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再別康橋(蘇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再別康橋(蘇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課時安排:一課時

再別康橋(蘇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能力目標  有感情的朗誦課文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品味詩歌的語言,體會詩歌的感情,學會欣賞詩歌。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離別情感,體驗人間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意象的品味與朗讀;把握詩情。

教學對象分析與教學策略

學生對於詩歌意向的把握可能有一定的難度,本課教學讓學生在充分感受、朗讀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利用合作與探究,找到走進詩歌的儘可能多的突破口。

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增大課堂容量。

一 導入新課

詩歌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一種情感經常被詩人表達,比如下列詩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今天我們學習表達離別的一首現代詩《再別康橋》。

二 作者及背景(多媒體展示)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新月派詩人。詩集有《志摩的詩》《猛虎集》等。

康橋又名劍橋,英格蘭的一座城市,臨近康河,以劍橋大學聞名於世。1920--1922年,徐志摩在英國劍橋大學學習,學習期間,劍橋大學濃厚的學術氛圍、自由的探討空氣,使徐志摩精神逐漸成熟,形成了自己的人格觀念和價值追求。因此,劍橋是詩人夢想開始的地方,是他的精神家園。1928年徐志摩重遊康橋。在一個晴明的下午,是人懷着激動地心情,悄悄來到康橋,沒有見到自己的朋友,只有熟悉的康橋在靜靜的等待着他。於是,七八年前曾經生活過得圖景,如夢一般在眼前展現。在乘船返回祖國的途中,面對洶湧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詩人用詩句寫下這次重遊的感受。

三 自讀詩歌,整體感知。

1 讀準字音

荇     篙    溯    斑斕    笙簫

2 學生自讀詩歌。

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節奏。

3 整體朗讀把握,同學互讀互評。

4小組朗讀並推薦,朗讀展示,學生點評。

5學生推薦,配樂朗讀。

6 聽課件朗讀並進行想象。

四 合作探究,走進詩歌。

1 品味意象

詩人常用景物來寄託自己的感情。我們把負載着作者感情的事物稱作意象。在詩中,作者選取了一些美的意象來代表康橋,表達情感,你喜歡哪一意象?和同學交流探討,建議採用“我喜歡(   )小節,因為詩句運用(     )的寫法(修辭),寫出了(表達了)(       )”的句式説説自己的理解或體驗。

2體會詩情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一般的離情是牽手頓足,柔腸寸斷。而本詩所表達的離情有何不同?作者為什麼這樣?如果本詩也有離別的憂愁的話,你是如何體驗到的?

五 體會“三美”,學會欣賞。

1 在我國詩歌史上,新月派詩人主張詩歌要有“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你是如何理解這“三美”的?你能結合本詩來做一點分析嗎?

2 讀徐志摩的另外一首詩《沙揚娜拉》,任選一個角度來談談詩歌的美。

最是那一低頭的温柔

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

那一聲珍重裏有蜜甜的温柔

沙揚娜拉

六 感受離別,珍藏真情。

學生唱表達離別的歌曲,聽課件音樂《故鄉的雲》,分別談談聽出了什麼。

七 結束課時,佈置作業。

聽課件錄音,試着跟着背誦。

課外閲讀一首與本詩格調相近的詩歌。

板書設計

再別康橋

徐志摩

 

留戀     迷醉

淡淡的哀愁

“三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wpmvyd.html
專題