及剪刀、雙面膠、針線等工具材料。

第四部分:教學程序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和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課堂上我實行了開放式教學,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積極生動地參與。

(一)導入

1設疑:上課一開始,教師先對學生説:“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漂亮的東西,你們想不想看看?”

2激趣:把小掛飾掛在黑板上,問:“好看嗎?老師這兒還有呢。”3揭題。板書課題:“小掛飾”

(二)新授

新課標提出,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得讓他們通過觀察探討、自主嘗試、自主感悟、自主質疑等實踐活動實現自我的發展。

1研究探討,自主感悟。

出示課題後,開始教學的新授部分。

2欣賞圖片,拓展思維。

看過老師的這些掛飾後,再讓學生來欣賞一下其他掛飾的圖片。我給學生欣賞的圖片共分三個塊面:

通過欣賞這組圖片,讓學生感受古今中外工藝大師製作的裝飾物的美感。看完這組圖片後教師再提問:“你們還知道有哪些其他的小掛飾嗎?”這個時候,學生會回答出很多,譬如,手鍊、腳鏈、風鈴等等……

通過掛飾的欣賞,讓他們知道在自己身邊有很多不起眼的材料都能通過我們靈巧的雙手把它們變成各種美麗的掛飾。學生在欣賞了這兩組圖片後,已經個個躍躍欲試,急於想自己動手實踐了。這個時候,我的教學過程也就進入了第三個環節。

(三)學生實踐操作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不要急於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受和認識,應當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感受、體驗等方法自我發現問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製作前,我讓學生自主選擇:是一個人單獨製作小掛飾,還是兩個人做,或者是幾個人合作。想選擇手邊的哪種材料來做。還要提出製作要求:(1)有創意,跟別人不一樣。(2)注意針線運用的安全性。

(四)作品展示交流

這也是我這堂課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個環節我是這樣安排的:先要求學生把自己或和同學合作的小掛飾佩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裏上台來隨着輕鬆歡快的音樂自由展示。教師也戴上預先做好的掛飾走在學生中間帶領他們一起隨着音樂節奏自由表演,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當表演的時候,教師提出:“同學們,我們可以把自己做的小掛飾送給好朋友或者老師,也可以掛在牆上來打扮我們的教室。”這時,教師把自己的掛飾送給最有進步的幾個學生。學生興奮極了,他們興高采烈地互相贈送着自己的作品,有的還把小掛飾掛在了黑板上、牆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y9p2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